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

2020-08-31 18:11梁银娣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0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小学数学

梁银娣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对学生的基础性教育,让学生能够自小建立扎实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学习。数学科目是学生必备的学习科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重视数学中环环相扣的内容,让学生逐渐掌握数学逻辑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而言,如何能够有效展开数学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感,更好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和思考,是教师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能力;优化课堂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展开了改革,针对小学生的理解进行调整,同时加强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知识能力培养的要求,引导教师使用新方法新思维展开数学教学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搞笑的数学课堂。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级较小,不主张高压的教学计划,教师需要合理规划课堂教学内容,以学生的性格和年龄作为教学的依据,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教学的质量,优化课堂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思想逐渐影响教育事业,教师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展开数学课程的设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总结出一些适合教学的方式,并进行以下论述。

一、有效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数学是与人们实际生活生生相惜的科目,在生活中学生能够经常使用到数学元素,但是并不能将其与课本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元素,通过实际的事例和分析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之中的应用,降低课本的枯燥性与抽象性,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思想。只有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学,才能够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提升数学逻辑性思维。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方向与路线》进行教学时,可以有效根据生活中的事例展开导学内容,在课堂中通过沟通交流的方式询问学生每天的上学方式,自己是否记得自己上学的路线,在互动中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环境进行学习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绘画的方式将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线进行绘制,并让学生自己进行讲解。当学生充分投入于数学课堂之中后,教师可以进行专业性的教学指导,让学生辨认方向,认识路线。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有效的记忆和理解,明白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和使用方式,教学效果远远优于课本枯燥的定理和性质。面对小学生的教学,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将熟悉的事物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降低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逐渐激发学生对数学的了解。

二、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如何能够有把握学生的关注点,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师们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内容。教师只有通过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够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以一种学生能够接受并且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实际的教学工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互联网中的知识较为丰富,能够给教师提供大量的教学辅助内容,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综合能力,营造较好的教学环境。

比如,教师在读北师大版的《空间与图形》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式来改善小学教学模式,通过视频动画的方式在导学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把握住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视频中了解到线与角的概念和特點,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等。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空间立体感较差,教师需要通过视频教学来补充学生的漏洞,让学生观察到立体图形及其内部结构,全面了解图形的特点,加强自身的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知识由来的历史来提升学生的专注度,发现数学的神奇之处和数学家们的灵活思考能力,学习数学研究者身上不断探索、执着奋进的精神。多媒体教学是目前教学界的一种趋势,教师应合理利用网络的力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逐渐拓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动力。

三、借助实践动手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高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基础,让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需要将学生与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结合,让学生自然而然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提升学生运用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是学生需要自小培养的能力之一,而数学具有一定的活跃性,二者的结合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提高训练质量。

比如,教师在进行《认识方程》的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实践活动相结合,在课堂中为学生准备一些天平和物品,以天平游戏和猜数字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教师准备的物品进行摆放,直到天平平衡为止。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融入到数学环境之中,在游戏里逐渐体会方程两边平衡的意义。当学生的天平处于平衡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将天平两边的物品和重量进行记录。之后让学生发现天平两边重量相等,从而引入方程的定义和理论。让学生真实的明白方程和天平一样,只有两边的量相等才会持平。游戏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数学互动,还能够将课本中抽闲难懂的数学定义转化为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在实际的动手验证中学生能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教师还可以将作业解题转变为实践活动,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测量和计算的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数学解题,代替了传统数学纸质解题方式,提高了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含有数学的影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重要的科目之一,在这个时期学生需要奠定扎实的基础知识,以便面对日后更难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从生活实际入手能够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便于理解。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分析数学知识,提供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以上三种方式都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寓教于乐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J].刘川生.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

[2] 小学数学课堂要回归生活化[J]. 赵东彦.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09).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小学数学
利用废旧生活材料 培养设计创造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