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轩
[摘 要]实现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的统一,是政党政治时代的一大核心命题。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把党的治理嵌入国家治理之中,把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中,从而实现“治党”与“以党治国”的统一,实现政党政治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政党建设的自觉,彰显了先进政党对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作用。自我革命思想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深化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理论和政党治理思想,不仅为无产阶级政党治理国家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世界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
[关键词]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20)08-0048-07
历史与现实经验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质量状况,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作为一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大党老党和长期执政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提出了自我革命的命题。这一思想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深化了无产阶级政党政治理论和政党治理思想,不仅为无产阶级政党治理国家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世界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方案。
一、自我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自我革命的正式提出,无疑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提供了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自我革命,是对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实践升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一)丰富了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本色的时代价值。革命性是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无产阶级自诞生起,就开始了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正是在不断的阶级斗争中,无产阶级成为“真正革命的阶级”[1]。中国共产党经受了各种考验不断发展壮大,其无产阶级先锋队属性,决定了共产党担当着以消灭私有制、实现自由人联合体为目标的无产阶级历史使命。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2]共产党只有具备最彻底的革命性,才能实现“两个决裂”,并随着阶级的消失消灭自身,最终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3]。
革命性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属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特殊秉性,而是流淌于全部历史中的政党品性。作为在革命战争年代成立发展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一般共产党的革命特质,更具有中国革命环境的铸就下无比坚强的革命性。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最有革命精神的群众性的为无产阶级利益奋斗的先锋队。”[4]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建设、领导中国革命,一次次在危亡关头力挽狂澜,确保前进的正确方向。党的革命性锻造,实现了一支由以農民为主的军队到现代化人民军队的转变,进而夺取了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所必须具备的政治本色。对于掌握了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真正的革命才刚刚开始。因为真正的社会主义革命是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革命性变革,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一直以来,学术界以和平发展时期党的执政方式转换为由,强调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换。但即使在和平发展时期,依然不能抹杀党的革命性。“两个伟大革命”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革命性的彰显。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党的革命性,并不是要回到革命战争状态,也不是要“大鸣大放”,而是要以革命精神不断破除和平积弊、骄傲自满思想,破解发展困境和难题,在伟大斗争中推进社会革命的不断深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深化了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时代进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长期执政使命,这意味着政党自身建设质量与社会发展质量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朽”性危机是执政党面临的重大挑战。邓小平曾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5]表达了对党自身建设的深刻忧思。如果政党出现“自朽”危机,势必会对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对于中国共产党这样体量的大党、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政党“自朽”引发的连环效益将是不可想象的。
自我革命是解决“自朽”性危机的根本之道。中国共产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必须由自己来解决,不可能依靠外力。被动依靠外力进行党的建设,可能面临亡党危险。所以,通过自我革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特别注重自身建设问题。党的二大制定的《党章》就专列“纪律”一章,突出党的自我要求。通过“整风”和“教育”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提升自我革命的成效,保证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取得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成就。
中国共产党以自我检视的方式不断深化自我革命。党的自我检视是进行自我革命的前提,没有自我检视就不可能进一步进行自我革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自我检视的重要内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宝贵武器,是党开展自我革命必须掌握的工具。只有在不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党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党不断在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提升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可以说,无论是基于社会上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和渗透,还是基于对党自身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和反思,自我革命都是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方式,是用以革除自身存在的沉疴积弊、不断迎接新挑战战胜新风险的制胜法宝。
(三)创设了无产阶级政党从严治党的时代标识。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时代经验,就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同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实现“四个自我”。自我革命这一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特性和标志,创设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标识。
解决党的问题,“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6]。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带来了党的建设状况的变化。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用三年时间,针对党存在的思想、作风、组织上的严重不纯,对党进行全面整顿。两年后,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出《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指出:“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那种讲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讲派性不惜牺牲党性的腐朽作风。”[7]第一次在党的历史上提出了“从严治党”。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沿用这一表述,指出:“必须从严治党,严肃执行党的纪律。”[8]党的十四大将“从严治党”写入党章,正式将这一原则运用到党的建设实践中。
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调研期间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9]第一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并将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两个字的差别,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对管党治党的决心和要求的全面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推动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活,以雷霆万钧之势推进反腐败斗争,以钉钉子精神开展管党治党实践。
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自我革命是在党面临日益严重的风险挑战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自我革命造就了新时代更加伟大、更加坚强、更加有使命担当的大党,使党能够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展现出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二、自我革命对政党政治内在发展逻辑的贡献
