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林 樊成 华玉珠
摘要:以新中国建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全面考察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从文献数量来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经历了从低迷徘徊到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从研究主题来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内涵逐渐丰富,重点研究出国留学、来华留学、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汉语国际推广、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国际科研合作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等八个维度的内容。研究主题随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而不断丰富,研究方法随对外开放主题的拓展而逐渐多元,研究视角随问题的细化由宏观逐步转向微观。未来,建议学界在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领域加强高质量发展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C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20)04-0088-12
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江苏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研究”(18ZD008);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自主项目“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气象人才培养研究”(2020ZZXM45);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研究课题“推进江苏职业教育输出的实证调查与对策研究”(B-b/2020/03/01)
作者简介:祝成林,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樊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华玉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开放的进程,也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实施改革的进程。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随着国家层面对外开放政策的变化而不断深化。全面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的主题及特征,清晰把握主要研究内容,可以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种基于历史的展望。
一、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概况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主体的两种不同表述方式,前者具有较强的政策倾向和价值内涵,后者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研究综合梳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以中国知网发布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级检索功能,在主题检索中分别输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共获得文献5577篇。使用NoteExpress软件进行去重分析,排除书评、访谈、新闻报道等文献,得到能实际反映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情况的论文4598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发表数量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论文,发表数量呈明显的阶段性特点。1996年之前,相关文献非常少,每年的刊发数量在10篇以下。1997年起,研究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学术论文有了明显增长,2001年的刊发数量为73篇。此后,该领域论文的刊发数量整体呈现大幅上升的趋势,从2002年的150篇增长为2013年的360篇,增长了一倍多。2013年以后,每年的论文发表数量均保持在300篇以上。总体而言,围绕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成果的数量经历了从低迷徘徊到持续稳定增长的过程。这种变化受到时代的推动,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推进程度密切相關。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拓展,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研究成果逐渐丰富。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高等教育成为重要的研究议题。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围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教育战略与决策、院校管理与学生发展等主题的研究蔚然兴起。以上两个标志性事件促使2002年和2013年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研究成果数量快速上升。
本研究将收集到的论文按主题分类。为确保主题分类的信度,分类工作由三名本专业的研究者执行,出现分歧时,三人进行讨论,达成一致看法。根据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的主题,收集到的论文被分为八类:出国留学(1425篇)、来华留学(460篇)、中外合作办学(1563篇)、境外办学(322篇)、汉语国际推广(92篇)、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506篇)、国际科研合作(184篇)和国际高等教育治理(46篇)。各类主题的期刊论文数量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在粗略地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成果数量和主题分类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深入描述各个主题的研究内容,全面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研究现状。
二、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主题分析
(一)出国留学
1.影响出国留学发展的因素
在不断发展中,出国留学既延续了传统又拓展了边界,形成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单位公派出国留学、自费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四个实践领域,体现出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政府直接管制到宏观引导,从计划指令到市场参与,从盲目跟风到理性选择,从单向输出到双向交流的发展特点。出国留学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看,接收国的“拉力”和派遣国的“推力”共同起作用。接收国在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留学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派遣国在国际文化交流、教育方式、入学机会等方面存在不足,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上述劣势推动了出国留学的发展。从微观层面来看,留学生的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对出国留学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
2.出国留学效益的双重评价
出国留学的价值存在评价分歧。从正面效应来看,出国留学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可以提高个人收益。对社会而言,出国留学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功能与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职业发展等个体功能,蕴含了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思想价值等。对高校而言,出国留学推动了高校的学术发展,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繁荣了国际学术交流,改进了管理方式。对学生而言,出国留学有助于提高国际化素质,并产生了显著的工资溢价。从负面效应来看,出国留学的无序发展会造成人才和资金的大量流失,留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学生和家长不信任本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利于国家教育安全。
