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玲
【摘要】绿色金融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二之选。本文在对甘肃省的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8年甘肃省的相关数据,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绿色金融对甘肃省经济生态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结合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从建立绿色金融正向激励机制、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标准、加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重视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等建议来推动甘肃省的经济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绿色金融 区域经济生态化 VAR模型 甘肃省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要走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并将之纳入十三五规划,这标志着“绿色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此后,甘肃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意见》指出,甘肃需要全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经济与环境相适应的和谐发展之路,以应对当前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基于此,研究绿色金融对甘肃省经济生态化的影响迫在眉睫。
二、文献综述
(一)绿色金融文献
国外对于绿色金融的关注和研究较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出台了《21世纪议程》,为全世界金融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年,《银行界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正式发布,该声明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广泛响应和赞誉。此后,追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发展道路。Salazar(1998)将绿色金融的概念表述为通过将金融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探索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金融创新;Chami(2002)等学者认为,金融企业发展绿色金融业务,一方面可以满足绿色金融项目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升了金融企业自身的影响力、社会声誉,有利于企业自身控制经营风险,提高金融企业经营决策的质量和效率;Thomas(2007)认为,绿色金融有利于低碳经济进一步发展,并且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Labatt和White(2002)详细地解说了创新金融方式与改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指出绿色金融能有效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转移环境风险。Scholten(2006)认为,绿色金融是指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从而达到应对环境危机的目的。
国内目前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探索绿色金融的必要性、创新绿色信贷业务和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等方面。于永达、郭沛源(2003)结合国内外绿色金融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发现,从金融机构盈利能力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分析可知,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何建奎、江通(2006)认为,环境问题会造成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下降、风险加大,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能有效降低风险、增加收益。何德旭、张雪兰(2007)认为,现阶段我国需要制定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信贷项目进行环境评估和社会风险管理等多项激励机制来促进银行业积极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姜再勇(2017)认为,绿色金融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口令,即金融机构在涉及发放债券、贷款等融资条件与方式等方面,对绿色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权。陈游(2009)指出,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核心元素,在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绿色信贷业务,不仅有利于银行本身的战略经营的转型升级,更便于从金融层面促进绿色经济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增强人民的投资信心。
(二)区域经济生态化文献
区域经济生态化是区域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产生的交叉学科,起源于农业区位学,后经众多学者的补充,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同。Paulding(1970)在探索循环经济的基础上认为,经济生态化就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Jeucken(2006)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要遵循生态规律,不能毫无节制地索取,要循环发展以杜绝人类生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Scholtens(2006)指出,当下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在实现经济发展时一味追求经济的爆炸式增长,殊不知这些行为会使得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更有甚者会倒推经济,所以应该走一条经济与环境相协调之路。Marco Migliorelli(2019)立足产业的生态经济效率,计算出产业结构中经济投入与实际产出的差额,梳理出产业在自然环境中的不同承受度。
国内对于经济生态化的研究较晚,在彭福扬(2009)提出经济生态化内涵后,国内学者逐渐着眼于经济生态化研究。沈满洪(2009)表示,生态经济学旨在实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以及协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发展,不仅可以解决生态经济问题,还能提炼出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杨斌(2009)、陈晓雪(2015)指出,区域经济生态化涉及民营、园区、县域、技术创新和产业这几个部分,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旨在分析中国经济生态化发展各项指标的理论框架,在充分量化了4种统计学方法(DEA、AHP、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后,充分展现了经济生态化的多维与差异性。姬(2017)构建了区域经济生态化的评价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方案层。其中,目标层是尽可能达到区域经济的生态平衡,准则层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要素选择五部分,方案层是针对准则层选取相应的指标。通过这套评价体系,可以对区域经济生态化进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张雪梅(2013)提出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可以通过研发可替代清洁能源、转化在经济产出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污染物和创新技术净化生产过程来实现。何志全(2018)提出推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是实现该区域经济生态化的必然路径。
