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文
2020年1月11日,台湾地区进行了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此次选举的结果,不仅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岛内的政治生态,也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
一、岛内选举结果的基本解读
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1月11日下午4时结束。当晚出炉的计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赖清德当选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得票817万余张,得票率为57.1%。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张善政得票552万余张,得票率为38.6%。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余湘得票60万余张,得票率为4.3%。
与此同时,台湾地区民意代表选举结果也于当晚揭晓。在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总共113个席次中,民进党获得61席,国民党获得38席,民众党获得5席,“时代力量”获得3席,“台湾基进”获得1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获得5席。
此前,一般认为此次选举将是一次蓝绿恶斗、十分混乱、选情胶着的选举。选举的最终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蔡英文不仅胜选,而且其得票率及得票数,都创下了台湾地区选举的新高。这样一个结果,意味着民进党不仅实现了在岛内全面执政的目标,也朝着今后在岛内长期执政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曾几何时,在2018年11月举行的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国民党一鼓作气赢得了22个县市长中的15席,比原来的6席增加了9席,民进党则从13席直降为6席。特别是韩国瑜风头强劲,一举赢下民进党执政长达20年的高雄。为什么短短一年多时间,岛内选情竟会如此反转,这其中又有哪些因素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呢?
1.从民进党角度看
虽然民进党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遭到惨败,但并没有动摇民进党的执政根基,反而进一步激发了蔡英文的斗志。她在选后第一时间就明确表态,将继续参加2020年选举。此后一段时间,蔡英文迅速稳住阵脚,充分利用其所掌控的執政资源,确定了“抗中保台”的竞选主轴,有效地整合了党内资源,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扭转局面并且最终赢得选举。
第一,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充分利用其在岛内的执政地位及其掌控的经政资源,广泛撒钱,进行政策买票。在选战过程中,蔡英文和她的竞选团队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开支票”,吸取票源。例如台当局“行政院”想出撒5亿元救夜市摊商,期待能带动消费,创造“繁荣的假象”。此类政策买票看起来是为民众发钱,实际上是寅吃卯粮。而且在民进党的眼中并没有“全民福祉”,只有“选民福祉”,只有选择蔡英文和民进党民意代表的地区才能拿到钱,从而直接影响选票。
第二,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善于设置议题,强化“抗中保台”竞选主轴,大肆宣传“反中仇中”。长期以来,民进党擅长选举和政治恶斗,而不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甚至每每“发夹弯”。蔡英文上台后,无论是“一例一休”、军工教人员“年金改革”,还是停止“核四”,改建火力发电厂,都激起岛内民意强烈反弹。也因此,蔡英文当局在此次选举中刻意扬长避短,转移岛内民众关注的焦点,一再挑衅大陆,推动两岸民意对立,升高两岸关系紧张对抗,刻意制造一种危机感,借以凝聚岛内民心,激发绿营斗志。另一方面,自从2019年6月以来,香港特区因“反修例”引发的政治动乱持续升温,让蔡英文意外“拣枪”。随着事态持续发酵,蔡英文当局一再抹黑和攻击“一国两制”,积极鼓吹要“抗中保台”,借此煽动悲情,制造所谓的“芒果干”(亡国感)。
