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刘先映 唐梦瑶
【摘 要】目的:研究在儿科低年资护士中实施SBAR交班模式的价值。方法:我院儿科自2018年01月开始实施SBAR交班模式,并选择10例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统计实施前(2017.01~2017.12)與实施后(2018.01~2018.12)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士对患儿病情掌握程度,并对这10例低年资护士服务的507例患儿家属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 果:实施后低年资护士对患儿病情掌握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1.97%、96.85%,相较于实施前的11.86%、85.38%更好(P<0.05)。结论:在儿科低年资护士中实施SBAR交班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SBAR交班模式;低年资护士;儿科;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23-01
护理交接班作为儿科临床工作重要环节之一,主要是指护士将对患儿重要的治疗及护理信息进行责任交接[1]。由于低年资护士存在临床护理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欠缺,安全防护意识较差等问题,容易导致交接班过程中出现信息传递遗漏或错误、未能针对性地提出下班注意事项等,进而引发不良事件,严重影响儿科整体护理服务质量[2]。既往实施的传统交班模式,未能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故本文将SBAR交班模式实施于我院儿科低年资护士中,深入探讨其应用价值,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案
1.1基线资料
我院儿科自2018年01月开始实施SBAR交班模式,其中10例低年资护士年龄为23~25岁,均值为(24.08±0.56)岁,文化水平均为大专,儿科工作时间均未满2年。507例患儿中,实施前253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46:107,年龄为2~4岁,均值为(3.07±0.52);实施后254例患儿男女比例为148:106,年龄为1~5岁,均值为(3.18±0.74)岁,以上基线资料(P>0.05)。
1.2方案
本院于2018年01月在儿科开展SBAR交班模式,(1)设计SBAR交班表:包含S现状(患儿基本信息及主要诊断),B背景(患儿主诉,入院时间、现病史、过敏史及治疗用药),A评估(患儿目前的情况),R建议(护士针对病情建议及护理过程排序,护理诊断,建议采取什么样的护理措施,下一班关注重点)四个方面。(2)制定SBAR交班流程:由护士先进行电脑交班,并将SBAR交班表填写完整,交班护士与接班护士进行患儿信息核对,前往床旁交班,护士在情境下对患儿状况进行完整沟通并交接,再针对患儿个体差异予以个性化点评,最后完成交班。
1.3观察指标
(1)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2)由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定期随机选取患儿病例进行抽查,向低年资护士询问患儿目前病情指标及护理状况等内容,并依据掌握程度进行评分,每项满分为10分,分值越大,说明掌握程度越好[3]。(3)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满分100分,85分以上很满意,60~85分一般满意,60分以下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运用统计软件SPSS1.0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2.1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1.97%显著低于实施前11.86%(P<0.05),如表1所示:
2.2病情掌握程度
低年资护士实施前病情掌握程度评分与实施后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2.3患儿家属满意情况
患儿家属满意情况实施后(96.85%)相比实施前(85.38%)更优(P<0.05),如表3所示:
3 讨论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心智尚未成熟,再加上身体机能差,导致其无法有效配合治疗,因此临床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若护理工作出现差错,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后果,进而导致医院形象受到影响。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交班模式十分必要。
根据曾烈梅、杨俊香、周萍等人[4]报告显示,其选择24名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结果发现使用后急诊低年资护士发生交班问题几率、对护理交班情况满意程度、对患者掌握病情程度评分明及交接平均耗时均优于使用前,与本文结果相似。本研究中,SBAR交班模式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年资护士对患儿病情诊断、用药史及过敏史、检查指标异常、治疗及护理方案、护理重点与风险的掌握评分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相较于实施前均更好(P<0.05),进一步证实SBAR交班模式实施于儿科交班中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其原因可能与SBAR交班模式中规范的交班内容能够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责任感有关,减少工作随意情况的出现,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同时通过知识拓展及强化培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低年资护士儿科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利于其自主学习意识的增强,帮助其更好地掌握患儿病情,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以获取患儿家属的信任及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儿科交班中运用SBAR交班模式,不仅能够显著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还能有效提升专业知识能力,提高低年资护士对于患儿病情掌握程度,有利于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情况的提升,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芳,刘伟权,邓娟,等.点评式SBAR交班培训对ICU低年资护士交班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7,32(24):58-60.
[2] 陈倩倩,徐淑英,包灿丽等.SBAR交班模式在急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刊,2018,53(4):445-448.
[3] 刘晓红,方朱雨冰,陈晓莹,等.SBAR沟通模式在心血管内科年轻医师交班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9,26(3):246-248.
[4] 曾烈梅,杨俊香,周萍,等.SBAR沟通方式在急诊低年资护士规范化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3):169-17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