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干部教育

2020-09-02 07:10张光日
世纪桥 2020年2期
关键词:干部教育抗战时期

张光日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解决干部缺乏、干部素质不高等问题,鄂豫边区通过创建各类干部教育学校和训练班,为边区培养了大批各种层次的干部。这些干部积极贯彻中共抗战政策,动员群众建立根据地、参军参战,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抗战时期;鄂豫边区;干部教育;重要贡献

中圖分类号 D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0475(2020)02-031-05

鄂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在中原敌后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战略区之一。为了培养边区需要的干部,争取抗战的胜利,鄂豫边区积极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政策,把干部教育放在所有教育的首位。边区党委和政府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顽强的革命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克服重重困难,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边区的干部教育工作,这对于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党的影响力,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积极抗战起了重要作用。鄂豫边区的干部教育工作是新民主主义教育史中的重要一页,其中不乏可供今日借鉴的历史经验。

一、 边区干部教育的背景

抗战时期,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干部?毛泽东提出“创设并扩大增强各种干部学校,培养大批的抗日干部。”[1]并要求“每个根据地都要尽可能地开办大规模的干部学校,越大越多越好。”[2](P.769)

(一) 边区教育的客观形势

抗日战争初期,鄂豫边地区的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武汉沦陷后,周围的黄陂、孝感等28个县也先后被敌占领,这时各大、中、小学校全部关门停办。

当时鄂豫边区的军事和政治形势十分严峻。由于鄂豫边区处于中原抗日前哨,北驰豫陕,南逼武汉,西接巴蜀,东连吴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寇在这里遍设据点,国民党也驻以重兵,边区处在敌顽夹击之中。加上边区创建时抗日战争已进入相持阶段,日寇开始把主要力量转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而国民党此时也转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这就给边区的建立和发展造成极大困难。这里的人民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前仆后继参加斗争,和党血肉相连生死与共,这为抗战时期开展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日本帝国主义在武力侵占我国领土的同时还大搞文化侵略,汪伪政府编了一套“国定教科书”,强令各占领区一律采用。他们推行这种奴化教育,妄图使我国青少年忘记自己的祖国和民族。日本侵略军还多次武装袭击学校抓捕学生,威胁农村知识分子不准参加革命文化教育工作,更使当时的抗日文教事业困难重重。国民党方则通过办中学、小学、族学和私学等渠道,企图把持教育权,进行反共教育,控制广大青少年,以巩固他们的反动统治。面对如此局面,敌后抗日根据地不仅要同敌伪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斗争,而且要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封建反共教育,所以在边区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二) 边区教育的特殊环境

鄂豫边区包括了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三大苏区的大部或一部,边区的教育工作与老苏区的革命教育传统有继承的关系。当年在苏区,教育工作为了服务于土地革命,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是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上主要是干部教育,在时间上采取速成的办法,大量培养人才,以满足革命迅速发展的需要。这些宝贵经验都在边区办教育时所借鉴。另外,边区与土地革命时期的苏区又有很大的不同,必须根据当时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抗日时期的鄂豫边区是在民族矛盾上升,国共重新合作抗日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性质已由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专政变为各抗日阶级联合专政。因此,在边区办教育必须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即在党掌握领导权的前提下,团结各抗日阶级共同办好教育事业。对于当时地方士绅办的学校,给以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从而团结他们为抗日事业服务。当时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文化,一句话,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2](P.698)这是继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文化教育方针之后,提出的新的文化教育方针,是苏维埃文化教育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也是边区从事文化教育方面工作的指针。在边区党委领导下,牢牢掌握办教育的领导权,紧紧抓住为抗日战争服务的目标,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团结各类知识分子,共同办好边区的教育,从而争取更多的青少年走上抗战的道路,培养了更多的人才为边区的建设服务。

二、边区干部教育的概况

(一)边区教育政策的指导

由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干部教育,使得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的干部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为了抗击日本侵略,干部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抗战前夕,毛泽东就指出:“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有许多最好的干部。”[3]1938年10月,特别强调:“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2](P.526)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又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2](P.526)当时中国共产党把干部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在中共中央的政策指导下,边区的干部教育工作积极开展起来。在边区召开的第一届各界抗日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鄂豫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展边区抗战文化教育,提高边区人民文化政治水平,提高民族气节……加强干部学习。”[4]因此,边区的教育工作任务和指导方针更加明确。

(二)边区开展教育方式

边区党委从一开始就很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组成鄂豫边区干部队伍的基础主要有四部分:一是留在本地和党中央陆续派来的老红军、老干部;二是武汉沦陷前后,党培养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三是从平津等地来的一批学生;四是地下党从国统区陆续输送来的一批青年骨干。新干部多于老干部,政治干部多于军事干部,外地干部多于本地干部,这是鄂豫边区干部构成的一般状况。为了解决干部现状与不断发展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矛盾,边区的党政军领导机关采取了诸如创办边区党校和洪山公学等措施培养干部。

