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9-02 06:53王海燕
陕西教育·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分组竞赛探究

王海燕

数学是小学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下,传统數学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多,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了。因此,创新、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能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优势,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依据学情科学分组,合理制订学习目标

科学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要充分重视分组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之间差异性,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让学生能够遵循组内彼此异质、组间彼此同质的原则,组建合作学习的小组,以实现组间良性竞争、组内充分合作的学习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制订相应的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及目标,让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都能有机会展示各自的才华。为了增加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互动性,实施过程中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等角色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够有一定的锻炼机会,从而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例如,讲授一年级上册《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节课前,教师应对学生上一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回顾,通过观看课堂教学视频分析学生数学学习现状,观察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动手实践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等,以此为分层依据,将班级学生合理划分成三个层次,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准确读写出6、7、8、9、10,能够准确使用这些数字表示事物位置或者顺序。要求基础一般的学生能够准确使用6、7、8、9、10进行加法、减法计算,能够理解数字分与合的过程,形成数学分合思想。要求基础较强的学生能够熟练进行10以内数字的加减混合计算,能够根据算式编创相应的应用题,以此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合理的分组及学习目标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合作探究

新课改理念下,学生是当之无愧的学习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找到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逐渐成为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

例如,讲授三年级下册《统计》这节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灵感,可以采取微课指导法将网络中的小学生统计活动视频搜集到一起供学生观看、学习。学生通过视频学习了成绩、出勤率、课外阅读次数等简单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平均数计算,借鉴视频中的统计方法和技巧将其合理地应用到本组数据的统计分析中,既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又拓宽了小组探究数据统计的深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参与其中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不应不闻不问,而应密切关注全程,适当参与其中。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教师可以引入竞赛机制,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挑战、互相竞争,在竞赛中展示优秀成果,学习他人的可取之处,反思自身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在良好的竞争与互助的氛围下,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竞赛中,要善于应用激励赏识教育策略,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以此增强学生竞赛的信心,使其能够更多地感受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和喜悦。

例如,教师在组织小组竞赛时,应做足准备工作,可以用彩色纸板、胶带等工具制作奖杯,以此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各个小组完成比赛后,教师应及时总结评价,给予学生一定的表扬,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北街小学

猜你喜欢
分组竞赛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数学潜能知识竞赛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创新思维竞赛(3)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