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秀 刘敏
基金项目:本文是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OOC时代英美文学课程群平台搭建与教学改革的研究及实践”(项目编号2016492)、湖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开放基金项目“英美文学十位一体教学模式与英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项目编号TEY08)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英国研究中心的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工作坊”(项目编号201910513012)的成果。
摘 要:玫瑰,作为一种意象常常活跃于文学作品中。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中外引用“玫瑰”意象的经典文学作品,从对美好事物的坚定追求、对女性的同情或赞美、对美好转瞬即逝的感叹、对爱人或国家的深深爱意、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五个方面归纳了玫瑰意象的象征意义,细细品味“中外玫瑰文学之花”的共同意蕴和魅力。
关键词:意象;玫瑰;象征意义
作者简介:苏文秀(1998.5-),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通讯作者刘敏(1978.1-),女,汉族,湖北洪湖人,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文理学院副教授,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科研项目指导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英美文学及文化、翻译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3-0-02
一、引言
“意象”一词早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第一次從文学作品的角度提出和英文imagery对应的“意象”:“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关于意象的定义,说法颇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总的来说,意象其实是作品中的形象,融合了作者的情感,其作用主要有营造氛围、借景抒情、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奠定感情基调等。玫瑰是英国的国花。作为一种美丽的花卉,“玫瑰”经常被用来向心爱之人表达爱意。作为一种意象,“玫瑰”在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非常丰富。
二、“玫瑰”意象在中外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1. 象征坚定的追求——对爱情、信仰、目标、热爱事物的坚定追求
1.1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当谈起用玫瑰象征美好的爱情,最出名的莫过于苏格兰作家罗伯特·彭斯的浪漫主义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了。这首诗歌首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其浪漫的诗行“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开篇不仅让一朵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摇曳在读者的脑海中,而且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心爱之人的浓浓爱意,体会到爱情的美妙与幸福。
1.2对信仰的追求
14世纪波斯抒情大师哈菲兹的作品《哈菲兹诗集》中关于玫瑰花的诗句,“大地上又充满生机,果园里又荡漾着春意;歌声美妙的夜莺啊,又得到了玫瑰的信息。能歌善唱的夜莺啊,你的歌喉优美动听;快张开你的翅膀吧,挣脱囚困你的牢笼。”诗中玫瑰象征着对真主的崇敬与坚定的信仰,诗人借夜莺对玫瑰的坚定追求表达了对真主的不懈追求。
1.3对热爱事物的追求
在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童话作品《夜莺与玫瑰》中,夜莺坚持不懈地寻找红玫瑰,纵然在这个过程中它曾找到了白玫瑰和黄玫瑰,但它认准的却是红玫瑰。其实,红玫瑰象征着诗人对热爱的艺术的坚定追求,诗人借红玫瑰表明了,在其心中,真正的艺术是无法取代的。
2. 象征女性——表达对女性的同情或赞美
2.1美丽坚强的女性
在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中,玫瑰是一朵“野玫瑰”。女主人公海斯特·白兰如玫瑰般美丽,但她绝不是温室中的花朵,她热情勇敢,似野玫瑰一样坚强。虽然她胸前的红字让她一生悲惨,但她一直坚强地活着,保持善良。玫瑰在《红字》中象征女性的美丽和经得住风雨摧残的可贵品质。
2.2 对女性的同情
《病玫瑰》是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一首短诗,“The Sick Rose/O Rose,thou art sick……And his dark secret love/ Does thy life destroyed.”这首诗歌中描写的玫瑰并非鲜艳美丽的玫瑰,而是引人怜惜的病玫瑰。诗歌中玫瑰本来是象征美丽的女性、圣洁的爱情。然而,在暴风雨夜,玫瑰被毛毛虫摧残了,失去了它的美丽,变成了病玫瑰。病玫瑰象征着女性被男性侵犯侮辱从而失去贞操,也表现了布莱克对处在腐败资本主义社会中遭受悲惨遭遇如病玫瑰一样的女性的同情。
2.3 对女权的崇拜或呼唤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长篇小说《达·芬奇密码》中,没有传达出对女性的同情或是歧视之意,反而是把女性当做圣母,视为圣杯来崇拜。这部小说体现的是对女性的崇拜,对男权社会的否定。中国当代作家铁凝的长篇小说《玫瑰门》中,女性是没有地位、倍受压迫的,但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写到“老的已经走了,年轻的在开花,结果新的在诞生,这一切恰恰是玫瑰门的声声息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玫瑰门之开启,暗示女性必将摆脱压迫,必将摆脱从属角色,必将觉醒。她号召女性冲破枷锁,找回女权。
3. 象征美好转瞬即逝——美好的时光是易逝的,短暂的生命是易逝的
3.1美好时光易逝
