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亮 苏慧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工厂的建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等,都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其中,空气污染与文物保管之间关系密切。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为保证文化得以传承,就要设立专门的保管机构,对其进行有效保管。而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的污染物浓度会影响文物保管情况。本文首先叙述加强对文物保管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文物保管工作中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影响以及造成的不良后果。最后,为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提出了相关的文物保管措施。
加强文物保管的重要性
文物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明和历史,文物保护对于历史文明的传承至关重要。文物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旦受到损坏就无法复原。文物的保存对于其密封性要求很高,需要保持文物的独立性。通常文物馆使用玻璃柜、库房、储藏箱等来存放文物,但由于空气质量以及环境变化通常是不可控制的,在这些环境下保存的文物,经过空气中颗粒物以及酸性气体的腐蚀,逐渐地被破坏甚至是无法修复,最终历史文化的进程传承受到了影响。这就要求文物馆的管理人员,要注重文物周围的环境变化,保护文物周围的环境稳定,延长文物的保存时间,把文化传承延续下去。
文物保管工作中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影响
1.酸性气体
酸性气体主要是硫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这些物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在空气中以及物品中吸取其中的水分,从而形成硫酸破坏物质以及空气质量,硫酸的腐蚀性极强,会对各种材质进行腐蚀,破坏物质的本来样貌对于有机质文物档案来说,空气中的硫氧化物停留在纸质文档上.经过时间的积累会使文档的内容被逐渐地腐蚀直到变成粉末。目前在博物馆中这样的案例有许多,比如大英博物馆的油画因为空气中硫氧化物,而造成油画逐渐被腐蚀开始出现结晶颗粒,最终对油画产生毁灭性的破坏。
2.氧化性气体
氧化性气体主要通过和空气的结合产生多变相互转换的化学裂变,并且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让文物周围的臭氧数量不断减少,最终产生对于文物的氧化作用,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机文物的氧化反应
氧化性气体在空气中进行综合裂变,再附加以阳光的光合作用,让文物尤其是带有纤维类性质材质的文物,最后都会被氧化,从而失去原本色彩的同时,也会使材质逐渐脆弱,最终破坏文物的整体结构,使文物产生损害。
(2)金属文物的氧化
金属文物被氧化反应综合其中的金属原子,最终产生生锈现象,失去原本颜色的同时,逐渐腐蚀金属文物的硬度,瓦解金属本来结构,此现象在潮湿环境下更为明显。
3.甲醛与挥发性有机酸
甲醛是由于装修中的胶水以及树脂等物质分解而产生的,甲醛在水中可以形成乙酸,最后形成甲醇,不仅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也会对文物产生伤害,并且甲醛的潜伏期长,如果通风的效果并不良好,甲醛的潜伏期可以长达数十年。甲醛的破坏力主要体现在密不透风保存在容器中的纸质有机档案,这些资料被保存在木质的展柜中且有一定的密封性,木质展柜中甲醛酸性氣体的长期积累最终会对文档产生破坏。
4.颗粒物质
颗粒物质有大小的区分,并且颗粒物质漂浮在空气中有些肉眼可见,有些肉眼不可见,颗粒物夹杂在空气中,随时积蓄着能量对文物产生破坏,颗粒物质多数附着于文物的表面,逐渐通过空气变化的影响,积累最终对文物造成破坏。比如,翻阅文物书籍手指的摩擦,会使得文物书籍的纸张逐渐产生磨边以及虫卵等现象。
加强文物保管的相关举措
1.选择合适的文物保管部门的地址
(1)文物保管部门地址的选择
对于文物的保管部门的设置,主要需要考虑的是是否有利于文物的保存,因此对于周围环境的考察要特别关注空气综合质量问题,也要深入了解区域内未来政府的规划方向,对于未来周围要设置成工业区的以及处于工业区流动下风处的不予以考虑,因为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会对文物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要选择上风处空气的流动速度快,可以减少污染源对于文物的破坏。
(2)严格的管理制度
对于文物的保护不仅要在选址的源头上进行保护,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员的文物维护工作上制定相关的管理规定,只有这样才可以双管齐下更好地对文物进行保护。在日常的管理制度中要对文物的如何清洁以及保管维护给出明确严格的规定,并且要定期进行控制质量的检测,要保持文物保护馆的空气质量,并且要维持环境质量的稳定。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让文物维护人员更好地明确如何保护文物,减少空气质量对于文物的破坏。
2.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动,进行合理的通风
(1)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空气流动
对于文物的保护要十分注重文物的密封性,尤其是书画等带有颜料色彩的,这些文物的共同特点在于容易被酸性气体进行腐蚀。经过科学的调查,增加文物保管密封性可以提高文物保护的质量,减少室外的有害气体进入到文物保管部门。比如,文物保管部门选择旋转门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被污染气的进入,从而最大程度地保护文物的本来面貌。再比如文物保管部门选择密封性较好的窗,隔绝有害空气以及颗粒物的进入。
(2)合理的通风时间
我国的文物保护部门要根据检测到的控制变化以及周期内的天气预报,来制定通风的时间节点以及不同季节需要通风的时间状况。我国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要根据天气变化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通风时间设置。比如,在北方的冬季,因为集中性供暖的原因空气质量较差,这时候通风时间的规划要按照少通风的原则。在夏季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较少,空气流动性大可以选择多通风。
3.将有害气体进行排除
(1)利用高压水枪
文物保管部门要根据馆内的空气质量综合情况,定期地运用多种方式来对馆内的有害物质进行清理。馆内的有害颗粒物质可以通过高压水枪的压力进行冲洗,最大程度减少空气中的有害颗粒物质,尤其是附着在文物表面的颗粒物质,并且高压水枪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空气中的酸性气体成分,增加文物周围的环境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