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
关键词:继承和创新;底蕴;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616,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033 — 0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提升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对马克思关于共同体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然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不同地域在不同时期,面临不同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在我国民族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过程中,并且阻碍着地区的稳定,制约着经济的健全发展,影响着法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如何在民族地区开展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交往提供了指南针,为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行动指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在一个艰辛漫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崎岖艰难”的道路才得以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芽始于清末,直至19世纪末梁启超将“中华”和“民族”这两个中国历史上独立的名词“交联偶合”在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以形成发展为初步“中华民族观”,进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的形成夯实了理论基础,奠定了形成“共同体意识”必要条件。共同体意识是在抵挡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实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等一系列历史的进程中,各族人民不分地域和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将个人意识与国家意识相统一,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旧民主主義革命时期,我国在多方面遭到了资本主义的侵略和破坏,在这段艰辛苦难的时光中,中国人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这一切促使了民族意识的极大觉醒。但是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的腐败、科技技术的落后、经济的衰退以及国外势力的阻挠,使得我国救亡图存、谋求民族独立之路以失败而告终。直至1917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以及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给中国人民带来曙光,由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在其共同体意识强有力的推动下,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抵御了外国的侵略。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完成新民主革命没有彻底完成的使命、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是我国当时面临的现实首要矛盾。在生产力还处于极其落后的情况之下,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协力,实现了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的指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曲华彩的乐章一样,助推了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基民族独立,不仅为物质基础的飞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为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现实条件巧妙的耦合,产生了伟大的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催化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它不是一个区域经济上的突出贡献,也不是一个民族自己发展,而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建设、凝聚力量,这中间强有力的驱动力正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显著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才使得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过程中不受外在势力的干扰,使得社会主义始终保持的正确的方向。
如今我们处在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离中国梦越来越近,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形势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亟待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将各项事业向前推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我国的革命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新时代新时期都发挥了重大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祖国广为辽阔的疆域,有着不朽灿烂的文明,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和发展的巨大优势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各族人民都为祖国宽阔的领土开拓、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2-4〕。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是相互促进、共同帮助、荣辱与共的共同体〔5-7〕。在历史上,正是在这种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推动,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从而所形成命运共同体。祖国疆域的开拓、经济的发展、中华文化宝库丰富、外来侵略的抵御、中华民族精神的铸就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完成。其形成奠定了思想上的理论基础和精神上的情感依托。
在历史的岁月和文明的进程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相互互补以及各个民族分布的情况和各种原因的迁徙与移民,使得各民族不断走向相互融合。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宽阔的版图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建立。历史为我们演绎出了一段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栖息在同一块地方,互相融合共谋发展的情景,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各族人民的贡献。在此基础上,祖国的疆域开拓得益于我国各民族在历史的各个时期,经济上保持着贸易互通,文化领域内相互借鉴和政治上形成交往融合,并且都有自己长期居住、进行生产生活劳动以及繁衍的区域。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通过历史上中国各民族都在自己所属的区域内所做出了巨大贡献得以推动。我国大部分的少数民族聚区域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生产生活资料相对匮乏,但居住在此的人民群众根据各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其他外部条件,在相互学习各民族所具备的优势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坚持开发,创造了各具特色的经济生活。一直以来党中央对于边疆的发展都给予了政策上的倾斜,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畜牧业的发展与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共同发展的锁链,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经济交流的网络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这就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优势。
中华文明形成的文化之所以绚丽多姿也是获利于各族人民,两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在历史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长期以往忍受着国外的侵略,他们在军事上侵占我国的领土,残害同胞;掌握并控制我国内政外交,不断血腥对待中国人民;经济上不对等贸易,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文化渗透,侵蚀国民思想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这些给人民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痛。各族人民对资本主义列强的种种侵略行为进行了前赴后继的坚决反抗。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共同参与到反侵略斗争中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祖国主权的完整和统一得益于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和奋勇抵御,因此祖国的统一进程也是由各族的人民共同完成。其共同的理想就是祖国的统一与主权的完整。