3.出国留学的国际经验借鉴
为了给我国学生出国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者对主要发达国家的留学政策和经验进行比较研究。一是关注美国的出国留学政策。美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具有政治战略、文化诉求、教育理想等内在动因,体现出奖学金资助、语言学习、STEM优先和教育公平等特点,但是项目和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二是关注欧盟的伊拉斯谟计划。伊拉斯谟计划旨在促进学生的国际流动,助力学生的学术发展,增加学生的国际就业机会,但是留学经费、与亲人分离、学习期限、语言障碍、人才流失等因素阻碍了学生的国际流动。三是关注邻国经验。相关研究回顾了日本的出国留学发展历程,围绕日本学生留学美国的变化趋势,从国家政策、经济情况、高等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日本学生赴海外留学人数逐年递减的原因。
(二)来华留学
1.来华留学的发展历程与影响因素
新中国成立以来,来华留学历经了起步探索、规范建设、适应调整、完善发展、提升创新的发展历程,由政治外交本位向教育本位转变,由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转变,由政府向学校转变,由差异化管理向趋同化管理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来华留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教水平、双边贸易关系、学历互认对来华留学有重要影响。从中观层面来看,高校的教育质量、教育资源、声望、国际化程度是影响留学生教育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从微观层面来看,留学生个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在中国工作的机会、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及入学机会等,是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的重要原因。
2.来华留学的教育管理与成效评价
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关系到来华留学的教育质量。在管理方面,来华留学生内部职能型管理模式与外部事业型综合学院管理模式都存在弊端,因此,趋同化管理模式成为有效的跨文化管理模式,适应了来华留学的发展。在培养方面,研究内容包括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模式的构建,来华留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科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来华留学生分类培养的差别化路径等。在跨文化适应方面,由于来华留学生面临语言障碍、跨文化适应困境、学业支持资源薄弱、情感认同缺失等挑战,他们的思维模式、社会交往和生活学习会受到影响,应从跨文化思维、心理援助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创新留学生教育模式。关于来华留学教育及其外溢效应的评价,可分为三类。一是学习满意度评价,相关研究表明,来华留学生对留学环境的评价较高,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教学辅助服务的满意度。二是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发现,生源质量、语言障碍、教学方式及教师的积极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三是外溢效应评价,来华留学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缓解我国教育服务产业的贸易逆差。
(三)中外合作办学
1.中外合作办学及人才培养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教育市场化的重要办学方式。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资源、教学模式,更新国内的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直接培養市场急需的人才。虽然国家倡导中外合作办学的公益属性,但是,现有政策和法律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规定存在冲突与矛盾,导致公益性与营利性之间界限模糊,这将对人才培养产生不利影响。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涉及招生、教学、培养等多个环节。在招生环节中,存在招生计划制定随意,计划内招生的行政色彩过浓,招生对象本土化有余国际化不足等问题,生源质量受到影响。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期望较高,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层次不高,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专业设置过于集中,种种问题导致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结果不理想。
2.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困境与质量保障
由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特殊性,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以及办学过程的复杂性,中外合作办学在实践中面临诸多难题。就办学机构而言,存在地区分布不均衡,合作高校层次较低,开设专业比较集中等共性问题。就办学项目而言,本科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面临发展困境,集中表现在师资、学生、管理机制、课程教学、沟通合作等五方面。就办学地区而言,东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相对较好,西部地区的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较小,合作对象少,开设专业趋同。整体而言,中外合作办学缺乏自主性和独特性,在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依附问题。有效解决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困境,保障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已经成为共识。从过程管理的视角来看,需要构建以审批准入机制、分类监管机制、评估认证机制、处罚退出机制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从内外部治理关系的视角来看,需要建立一个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灵活调节,专业机构认证评估,行业自律与维权,社会舆论监督,内部自组织运行,内外部协同统一的多维立体合作办学监管机制。
(四)境外办学
1.境外办学的探索与困境
20世纪末,我国开启了高校境外办学的探索。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高校境外办学获得了快速发展,出现了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海外分校等办学形式。高校境外办学从文化交流、非学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走向专业教育和学历教育,教育援助与教育服务贸易并举,合作主体趋于多元化,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虽然我国高校在境外办学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境外办学主要由传播中华文化,推介优势专业,开展区域研究,拓展海外教育市场等因素驱动。但是,境外办学的内驱力并没有完全转化为境外办学的广阔市场,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依然艰难,面临种种问题:资金不足,资金和资产出境困难,生源不足或不稳定,教师派遣困难,办学所在地存在法律法规限制和政治风险,缺乏政策保障措施,高校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境外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滞后,学历学位认证的国际合作有待加强,等等。从院校层面来看,我国高校境外办学能力欠缺,经验不足,支持条件较为薄弱,过于注重汉语教学,对海外分校的定位不明确,高校还要承担较高的财务风险,这些问题导致境外办学缺乏质量保障。
2.境外办学的国际经验
国外高校境外办学的成功案例为我国提供了经验,但是,不同国家的境外办学经验具有显著区别。美国大学的境外办学受国家战略部署裹胁,输出意识形态,全球竞争、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是最直接的驱动力,形成了全额投资、共同投资和无投资等海外分校办学模式。美国大学海外分校的发展趋势逐渐由全额资助转向联合资助,由独立经营转向联合经营。澳大利亚高校发展海外分校的经验表现为兼顾经济效益和学术质量,注重打造特色专业品牌,进行市场化管理,建立多维的质量保障体系。英国大学充分考虑当地需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主体参与评估,通过多种方式规避海外分校的办学风险。德国高校在阿拉伯国家设立的海外分校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及新兴市场,带有发展援助性质,开设的专业以工科为主,并给学生提供海外交流的机会。