第三,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有效地进行党内整合,充分利用了政党资源。长期以来,尽管民进党内始终存在派系之争,权力倾轧,但只要面对外敌,却能迅速放下内部纷争,紧紧抱团,一致对外,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就此次选举而言,虽然蔡英文很早就明确表示要代表民进党参选,但依然在党内遇到了一系列挑战。早在2019年初,李远哲、高俊明、彭明敏、吴澧培等4位“台独”大佬就在岛内多家媒体上刊登半版广告,呼吁蔡英文放弃连任,退出2020年的选举。特别是在2019年3月18日,有着“急独”背景、声称自己“是一个务实‘台独工作者”、曾任台湾地区“行政院院长”的赖清德突然宣布参选,公然挑战蔡英文,从而形成了民进党内蔡赖对决的局面。2019年6月,赖清德在输掉民进党内初选之后,表现十分低调,几乎未见任何公开行程及言论,但蔡英文却并未忽视他的能量和影响,而是通过各种渠道力邀赖清德出马,并最终促成了“蔡赖配”,使得蔡英文可以在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情况下,集中全部资源与国民党的候选人韩国瑜对决,并最终赢得大选。
2.从国民党角度看
2018年“九合一”选举,虽然民进党惨败,但却不是国民党的大胜,实际上是韩国瑜“一人救了全党”。相反,国民党依然没有进行重大改革,老化现象没有改变,社会负面形象没有改观,依然得不到大多数青年选民支持。
首先,国民党缺乏竞选主轴,在民进党后面“拿香跟拜”。在整个竞选过程中,国民党始终未能凝聚共识,提出直击蔡英文软肋的政策主张。韩国瑜在大选中仍主打“庶民”牌,虽然吸引了部分“韩粉”,但却让国民党内许多传统的“精英蓝”产生距离感导致国民党阵营的自我分化。值得注意的是,在民进党一再主打“安全”牌,强调“抗中保台”,渲染所谓的“芒果干”(亡国感)时,国民党毫无应对之力,始终被民进党牵着走。国民党的主要竞选人一再陷入蔡英文当局所设置的议题陷阱之中,甚至是“拿香跟拜”。在蔡英文当局竭力污名化“一国两制”时,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说:“我保证‘一国两制绝对不会在台湾这块土地出现,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踏过去。”
其次,国民党自身“窝里斗”,内耗严重。此次选举,在提名国民党参选人以及“不分区立委”排名问题上,国民党“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酱缸文化”传统劣根性再次充分暴露在世人面前。国民党从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到此次选举,可谓“成也韩国瑜,败也韩国瑜”。从党内初选开始,国民党的整个选举过程可谓一波三折,特别是在韩国瑜是否参选的问题上,从随意修改党内初选机制,到半路上杀出个郭台铭,国民党内部陷入一片混乱,元气大伤。虽然韩国瑜赢得党内初选,但却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从党内看,王金平、郭台铭极度不满,拒绝合作,进而导致国民党资源的严重分散。从党外看,韩国瑜高雄市长的位子还没坐热就以此作为跳板再次投入大选,成为“落跑市长”,给人感觉“吃相过于难看”,从而质疑其诚信与人品,进而质疑他参选的正当性。高雄市民不仅在“大选”和“立委”选举中用选票惩罚了韩国瑜和国民党,随后又发起声势浩大的“罢韩”活动,对国民党造成极大冲击和伤害。
最后,岛内世代落差大,韩国瑜流失青年选票。此次选举,岛内世代间的矛盾被激化,有更多的年轻人背离了韩国瑜阵营,这也是韩国瑜败选的重要原因。从最近几次岛内选举来看,年轻人的投票倾向往往影响甚至决定了选举的最终结果。此次选举的投票选民多达1930万人,其中的“首投族”(须年满20岁)约有118万人。这是蓝绿双方必争的关键票源。与以往几次选举结果一样,此次选举在争取年轻人选票上,国民党又一次完败。一方面,国民党作为一个“百年老店”,长期以来给人一种老人政党和权贵政党的印象,一直面临着党内改革,世代更替,加强新生代力量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此次选举中韩国瑜的主要支持者从“韩流”转变为“韩粉”,增强了群体的排他性,减少了包容性,从而激发年轻人的逆反心理;韩国瑜主打的“庶民”牌也无法挑战蔡英文的“芒果干”(亡国感),非但没有吸引到年轻人,反而将这个群体越推越远。
3.从美国角度看
美国因素历来是影响台湾地区选举最重要的外在因素。长期以来,岛内蓝绿双方都十分看重美国的影响,力求在第一时间得到美国的背书与支持。而美国也一再通过影响和利用岛内选举结果,确保美国在台海利益的最大化。
