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学科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行动路径

2020-09-02 06:53许慈晖
阅江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场域一流学科

摘要: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高校面临客观困境和主观困境,物质基础比较薄弱,学科治理观念和管理机制未能与时俱进。现实困境促使地方高校转变学科建设行动路径。学科具有学术、政治和社会等复杂属性,置身场域中的学科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超学科理念是高校知识生产模式和学科建设体制的迭代升级。超学科的学科建设具有主体多元化、目标导向问题化、创新系统化等特征。基于超学科理念,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行动逻辑要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行动主体从校园向社会扩展,行动目标从知识生产向社会发展转变,行动机制从孤军奋战向全面融合发展。地方高校应围绕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系统科学地推进学科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实现弯道超车。

关键词:超学科;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应用型学科;知识服务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4-0100-04

作者简介:许慈晖,硕士,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拉开了序幕,方案中提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高等学校学科建设指明了奋斗方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迎来了新机遇,高校学科建设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迈向世界一流的追梦道路上,知名高校处于领跑地位,大多数地方高校处于跟跑地位,相对弱势。

一、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面临现实困境

地方高校指非国家部委直属的高等学校。目前,在已经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42所,包括3所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95所,包括41所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结构的外圈位置导致地方高校在本轮学科资源配置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在客观上,地方高校受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资源配置的制约,学科梯队、学科平台等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与国家部委直属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为:国内或业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较少,学科发展后劲不足;高层次人才后备力量不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量偏少;其他非优势学科发展缓慢,基础薄弱。在主观上,受传统惯性思维制约,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例如管理行政化,以小作坊的方式运行,评价时过于强调量化指标等。由于受到国内外流行的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校往往被各种排行榜的指标体系所左右,地方高校亦不能免俗,人才数帽子,论文唯SCI,学科建设成果用学位点数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重点学科数量等指标来衡量。在学科管理机制上,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中往往是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学科发展规划布局和经费投入由行政权力决定,学术权力弱化甚至缺失,不利于形成科学决策的学科运行日常机制。在学科内部,有些团队没有长远的学术理想,研究人员单打独斗,为申报项目而临时拼凑材料,不利于协同创新。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受到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面临不少现实问题。在学科建设规划布局上,地方高校面临“顶天”与“立地”的矛盾,既有打造卓越一流学科的理想,又有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应用型学科的规划。在实践中,却常常顾此失彼,甚至两方面的目标都无法达成。在学科建设进程中,地方高校存在资源有限和全面发展的矛盾,地方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学科门类齐全、优势突出、特色明显,但是,地方高校获得的资金有限,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或是顺其自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现行学科评价机制下,地方高校没有话语权,只能在主流赛道上跟跑,依据排行榜的指标有针对性地发力,眼光局限在数字上,忽视高校的社会服务属性。

地方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对我国经济发展有较大贡献。受固化思维和客观条件的制约,我国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存在行动路径依赖的现象:外部资源主要依靠上级主管部门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内部治理主要由管理部门和少数学科带头人进行决策并实施过程管理,评价结果主要体现为评估名次、学位点数量等量化数据。

在全球产业升级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全球化的危机,国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大变革。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行动路径应该与时俱进,在遵循大学精神和学科属性的基础上,变压力为动力,化困境为机遇,实现内生逻辑和行动策略的转向,由传统学科建设模式向超越融合、协调适应的学科建设模式转变。

二、学科属性和超学科理念的迭代升级

学科是高等学校的基层学术组织机构,也是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本主体。“自治是高深学问的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大学在研究高深学问时必须拥有一定的学术自治权。“今日的大学是昔日学术自治、宗教等级与今日的官僚体系的混合体”。在西方传统理念中,学科必须与政府、政党保持和谐共进的关系,因此具有学术性和政治性。在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学科的属性丰富且复杂。吴丁玲等认为:学科的属性综合表现为学术性(探寻真理),教育性(记忆、想象和理智),社会性(知识应用)。基于学科的多重属性,高校的学科建设不可能独善其身,不可能只与学术同行、政府政党、教师学生发生关联,而应与社会经济文化变革和公民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思维空间。置身该语境的学科概念是宏大開放的。“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为追求优质建设资源,学科场域中的实践行动者必须遵循学科“惯习”(学科建设的逻辑规则),进行“资本”(学科资源)竞争。根据学科的学术、政治、教育和社会等属性,学科行动主体将自身置于学术场域、政治场域、教育场域和社会场域,学科建设主体应具有构建这种空间的意识,才能定位准确,坚持正确的行动准则,判明努力的方向。基于场域理论,高校学科建设要谋求有效发展路径,空间定位就不能局限于学术场域和教育场域,而应把自身定位在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场域之中,并且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场域规则,占据优势发展地位,遵循场域惯习,获取优质资源。