三、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测度
(一)绿色金融的测度
1.绿色金融评价指标构建
首先,通过查阅绿色金融文献可以发现,绿色金融的本质就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生态和谐发展,所以绿色投资可以有效衡量绿色金融的发展水平。其次,绿色投资能定量分析。目前多数文献对绿色金融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上,选取指标定量分析会完善评价结果,保证测度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升结论的说服力。最后,甘肃省绿色投资的数据相对容易找到,方便用来衡量綠色金融。因此,本文最终选定绿色投资作为衡量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程度高低的指标。
针对绿色投资的测度,本文用甘肃省当年通过审批的环保投资额占当年本省GDP的比重来衡量该省当年绿色投资水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众所周知,当前传统的投资方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迫使投资者摒弃传统的投资方式,采取新的投资方式,于是绿色投资应运而生。绿色投资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速度慢以及环境不断恶化的唯一办法,将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促进当地经济长期发展。与此同时,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越大,说明甘肃省对环境的保护程度越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越强。
2.测度结果分析
通过表1的数据可以发现,甘肃省的绿色投资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4年以前,绿色投资水平基本小于0.01;2014年以后,绿色投资增速加大,绿色投资水平均高于0.01;2018年的绿色投资是2008年的3倍多,究其原因在于2014年以前虽然甘肃省的平均经济增速为10%,但是经济发展过多依靠传统产业,对绿色产业重视不够,同时绿色投资仅限于绿色交通运输、清洁能源等部分绿色产业,绿色产业项目库项目太少,导致绿色投资水平很低。2014年以后,甘肃省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文件,市场主体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度提高,绿色投资项目库更加丰富,绿色产业金融服务逐步完善,绿色投资水平明显提高。
(二)经济生态化的测度
1.指标体系建立
为了更科学地评价区域经济生态化,本文将结合甘肃省的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采用姬(2017)的构建多维度指标体系的分析方法,建立甘肃省经济生态化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共有三级指标层,一级指标是甘肃省经济生态化,二级指标包括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环境生态化、资源生态化、科技生态化,三级指标根据二级指标层选取了13项具体指标(见表 2 )。
2.测度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熵权法来进一步计算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指标权重。本文是在构建甘肃省经济生态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先计算出13项指标的权重,再计算甘肃省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目前学术界计算指标权重的方法分为主观打分法与客观赋权法两种。其中,主观打分法是指邀请专家为各个指标的完成度打分,根据分数高低计算各指标的具体权重,该方法主观性较强,欠缺一定的说服力;客观赋权法是指依据不同的计算方法计算指标数值,最终得出指标权重,最常用的方法是熵权法。熵权法的原理: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有m个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A={ } ,如Xij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具体步骤如下:
2.1数据标准化处理
各个变量的数据有正值有负值,对于正值数据,利用以下公式做标准化处理:
对于负值数据,则利用以下公式做标准化处理:
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是为了将各个指标数据变为正值,方便接下来的指标权重的计算。
2.2数据无纲化处理
首先,对经过上一步骤得到的数据,利用以下公式可以得到第i年第j项指标的权重Yij:
2.3计算指标熵值及差异系数
其次,得到j项指标的权重之后,分别通过下面的公式得到该项指标的熵值Ej 和信息效用值Dj:
( )
2.4计算指标熵权(权重)
接着,可以用下面的公式得到第j项指标在综合指数中的熵权为Wj:
2.5计算综合得分
最后,通过权重公式,能够得到各指标的综合指数Sij:
从表3可以看出,甘肃省经济生态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其中,2014年之前经济生态化得分小于0.5,2014年以后得分高于0.5,且近11年来甘肃省经济生态化年均增速為19.8%。究其原因是因为2014年以前甘肃省经济生态化虽然也在提高,主要是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卓有成效,但是其他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自2014开始,甘肃省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出台了很多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并且先后成立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在治理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基础上重点解决了其他环境问题,加上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带,风能资源和光伏产能丰富,新能源利用程度相对较高,所以经济生态化得分逐年提高。
四、绿色金融影响甘肃省经济生态化的实证分析
(一)相关假设
在影响上,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存在时间差异。由于每年的绿色投资额不同,所以每年的区域经济生态水平就有所差异;若当年绿色金融投入量越大,激励机制越完善,区域经济生态化水平就越高。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1.模型设定
考虑到甘肃省是从2008年开始推行绿色金融政策和重视生态经济的,因此本文主要选择2008~2018年作为样本期,对甘肃省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对比这种影响在时间差异上的不同。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计算。首先,先计算出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得到衡量绿色金融水平的绿色投资额;其次,再采用熵权法进一步计算区域经济生态化指数以计算指标权重。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绿色金融的研究多采用面板数据;对区域经济生态化的研究用的是DEA方法,但面板数据对于数据横截面的个数要求较高,并不适合单独省份的数据。而DEA方法只是对生态经济的相对效率评估,而非绝对效率评估。因此,本文利用甘肃省的宏观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来分析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作用。
Yt=A0+A1Yt-1+A2Yt-2+…+ApYy-p+B1Xt+…+BqXt-q+U1 (1)
