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2020-09-01 10:29房雷涛江达徐波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参政党政治参与

房雷涛 江达 徐波

【摘 要】 中共十八大之后,根据新时代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共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文章首先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内涵,指出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现实作用和意义,其次就如何加强参政党建设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几个层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参政党;参政职能;政治参与

2019年10月28日在首都北京召开的《中國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提出了十三个坚持,其中“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说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的必然性。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种基本政治制度,属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这项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参政党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和现实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建设推动新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新中国梦的坚强基石。在新中国发展过程中,展示出了多党合作的优势,也体现出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是对各参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地位的肯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2019年9月24号第九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论坛在武汉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指出:“我们要坚定思想政治建设的方向性,在看齐核心中展现多党合作新气象;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的时代性,在不忘初心中推动思想共识新提高;把握思想政治建设的实践性,在矢志同心中实现履职尽责新作为;聚焦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在增强信心中彰显参政党的新面貌”。习近平总书记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提出“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均体现了参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强调了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地位和其在新中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各参政党在面对新形势时态度的肯定和对参政党自身发展、自身建设、自我完善以及其职能的履行提出的更高要求,赋予了其在实现百年大计和实现民族伟大复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内涵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新中国成长过程中的历史见证,是在中国共产党推动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对各民族党派政治地位的认可和科学证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也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磨炼明确了其在新时代中的功能和作用。参政党就是民主党派,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参政党是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服务的有效政治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明确了参政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性质和态度,从方向和政党关系上明确了参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新时代中国发展理论体系,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协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现实意义

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对参政党意识形态属性的解决、深化参政党自身发展,增进中国共产党和参政党目标一致性、推动统一战线建设,提高参政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政治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结果,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明确了其和中国共产党为发展新中国建设的决心,表明了其与中国共产党志同道合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党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同时在新时代环境下,我党确立了参政党在国家发展,制度建设方面的地位,对我党和参政党的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和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重要作用有重大推动作用。新环境、新时代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进一步团结,在我国制度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时期,加强我党和参政党之间的合作是历史的必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国家政治建设的需要,只有建立我党和参政党之间的合作,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新中国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份子,是完善中国特色政治制度的必然,是我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力助手,同时我党也为参政党赋予了历史使命,只有我党和参政党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履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发挥参政党的政治角色,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行。

三、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

进入新时代,翻开了新中国在新时代建设新的篇章。新时代需要新的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中指出“全面加强参政党自设建设是参政党实现新时代使命的坚实基础”,“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参政党要有新面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好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共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指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民主党派紧密团结,各民主党派要有责任、有担当、履行自己的职责,共同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职责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和完善参政党在新时代中的优势。

(一)以思想建设为核心,加强同民主党派间的合作

思想建设是根本,是核心,也是我党在与多党合作的现实中获取的重要经验。缺乏思想必然失去动力,缺乏思想必然会忘本,思想指导意识,意识影响行动,而最终的结果取决于思想正确与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是在思想的指引下,推动我党和参政党之间合作的政治共识和凝聚力。倡导“四个意识”,推进“四个看齐”,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和中共中央在各种决策上、制度上保持高度一致。提升自身教育和学习,不断地认知到我党在新中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思想建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参政党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体现,是参政党认识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足的表现,是确立对新时期历史使命担当与否的态度。思想建设要改变参政党在思想认识上存在模糊认识的界定,改善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态度问题,解决和分析敏感问题的能力,接受我党在新时代建设过程中的伟大成就,加强双方合作的能力。思想建设表现在文化建设上,要坚定“四个自信”,发扬和继承各党合作的优良传统,切实承担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二)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党组织建设是党建的基础。党的事业的发展需要党组织的不断壮大,党领导班子的政治觉悟和高瞻远瞩,党组织纪律严明和监督体系,党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完善,组织内部制度的改进和完善,体现出组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参政能力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组织建设不仅仅是发展组织,更为重要的是质量,需要解决数量和质量两者之间的正确关系,不断完善和优化组织结构,明确组织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构建有利用国家、社会发展的机制,发挥组织的创新优势,提高组织业务处理的工作方法和效率;继承和发展组织的优良传统和特色,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储备和引进优秀人才,打造素质过硬、立场坚定的优秀人才队伍,培养一批业务突出、能力过硬、忠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干部,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重视青年干部培养,打造政治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勇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制定规范的组织制度,加强人员自身学习,采取不同活动方式,改善基层组织环境,提高基层班子业务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做好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构建团结、高效、爱民的组织机构。

(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打造规范化的参政党建设

政治制度建设是根本。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政治制度都有所区别,当今,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历史时期,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同时也是我党对我国发展过程的高度概括,是对我党和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一个重要的考验时期。

新时代,体现一个“新“字,有新历史使命、新思想、新起点、新理念、新布局、新规划等都在体现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需要继往开来,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中共十九大提出“三个意味“标志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了”四个伟大“、”八个明确“、”14个坚持“,部署了国家发展的”五位一体“总体规划,聚焦主题,充满自信和定力。政治建设的提出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参政党的历史地位。指出了”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时代意识和突出的政党意识是参政党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素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发展的领路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国情决定的,也是多党合作的前提条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坚定政治信念,坚定政治立场,目标一致,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进。新时代,更要有新的起点和高度,更进一步完善与参政党有关参政议政制度,完善和加强参政党监督制度,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参政党政治体系,提高参政党参政议政意识和觉悟,明确参政党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发挥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能力水平,找准参政党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立足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发力。

目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面临众多因素的制约和限制,在新时代,需要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不断进行完善和自我发展,加强合作,共同为决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现而努力前行。

【參考文献】

[1] 钱振明, 钱玉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研究:回顾与展望[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 李竞先.参政党理论建设[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9.11.

【作者简介】

房雷涛(1975—)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江 达(1988—)男,江苏徐州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助教,主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徐 波(1990—)男,山西朔州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助教,主要研究:统一战线与民族事务治理.

猜你喜欢
参政党政治参与
建构科学合理的政党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对策研究
参政党理论研究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