师楠
摘 要:这些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党和国家一直将高校人才的培养和资助作为重点工作。现如今,中央又提出了资助工作的相关对策,促进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高校仍然存在着资助标准和对象不明确的问题,与教育部门提出的精准资助目标背道而驰,还有较大的上升和努力空间。大数据背景下,各行业领域都得到了高效的发展。因此,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应该有效应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精准资助工作有效对策,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进而提升资助工作的精准化。本文根据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效的精准认定有效策略。希望能够给更多高校的家庭经济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
一、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增加。对于这些贫困生而言,国家的政策和社会的资助,是他们改善求学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高校在家庭困难生认定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资助对象不精准、学生材料提供真实性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贫困生资助出现不均衡的现象,使得那些实际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没有得到资助,也没有发挥出国家资助政策的实际作用和效果。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困难,亟需有效的对策去解决。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内涵
为了实现我国各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最为有效的途径是让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最公平的教育机会。因此,党和国家、社会都在重视家庭贫困生的就学问题,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和国家结合的力量,為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有效的帮助,让他们在上学前、上学中、上学后,都不用为了学费而发愁,政府从制度上为每个经济困难生提供了保障,不让任何一个人失去上学的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针对于高等学校的贫困生,国家设立了国家助学贷款、资助金、奖学金、勤工俭学等,为他们尽量减少经济负担。2019年,党和中央政府资助中国大学生发展,共计资助普通高等学校学生4 488.8万次人,资助资金高达1200.50亿元,比去年提升了98.57亿元,增幅在8.9%。通过以上政策和社会力量的支撑,为贫困生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的完成学业问题,这是扶智最关键的一步工作。此外,在随着国家每年资助金额的增加,那么高效有义务和责任将这些资金发放到经济困难生手中,要想落实这一工作,就应该对经济困难生实施精准认定工作。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资助效果不佳,资助资源不均衡
国家对高校家庭困难生的资助,实际资助只是一种途径和手段,而培养人才才是重点目标。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上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没有重视对他们的培养。由于家庭经济水平的落后,导致大部分贫困生内心比较自卑,极度的不自信。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贫困生认定、资助对象分配以及资金发放几个方面比较重视,而直接忽视了贫困学生的后续发展。一些经济家庭困难生在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后,不仅随意挥霍资金,还出现了助而不学的状态,这样无法达到资助育人的效果和目的。其次,现如今国家助学资金约占全日制普通本科专科高校学生总数的25%,但是每年高校通过家庭贫困生认定数量高达29.8%,这直接体现出资助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不仅无法通过贫困生认定,还不能获得有效的资助。此外,高校在分配资助对象和名额时,通常都是根据院系徐盛总数或者通过贫困认定学生人数进行分配,这种方式不能全面的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也不能充分的考虑到院系学生的之间的实际差异,导致分配不均衡的现象产生。
(二)贫困认证资料和证明真实性不高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高等教育事业也更加的重视。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问题,对于经济贫困生资助的金额也在逐年递增。因此,很多并不贫困的学生开始觊觎贫困资助,他们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不真实的贫困资料和材料,导致贫困资助对象开始失真,很多原本不符合资助标准的学生也能通过弄虚作假的手段得到国家贫困资助。首先,在贫困生认定中,材料的真实性非常关键,对经济贫困学生的认定结果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工作中,所有的材料和信息都是由学生本人提供的,对于政府或者民政部门改的章也不进行真实性的核实。有大部分原因是所有的政府结构都认为经济困难的学生都是好的,进而走个过场和形式。其次,没有相关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督,高校对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调查要求也不是很高,导致高校家庭贫困生材料的真实性较低,国家资助的对象大部分都不是经济困难生,这样也发挥不出贫困资助的实际作用。
(三)大数据在高校精准认定工作中的重要性
信息时代发展,目前在各行业领域中大数据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大数据具备数据整合、容量大、速度快等优势。在家庭贫困生精准认定过程中,高校应该充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去挖掘所有数据潜在的作用和价值。为了全面掌握贫困生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有赖于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生认定申请表”,由于高校条件的约束,学校无法对学生的提供的信息和内容进行一一核实,也无法跟踪学生经济状况的实时变化。如今,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在使用金钱时都会被网络平台所记录,高校可以通过去收集学生的消费记录数据,比如学生的日常消费、购物消费、以及学费等,通过所有数据的集中分析,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体现出学生是否贫困的真实程度,为精准认定贫困生的资助奠定了技术保障,也发挥出了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和作用。
(四)运用大数据平台,全面掌握学生经济状况
为了有效的促进精准化资助工作顺利的进行,最为重要的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生进行精准认定,完善相关的大数据资助平台,深入的掌握学生的所有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一一挖掘。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实行了校园一卡通,无论是进入图书馆还是完成各类活动,都会形成数据链。因此,高校的大数据资助平台可以与全国各地的数据进行互通,这样通过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交流”可以全面的掌握学生的所有情况,尤其是家庭经济情况和在校情况,这样促使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更有实效性。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的有效策略
(一)全面把握学生家庭所有信息,实现差异化资助
对于高校家庭贫困生认定工作而言,完善信息采集体系才是工作开展的主要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和实际的收集方法,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上学负担、生活支出以及恋爱关系多个角度,去分析学生家庭劳动力人口数、电子设备应用情况以及在学校勤工俭学的所有情况。在信息收集方面,可以结合网络和数据库网络平台获取信息外,还能通实地考察和核实材料信息等手段,去提升家庭贫困生认定的过程和结果的精准度。对于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而言,不仅仅是指的精准对象认定,更重要的资助形式精准。在大数据资助平台中,鼓励高校通过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征去明确不同的资助方式,实现个性化资助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搭建创新大数据资助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创新资助方式,结合现有的资源,去选择合理的方式去资助实际有困难的学生,促进差异化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资助功能的创新,达到育人资助的目的
国家提出对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的目的,不仅仅是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将他们培养成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深入的了解贫困学生的精神需求,谨记育人目标是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初衷。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创新了资助模式,通过暖心电话卡或是爱心饭卡的形式等,利用大数据挖掘去分析贫困生的就餐和消费情况,在潜移默化中去资助有困难的学生,这样不仅维护了贫困生的自尊心,也有效的达到育人功能,让高校经济困难生充分的感受到学校的关爱之情。
五、结束语
总之,大数据技术目前已处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在高校经济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中,有效的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学生信息和数据的分析,可以提升高校资助对象的精准度,可以结合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资助方式,对提升资助工作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完善大数据資助平台外,还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和政府和教育部门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这样可以为真实的经济困难生提供有效的资助。
参考文献:
[1]王亮.大数据背景下广东省高校精准帮扶政策创新模式研究[J].智库时代,2020(13):293-294.
[2]王萍萍.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的精准认定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9):22-23.
[3]于巧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办法的探究[J].智库时代,2019(35):26-27.
[4]屈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化探析——基于精益管理理论视角[J].现代教育,2019(03):45-46.
[5]魏金婷,陶俊清,郝明洋,芈凌佳,田顺利,严军,李静.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评价因素研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93-98.
[6]庞宇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研究[D].河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