其中,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Xt是r维外生变量向量,A0,A1,A2,…,Ap和B1,…,Bq是待估计的参数矩阵,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分别有q阶和p阶滞后期,Ut是随机误差项。
模型(1)中的内生变量有q阶滞后期,所以可以称其为一个VAR(q)模型。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希望滞后期p和q足够大,从而完整反映所构造模型的动态特征。但另一方面,滞后期越长,模型中待估计的参数就越多,自由度越少。因此,应在滞后期与自由度之间寻求一种均衡状态,一般根据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原则确定模型的阶数。
在变量的选择方面,为了避免出现实证与理论的脱节,本文主要参考国内研究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同时考虑到数据分析的可操作性以及解释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从而谨慎地选择相关变量指标。本文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最终选择了下列指标进行分析。
2.变量选择
2.1解释变量
本文把绿色金融选作解释变量,鉴于数据搜集相对容易以及指标的科学性,最终选择用甘肃省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重作为甘肃省绿色投资。前文已提到,绿色投资实质就是绿色金融的一种体现,它可以很好地衡量甘肃省绿色金融水平,并对甘肃省经济生态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2.2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择区域经济生态化作为被解释变量,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涉及众多方面,基于甘肃省的发展实情,本文构建了甘肃省经济生态化评价体系,选取14项具体指标衡量甘肃省经济生态化,从而分析其与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见表4)。
(三)单位根检验
在实际问题中,当取得某些随机时间序列的样本数据时,首要的问题是判断它的平稳性。为此,对数据处理后的各个时间序列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随后,为减少变量之间的异方差性,对HP滤波处理后的数据又进行了对数化处理。
(四)VAR模型的检验
1.最优阶数的选择
首先,在建立VAR模型前,需要对模型的滞后阶数进行确定。在阶数的确定上,学术界常用的方法是,通过SC信息准则和AIC信息准则等五个检验统计量来确定阶数。本文用Eviws软件对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两个变量进行了检验,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反复比较,最后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为二阶,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
2.平稳性检验
接下来,在确定模型的最优阶数之后,还需要对模型进行平稳性检验。对此,本文选择用AR根图来检验VAR模型的稳定性,若VAR模型是稳定的,则单位圆内包含模型的所有特征根。如图1所示,甘肃省的VAR模型中特征根的倒数值全部小于1,属于平稳系统。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最后,还需要对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两个变量进行Granger(也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目的是为了确保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互为对方发生变化的原因。表7给出了甘肃省VAR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甘肃省拒绝“绿色金融能影响区域经济生态化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甘肃省的绿色金融的变化是区域经济变化的原因,由此可知,甘肃省的绿色金融与区域经济生态化是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五)模型结果
1.模型结果
由前面最优阶数的检验结果可知,甘肃省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的VAR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二阶,因此建立两变量的VAR(2)模型,函数表达式如下:
LNY=0.60×LNY(-1)+0.29×LNY(-2)+0.02×LNX(-1)+0.04×LNX(-2)+0.33
其中LNY代表甘肃省区域经济生态化。
2.脉冲响应函数
建立VAR模型之后,需要作脉冲响应图来具体分析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间的动态关系。甘肃省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给甘肃省绿色金融一个正向的冲击后,甘肃省区域经济生态化开始向上波动,并在第五年内达到最高点,从第六年开始下滑,并在第十年内趋于零。这表明,甘肃省绿色金融受到外部条件的冲击后,会经市场传递给区域经济生态化,并会给区域经济生态化带来同向冲击,而且这一冲击会有促进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
五、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上文对绿色金融和区域经济生态化建立的VAR模型结果证明了之前提出的假设,即绿色金融(绿色投资)对甘肃省经济生态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可以通过提高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的水平来推动区域经济生态化的发展。从模型结果不难得出,绿色金融是推动甘肃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且对于甘肃省的经济和生态健康稳定发展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综上,绿色金融对甘肃省经济生态化水平的提升有正向影响,但甘肃省绿色金融在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题。
1.缺少绿色金融正向激励机制
通过实证结果可得知,绿色金融可以推动甘肃省经济生态化发展。但是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经营目标之一,可是绿色产业前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只有经过长期发展才会有收益且收益具有风险性,这就和金融机构的经营原则产生矛盾,导致我国只有很少的绿色金融机构。并且,由于当前甘肃省并没有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加之金融机构进行绿色投资没有标准可参考,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会优先考虑自身效益,对投资项目是否绿色不加考虑,所以造成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缓慢,无法对甘肃省的经济生态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2.绿色金融评价标准不完善
完善的绿色金融评价标准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这对于绿色企业市场准入、监督规范都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评价标准存在差异,也存在对绿色金融标准认知不统一的现象,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制定相关绿色标准,导致有些企业项目无法进入部分金融机构的绿色项目库,因而无法获得资金支持。例如,在绿色农产品的核定方面,兴业银行以农产品能否输出欧洲和美国或生产地是否是大型农业基地为核定标准,而农村信用社是以农产品是否有机、绿色、生态为核定标准。
3.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据调查,当前甘肃省绿色金融产品很少,绿色信贷占绿色金融的比重达80%以上,很少有金融机构能因地制宜地开发新产品。市场上只有少量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碳金融甚至是空白,归根结底是因为甘肃省没有建立完备的绿色产业项目库,金融机构对绿色项目的扶持力度不够,很多绿色企业享受不到相应的金融服务,自身项目没有在金融机构绿色项目库内,因此也没有得到资金支持和利率优惠。