1.建立边区党校。四望山会议后,边区党委把创办于1939年夏的鄂中区党委党员干部训练班改为鄂豫边区党员干部训练班。它采用短期训练的方式,培养边区党的基层工作干部,每期办一个班或两个班,学习时间为3个月,学员 40至50人。主要是鄂中各县党的基层支部书记、委员和优秀党员,也有少数区委级干部。[5](P.153) 边区党委为了适应根据地的扩大和党组织的发展,在1940年7月,把党员干部训练班扩建为党校。边区党校的规模为每期3个班,学习时间半年,培训对象主要是各县区委干部。李先念、陈少敏、陶铸、杨学成、夏忠武、吴祖贻等边区党委的负责人都曾先后在党员训练班或党校讲课。边区党校在战争环境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即团结、民主、紧张、活泼的校风,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工作作风等等。这些都给学员们以良好的党性熏陶。党校的教学内容以政治教育为主,军事教育和文化教育也占有相当份量。学员学习方式主要是上课听报告、自学和讨论。

2. 创办洪山公学。当时在鄂豫边区创办的洪山公学是以陕北公学为楷模,为根据地培养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专业素养干部的综合性干部学校。洪山公学教育班,业务方面设有教育理论、教育行政等课程。首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启发他们认识教育工作在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其次,在大力批判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各种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再把毛泽东的教育思想系统地向学员们讲授,使他们领会新民主主义民族的、科学的、人民教育的精神实质。

学校里成立了学生自治组织——学生救国会。提倡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洪山公学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文化、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等四个部分组成。课程设置从实际出发,教学方法采取集体讲课和个别辅导相结合、个人自学与互相帮助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以社会实践作为增长学员知识才干的重要途径。洪山公学为边区的地方工作培养了相当一部分重要的专业干部。讲课的内容有:《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鄂豫边区施政纲领》和中国共产党党史、近百年来中国革命史、帝国主义侵华史。通过边区党委把教学任务分头交给了税务、银行、财政部门,由他们讲课。到1943年1月结业,学员分配到县、区、乡政权和财经部门工作。行政干校以后并入了洪山公学。[6](P.99)

3.吸收和培养农民干部和妇女干部。鄂豫边区的干部工作是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的。由于边区主要在敌后农村,于是把吸收和培养农民干部作为各级党组织不容放松的工作内容来抓。边区的工农干部在部队中约占60%,在党政部门中约占50%左右。[5](P.155) 知识分子敏锐能干,接受新鲜事物快,因而边区各级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大量吸收知识子”[2](P.619)的指示,十分注重培养、使用和提拔知识分子干部。据1940年10月统计,在挺进纵队的478名连营级干部中,知识分子和知识青年都占44%;而在这两级的政治干部中则占62%强。[5](P.155) 无论是工农干部还是知识分子干部,青年均占绝大多数。在边区党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委员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边区妇女干部成长快、数量多,是鄂豫边区干部队伍的又一特点。边区党委经常注意关心、培养和提拔妇女干部,放手让她们担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及其他重要职务,负责独当一面的工作。在党政军的宣传、医疗、后勤等各个岗位上也都有大批妇女干部。在艰苦而复杂的战斗工作中,不少女干部成了光彩照人的英雄。

4.创办抗大第十分校。由于边区发展快、任务重而干部又奇缺,这就要求鄂豫边区的党政军民机关,必须把大力培养干部放到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日程上来。除各地兴办训练班外,洪山公学于1941年初开设了各种专业的干部训练班,下半年设立了小学部,1942年设立了中学部。在这年的2月,为了培养行政干部,将洪山公学划归行政公署领导。同时创办了高级行政干部学校,不久也并入了洪山公学,并设立了教育系、经济系、行政系,成立了高级研究班,培养乡保干部及各级行政人员。

1941年10月,在原随营军校和师政治部干部训练大队的基础上,五师决定创办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1942年2月,抗大十分校正式开学,培养了大批忠诚担当或地方军的排、连、营级军政干部,成为鄂豫边区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

五师政治部在1942年4月2日发出的《关于创办抗大十分校的工作》指示中,曾命令“各部队应根据培植人才的远大眼光出发,有计划地挑选干部到抗大受训”。[6](P.12)还特别严肃地指出:“对培养干部工作任何的消极怠工都是对革命的犯罪”。[6](P.12)当时针对马列主义不是每个青年都能接受的情况,同时针对抗战的需要,抗大十分校主要的教育目的是使干部能够具备必要的实用技能。随着学校规模的愈来愈大,教育质量也愈来愈高,先后为边区培训了大批学员。

5.加强理论文化学习。边区各地还抓紧了对在职干部的理论、文化教育,同时组织缺乏基础知识的年轻干部进一步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要求他们掌握一定程度的马列主义理论和语文、数学(算术)、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部队的在职教育工作抓得更紧,陈少敏在1941年专门写过一篇题为《加强部队中干部的学习》的文章,号召干部“主要靠自修”的办法,“以连为单位组织一个学习小组”、“学习、学习、再学习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党性原则。[5](P.270)为了推动干部中的学习活动,边区党委和五师师部成立了高级干部在职研究班,发布了《政治教育課程及进度》《部队军政教育文化比例》《关于发动全师文化学习运动问题》等一系列指示。

