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良贷款处置问题始终是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商业银行目前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中存在的问题加以透彻分析,并且针对每一问题都分别提出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加强信贷风控管理、综合及创新各种不良贷款清收、处置方式对于商业银行提升资产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才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一直以来,国内的商业银行资产主要是以其发放的贷款为主,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其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两个概念基本可以等同混用,故本文对不良贷款与不良资产未加以明确区分。
关键词: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处置;不良资产清收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
2096-3157(2020)13-0147-02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呈上升趋势,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04%,较年初增加了044个百分点,不良率的升高应该是受了今年初的全球疫情的影响。但近几年期间,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也有所下降,其中2019年年末较2014年年末的不良贷款率同比增长了035%。虽然从国家银保监局官网统计数据上看自2015年~2020年这5年以来每年的不良贷款率都较上一年度略有下降,但从长期、从大局来看,不良贷款处置、压缩工作仍是我国商业银行一段时期以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不良贷款处置问题是商业银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笔者从事基层信贷工作近十年,近年来随着不良贷款飙升,本人的工作重点也逐渐转向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因此对银行的不良贷款清收业务有了较为深入的接触及实践经验,现就城商行不良贷款处置中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剖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仅供参考,目的是为了减少银行不良贷款、提升银行资产质量,加速不良贷款处置化解,促使银行信贷的良性发展,最终构建和形成一套安全的金融体系。
以上为2012年~2019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数据来源于网站,具体网址: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ViewPage/110009html。
一、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处置的主要方式及存在问题分析
1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处置方式方法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化解方式方法较多,一般分为传统型处置方法和创新型处置方法两大类,传统型处置方法主要有现金清收、贷款重组、不良核销以及打包出售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等,创新型方法主要包括资产证券化、互联网渠道处置平台、收益权转让以及债转股等。
2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化解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分析
(1)银行通过直接催收不良贷款最终成功收回概率较低。首先,直接催收的投入和付出不成正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采取的不良清收手段还是以传统的现金清收方式为主。近几年来虽然银行清收力度不断加大,但银行自主清收手段毕竟有限,导致银行催收收效甚微;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不断攀升,担保企业尤其是专业担保公司经营也受到很大冲击,大部分民营担保公司根本不具备代偿能力,其自身难保、纷纷倒闭,较难履行担保代偿义务。
(2)訴讼追偿之路过于漫长。首先,随着不良贷款处置额逐年增加,法院审判案件数量也随之增多,法官工作量增大,银行等待立案、诉讼及执行等程序时间都较以前有所延长。其次,大部分商业银行最终欠款回收率较低。究其主要原因是法院诉讼费用一般情况下都是银行诉讼时事先替借款人垫付的,待到诉讼执行阶段由于现实多重压力阻挠导致银行根本无法全额收回贷款本息,再扣除案件受理费、诉讼保全费等相关费用后回收款所剩无几,往往不足以偿付银行贷款,能全额收回贷款本息欠款的占比往往不多。最后,法律诉讼进入执行阶段往往困难重重,执行结果达不到预期。银行通过司法诉讼追缴欠款的胜诉率一般较高,但现实操作中,被执行人以各种理由拒绝执行法院裁定。有的抵押人甚至蓄意挑起事端煽动有关行政部门干预法院执行,所以即使审判结果是银行胜诉也很难执行成功,银行仍然收不回欠款。
(3)大部分贷款重组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问题。首先,企业贷款重组难以匹配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主要原因是重组贷款的担保方式比较有局限,或多或少存在瑕疵,因此导致企业重组后很有可能出现继续违约,相当一部分贷款重组只能暂时减缓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而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借款人的经营状况、解决企业的债务危机,不良危机迟早还会再次爆发。其次,抵债资产处置变现时限要求较为严格。根据抵债资产处置相关规定:动产应在1年之内处置,股权或者不动产应自取得后两年之内变现。这个时间要求在实际处置不良贷款过程中是商业银行较难实现的。最后,抵债资产处置所花费成本较高,损失大。以物抵债在取得及处置的环节单单是缴纳各种税费最高时就占抵债总资产比率的14%。
