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轶男 罗 璇 周莲斐
(1.张家口学院教育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桥西区通顺街回民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017 年9 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使用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这一次教材修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大幅度增加。其作为小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在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进而树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年级 古典诗词戏剧小说语言文字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民俗节日艺术科技 总计一年级上 6 0 7 0 0 0 1 1 15一年级下 7 1 8 1 0 0 1 0 18二年级上 7 0 4 4 5 1 3 1 25二年级下 7 0 4 3 3 1 5 1 24三年级上 9 0 4 2 0 0 1 0 16三年级下 9 0 4 2 2 0 3(古诗) 3 20四年级上 9 0 6 6 0 3 1 0 25四年级下 9 0 4 4 0 0 2 1 20五年级上 10 1 5 3 0 2 2 1 24五年级下 10 5 5 4 2 0 2 1 29六年级上 9 0 7 7 0 0 2 1 26六年级下 17 0 5 6 0 0 3 1 32总计 110 7 62 42 12 7 23 11 274
由表可以看出,“部编本”教材最大变化就是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博性,涉及其中的各个领域。尤以古典诗词为重,占40%,随着学生认知和体验的逐步加深,由咏物诗过渡到咏怀诗,从事物的体认到情感的体悟,是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栏目下的名言、成语和书写等占23%,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故事占15%,选材从古到今,从伟人到凡人,涉及人物非常丰富。民风民俗和传统节日占8%,通过日常人情风俗和传统节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渗透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乃至心中。寓言故事从二年级开始出现,占4%,通过有趣的小故事传递大道理。艺术和科技是其中尤其打动人心的部分,包括历史发明、名人字画和人文建筑等,占4%。
本次调查问卷和调研访谈的对象为张家口市蒙古营小学、新华小学、通顺街回民小学和大境门小学各个年级段的学生100 名及一线教师10 名。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00 份,回收100 份,有效问卷98 份。发放教师问卷10 份,回收10 份,全部有效。
调查显示,92%的学生是喜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这就为传承文化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保障,另一方面也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部编本”这一方阵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师生访谈和随堂跟踪调查中,发现超过50%的教师依旧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并且高达72%的教师几乎没有主动探索过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更不重视以生为本的启发式教学,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占比重最多的古诗词为例,在调研教学现状基础上,结合《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的具体要求,分学段制订以下教学策略:
1.诵读中培养学生语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和语言
韵律是古诗词突出的特征,也是古诗词千百年来绵延不绝、传承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古诗词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充分、反复的诵读,达到培养语感、理解语言,进而背诵和记忆名篇佳作的目的。汉乐府《江南》是小学生在“部编本”小语课本中正式接触到的第一首古诗,对于接下来的古诗词学习起到“打响头炮”的关键作用。在朗读中,教师应首先抓住诗歌体裁——五言诗,每一句采用二三分的朗读形式,让小学生通过练习,读出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接下来的朗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读懂句子,梳理诗歌大义。学生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领读、全员齐读、个人朗读等各种形式,自然而然地体会到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脑海中浮现出江南水乡荷叶丛生、劳动人民采莲戏莲、鱼儿畅游其间的美丽画面,进而体会出劳动人民的欢乐心情。《咏鹅》是“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咏物诗,开篇的“鹅!鹅!鹅!”采用先声夺人的写法,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时,随着韵律与节奏的呈现,既要读出白鹅的声音美,又要读出七岁孩童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所以三个“鹅”字不是一般的重复,而是感情的递进。
2.想象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初步体验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这一学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天马行空的黄金时期,教师应合理引导,发挥学生的这一先天优势,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大胆探索诗歌的意境美,初步体验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经典之作,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出神入化。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亲临庐山瀑布的经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庐山瀑布的气势,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巍峨瑰丽的香炉峰隐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同从云端飞流直泻一般,临空而落,不觉联想到像是璀璨的银河从天而降。学生展开想象,初步领略古诗的意境之美,同时体验到作者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咏柳》的前两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春柳的摇曳生姿。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视频或动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春风中迎风飘荡的柳树想象成一位长发飘逸的妙龄少女,同时那翠绿的叶子就如同碧玉一般晶莹光亮,闪烁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进而启发学生从柳叶出发去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蓬勃生命力。
