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范式的探究

2020-09-01 10:29赵金霞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6期
关键词:范式理论特色

本文为大连市社科联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范式研究》(编号 :2018dlskzd071);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方法论研究》(编号:L18DSZ015)

【摘 要】 本文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范式的内涵与理解,分析了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范式的形成原因与展开路径,从历史使命、实践基础、理论贡献三个维度论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逻辑”的内在统一。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问题;范式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界对这一新思想进行全面阐释。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大成果。学者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新思想进行全方位解读和深入研究,取得广泛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哲学范式”来开展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范式的内涵与理解

“范式”的概念最早是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并使用。库恩对范式概念的界定是在科学范畴内进行的。库恩的“范式”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出一种观察、理解、把握和解释科学问题的新的理论视野和思考维度。把范式概念引入哲学,站在哲学的角度探讨范式问题就成为了哲学范式。一定意义上来说,一种哲学范式就是一种“理论研究传统”的范式表征,它内含了理论体系在价值指向、思维前提、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等方面的边界,指出客观现实地解决问题的途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作为自己思想的前提,同时结合时代、实践等来生成和建构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式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总结和理论升华,具有高度的理论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范式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唯物辩证地分析和解决中国以及世界的问题,以“中国问题”的提出与破解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研究理路上重视经验,积极创新,在方法上形成提出、追问和破解问题的方法,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向。

二、面向“中国问题”的哲学范式的形成原因与展开路径

库恩指出:“范式的存在决定了什么样的问题有待解决。”[1]面对“中国问题”的哲学范式研究关注“中国现实”,研究“中国问题”,强调“问题反思”,开展中国自身问题的探讨和解答。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中国问题”

基于中国实践发展研讨中国问题、客观地解答中国问题作为哲学范式的中心。面向“中国问题”的提出以实践的方式出场。从实践出发,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加以分析和解决,结合实践硕果构建中国方案。这一理论体系的问题不仅包括中国的问题,也包括世界的问题,涉及中国的过去历史问题、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问题,既有理论问题,也有实践问题。关于中国问题的范围较广泛和深入,基于多个角度研究中国道路的理论、实践、历史的逻辑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这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问题的方式和以改变现实为目的的解答问题的方式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一致。表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前提,揭示中国问题的成因,分析和解决中国现实的重大问题,探寻具体解决方案,实现对中国现实的改造,推动中国社会深入而长远地发展。以“中国问题”为核心,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升华,深刻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我超越特性。

(二)面向“中国问题”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哲学范式的原因

面对“中国问题”成为一种哲学范式,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问题研究思维决定把“中国问题”作为研究中心。马克思指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因此,真正的批判要分析的不是答案,而是问题。”[2]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实践为基础,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决定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基本思想致力于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并结合新的实践需求不断地完善理论。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范式,也是马克思主义问题研究范式在当代中国的体现。十九大以来,我国出台的战略布局、总体布局以及发展理念就是对中国现实问题进行探索研究的重大成果,这是对“中国问题持续”而深入研究的成果,是坚持实事求解答和辩证分析的实践证明。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正确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的深远影响。依据中国发展的历史,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客观现实不断变化要求理论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基本立场和根本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中國的几代领导人也是结合中国实际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从毛泽东到习近平,国家领导人善于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基于中国发展的实际,建构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这个实际不仅包括国内实际,也包括国际实际。这个思想体系强调的理论是鲜活的,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是对新世界新发展的理论概括。基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个理论体系关注得不只是中国民族的复兴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有人类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其理论张力很大。

3.世情、国情、党情的复杂性决定了“面向中国问题”的理论范式。“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就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遇到难题,国际上一些国家不断地对我国进行围堵打压。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进入一个更为艰难的发展时期,我们还需要直面很多待解问题、破解诸多发展难题、未来中国的继续发展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点,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认真研究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从而解决困扰中国继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促进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3]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问题”进行探索是应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必然结果。

(三)以“中国问题”为范式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路径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包含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全面贯彻了问题思维,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针对问题体现出“找问题、导问题、解问题”的基本路径。

1.形成问题意识导向,找出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問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4]强烈的问题意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处处可见,以“问题意识”为引导,进行“问题切入”,这是我们研究理论体系的重要抓手。这一理论体系包含各种问题,既有中国发展历史积累下来的旧问题,也包括我国逐渐走向强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负责时代课题。只有找出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才能实现从“问题切入”,又能实现“成功走出”。

2.建立目标导向,把“中国问题”与实现“目标”紧密相连。“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国进入新时代要达成的两个根本目标。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明确这两个根本目标,各项活动围绕这两个根本目标进行。以根本目标为引导,党中央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特点,研究制定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立足人民至上立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开展中国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围绕根本目标,党中央提出“八个明确”的基本内容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在这个根本目标的指引下,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带动我国早日完成这个根本目标。当前条件下,完成这个根本目标,就要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深入地进行改革,坚持中国理论和中国道路,激发人民群众完成根本目标的力量。

3.构建中国方案,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中国方案是针对“中国问题”形成的发展战略安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大重要战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建成小康社会、依法治国、深化改革、从严治党四大方面,这一战略布局满足了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新需要,体现出统筹决策、协调推进地解决问题的特点,同时又能在注重总体谋划中“牵住牛鼻子”,平稳有效地推动社会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构成了“五大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五大发展理念”破解了中国发展中发展不平衡的难题,为未来中国发展积聚优势,提高了中国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逻辑”的内在统一

“三大逻辑”内在统一、协同推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下面我们从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即历史使命维度、实践基础维度、理论贡献维度。

(一)历史使命的维度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我们需要回顾和理解历史,思考和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说,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通过历史的视角能够帮助我们反思历史,走好现实之路。对社会主义道路一以贯之,结合世情、国情、党情,形成的中国理论是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汲取精神养料提出更符合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发展。我们可以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把这一问题作为核心问题,既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谋复兴,又要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实践基础的维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40 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每一项成就都是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的成果。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革,立足人民实践,我们创造出一项又一项的伟大奇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均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的升华。这种理论创新是伟大人民实践在理论上的升华,是马克思主义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历史规律和历史方向的准确把握。只有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实现思想理论的创新,并且深刻地探索和总结社会发展规律,从而指导着中国道路的理路建构和实践推进。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着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总结和反思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好当下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能够把社会主义的理论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紧密相连,保证我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理论贡献的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时代的发展、实践的总结、理论的升华,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方法,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的突出贡献包括三个认识,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认识。同时,立足全球视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为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无以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证实了“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及“西方中心论”思想的荒谬。“为世界人民服务”,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的奋斗目标,突出表现出政党自信、社会主义自信、全球化自信、人类自信,这一思想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选择,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注 释】

[1]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4-2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03.

[3] 赵金霞.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面向中国问题”的范式探索[J].新西部,2019(11):9.

[4] 韩庆祥.读懂新时代[M].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204.

【作者简介】

赵金霞(1977.4—)女,满族,黑龙江双城人,硕士研究生,任职于大连工业大学马克思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范式理论特色
基于SCP范式的贵州省食用菌产业分析
谨言慎行
从教师视角谈“读思达”课堂范式——以“百分数的认识”为例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工商银行与第四范式正式签约共建银行AI核心系统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盛满理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