中华民族精神让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各个民族对祖国的热爱,形成的国家情怀凝结和巩固上升为爱国主义精神,各族儿女从内心深处呐喊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就是爱国主义。近代以来纵使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陵表现在物质上的诱导、政治上的教唆,但各族人民始终坚守祖国的山河,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展现出铮铮铁骨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形成了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磨难、屡遭侵略仍然岿然屹立。爱国主义精神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早已在中国人民心里扎下了根,各族人民共同建立和保卫祖国的强大动力来源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包容并积极作为,这已经成为各民族的共识,因此中华民族精神的铸就也是各民族一起完成的。
综上,中华各民族数千年来能组成多民族国家,构建中华民族大家庭不是一蹴而就。中国各民族之间长期以往、密不可分、休戚与共致使各个民族命运与共、团结互助、紧紧抱在一起的必然结果,更是在这个伟大选择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自己所做的选择,各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得益于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的伟大业绩,使中华各民族形成牢不可破的大家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华民族精神的永续发展以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更是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及其命运共同体意识。因此,在新时代更加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此来作为强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41年以来,我国一直奉行和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并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以及分配方式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党更加自觉地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整体利益,这就需要一个可以让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的共识去引领各民族地区去发展经济。作为一种观念上层建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为属于积极向上的力量,对经济基础有其促进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告诉我们应当认识到本民族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息息相关,不能因为本民族的小利益而伤害社会、集体和国家的大利益,而是应该首先想到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公民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自身首先是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的这种思想观点。以上思想应当成为我们的共识,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需要这种共识的驱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保持当前我国经济的和社会发展的活力。
正确的认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途径是需要培养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具有促进团结和和谐功能的文化汇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中。文化多元一体发展的历史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引导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思想源泉的重要方式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谓‘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文化多样性,各民族文化特有的组成成分为中华文化内涵的丰富,多样性的形成提供精神源泉。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共同性以及所表现的中华文化正是在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借鉴、关联、补充、依存的關系构成了“一体”。正确的认识“多元一体”的关系,全国各民族必须在思想上达到共识,这就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入手,更好的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的思想源泉要从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入手。
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加大力度要增强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他认为民族团结工作是一项心与心互通的工作”〔8〕。各民族同胞要在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下,在各民族群众中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以及共同体意识。为此,在当代做好民族工作的问题,首要抓好民族团结,其核心在于民心。各民族凝心聚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助推之下并汇聚力,终以促进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马克思强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被称作民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政治与文化共同体中国也是作为共同体而存在。”在“中华民族”一词后加上“共同体”并不是简单语义上的重复,而是要突出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民族 + 共同体”整体性存在的意义,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创新〔9〕。马克思认为“国家是一个“虚幻共同体”,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个人获得才能全方面的发展以及想要获取更大的自由的渠道必须通过共同体中才能实现,换言之,个人真正的自由源于共同体”。当前,只有各族人民在思想上达到共识〔10〕,才能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这种思想上的共识来源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各民族始终秉持同呼吸共命运休戚与共的这种共同体意识,才能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而努力,最终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作用、历史底蕴以及时代价值的阐述及梳理,可以悉知: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不仅为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指明了方向,也继承和创新发展了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思想,新时代条件下实现近14亿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历史赋予我们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新时代我们要继续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基础工作,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开展工作,大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集各方合力共同打造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02)
〔2〕沈桂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06):103-107.
〔3〕刘柳.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2018,(02):67-73.
〔4〕马福运.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思考〔J〕. 中州学刊,2019,(07):9-15.
〔5〕王建国,朱莉. 大一统: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文化基础〔J〕. 江汉论坛,2019,(06):57-63.
〔6〕刘吉昌,金炳镐.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1):28-33.
〔7〕刘柳.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2018,(02):67-73.
〔8〕孙秀玲.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6,(10): 29-30.
〔9〕胡鞍钢,胡联合.中国梦的基石是中华民族的国族一体化〔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4): 111-116+160.
〔10〕马俊毅.论多民族国家精神共同体的建构及价值〔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6):13-2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