政党政治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主要是指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国家运作方式。政党作为政党政治运行的核心主体,其执政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良性运行,关系到国家政治秩序和现代民主的发展。因此,党自身建设水平是关键,党治国理政的方式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状况,人民群众的认同直接关系到执政的根基。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政党政治发展的内在互动逻辑,决定着政党政治的发展水平。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创新了党自身建设的行为范式,对政党政治内在发展逻辑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以刀口向内的方式突显了政党质量的重要价值。能否长期执政,归根到底还是在政党自身。政党自身质量水平是制约政党执政的关键问题。政党质量至少包括两方面要素:问题方面,要不断革除积弊,就是要不断的“破”,破除不合时宜的价值、理念和行为等;能力方面,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就是要不断的“立”,立起时代发展需要的能力素质和行为标准。自我革命以刀口向内的方式,实现了“破”与“立”的逻辑统一,凸显了政党质量建设对政党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自我革命以锻造党的“先进度”强化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前列。无产阶级因与现代化大生产天然相联,本身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天然具有先进性,但这种先进性不会自动存续。改革开放以来,党以自我革命不断在人民群众的劳动创造中锻造先进性。无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创设经济特区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倾听人民呼声、尊重社会实践的产物。这些影响中国改革开放大局的事件决策,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与实践的互动规律中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推动思想引领实践,实践推动创新,使党能够始终保持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自我革命以锻造党的“纯度”强化纯洁性,确保党的肌体健康。马克思主义政党历来重视自身纯洁性建设,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也把这一命题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日益深刻地认识到:“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10]“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八项规定”开始,中国共产党以重拳反腐、严格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等,打出了自我革命的组合拳,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内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有效清除了党内蛀虫,革除了各种积弊,逐渐扎紧了制度的笼子,不断锻造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的纯度,确保党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确保党组织的纯洁性,使党的肌体更加健康有力。
自我革命以锻造党的“硬度”强化党的底气,确保党的战斗精神。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说明党对自身硬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12],强调这正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13]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以“党纪严于国法”的标准不断推进自我革命,一方面打造过硬党员干部,特别是关键少数;另一方面打造过硬党组织,特别是强化组织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仅修改制定了一系列党纪党规,同时也不断完善国家法律法规,以内外约束同时强化的方式,强化党的“硬度”。正是党的“硬度”的不断强化,使党的理想信念不断坚定,使党的执行力战斗力不断提升,使党能够在自我革命中不断实现新的锻造,确保了党自身的质量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二)以双重规制的方式深化了执政能力的建设逻辑。无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延安整风”,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整风整党”,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全面整党”,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都是中国共产党针对不同时期的具體目标和形势,以问题为导向推进自我革命的具体实践,使党实现了螺旋上升式发展。
与自我革命相伴的是,党的治国理政方式经历了从运动性行政化为主向制度性法治化为主的转变。转变的关键点就是党自我革命方式的变化。从话语表达方式上,从“整风运动”“整党运动”到“教育活动”,再到“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的变化,标识着思想认识的变化和行为方式的转变。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与自我革命的“运动”话语表达相伴的是党治国理政方式的“运动型”治理,通过党内集中整治的方式向社会拓展,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的实现。虽然运动的方式有很大局限,但它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发展进程中的实践探索,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党自身建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这种“运动型”治理也在发生转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注重以规范化方式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巩固党自我革命的成果。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日益系统化、科学化,推动国家治理方式向法治化转变。从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对党内政治生活进行规范开始,党的自我革命开始了规范化进程。1990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从程序上开启了规范化历程,2013年开始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工作条例》则标志着中共首次拥有正式的党内“立法之法”。
党内法规建设的顶层设计更加明确。自2012年7月开展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第一次集中清理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开始以五年规划①的形式推进,彰显了党自我革命规范化法治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制定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不仅使党的自我革命更加有章可循,强化了自我革命的内部规制,保证了自我革命的机制化推进;更为重要的是,党自我革命方式的规范化法治化引领了国家治理方式的法治化变革,推进了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维在全社会的确立,使以政党为中心的法治化国家治理模式不断发展。
中国共产党以问题为导向的自我革命,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强化内部规制的同时,推动国家法规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也不断强化党的外部规制。中国共产党以这种自我革命的“党治”方式推动了国家治理方式向法治化方向发展。因此,从自我革命的视野看依规治党,构成了治理国家的政党基础;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依规治党,则构成了依法治国的国家基础。自我革命在政党与国家互动关系中,以党和国家双重规制方式,推动了治党方式和治国方式变革,提升了国家治理科学化水平。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夯实了政党执政的永恒底色。习近平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14]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时刻面临时代的拷问、人民的拷问。毛泽东形象地以“进京赶考”来看待党的全国执政,习近平也一直强调“赶考远未结束”。所谓“赶考”,是赶时代之考、人民之考,要求党在时代大考中,把握人民利益,回应人民需求。自我革命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使党能够深深扎根社会、扎根群众,凸显了自我革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逻辑统一。
自我革命坚守了党对人民、对民族的初心和使命。强调初心和使命,是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申。初心和使命的坚守,是共产党人行动自觉的体现,是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动力。初心和使命,是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本位。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就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5]党只有不断保持政治本色,才能更好地实现长期执政。
自我革命强化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16]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坚强依靠,人民的需求是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原动力和基本点。因此,回应人民需求是党的核心价值取向,自我革命强化了党对人民需求的回应力、执行力,密切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依靠群众进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自我革命使党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政党是连接国家与社会的纽带,即使掌握了国家政权,政党仍然处于社会之中。凝聚和团结社会力量,巩固执政基础,是政党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通过自我革命不断加强自我建设,使党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成为一个凝神聚气的政治组织。特别是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和完善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以自我革命推动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深入发展,成为和衷共济、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争取和团结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与世界各种类型政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以发展的世界视野积极推动与各种政党之间的交流互鉴,不断拓展党的世界影响力。