(五)汉语国际推广
1.汉语国际推广的路径选择
汉语国际推广是以汉语为沟通媒介,传播中华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国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化解我国与西方世界的冲突,促进文化产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汉语国际推广受宏观的国际环境、中观的语言场域和微观的个体日常实践等因素影响。从推广目标来看,汉语国际推广应以让世界认同中华文化为基本目标,在观念、内容、产品等方面培育多方位多层次的文化认同。从推广主体来说,汉语国际推广应淡化政府色彩,突出民间行为,在政府主导下形成民间主体的推广合力。从推广方式来看,传播理念应“去工具化”,传播形式应“柔性化”,传播媒介应“丰裕化”。汉语国际推广有诸多路径可供选择,但汉语国际教育是基本途径。在本科教育层面,应围绕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文化、外语技能、国际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传播建设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层面,应明确培养目标,突出课程体系的应用特色,构建完善的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突出以应用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此外,建立一个海内外协调、稳定而高效的汉语师资培训体系是汉语国际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2.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困境
汉语国际推广具有政治性、政策性和较强的策略性。从2002年我国成立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到出台《关于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我国对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愈加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成效愈加显著,“汉语热”逐渐升温。但是,目前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依然存在缺少整体规划,人才供给与国际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再加上有些外国人对中国文化存在偏见甚至敌意,“汉语热”有冷热不均的现象。即便在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东盟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也存在汉语教育国际影响力有限,国际汉语教师人数少,汉语教材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海外华校边缘化,推广形式单一化,语言与文化脱节,对外专业教育有待完善,汉语国际推广格局呈单向辐射状态,种种问题影响了汉语国际推广的成效。作为汉语国际推广重要组织的孔子学院,存在教学目标模糊、课堂管理乏力、教学评价低效、教学内容的融合性不强等问题。
(六)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
1.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的引进
我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校引进的外国智力由俄方专家、语言教师、学科专业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加深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大学课程的国际化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能力,学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但是,当前我国高校引进的外籍教师层次不高,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有限。这说明我国高校引智存在对象不明确、渠道狭窄、管理不当等问题。以高校外籍英语教师聘用难为例,主要原因是定位不明,吸引力度不够,后期管理体系不完善。
2.外国专家与外籍教师的教学
高校引智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外国智力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目前高校引进的外国智力主要履行人才培养职能。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冲突、思维观念差异,外籍教师往往难以适应教学环境,与中国教师的沟通有限。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组织管理、职业发展和个人因素等各方面的压力给外籍教师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同时,外籍教师在知识和专业技能、岗前与在岗培训、教学理念与价值取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学校对外籍教师的考评存在诸多问题,如重视程度不高,考核制度和指标不成体系,考评模式不尽合理,考评制度的实施流于形式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以外籍英语教师为例,虽然他们的教学方式更灵活,更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但在英语考试中的作用并不显著。
(七)国际科研合作
1.国际科研合作的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科研合作经历了以社会主义国家为主阶段(1949-1977年),借鉴西方国家阶段(1978-1985年),全面发展阶段(1986-2017年),开放创新合作阶段(2018年以后)。在此过程中,我国在国际科研合作中的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结构中心性不断增强。从合作论文来看,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增长较快,以与美国等科技先进国家合作的论文为主。从合作专利来看,国际合作专利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合作项目来看,虽然国际主导型项目和核心技术研发项目较少,但是项目合作持续深入。从合作模式来看,我国已经形成了智力引进、技术引进、资本引进、共同承擔科研课题和产品开发、国际会议等多元化的国际科研合作模式。
2.国际科研合作的绩效评价
现有研究证实,国际科技交流对高校科研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促进了跨学科研究,提升了高校科研水平。在经济发展方面,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增长,研发合作类和技术转移类的国际科研合作有助于提高研发能力和知识存量,能够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在人才培养方面,国际科研合作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此外,国际科研合作对论文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比国内合作和单位内部合作更突出,不同国家的高校开展科研合作的正向影响在国际科研合作中并未得到验证。
3.国际科研合作的发展困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国际科研合作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体制机制的障碍制约了我国国际科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国际科研合作存在合作的技术水准和层次较低,合作主体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从高校层面来看,国际科研合作力度有待加强,层次有待提高,有影响的高校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尚未形成,缺乏稳定的投入机制。此外,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足,相关制度不完善,缺少经验,导致国际科研合作在成果的产权归属、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出现纠纷,进一步制约了国际科研合作的开展。
(八)国际高等教育治理
