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漢时期,一种青铜染炉非常流行。这种染炉构造奇特:主体为炭炉,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盘体,上面放置一个活动的杯。直到今天,考古界才确定它是一种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小火锅”。
著名考古学家王仁湘认为,染炉反映了汉代前后贵族饮食生活的一个侧面,是一种雅致的食器。由于汉代实行的是分餐制,一人一案,一人一炉,甚是惬意。这一幕也被记录在汉代画像石上。在山东诸城前凉台村发现的一处庖厨画像石上,刻画了一幅跟现在相差无几的“撸串儿”场景:一人穿肉;一人打着扇子,翻转肉串;其他两人跪立在炉前等着。
高广平摘自《阜新周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