1.联系背景中启发学生追根溯源,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意
中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审美接受能力,再加上自身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可以联系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作品作较为深层的挖掘和探究,进而去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情意。《赠刘景文》一诗为赠友名篇,内容则写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如何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是教学上需要突破的重难点。诗篇的前两句写了秋末的代表景物“荷尽”和“菊残”,通过对比突出了菊花残枝在寒秋中傲然独立的姿态和气概。后两句中苏轼告诉他的友人刘景文,一年之中景色最美的季节未必是春天,而是这橙黄橘绿、硕果累累的秋季。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即苏轼为什么要在秋季赠诗给他的朋友刘景文呢。原来刘景文当时已是中年以上,而在仕途上却不尽如人意,于是苏轼借景赠友,用秋景比喻人到中年,虽青春不再,但如同这橙黄橘绿的秋季一样,正是人生中成熟、沉淀的黄金时期,勉励朋友不要气馁,而要珍惜时光,积极向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的经典作品,大多数学生未学习此诗之前,便对其中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早已熟知,那么是什么促使当时只有17 岁的王维提笔写下这流传千古的名句呢?教师在讲解时要抓住写作背景层层展开,王维是蒲州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每到重阳节有登高采摘的传统,但王维17 岁这一年的重阳佳节,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不能归家,看着长安城熙熙攘攘的人群,越发感觉到孑然一身的孤独与惆怅,于是感情自然流淌而出。这情真意切的质朴话语,成为了千百年来每逢佳节、独处异乡的思乡人的心头第一个涌现出的诗句。
2.分析写法中品味作品内容,掌握古诗词的形式和技巧
此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已经充分适应了小学生活,对于古诗词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与了解,并且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文学知识。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诗歌中运用不同艺术手段来表现意旨的方法,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写作基调,掌握古诗词的形式和技巧。《出塞》是一首经典的边塞诗,开篇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一下子把学习者卷入苍茫历史长河之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边关大漠图。为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互文”的修辞方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就是前文含有后文省略的词,后文含有前文省略的词,这句正确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期的边关”。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互文”修辞方法在此的作用和意义——明月依旧,边关如故,说明边塞战争历经千百年,时至今日,仍未停止。作品主题在此得到深化与拓展,不局限于当朝当代,而是延伸到更为广阔的时空之中。《别董大》是一首借景抒情的佳作,诗歌并没有正面话别,而是包含在“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景物描写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这种写法,通过音频资料,把学生带入到北方寒冬的情境中——黄云遮天蔽日、北风凛冽透骨、大雪漫无天日,进而体会到诗人用晦涩的景物描写来表现诗人及友人仕途困顿的表现方法。
1.关键字词中引导学生以小见大,理解古诗词的意蕴和情感
高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对于古诗词的基本写法和表达方式已有自己初步的判断和认识,这阶段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字词,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结合创作背景、作者经历和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意蕴和情感。《竹石》是清代画家郑板桥题于《竹石图》上的一首题画诗。诗篇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开门见山,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句诗中的哪个字把竹子人格化了?学生自己找出“咬”字,是一个需要自己付出力量的主动性动作,通过这一个字,传神地写出竹子紧紧依附着岩石,克服千难万险,努力向上生长的姿态和精神。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来重新思考竹石的象征意义——是作者郑板桥人格的一种写照与表现,表现了诗人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分析王维《鸟鸣涧》时,教师应抓住“人闲桂花落”的“闲”字做重点分析——夜深人静之际,桂花瓣纷纷坠落,常人无法感知,但诗人却感知到了。为什么呢?原来是诗人心境之“闲”,在这里是心静如水、安闲自在的意思。正因为诗人的这种达者心态,所以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体悟到了细小花瓣无声坠地之超然物外的空灵美感。
2.体味内容中带领学生感同身受,感悟古诗词的情怀和思想
高年级的小学生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学科知识的积累,审美体验水平逐步提升,已经能够初步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意蕴与情感,这样一来高学段的古诗词学习就要侧重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理解,力争做到感同身受,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感悟古诗词的情怀和思想。《山居秋暝》采用链式结构,诗篇前四句展现了乡村自然风光的优美和纯净,五六句展现的是村居人类生活的美好和淳朴。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方法,通过视频、图画或者音乐,把学生带入到空山新雨的画面中去,让学生随着引导进入到美丽的秋景和快乐的劳归中去,身临其境地感受村居生活带给身心的放松。诗篇的最后不禁随着诗人一道感叹出:面对如此美景,不再留恋春天的芬芳,而想要在秋日的乡村定居下来。深切感悟到山水不仅是诗人抒发情感的媒介,更是诗人的安身立命之所,表达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林以求平静安宁的内心诉求。《游子吟》全诗语言质朴,采用白描手法表现伟大无私的母爱。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游子临行、母亲缝衣的画面之中,感受母亲虽无一句叮咛,却把全部母爱缝入游子行衣的深沉情感,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感受到的母爱,进一步加深对作品主题的把握。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阶段性、顺序性等特点,教师需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提高广大小学教师驾驭教材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心中,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