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纪检监督引导推动功能深化做实正风肃纪舆论监督

2020-09-01 01:48四川省纪委监委宣传部调研组
廉政瞭望 2020年15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监委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委监委宣传部调研组

长期以来,能否有效破解管党治党不严不实、日常监督失位缺位、党员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难题,是事关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制度安排和改革路径,即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同时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包括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在内的各类监督有机贯通、协调联动。就做好宣传工作而言,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切实有效发挥纪委监委监督的协助引导推动功能,深化做

四川开展正风肃纪舆论监督的探索与成效

着力加强政治引领,探索党领导下的舆论监督助力纪检监督新形态。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四川省纪委监委会同省委宣传部,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正风肃纪舆论监督的实施意见,明确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工作内容和选题收集、采访报道、问题反馈等,从而在制度机制上实现党对正风肃纪舆论监督的有力领导。二是加强引领推动,广发“英雄帖”鼓励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开展舆论监督。在四川省纪委监委推动下,省市级主流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四风”舆论监督报道小组,开辟专栏317个,常态化开展监督报道,构建起群众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媒体紧盯问题、曝光问题,纪检监察机关调查问题、督办问题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组织媒体参与专项监督3374次,解决实际问题4.8万余个,问责2909人。三是加强协调融入,四川省纪委监委充分借助媒体监督优势,每年两次邀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参与省委正风肃纪督查组,媒体记者作为正式成员编入各组,直接参与督查工作,从媒体的视角、用记者的敏锐,主动发现问题并公开进行报道,推动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着力完善媒体监督,打造正风肃纪舆论监督“麻辣烫”品牌。一是全域联动、全媒曝光,让监督无处不在、“密密麻麻”。从2015年开始试点,以“阳光问廉”为代表的正风肃纪舆论监督“麻辣烫”品牌在四川确立并在各市(州)、县(区)推广。通过媒体记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明察暗访,在邀请各界代表出席的节目现场播放暗访短片,让上节目的官员直面曝光问题,真实回答问题,尽力解决问题。二是尖锐拷问、不留情面,让批评直言不讳、“警醒辛辣”。“阳光问廉”节目坚持不彩排、不预演、不通气,主持人犀利发问、网民尖锐质问、观众现场辣问,并对现场观众满意度未达到60%的进行“二次问廉”,真正问清问题根源、问出责任所在。三是严肃问责、跟踪整改,让守纪成为常态、“违者烫手”。“阳光问廉”全新构建“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监督链条,从曝光问题破题,以点连线抓整改,由线带面促规范,既解决具体问题,又纵深推动工作。近年来,各地“阳光问廉”节目现场曝光问题10841个,推动解决各类问题3.8万余个;通过节目共问责559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460人。

四川省纪委监委宣传部调研组在广元调研正风肃纪舆论监督工作。

“纪检+群众+舆论”监督融合联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创新正风肃纪反腐的“可视化”表达,助力一体推进“三不”。通过群众监督、舆论监督,通报曝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严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打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联系,倒逼各级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促进党风、政风气正风清。二是通过舆论监督带动群众监督,促进党员干部转作风、改作风,助力党群干群关系良性互动。正风肃纪舆论监督聚焦“政府关切、媒体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整合媒体、群众以及职能部门的资源,形成监督合力,不仅提高了党政机关自我监督意识,而且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廉洁四川”建设。2019年度,四川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满意度指数达到86.18,较2018年上升0.16,实现年度评价8连升。三是打造工作闭环压实责任,通过系统综合治理,助力“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巩固发展。四川在推进正风肃纪舆论监督实践中,通过问题曝光并督查相关部门以此为切口,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微腐败、公共权力履行不到位等具体问题;进而以点促面,举一反三梳理出类似问题一并解决;最后点面结合,努力做到“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规范一个行业系统”,从而不断巩固发展良好的基层政治生态。

当前开展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是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从“接受监督”到“甘受监督”有差距。调研发现,一些地区、部门和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仍存在思想认识误区,尽管在表态上都对舆论监督工作给予支持,但一旦真的监督到自己头上或自己管辖的部门、范围、领域,一般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害怕监督、不愿监督,错误地把舆论监督等同于负面报道,把监督曝光等同于挑刺揭短,不善于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开展工作。

二是引领作用有待加强,从“事后监督”到“事前监督”有差距。各地在开展正风肃纪舆论监督方面尚缺乏更为细化的制度保障和可供操作的具体规范,监督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群众、媒体调查手段有限,取证困难,缺乏人力、物力乃至财力的支持和保障,致使部分舆论监督习惯于“见子打子”、蹭“热点”,习惯于对已经发生且群众多次反映的事实进行跟进式、动态式监督报道,但却缺乏对问题处于萌芽阶段的预见性、前瞻性监督报道,以及对相似问题集中归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性、综合性监督报道,舆论监督聚焦事前和事中不够。