20世纪70年代,第一届交叉学科国际研讨会提出“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y)的概念。Jantsch认为,所谓“超学科”,就是政府、产业、大学三方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进行创新,包括改革高等教育并使之成为创新的系统。在教育或创新系统中,所有学科和跨学科的协调以一般公理系统(从目的层面引入)和新兴认识论模式为基础,涉及各个层次的教育创新系统活动,而教育创新系统正协调各方以便形成一个共同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至今,超学科理念不断演化,这个过程与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进化是对应的,体现了高校知识生产模式的革新和迭代升级。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领域,超学科是一种先进的方法论,已经应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等领域。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视角来看,超学科是有价值的体制机制创新方向。蒋逸民认为:超学科是不同学科的学者和利益相关者共同工作并解决生活世界问题的一种尝试,超学科不是工具意义上的方法,而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态度或世界观。

在学科从分化走向综合的道路上,超学科是学科融合的较高层次,可以跳出学科本位主义的视角,呈现出学科建设主体多元化、目标导向问题化、创新系统化等特征。张德祥等认为:超学科的主要目标在于解决社会实践问题,参与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产业、大学、社会公众等,且解决问题的途径是知识的全面整合和再创新。

综上,超学科是在现代知识生产模式和技术革命的加速升级中产生的:单学科模式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学科范式相对固定:多学科是围绕某项课题开展平行合作的科学研究模式;跨学科打破了学科壁垒,知识生产范式更为融合;超学科则是一种多元主体超越学科壁垒,解决系统问题,在宽领域中协同参与的学科建设生态。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跨学科到超学科的演化,呈现出“直线一平行一矩阵一立体”的知识生产与传承的模式迭代升级。学科从分化走向融合体现出人类知识生产模式和科学研究范式从固守阵地到融通合作的适应性转变。

三、超学科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行动路径的启发

在“双一流”建设的指引下,地方高校纷纷意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的实践亟需摆脱惯性思维,避免路径依赖,地方高校跟在“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后面亦步亦趋地“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成功的。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走开放创新道路是新时代高校学科建设的行动逻辑与准则。

学科的复杂性拓宽了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行动路径,而场域视角则为地方高校在开展学科建设时提供了更有力的理论支持。学科不仅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基本学术组织,也是为行业、地方及公众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传承和生产知识,而且要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知识集群。方兴未艾的超学科理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在建设主体、价值追求、创新体系等方面宏大而融通。因此,超学科可以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行动和价值定位提供良好的参考和启发。

超学科的建设主体是多元的。因此,在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中要开拓主体视野,向行业、地方、社会公众寻求资源,获得多方的支持。与部属院校不同,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应当瞄准地方和区域的发展需要。很多地方高校还具有雄厚的行业背景,所以,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不仅要努力扎根地方,还要致力于服务行业。由于长期的科层管理,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主体单一化,行政管理者和学科带头人在师资队伍、基地建设、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等方面掌握较大话语权。在超学科视域下,学科建设主体不仅是大学,还应该包含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建设模式可以集中学校、地方和社会的智慧、资源和力量,协同构建知识服务型的高水平学科。

超学科的目标导向具有问题化和实践性的特征,在超学科的指导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价值追求要更加“接地气”,恰如其分地合理定位学科发展的价值导向。在目标设定与价值取向方面,超学科追求的是学术、教育、服务、文化、经济的综合效益,切合高等教育的功能,尤其切合高校服務社会、传承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等功能。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不在于高大上的指标,而表现为接地气的社会服务,学科建设要从简单的知识生产定位向知识服务定位转变,建设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应用型学科,融通学术、区域和行业的发展,发挥学科的服务社会功能。

超学科具有知识创新融合机制,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应着眼于打破学科壁垒,办“没有围墙的大学”。超学科不是浅尝辄止的项目合作,而是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具有掌控全局的学科建设视角。在全链条产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对地方高校的人才智力需求更为迫切,要求建立密切合作、发展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在超学科的视角下,地方高校要打破有形和无形的围墙,将学科建设的阵地拓展至车间、工厂、社区;师生应投入地方的各行各业之中,整合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融会贯通,达成战略共识,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高效地实现知识融合与创新。

基于超学科理念,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行动逻辑要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准确定位,摸清存量,寻找增量。按照常规,学科建设的演进是从单学科到多学科,从跨学科到超学科的发展过程,我国地方高校可以打破常规,直接从单学科实现超学科的跃升。在“双一流”建设中,围绕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通过行动主体从校园向社会扩展,行动目标从知识生产向社会发展转变,行动机制从孤军奋战向全面融合发展,系统科学地推进地方高校弯道超车。

(责任编辑:沈丹)

猜你喜欢
场域一流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双一流”建设不应“降维”
后浪与前浪
查无此人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
“超学科”来啦
基于“学习场域”的专业成长方式构建漫谈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