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视角下K药业案例分析

2020-09-02 09:11王向蝶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财务造假内部控制

王向蝶

摘要:由于上市公司在监管与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我国由于内部控制失灵产生的财务舞弊造假现象越来越多。本文以K药业300亿元财务造假案件为例,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对该公司的内控情况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导致K药业财务造假的根源所在,以期对其他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自省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造假;K药业

一、K药业财务造假案例简介

K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药业)在1997年创建于创立位于广东省普宁市,2001 年,公司股票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是一家主要从事中药饮片、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等生产经营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中医药行业的领头羊。

2018年12月28日,K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2019年4月29日,K药业发布更正公告,称2016年2017年的年报数据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在2017年的年报数据中,存货少计195亿元,现金多计299亿元,导致近300亿的货币资金虚增。2019年4月30日,K药业发布会计更正公告,称2017年度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并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对2016年的主要会计数据进行了调整,营业收入、扣非前后的净利润分别调减69.48亿元和14.99亿元,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调减15.72亿元和14.01亿元。此次造假事件最终以中国证监会对K药业处以60万元罚款,并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马某、许某终身禁入证券市场并分别处以90万元罚款,对其他19个事件相关责任人处以10万至30万元不等的罚款,并给予警告。

那么,造成K药业进行如此庞大资金的财务造假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对该公司进行问题分析,找出造成其财务造假的内部控制方面的原因。

二、K药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分析

控制环境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涉及公司股权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内部审计和公司机构设置等。控制环境的好坏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其他四个要素能发挥的作用大小,是极其重要的存在。

通过查阅与分析相关资料,不难看出K药业的公司治理层存在很大的问题,其股东之间存在大量的关联方情况。K药业的大股东是K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2.75%,而K实业投资的实际控股人为K药业董事长马某。同时,其妻子许某在K药业持股比例为1.97%,许某之母许燕君持股比例为1.40%,而持股比例都为1.87%的普宁市国际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普宁市金信典当行有限公司也都是分别由许某和马某控制的,即马某是K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掌控着K药业的发展命脉。所以K药业实则是“一股独大”,导致公司治理结构不能达到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独立董事实际上都无法独立履行各自职责,小股东在决定公司事项上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故出现“用脚投票” 现象也是有可能的,同时,这种不合理的股权结构容易为公司管理层进行财务舞弊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机会。

(二)风险评估分析

从K药业的上市以来的融资情况来看,2001—2015年间,公司并未进行特别频繁的融资活动,期间通过增发、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等方式总共才募得229亿元。但之后的2016—2018年间,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K药业不管是发行短期融资券还是中期票据都呈现出了疯狂的趋势,这三年间的募资总额达到了448亿,与之前相比翻了差不多一番,其募集次数在2018年高达到13次。

另外,通过查阅K药业的财务报表,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的短期借款在2015年时才6.2亿元,但短短不过两年时间,其2018年的短期借款就高达115.77亿元,但长期借款的金额并无波动。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直接升至62.08%,流动负债也同比增加,这就导致公司的大部分债务属于期限较短的类型,公司的负债额度高,资金的流动性紧绷,其经营性现金流出现负数,且连续两年金额数高。如此大幅度的负债扩张,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很高的利润,其中存在高度资金流断裂的风险。

K药业的存货数量也是大得惊人,其库存商品大部分为中药材,2013—2017年间一路猛增,从37.86亿元增长到352.47亿元,但其以中药饮片为主的医药产品周转率在中药饮片行业却非常低仅0.52,而同行业的同仁堂为1.24,中国中药为1.25。药材都是由一定的保质期的,K药业进行的大量囤积除了要付出大量的储存成本之外,而且有很高的虫坏霉变风险,而且随着储存时间的越来越长,其中蕴含的药用价值也在不断地流失之中,再好的藥材几年之后再卖出去也很可能出现无人购买的情况,其超高额的存货风险极大。

(三)控制活动分析

控制活动是指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和程序。通过对K药业材料成本现状的分析,发现其成本费用控制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是招投标方式单一不合理,供应商选择随意,不但使公司材料的进货成本增加,而且对该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也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就连供应的及时性也很随意。直接导致K药业的进料领料计划不合理,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储存费用,造成大量的存货积压,占用了一定程度的流动资金,为其因为负债而紧绷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另外,K药业对其财务会计没有形成良好的控制流程管理体系,直接导致了监管失位,引发各种会计风险,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账目混乱,大量的账实不符。经过对2018年之前数据的调整,我们发现该公司2016年的营业收入、扣非前后的净利润分别调减69.48亿元和14.99亿元,总资产、净资产分别调减15.72亿元和14.01亿元。而2017年度营业收入多计88.98亿元,营业成本多计76.62亿元。其账目调整幅度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据K药业回应都是由于财务核算存在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会计核算控制程序导致的大量重大会计差错。

猜你喜欢
财务造假内部控制
商业伦理与经济利益博弈的案例解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