三、自我革命对认识人类现代化规律的贡献
任何执政党都需要解决的一個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有效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这既涉及执政党自身能力建设问题,更涉及到国家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进而推动中国现代化不断向前跃升,深化对现代化规律的认识。
(一)后发国家现代化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一般而言,按照发生的时间将现代化分为两种,即早发现代化和后发现代化。罗荣渠先生把这两种现代化分别称为“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17]。早发现代化国家多是内源性现代化,是一种创新性巨变,展现为自下而上的现代化进程,更多指通过工业革命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后发现代化国家多是外源性现代化,是一种传导性巨变,展现为自上而下或者上下结合的现代化进程,主要指二战以后推进现代化的国家。后发现代化国家与早发现代化国家不同,不是以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带动社会其他变革,而往往是社会和思想层面的变革和政治革命发生在前,带动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自身发展进程往往是被外来力量打断,相对先进的文明冲击本国既有发展的进程。对于遭受殖民统治的国家而言,往往是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被迫开始本国现代化进程,因此多是外生型现代化。
中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西方现代国家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国门,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封建进程被中断,开始了被迫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分为两个基本阶段,一是民族民主革命,争得独立;二是社会主义革命,促进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处于西方封锁之下,在苏联的帮助下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体系。随着苏联模式弊端的显现和中苏关系破裂,中国不得不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不仅发现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同时也意识到必须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的跨越式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的现代化几乎是机械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进行,并没有明显的先后之分,这也是中国之所以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西方国家上百年走完的现代化道路的原因所在。正是这种后发优势,使中国能够借助现代工业化的成就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现代化巨大成就,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二)跨越式发展需要政党主导推动。后发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要素在于依靠什么力量推动。跨越式发展不是自然内生的渐进过程,而是外在的主动推动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中国这种后发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尽快推动生产力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因为后发现代化往往错失了发展时机,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处于被动落后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就需要充分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力量,利用执政优势来整合资源,谋划、推动现代化发展进程。
现代政党政治时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行动主体是政党。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8]实践中,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建立在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基础上,更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挥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发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推动后发国家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制度建构,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确立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方针政策推动现代化发展。
(三)以政党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政党治理现代化,可以引领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政党治理现代化,与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以问题导向的自我革命,不仅推动了党的现代化,也能以其现代化引领国家和社会现代化进程。
党以自我革命不断提升党的现代性。现代化进程中,现代化和现代性是两个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一般而言,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而现代性是作为现代化结果的存在状态。布莱克认为,“现代性”被广泛运用于表述在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诸方面处于最先进水平的国家所共有的特征。而“现代化”则是指获得上述特征的过程。[19]亨廷顿简明地指出了二者的联系和区别:“现代化滋生动乱,现代性孕育稳定。”同时指出了现代化与政党的关系,认为“处于现代化之中的政治体系,其稳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强调“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20]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自我革命,提升自身建设质量水平,把党建设得更加有力,成为中国现代化奇迹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政党掌握国家政权以后,面临两大历史性课题:国家治理和执政党自身建设。[21]这是与许多西方国家政党所不同的地方。西方政党以赢得执政权为目的,中国共产党则通过自我革命不断提升自身现代化水平、增强自身现代性,进而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提升国家现代性,实现政党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的互动关联。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避免跨越式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社会动乱是执政党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者,中国共产党的解决方案就是,以党的现代性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提供稳定前提和基础,确保国家现代化有序推进,维护社会发展稳定。这种现代性的获得方式则是,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强化党的组织力量。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进党的现代化程度,提升党的现代性,以党的“现代性”稳定来破解“现代化滋生动乱”的世界难题,促进了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有序发展。
自我革命不仅关系党自身发展建设质量和水平,更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因此,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的不仅仅是党自身的现代化进程,更是引领着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前所未有的自我革命,通过重拳反腐、正风肃纪、“祛除”商业性、重塑人民性、健全制度机制规范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行为等,重新界定党的现代性。党破立结合的自我革命历程,其核心在于通过组织重塑和制度完善,重构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而在现代性的不断积累中推动党自身的现代化,引领国家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2][3][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52.53.52.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162.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6][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22.23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367.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
[9]中央文獻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44.
[10][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366.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
[13]习近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J].求是,2019(19):7.
[14]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01).
[15]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京闭幕[N].人民日报,2018-03-21(01).
[17]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23.
[19][美]C·E·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一个比较史的研究[M].段小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9—10.
[20][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341.
[21]孙力.中国共产党引领国家发展的新时代[J].长白学刊,2017(6):2.
注释
①分别是:《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研究”(课题编号:15BKS0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