第一,提前选边站队。此次台湾地区选举的一个重要战略背景就是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华战略基调发生了重大变化,视中国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加强了在台湾问题上对华进行战略遏制的力度。对于此次台湾地区选举,美国从一开始就明确站在民进党和蔡英文当局一边,把台湾地区作为美国实施新的“印太战略”,进一步加强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台湾岛内,一方面,民进党当局继续强调“联美抗中”,甘心做美国实施“印太战略”的棋子,主动把自己绑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战车上;另一方面,国民党也一再强调与美国的传统友好关系,积极主动投靠美國。
第二,积极展开助攻。可以说,美国介入台湾地区此次选举的力度空前。
一是连续通过涉台法案。2018年3月通过的《台湾旅行法》,允许美方所有层级的官员访问台湾地区,允许台湾地区高级官员在“受尊敬的条件”下来到美国,与包括美国国防部、国务院的高官会见,并鼓励台湾驻美经济文化代表在美展开业务。2018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亚洲再保证倡议法案》,该法案纳入多项支持台湾地区的条文。2019年5月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19年台湾保证法》与《重新确认美国对台及对执行台湾关系法承诺》决议案,其中要求美国对台军售常态化及重启台美贸易协定会谈。
二是再邀蔡英文“过境美国”。2019年初,美国国会几位共和党参议员联名致函众议院议长,促其邀请蔡英文访美,并到美国国会发展演说。2019年7月,蔡英文借前往加勒比海的三个“邦交国”访问之机,再次“过境”美国,试图通过升高台美关系,营造声势,拉抬自己的选情。
三是竭力推动新的军售。特朗普上台以来,已多次推出新的军售大单。2017年6月29日,第一笔军售就价值14.2亿美元;2018年4月9日,美国政府批准向美国制造商核发对台湾地区出售潜艇制造技术的营销许可证;9月25日,美国国防部下属防务安全局通知美国会,计划向台湾地区出售总值约3.3亿美元的武器装备。2019年7月9日,美国宣布计划向台湾地区出售总值约22.2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M1A2坦克、“毒刺”防空导弹等;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批准对台军售66架F-16V战斗机,总价值80亿美元。
四是军机军舰绕行海峡。2018年度的《国防授权法案》就有所谓“允许美国海军军舰例行性停靠台湾港口”的内容。近年来,美国军机军舰打着所谓的“自由航行”的旗号,一再绕飞台湾岛和穿越台湾海峡,公然替台湾当局的以武拒统“背书”。
五是栽赃大陆干预选举。2019年6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通过“情报授权法”法案,涉及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法案中第503条声称,美国国会基于台湾关系法规定,要求国家情报总监在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45天内,针对中国大陆“干预或破坏台湾选举的任何影响行动”以及“美国遏止这类行动所做的努力”向国会情报委员会提交报告。
二、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
台湾地区此次选举的结果,不仅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岛内的政党格局和政治生态,也必将对两岸关系走向及台海局势发展带来新的变数,产生重大影响。
1.“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依然是破坏两岸关系,威胁台海和平的最大现实挑战
首先,在台湾岛内,民进党的目标已经从全面执政转而追求长期执政,并且为此早做布局。
一是全力围剿国民党。早在2016年8月,民进党打着落实转型正义的旗号,推动制定了“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意图通过清算国民党党产,彻底打垮国民党。2017年12月,台湾“立法院”通过所谓的《促进转型正义条例》,2018年3月,正式成立“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民进党此举名为反对国民党威权,实则使其成为民进党的“政治提款机”。此次选举结束之后,蓝绿之间的恶斗并未结束,民进党进一步把目标指向了韩国瑜,一再掀起“罢韩”风波。2020年4月17日,台湾“中选会”确定“韩国瑜罢免案”成案,罢免投票于6月6日举行。