4.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缺乏
在政府层面,除直接承担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外,相当数量的政府工作人员对于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仍然较低。在金融机构层面,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只熟知传统金融业务,对绿色金融的理论和实务了解甚少,目前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掌握绿色金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这往往导致金融机构在推广绿色金融中出现延迟、失误及偏差等问题。在企业层面,通过绿色金融拓宽企业投融资渠道的专业知识和专门人员仍然十分缺乏。在各地学术机构和研究机构中,从事和开展绿色金融研究的力量仍然较为单薄。
(三)对策建议
1.建立绿色金融正向激励机制
在推动金融绿色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担任好角色,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基础上,为绿色产业出台鼓励政策,具体措施包括:其一,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绿色信贷创新品种进行贴息,帮助降低融资成本;其二,制定绿色信贷考评办法,对相关银行进行奖励,并做好政府宣传,以形成正向引导作用;其三,由政府牵头,市场资本加入,建立绿色担保机构,对新能源开发、绿色交通等绿色项目贷款进行担保;其四,将绿色金融纳入MPA指标体系,对绿色产业扶持力度大的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优先办理再贷款、再贴现,通过执行优惠准备金率、提供优惠的准备金利率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向绿色转型。
2.完善绿色金融评价标准
随着中央绿色金融标准化会议的召开,新的绿色金融核定标准也已经出台,甘肃省也应在实际工作中依据新的标准,更新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同时,要研究制定统一的绿色信贷项目认证标准和绿色项目认证评价办法,让有潜力的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能够获益于评价认证结果,从而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让“绿”成为身份标识,让“绿色”企业和项目在信贷支持方面受益。
3.加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要充分把握政策导向,提供政策优惠,加快绿色项目审批进程。当前市场上的绿色金融产品较少,各地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因地制宜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可尝试开展订单质押、收费权质押、活畜质押等新业务,同时探索开展绿色债券、中短期融资等业务;综合运用再贷款和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等政策措施,对绿色金融工作突出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优先接受绿色贷款作为央行内部评级的信贷资产质押品,加大对绿色信贷的再贷款支持,激励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绿色信贷业务。
4.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
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要重视对绿色金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力度,要在地方政府各部门以及金融机构间定期抽调不同人员,开展绿色金融专项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绿色金融专业素养,同时建立绿色金融人才庫,为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各高校及金融培训机构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尤其要注重加强对于绿色环保方面知识的培训,为甘肃省绿色金融发展培养既懂金融知识又懂绿色环保知识的全能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Salazar J.Environmental Finance:Linking Two World[R].Presented at a Workshop on Financial Innovations for Biodiversity Bratislava,Slovakia,1998.
2.Chami,R.,Cosimano,T.F.,Fullenkamp,C.ManagingEthicalRisk:HowInvestinginEthicsAddsValue[J].JournalofBanking and Finance,2002,(26):1697-1781.
3.Thomas,S.,Repetto,R.,eta1.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Metrics for Investment Analysis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J].The Authors JournalCompilation,2007,15(3):421-426.
4.Labatt,S.,White,R.EnvironmentalFinance:AGuideto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andFinancialProd-ucts[EM].Canada:JohnW iley 8LSons.Inc,2002.
5.于永达,郭沛.金融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J].环境保护,2003(12):50-53。
6.何德旭,张雪兰.对我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金融,2007(12):4-9。
7.何建奎,江通.“绿色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7):78-81。
8.陈游.碳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J].金融论坛,2009,14(10):69-73。
9.Jeucken,M.Sustainable Finance and Banking[M].USA:The Earthscan Publication,2006.
10.Marco Migliorelli,Philippe Dessertine.Green Finance Today:Summary and Concluding Remarks[M].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9-11-21.
11.Scholtens,B.FinanceasaDriver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lity[J].JournalofBusinessEthics,2006,68(1):19-33.
12.彭福扬,郑兢晶.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中的经济生态化研究[J].科学.经济.社会,2019(3):66-69。
13.沈满洪.生态经济学的定义、范畴与规律[J].生态经济,2009(01)42-47。
14.杨斌.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9,29(7):1197-1202。
15.张雪梅.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测度及动态分析——基于2000-2010年省际数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2):78-85。
16.何志全.生态文明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评《区域经济的生态化定向》[J].经济问题,2019(02):2+129。
17.姬.绿色金融对区域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7。
18.任辉.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金融体系构建[J].财政金融,2009(10):85-88。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