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通
耐人寻味、鲜明独特的课文题目是阅读教学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在课文题目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是停留在读读就算完事的层面上,而要能够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悉心品味,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课文题目的独特魅力。
一、依托课文题目,解读文本
正确解读文本是学生阅读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把握课堂教学的突破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课文线索,把握主要内容,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以统编本五年级上册《什么比猎豹速度更快》一文为例,在学生读了课题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说“猎豹是非常有名的动物健将,它奔跑的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时100千米,那么读了课文的题目之后,你会产生哪些猜想?”这样教学,单刀直入,提纲挈领,可以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到“各种事物的速度”这一点上,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如,在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中,教师就可以从课文题目入手让学生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穷人?围绕着穷人,作者主要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这些穷人是真的穷吗?”围绕课文题目引领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尽快梳理出文本结构,感受到穷人高贵的思想品质。
在教学中,围绕课题设计恰当问题,有助于学生尽快获得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依托课文题目,感悟语言
语文教学要避免烦琐的分析,而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获得知识,提升能力,而从课文题目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味,可以使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以统编本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为例,教师可以这样教学: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这个课文题目,这里的“圆”是完美无缺的“圆”,“明”是阳光普照的“明”,“园”是园林的“园”,大家写完以后再把课文题目读一读。在学生读完以后,教师接着说“一个完美无缺的皇家园林被强盗们给‘毁灭了”,接着板书“毁灭”二字,让学生再读课题。在对这平淡无奇的课文题目的品读中,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在学生心中瞬间得到了升华,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是一个重要的语文要素,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赏析、品味,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还可以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对文本所流露的思想情感,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三、依托课文题目,促进表达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的题目,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解读文本,体会文章情感,还有助于学生从题目中发现作者在立意、选材以及谋篇布局方面的秘妙,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会出现拟题难的情形,即使学生勉强给习作定个题目,也经常有词不达意的现象,其实这还是与学生不会灵活运用学到的方法有关。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的题目都很精彩,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个题目中的“慢”和“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仅暗示了课文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且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再如,《我的“长生果”》这个题目旁征博引,突出了文章中心。在《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课文的题目还运用了标点。在《落花生》一文中,作者就是以“花生”为线索,并按照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来写的,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些题目都为学生的习作拟题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师要依托这些课文题目,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文题目的特点,引导学生质疑、探究、拓展,使学生的解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教师可借助课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