二是强化“绿色恐怖”。岛内第三次“政权轮替”以来,民进党当局在政治上实施高压政策,大搞“绿色恐怖”。其一,强推修订“国安五法”。所谓“国安五法”是指2019年5月7日台湾“立法”部门修改的台湾地区“刑法部分条文修正案”及“国家机密保护法部分条文修正案”、5月31日通过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增订第五条之三修正案”、6月19日通过的“‘国家安全法部分条文修正案”以及7月3日通过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部分条文修正案”。此举一是阻挠两岸正常的交流交往,二是阻挠两岸进行任何形式的政治性谈判。其二,在2019年12月31日强行通过“反渗透法”。根据“法案”内容,若接受“境外势力”的指示、委托或赞助,从事选举相关活动,最高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并科罚金1000万新台币。2020年1月15日,“反渗透法”正式实施。其三,大力扶植“绿色网军”,制造网络恐怖主义,绑架大众话语权,强化“台独”民粹与绿色专制。
三是全面“去中国化”。近年来,台湾蔡英文当局利用其掌握的执政资源,采取各种手段,全面“抗中”“脱中”“去中”,大搞文化“台独”、教育“台独”、法理“台独”以及“公投台独”。最近,台当局又企图拿“中华航空”开铡,逼其改名“台湾航空”,竭尽全力“去中国化”。
其次,在对外关系方面,蔡英文当局强调联美抗中,倚美谋“独”。
一是亲美。长期以来,美国是“台独”的最大靠山,如果没有美国的背书,岛内的“台独”势力绝对不会如此嚣张。蔡英文从一开始就是仰仗美国的支持起家的,上台伊始,蔡英文当局就把自己紧紧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在战略上全面协调和追随美国。可以预期,在蔡英文新的任期内,她仍会将联美抗中,倚美谋“独”作为其最主要的对外交往原则和目标。
二是媚日。众所周知,“台独”源自日本当年对台湾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无论是早期的“台独”头目如李登辉,还是后来的陈水扁以及现在的蔡英文,没有不极端媚日的。蔡英文当局不仅在历史问题上不断“合理化”日本对台湾地区的侵略,美化日本对台湾地区的殖民统治,而且还在冲之鸟礁、海洋渔权谈判以及日本“核灾”食品进口等问题上一再退让。
三是积极推进“新南向政策”。蔡英文上台后,继续李登辉时期曾经的“南向政策”,大力推动“新南向政策”,而且范围不断扩大,从原本的东南亚地区扩大到南亚与大洋洲等地。此举旨在与中国大陆在经济上全面“脱钩”,企图以经济援助为手段,建立不依赖大陆市场的所谓台湾“新经济模式”。可以预期,在蔡英文新的任期内,台当局将进一步深化“新南向政策”,在密切经济联系的同时,加强与东南亚各国教育文化关系。
最后,在两岸互动方面,全面与大陆“脱钩”,追求实质性“台独”。
长期以来,蔡英文当局打着“维持两岸关系现状”的旗号,拒不接受“九二共识”,坚决否认“一个中国”原则。在2018年的“九合一”选举中败选之后,蔡英文强调,“维持现状的政策立场不会改变”。可以预期,在蔡英文新的任期内,一定会有更多的挑衅举动,甚至不惜冲撞两岸关系的底线。
一是蓄意破坏两岸正常经济文化交往,割裂两岸民众的情感纽带。民进党当局为了谋取政治和选举私利,大搞“绿色恐怖”,破坏两岸交流交往,制造两岸敌意对抗,伤害两岸人民感情,严重损害台湾民众福祉利益。
二是与“港独”合流,竭力对抗“一国两制”。蔡英文当局明确表示不接受“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并且故意将“九二共识”等同于“一国两制”,借此进一步污名化“一国两制”。值得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以来,“港独”与“台独”之间的勾连日益紧密。民进党当局在近期香港事态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与“港独”势力相勾结,企图搞乱香港,破坏“一国两制”,并且借机攻击诬蔑大陆,煽动岛内民粹,制造反中恐中的氛围。
三是持续推动渐进式、实质性“台独”。2020年初,蔡英文竞选办公室发言人林静仪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指出:“主张统一恐构成叛国”、两岸关系就是“两国”关系,也因此被岛内媒体称为“统一叛国论”。2020年1月,蔡英文在接受英国BBC专访中强调,台湾的“主权”不容怀疑,更没有谈判空间,“我们不需要宣布我们是独立国家,我们已经是一个独立国家了”。
通过“全民公投”,制定所谓的“新宪”,向来是“台独”最高目标。目前,岛内“台独”势力正试图推动新的“正名制宪”,如此,必将突破大陆设置的底线,从而导致两岸关系破裂,引发新的台海冲突。
2.国民党趋于边缘化、本土化,“泛蓝阵营”进一步解体
随着国民党的败选,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所谓的“后国民党”时代是否即将到来?
