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廉综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7月
这是一个小捕快、一个女医生、一个芝麻官和一个当朝太子的心灵之旅,一幅描绘明代大运河沿岸风情的鲜活画卷。《两京十五日》是马伯庸创作的一本长篇历史小说。本书故事源于《明史》里关于太子朱瞻基的一段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史书中的寥寥几字,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深意?匆匆数句记载,谁才是真正的书写者?千里长河,星夜奔驰,四面楚歌,命悬一线。太子这一场沿着大运河的极速奔跑,跑出了皇权与民意的博弈,跑出了宫闱与官场的心机搏杀,跑出了纠葛数十年的复杂恩怨,也跑出了从崇高到卑贱的幽微人心。
从南京到北京,一千多公里,目前最快的高铁需要3个多小时,飞机需要约2小时。如果在明朝初期,只有15天时间,还是走水路,如何完成这段旅程?
历史小说家马伯庸继《长安十二时辰》之后,推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中,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巨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他必须在15天内从南京赶至北京,拯救自己,拯救大明。
这本书全文近70万字,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故事灵感,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当朝太子朱瞻基的宝船在南京秦淮河被炸沉,同时一封盖有“皇帝亲亲之宝”的鱼筒急报送到,京城也出事了,皇帝大病昏迷,两京之间一时风云诡谲。幸存下来的太子要想扳回局面只能在15天内赶回北京。朱瞻基负伤不宜长途骑马颠簸,坐马车太慢。唯有水运,可以千里不停。最终由捕快吴定缘、小行人于谦、女医师苏荆溪和太子组成的四人小组选择了水运,也就是沿着大运河从南京出发前往北京。
时间确定、起点终点确定、历史结局确定,路上发生的故事却曲折离奇。为了躲避幕后势力的追杀,朱瞻基甚至重走了当年朱允炆逃出南京的路线。为了逃避官兵,他们用古琴买通了白龙挂缒墙而出。为了救出水牢里的吴定缘和朱瞻基,苏荆溪用岐黄之术报复扬州盐商汪极。故事最后,关键人物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又有意外反转。整个故事充满了各种悬疑、变数。
犹如去年大热的《长安十二时辰》,“十年陇右兵,九年不良帅”的主人公张小敬为了救并不爱他的长安,遇到很多常人容易逃避的场景时,他对长安的真爱引导他做出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选择,为长安城的百姓左冲右突。这让读者觉得故事推进总有惊喜挠人的地方,作者马伯庸将故事的动机隐藏在人物的言行中,满足读者既有反转又符合逻辑的期待。
马伯庸曾说:“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这本书与《长安十二时辰》有异曲同工之妙,利用有限的历史记载,结合关于明朝各方面的历史考据,合理推演了一段朱瞻基15天从南京回到北京的惊险故事。
马伯庸最关注的是小人物的命运,他认为,“以小见大有个好处,不会上来就把视角放得很高,当你放在小人物视角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可以说得很透。中国历史你要是不了解小人物、小细节的话,那么谈论大政策、大趋势,往往就失之空泛”。
《两京十五日》里的捕快吴定缘,就是一个小人物。他是应天府皂、捕、快三班总头役吴不平养子,平日喜欢街头买醉,碰巧被安排在秦淮河畔的扇骨台当差,稀里糊涂救起朱瞻基,又与于谦结识。虽然几次想中途退出,但是冥冥中似乎有一条线牵着吴定缘去搭救朱瞻基,除了他,一路上土匪白龙挂、“病佛敌”梁兴甫、盐商汪极、纤夫头子孔十八,甚至白莲教的教众,都是被裹挟进来的小人物,他们也都或多或少在影响故事的走向,也就是当时的历史。虽然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微小,但是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带来蝴蝶效应,没人是孤立的,也没人能完全置身事外。
历史的尘埃落到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座大山。这是故事带给读者的感动,看到自己,映照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