玫瑰虽然美丽,但花期较短,所以中外文学家们经常用玫瑰短暂的盛开就凋零的特点象征转瞬即逝的美好,时间、青春、生命,都是短暂的,启示我们要珍惜易逝的韶华。
俄国著名文学家普希金的诗歌《玫瑰》中写到,“我们的玫瑰在哪里,我的朋友们?/这朝霞的孩子,这玫瑰已经凋零。/不要说:青春如此蹉跎!/不要说:如此人生欢乐!/快告诉我的玫瑰,我为她多么惋惜,也请顺便告诉我,哪里盛开着百合。”此诗传达出青春易逝的思想,用玫瑰易逝启发我们要不负韶华,珍惜时光。
3.2短暂生命易逝
在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玫瑰”象征着死亡。艾米丽最终选择杀死荷默,并守着荷默的尸体。小说结尾中,人们在她死亡之后,在她房间里目睹了褪色的玫瑰色窗帘,玫瑰色的灯罩和梳妆台。衰败的玫瑰,仿佛早已预示着他们死亡的悲剧命运。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代表作《荆棘鸟》中,描写的四次葬礼都提到了玫瑰,作者对死亡和葬礼的描写体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残酷,表明了玫瑰象征着生命易逝与死亡。
4. 象征深切、热切的爱——对爱人或国家深切的爱
4.1对爱人热切的爱
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短篇小说《玫瑰园中的影子》中作者多次描写了玫瑰,如开篇中“Outside,the glory roses hung in the morning sunshine like little bows of fire tipped up.” 娇艳的红玫瑰象征着丈夫对妻子深切的爱,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4.2对国家深切的爱
叶芝在他的诗集《玫瑰》中的《致未来爱尔兰》一诗中,将其国家爱尔兰比作“红玫瑰镶边的服饰”的女性,进而象征爱尔兰古老而神秘的美,这种美使爱尔兰的心脏开始跳跃。诗人用玫瑰象征着心中对国家深切的爱。
5. 象征某种社会现实——或为批判,或为惋惜
在福克纳的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作者声称要献给艾米丽小姐一朵玫瑰。这朵玫瑰不仅仅是对艾米丽小姐的同情,更象征着福克纳一方面痛恨南方文明中非人道的制度,另一方面又缅怀南方的文明。他希望南方制度能去除落后消极的因素,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
在威廉·布莱克的《病玫瑰》一诗中,“病玫瑰”受到“毛毛虫”的欺凌,其实也象征着劳动人民广受资本主义阶级的压迫和剥削。诗人以病玫瑰象征着劳动人民备受摧残的社会现实,批判英国当时社会的丑恶,批判道德败坏和人性的沦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
在铁凝的小说《玫瑰门》中,玫瑰门也隐隐地象征着“铁屋子”。这阴暗、冰冷的铁屋子关住了无数中国女性,她们地位低于男性,女性的存在就是为了彰显男性的价值。铁凝以备受压迫的玫瑰批判了中国当时男性霸权主义的社会现实,批判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状。
在张爱玲的婚恋题材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以男性为中心进行叙事,男主家有“白玫瑰”,外有“红玫瑰”,通过世俗生活习以为常的两性在性价值和性道德的不平等,讽刺与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男权意识。
三、结语
在中外不胜枚举的文学作品中,玫瑰不仅仅只是用来象征爱情的美丽花儿,更是用来象征千言万语的“一支笔”。从以上引用“玫瑰”意象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可以得出,玫瑰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坚定追求、对女性的同情或赞美、对美好转瞬即逝的感叹、对爱人或国家的深深爱意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等。因此,“中外玫瑰文学之花”的共同意蕴和魅力,值得慢慢欣赏,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薄蓉蓉.花非花——《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象征意义解读[J].海外英语.2015,(16):128-129.
[2]陈蓓.历尽劫难而永葆生机——《红字》中野玫瑰的象征意义[J].湘南学院学报.2016,37(4):46-48.
[3]陈训明.普希金《玫瑰》新解[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37-44.
[4]董榆萍.《夜莺与玫瑰》中红玫瑰的象征意义[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2-56.
[5]董红缨.从“玫瑰”意象看叶芝的爱尔兰民族情结[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04):20-22.
[6]高娟.美丽的背后——威廉·布莱克《病玫瑰》的多重象征意义[J].文教资料.2008,(5):31-32.
[7]韩兰. 《荆棘鸟》中“玫瑰”意象的象征意义研究[J]. 语文建设,2013,(17):57-58.
[8]雷鹏程.《一朵红红的玫瑰》音韵和意象美赏析[J].文教资料,2009(03):29-30.
[9]陆岱宝.评叶芝早期诗集《玫瑰》中的玫瑰意象[J].海外英语.2018,(18):195-196.
[10]王雪力.铁凝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的象征意蘊分析[J].北方文学.2016,(27):23-25,31.
[11]薛晓瑾.论《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象征手法[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5):105.
[12]杨松.浅析《玫瑰园中的影子》的象征意义[J].中国教师.2008,(A1):231.
[13]邹丹. 从玫瑰意象看《达·芬奇密码》中作者的宗教信仰及审美理念[J]. 红河学院学报,2019,17(04):74-76.
[14]周传斌,郭兰茜. 玫瑰、郁金香与牡丹:从乐园意象的演变看伊斯兰教中国化[J]. 世界宗教文化,2019,(01):105-111.
[15]张燕如.布莱克笔下的另类玫瑰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1,(6):184-185.
[16]曾雪阳.《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男权意识批判[J].新东方.2018,(6):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