第一,国民党面临新的困局和挑战。
一是要建立新的权力架构,解决世代交替问题。选举结束当天晚上,国民党主席吴敦义宣布承担败选责任并辞去党主席一职,国民党内要求反省、改革的呼声持续高涨。国民党原副主席郝龙斌与国民党原中常委江启臣对决,竞争党主席补选。2020年3月7日,作为国民党内中生代代表的江启臣赢得党主席補选,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民党内世代交替问题已经解决,新的权力架构已经确立,明年新的党主席选举才是关键所在。
二是要建立新的两岸论述,解决价值理念问题。选后,国民党内要求检讨党的价值理念的呼声高涨,令人担忧的是,竟然有人将矛头指向了“九二共识”,公开声称国民党应该顺应岛内主流民意,抛弃“九二共识”。2020年4月1日,国民党正式成立改革委员会,其下分设“组织改革、两岸论述、青年参与、财务稳健”4个小组,其中引人关注的是“两岸论述”小组的设立。
由此,就让人不得不担心国民党今后的出路和前景何在?所谓的“后国民党”时代是否会提前到来?其一,要警惕国民党进一步边缘化、泡沫化的趋势;其二,要警惕国民党进一步“本土化”的趋势。
客观地说,今天国民党正面临一个十分尴尬的悖论:如果坚持国民党的传统、正统理念,追求两岸和平统一,就无法获得党内大多数的认同,也就无法带领国民党挑战民进党,在2024年重新夺回大位。如果以重新夺取大位为最高诉求,从而转向本土意识,则将继续与国民党的传统、正统理念渐行渐远,面目全非,本土化的国民党与“台独”的民进党将没有本质区别。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识”不仅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也是国民党的主神牌和有别于民进党的基本价值理念。如果国民党检讨改革的结果是最终放弃“九二共识”,这将意味着国民党自废武功,不仅丧失其在发展两岸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和优势,也无助于其在岛内政治生态的改善和提升,并将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
第二,“泛蓝阵营”逐步解体,“第三势力”尚待整合。
每临选举,“泛蓝阵营”内部的龃龉甚至撕裂,一直是岛内“统派”内心的一个痛,也是岛内“统派”力量日渐式微的重要原因。此次选举,亲民党宋楚瑜再次扮演了“搅屎棍”的角色,屡战屡败,亲民党也未能突破5%的政党票门槛,失去了在台“立法院”原有席位,政治空间严重受限,政治光谱由橘转绿。与此同时,政治光谱“深蓝”的新党在此次选举中严重受挫,仅拿到1%的政党票(远低于2016年大选4.18%的政党票),选后一度传出新党将解散的消息,令人扼腕。
另一方面,台北市市长柯文哲虽然因為与郭台铭、王金平的整合失败,最终未能参选。但其主导的台湾民众党于2019年8月6日正式成立,并且在台“立法院”选举中一举拿下5个席位。另外,“时代力量”获得3席,“台湾基进”获得1席,无党籍及未经政党推荐者获得5席,显示岛内存在“第三势力”巨大的活动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国民党在岛内进一步地自我阉割,自废武功,其原有的政治空间就有可能被“第三势力”所填补,岛内的政治生态总体上也将进一步趋于“绿”化。
3.美国进一步强化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中国崛起的战略目标和意图
2020年也是美国选举之年。可以预期,今后一段时间,随着中美双方在战略上的博弈对抗持续升温,美国势必加大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施压的力度。一是频频出台涉台相关法案,进一步增强其介入台海的法理依据。2020年3月26日,就在中美共同面临抗疫挑战的情况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2019年台湾友邦国际保护及加强倡议法案”,简称“台北法案”。法案要求美国行政部门以实际行动协助台湾地区巩固所谓“邦交”,支持台湾地区以会员或观察员身份参与国际组织等,并寻求机会增强与台湾的经贸关系。二是强力军事介入,通过加大对台军售力度,增加军机军舰绕行台湾海峡次数,开展联合军事演习等,频频炫耀武力,挑战我在台海战略底线。此举极易引发中美在台海的直接军事对峙,酿成严重军事危机,甚至导致军事冲突。
鉴于此,我们应尽早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尤其是军事斗争准备,敢于出手,敢于摊牌,不惜一战,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三、台湾地区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
2019年1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重要讲话,提出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五点主张,强调“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这是我们党和国家新时代对台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也展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决心、意志和实力。
面对选后岛内蔡英文当局进一步拉高“联美抗中”声调,借机“以疫谋独”,操弄“正名制宪”,公然推动实质性“台独”,我必将断然出手,决不姑息。
2020年4月10日,教育部表示,综合考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两岸关系形势,决定暂停2020年大陆各地各学历层级毕业生赴台升读工作。2020年6月29日,两岸两会10年前签署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即将到期,如果台湾蔡英文当局坚持“台独”分裂,丧失延续ECFA的政治基础,必将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两岸经贸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大幅度倒退,台湾的经济民生也必将遭受重创。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行径。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我们一定能开创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台湾地区的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大陆对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大政方针保持高度的战略自信和战略定力。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任何人企图在中国任何地区搞分裂,结果只能是粉身碎骨;任何外部势力支持分裂中国的图谋,只能被中国人民视为痴心妄想。
(作者系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