三是媒体能动性有待强化,从“敢于监督”到“善于监督”有差距。一方面,正风肃纪舆论监督政治性、专业性比较强,仅靠媒体自身力量开展监督,如果缺乏纪检监察机关、党委宣传部门的统筹领导、跟进护航、撑腰保障,往往可能导致媒体舆论监督浮在面上、停在纸上,或抓不住问题、看不到本质,甚至被误导、被蒙蔽。另一方面,部分基层电视台、报纸、网站等媒体单位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有偏差,片面地把开展“监督”和纪委监委工作对应联系起来,纪检监察机关让他们监督什么,就去监督什么,媒体自觉主动开展舆论监督的时候不多,意愿也不强。

四是传播方式有待创新,从“有形监督”到“有效监督”有差距。传统媒体和部分网络新兴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缺乏统一的牵头组织和监督标准,还未实现融合推进、同向发力,往往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一些新兴媒体在监督报道的把握上存在偏差,良莠不齐、泥沙俱下,不能很好地把握时度效原则,影响了舆论监督的质效。此外,纪委监委监督、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三者之间还未有机融合、有效贯通,常态化信息沟通机制、选题会商机制、线索处置机制、互动参与机制、追踪问效机制等还亟待建立和完善。

深化做实舆论监督的几点思考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促进舆论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运行。一是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更具指导、更加具体、更便操作的制度规范和政策性文件,切实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的“改进和创新正面宣传,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具体化、明晰化,从而构建起党委一把手和主管部门推动舆论监督成为常态、各级领导干部接受舆论监督成为自觉、纪委监委监督与各类监督贯通协同的舆论监督新格局。二是加强与主流媒体的战略合作,协调组建专门的舆论监督工作专班,集中优势采编力量,完善细化采编发审流程,在选题、策划、采访、撰稿、审核、播发等环节建立严格执行标准,确保舆论监督报道主题明确、事实准确、导向正确。三是建立健全舆论监督报道舆情研判机制和反馈回应机制,加强对报道选题的评估,问题曝光后,及时跟进做好舆论监督“后半篇文章”,对涉及干部问题按管理权限转有关纪检监察机关跟进核查,形成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常态化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化解干群矛盾。一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引导、主动介入,切实发挥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强化选题策划,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进展新要求,及时调整正风肃纪舆论监督重点和方向,聚焦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等问题,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选取具有苗头性、倾向性、典型性的问题,组织各级各类媒体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二是强化系统治理,发挥舆论监督由点及面“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组织专家、办案人员和有关负责同志对曝光问题进行“会诊”,以案示警,查找出体制机制和制度漏洞,针对面上问题开展系统治理。三是强化成果运用,协调媒体精心采写每一篇稿件、完成每一档节目,并通过报、刊、台、网、端进行全媒体推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收听观看,做强警示教育,形成有效震慑。对不宜公开报道而又影响较大的热点敏感问题,严格执行宣传纪律,通过内参形式报送同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领导,引起各方重视,推动问题解决。

丰富拓展监督渠道,着力构建“纪检+”“舆论+”多种监督联动贯通新模式。一是坚持纪检监察机关协助引导推动功能定位,主动联合党委宣传部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舆论监督主力军、主阵地作用,建立健全各方协调、统筹联动的有效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正风肃纪舆论监督形势任务,找准监督切入点、着力点,不断提升正风肃纪舆论监督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二是赋能并激活媒体,大胆、主动开展正风肃纪舆论监督。在确保正确政治方向,选题准确、方向正确的前提下,优化舆论监督报道流程和媒体审稿发稿程序,放手让媒体发挥自身优势、利用自身渠道去开展建设性的舆论监督。三是把舆论监督一体纳入全社会、各部门“大监督”范畴。一方面,由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四风”问题新动向等,向媒体“点题”,围绕某一阶段某项重点工作开展集中式舆论监督,发现和查处一批热点问题,推动监督工作取得实效。另一方面,坚持邀请媒体人员参与纪检监察机关专项督查工作,发挥好特约监察员的作用,着力实现“纪检+群众+媒体+N”一体监督,形成多种监督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

做强做响监督品牌,以品牌升级提升舆论监督实效。一是把握好时度效,按照中央和中央纪委相关要求,进一步梳理明确开展正风肃纪舆论监督的领域范围,始终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不发散不跑偏。二是做强做响监督品牌,总结推广“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监督方式,结合地域特色精心打造“正风肃纪麻辣烫”品牌,在主流媒体常态化开设正风肃纪舆论监督专题专栏,将舆论监督升级为室内室外、线上线下、干部群众参与的综合监督,不断放大“纪检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的叠加效应。三是做到监督有回音,对舆论监督曝光、群众举报反映的各种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按流程跟进查办,认真进行核实,对经查实的违规违纪问题,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将调查结果和处置情况及时向社会公众进行反馈,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监委纪检监察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纪检监察机构如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纪检监察干部要争做勇于担当的排头兵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纪检监察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三转”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次深刻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