1.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的理论基础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浪潮中,各国的高等教育结成命运共同体,通过国际组织共同应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由此产生。国际高等教育治理是国际社会各利益相关方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处理全球教育事务的活动,主权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智库等治理主体采用国际法和国际公约、教育新思想和新理念、国际会议和多边论坛、教育指标和标准等治理机制进行全球教育治理。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以详实的数据为依据制定规则,注重建构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助关系,建立动态向心的治理体系。当前,国际高等教育治理逐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层式治理、世界大学排名的市场式治理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网络式治理,重视人力资本,倡导教育平等,推动全民教育,开展国际评估,统一大学学制,构建学习化社会。
2.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的实施路径
超越国界的国际组织是国际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有学者重点研究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国际高等教育治理中的作用。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构建起包括大会、执行局和秘书处、国际教育局等机构的内部组织框架,与成员国等主体开展合作形成外部网络,将人文主义、实用主义和多元主义作为内生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倡导、计划制定、教育评价、签订公约等途径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PISA测试和学历互认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依托。其次,亚太经合组织的全球教育治理政策受新自由主义影响,服务各国和地区教育发展战略,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亚太经合组织形成了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包括基于教育观念的认知式治理,根据教育指标研发的数字式治理,依靠教育政策评议的规范式治理,通过提供评估和问责的依据,提出教育的国际化标准。再次,世界银行从金融银行向知识银行转型,通过知识生产与交流、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战略合作伙伴等工具实施全球教育治理。其中,世界银行的“全球教育合作基金”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与全球教育合作基金合作,提供有效的教育援助,如建立长效的政府合作机制,寻找双方共同的援助国和援助领域,合作培养青年人才,共同讲述中国教育发展故事等。此外,也有学者认为,依托正式国际组织的全球治理模式逐渐失灵,多边主义及以G20为代表的非正式治理模式将成为解决全球教育问题的重要机制。
三、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的特征与展望
(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的特征
1.研究主题随国家对外开放的推进而不断丰富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与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研究主题和内容日益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以前,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基本内容,相关研究亦以留学教育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内容不断丰富,相关研究逐步由单一领域转向多元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国际科研合作相关的研究逐渐增加,形成了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八个研究主题。这些研究主题表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既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研究方法随对外开放的拓展而逐渐多元
研究者们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就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问题展开全面研究。既有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理论分析,也有针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调查研究和中外合作办学的个案研究:既有基于对外开放政策演变的历史研究,也有引介国外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经验的比较研究。整体来看,理论分析类研究成果明显多于调查实证类研究成果,应然的逻辑思辨类研究成果显著多于实然的定量定性类研究成果。
3.研究视角随问题的细化由宏观逐步转向微观
我国学者开展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的时间不长,早期研究大多聚焦于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宏观研究。随着研究问题的深入和细化,研究者开始逐渐关注课堂、教学、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等具体问题。在狭义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广义的跨文化与全球化两个维度,我国学者的研究视角正由宏观向微观转变,将对外开放的理念渗透到课程与教学、文化与标准、技术与服务等层面。
(二)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研究的展望
1.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高质量发展研究
无论学者关注哪个主题,研究哪方面内容,最终目的都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核心问题。2018年9月,教育部专门针对来华留学教育制定《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提出要以质量促发展,以规范促管理,实现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该文件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保证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加快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步伐,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既是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定位,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2.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员、项目与机构等非系统化的双向流动将转向技术与标准输出、人才培养模式与文化输出等系统化的长效合作。面对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发展的新趋势,我国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升高等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加强高等教育的國际影响力,构建一套完善而富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指标体系。相关指标既能够为广大高校开展对外开放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也是评价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能力的基本依据。因此,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指标体系研究应成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3.加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除了高等教育学,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既要跳出教育领域,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高等教育对外开放,也要做到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深入开展多主题、多视角、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对外开放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指导。
(责任编辑: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