(4)呆账核销:内外受限。首先,内部核销审核标准依然严苛。虽然相关政策已经放宽,但在不良多发、核销激增的情况下,银行出于加强清收管理、审核履职、防范道德风险等诸多方面考虑,在内部核销办法制定上,依然保持严苛的条件。其次,因为银行内部问责压力普遍增加,难以调动员工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一旦出现不良贷款,基层信贷客户经理都须担负处罚、几乎无一幸免。这也影响了基层客户经理对核销处置工作积极性。再次,外部不同机构对核销的政策、标准不一致。比如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关于呆账核销的政策不协调。税务部门的税前核销条件比财政部规定的呆账认定条件要复杂苛刻,导致自主核销成本实际难以降低。呆账核销管理办法规定的贷款损失税前扣除规定标准与核销条件不统一,特别是对逾期时间的认定标准不同,导致部分符合核销标准的不良贷款无法进行税前扣除,从而变相加大了银行成本费用。最后,外部核销标准落地不易,部分呆账核销取证较困难。按照财政部对核销办法的相关要求,银行核销呆账必须提供工商、房产、法院等部门出具相关证明,而有的部门缺少针对银行不良贷款核销的配套措施。因此核销在实际执行中难以实施。
(5)批量转让渠道较窄,交易难成。首先,交易难度愈加增大主要原因是在当前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形势下,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地位强势的受让方,削弱了银行转让时的议价能力,目前银行不良贷款转让平均受偿率仅为35%,银行遭受的损失较大。其次,批量转让对象偏窄,交易空间愈趋紧张。在不良贷款集中爆发的阶段,中小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核销资源相对不足。根据《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个人贷款不得进行批量转让,使得批量转让标的面较窄。最后,地方政府态度愈发关键。地方政府在满足组包资产条件、后续债权处置、司法判决执行、处置支持力度等方面的态度,已成为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双方批量转让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6)新型渠道:实施有缺陷。首先,整体配套机制不够完善。比如,虽然目前已对债转股、不良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顶层设计,在宏观层面进行原则性指导,但资本占用、具体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层面还有待完善,可操作性不高。其次,评估定价能力不足。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的关键节点在于估值合理性、准确性,鉴于上述两种模式所涉及的股权、现金流、债权等要素均具有不确定性,评估难度大。加之目前国内专业评估机构评估机制比较不完善,导致估值结果差异较大,较难实现评价公允性与商业利益的有效平衡。最后,投资、转换不良贷款市场有待进一步放开。对投资者而言,债转股企业经营的未知性及我国多层次股权交易市场的不完善,降低了股权成功退出概率。同时,投资者对不良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风险、信息了解不够,以及不良贷款收回过程中本身就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了市场参与者积极性。
二、银行提升不良贷款處置效率的几点建议
1对内既要遵章守制、加强管控,又要灵活处理
(1)商业银行首先应从主观上加强风险主体防范意识,其次是在实际业务操作上担负起风险防控化解主体责任。具体工作须从贷前、贷中以及贷后等每个环节全方位、无死角地加强信贷风险管理,这也是从源头上解决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根本之道。另外,规范授信流程、大力推进集中的授信模式,以提高授信透明度,最大限度减少信贷人员道德风险,提高贷款质量。
(2)有章可循,法制保障。受处置的不良贷款一般情况比较复杂,具体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制度矛盾、难抓住规律、不好协调等问题。不良贷款处置的总体规则就是张弛有度、有章有法,尤其是要与时俱进,做好新、旧法律的前后顺次衔接、政策执行的层层推进,实现商业银行机构有序经营管理。
(3)打好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的“组合牌”。不良贷款的不同处置方式在功能作用、使用条件、适用环境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商业银行应将多个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加以综合运用,发挥其最大效用。
(4)赏罚、权责分明,提升处置力度。银行作为不良贷款处置主体,一方面,处理风险贷款过程中尽职免责;另一方面,要强化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处置制度。对于非因银行内部人员违规酿成的不良贷款,一定要对相关人员尽职免责,以免打击清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联合众多力量处置不良贷款
(1)释放市场活力,拓宽不良清收渠道。比如,可以引进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大力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投资者群体,尝试让社会投资者参与银行不良贷款的收购与合作。
(2)强化诚信意识,严惩失信人群。健全完善跨部门综合信用平台,加大对失信人群的联合惩治力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跨部门综合信用平台,培养和增强借款人守信意识,营造较好的诚信环境氛围。
(3)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协调、统一社会各部门做好不良清收工作。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税务、财政、地方政府、法院等社会相关部门的协作,简化不良贷款核销程序,降低贷款核销门槛,优化核销工作流程、加快不良案件审理,提高执行效率等等。
参考文献:
[1]王俊寿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的思考[J].中国金融,2019,(12):31~33
[2]张灵睿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处置方法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19):41~42
[3]熊贞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郭清权抵债资产管理须重点关注的几个法律问题[J].银行家,2008,(04):109~111
作者简介:
丁溧,供职于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沙河口支行,中级经济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