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
【摘 要】目的:探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问题和措施。方法:对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微生物检验进行调查。结果: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发生微生物检验问题机率为29%高于实施后,微生物检验问题发生率5.99%,实施前、后,差异性较为明显(P<0.05)。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各项不良因素存在一定差距(P<0.05)。从而得知,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仪器因素、标本因素、检验操作因素是导致微生物检验出现的常见问题的主要因素。结论:为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应定期对检验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对仪器进行维修和校准,多次对标本进行检验,改善生物检验环境,从而可有效确保检验结果精准性。
【关键词】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30-01
疾控中心是一个以科学研究和疾病预防控制为主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平时主要对各种传染性疾病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措施。微生物检验工作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1]是疾控中心的核心和窗口,日常主要负责对辖区内发生的各种传染疾病进行监测、对个体进行体检、检验,同时进行疾病预防。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实验室检测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大提高微生物实验室面临的挑战[2]。为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应定期对检验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对仪器进行维修和校准,多次对标本进行检验,改善生物检验环境,从而可有效确保检验结果精准性。因此,加强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的质量管理是十分必要的。疾控中心在具体的微生物学检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对这些常见问题做相关阐述并探讨分析相关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疾控中心在2018年实施全面质量控制管理,选取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各80份标本,2017年2-10月80标本中,39份饮用水标本,41分为人体血液标本,2018年12-2019年6月80份标本中:38份饮用水标本,42分为人体血液标本,两个时间段的标本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微生物检验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其质量主要因素,例如人为因素、操作不当因素、环境因素、仪器因素等等。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两组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发生微生物检验问题机率为29%,高于实施后,微生物检验问题发生率5.99%,实施前、后,差异性较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疾控中心的微生物检验过程中是否优良直接影响结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如果检测结果不合理,会影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2]。所以,改善微生物检验中不良问题,提高检验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开展科学、正确的预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而怎样确保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的精准性已经成为一门重点课题,而实施质控管理十分必要[3]。本次研究中,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不同的方面:首先是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检验工作素质也比较低,对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不当操作甚至会造成安全威胁[2];其次是疾控中心的仪器设备性能不佳,一些设备安装使用不当,操作不方便,在微生物检验的时候不能准确发挥检验性能,影响检验结果;另外是外界环境较差微生物检验的环境不达标,温度、湿度、压力等条件较差,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最重要的是微生物检验制度不完善,一些操作没有规章制度可以遵循,对于不合理的现象没有合理的制度去约束,导致整个微生物检验工作缺乏合理的规范。为了能够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检验人员能力与技能的培养,同时在判读检验结果时,需要检验人员具备较强的主观判断能力。除此之外,检验人员需要掌握免疫学、临床抗生学、临床医学、病原生物学以及医院流行病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如此才能在微生物检验中有效地解决分析前质量控制中技术问题,最终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合理性。同时还需要专业人员对基层疾控中心的各科采样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进一步提高标本质量。并对标本采集方式与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严格要求标本采集的方法与采集量,坚决退回不合格的标本[3]。疾控中心为了提高检验质量需要进一步培养微生物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检验经验。同时作为基层疾控中心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应该积极地组织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的学术培训与交流会,以不断地加强技术及学术交流,更好地掌握新的检验技术。疾控中心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管理者分阶段、分批次地对新的检验仪器进行购置,及时地对技术落伍的检验仪器进行淘汰,从而保证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开展。除此之外,管理者还应该對微生物检验仪器管理制度予以进一步完善,从而确保检验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综上所述:为提高微生物检验结果的精准性,应定期对检验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同时对仪器进行维修和校准,多次对标本进行检验,改善生物检验环境,从而可有效确保检验结果精准性。
参考文献
[1] 姜燕.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5):154-155.
[2] 刘美丽.水质检测微生物实验室内的质量管理研究[CD].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7):5752-5752.
[3] 王爱敏.浅谈疾病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93-4793.
[4] 李文艳.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J].特别健康,2017,(24):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