三、 边区干部教育的重要作用

干部教育为边区建设提供了人才。鄂豫边区干部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卓越的成就,其基本原因是各级党组织始终不渝地执行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制定的“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当时边区,新老干部、知识分子干部与工农干部、地方干部与军事干部、外来干部与本地干部之间,团结合作蔚然成风,互相帮助已成习惯。这正是边区抗日根据地能够不断得到发展和巩固的关键所在。[5](P.156)

194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指出:我们现在的党员,比六大时扩大了三十多倍。[7](P.503)抗战时期,边区培养了大批干部,有效地缓解了部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干部供需矛盾。

当年鄂豫边区在几乎无日不打仗的动荡环境中坚持了教育事业,一批批新生力量源源不断输送到莲勃发展的革命事业中。总计在几年时间里,教育处直接领导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下八千五百人。[6](P.112)毛泽东说:“只要是抗日的比较忠实的比较能吃苦耐劳的知识分子,都应该多方吸收,加以教育。使他们在战争中在工作中去磨炼,使他们为军队,为政府,为群众服务”。[2](P.619)

边区也是按照这一方针,来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党的干部。这些培养的干部是具有坚定革命性的革命者,他们经受住了极端艰难困苦的战争环境的考验,有的还经受了日本侵略军的酷刑和国民党顽固派监狱的摧残,但他们始终信仰坚定,对党忠诚。边区培养的广大干部充实到边区党、政、军、群、财经、文教各个部门,起到了为战争、为生产服务的重大作用。

这些干部在革命战争年代和革命建设时期,始终奋战在各条战线上,后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导干部和骨干力量。边区的干部教育不仅为革命年代培养了人才,而且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建设积蓄了力量。

四、边区干部教育取得的基本經验

(一)党的领导是办好教育事业的根本

边区党委很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对抗战和边区建设的促进作用。边区党委书记、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同志就说过:我们在边区的任务有两项,一项是盘枪,一项是盘人。[6](P.114)这“盘人”指的就是教育工作。边区主要负责同志郑位三、李先念、陈少敏、许子威,都兼任过各类学校校长。当时办学校的困难之一就是缺乏教师、缺乏干部,边区党委在人员紧张而形势发展极快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给教育战线派来一些干部,使教育工作得以展开,一所所学校得以创办和坚持下来。当时的《鄂豫边区施政纲领》为边区的文教工作指明了方向,使各个直属学校能够紧密结合党的中心任务进行教学,并参加到中心工作中去。这样既提高了师生的政治觉悟,又充实了教学内容。

另外,边区各级地方党组织也很重视教育工作,每次各校招生,地方党委都尽职尽责地选送学员,为保证政治素质,办好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二)支部建在班级或学校,是办好教育事业的保证

鄂豫边区在洪山公学、行政干校、建国公学,各个班级建立党支部。开始时因党员不多,实验中学、育才学校和实验小学三校教师成立联合支部,学生单独成立支部。以后党员多了,三校教师也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各个党支部适应战时环境,工作坚强有力,带领学生克服艰险,勇往直前。支部经常向党员进行政治教育、党的知识教育,开支部会、党小组会,传达文件,讨论党的中心工作,进行敌我形势分析,研究如何搞好教和学的任务和师生的团结等等,把学校较为重要的工作几乎全部置于党的关怀筹措之下。[6](P.116)党支部还积极慎重地进行党员的发展工作,培养积极分子,提高他们的民族意识和阶级觉悟,发挥他们在教学、行军转移甚至作战中的带头作用,帮助他们成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面对敌顽的扫荡和偷袭,在党支部的部署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下,师生都能有秩序地安全撤退。

(三)群众支持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条件

正如党的各项事业必须紧紧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一样,教育事业也必须依靠群众。鄂豫边区采取游击教学方式坚持教育阵地,因为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生死与共,才使学校教育和群众教育得以生存和发展。老百姓给师生以无私的支援和深切的关怀。学校每转移到一个地方,住房、教室、黑板、油灯、桌凳等等基本都是当地老百姓提供。在一次日寇“扫荡”的危急时刻,实验中学的一名学生藏在一户农民家里,敌人闯进这家,这位农民拍胸保证说:“这里确实没有新四军。如果搜出来了,我的头都不要…”。[6](P.120)日寇只能悻悻而去。可见,边区的教育得以存在与发展,跟群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总之,抗战时期鄂豫边区的干部教育,是在党的领导下开展的,在群众的支持下进行的,为鄂豫边区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他们在边区积极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组织抗日武装,发展党组织,广泛动员群众,巩固和建设边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77.

[4]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内部资料)第3辑[Z].1984:10-11.

[5]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史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

[6] 鄂豫边区革命史编辑部.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历史资料(内部资料)第4辑[Z].1984.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九册)[Z].1979.

【责任编辑:褚永慧】

猜你喜欢
干部教育抗战时期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新型综合教学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探索
抗战时期边区人民调解制度的评价
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新思路探索
抗战时期贵州的出版业探究
抗战时期桂林音乐团体简介
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结构化研讨教学实践分析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加强党校建设提高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