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君
【摘 要】本文站在主持人角度分析了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价值,并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主持人传播视角和文化综艺类节目之间的关系。通过此项研究,希望为相关理论与应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3-0191-02
一、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研究的背景
业内大部分学者都比较关注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传播意义、价值导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在知網中,检索有关“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关键词时,能够找出的研究文献共计1227篇。但是,这些文献资料多数都是站在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制作、节目内容、传播方式等视角分析问题,没有站在主持人视角来研究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艺术是通过实践活动发展理论认识的艺术门类,与节目的传播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而且此类艺术能够促进主持人不断改进节目内容,提升节目价值,从而带来更大的影响力。因而本文将会站在两者变化发展的视角开展研讨工作。
一般来讲,业内如果只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那么无法有效处理真实环境当中涉及到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主持人没有了解节目应该体现出的作用,不但没有扮演好自身角色,也无法取得更好的收视效果。因而,本文站在主持人视角来分析主持人的真正价值,并进一步分析了主持人开展传播活动的意义,而且这两者之间能够体现出密切的关联性。
二、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文站在主持人角度分析了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价值,并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主持人传播视角和文化综艺类节目之间的关系。通过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笔者认为在理论与应用方面能够体现出如下价值:
理论价值:目前文化综艺类节目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青睐,而自广电总局下发了“限播令”“限娱令”以后,业内专家也开始重视文化综艺类节目的规范性发展问题。主持人自身水平各异,这也会造成文化综艺类节目价值观方面出现问题。目前,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传媒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媒体的价值观是否正确,也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为了让我国社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媒体应该积极宣传健康向上的内容,才能体现出自身的良好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化综艺类节目应该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编制节目内容,体现出时代特征。通过研究节目的发展情况以及主持人的表现能够发现,国内文化综艺类节目取得快速发展的缘由在于节目的社会化趋势增强,社会化能够促进节目不断发展,并使其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
应用价值上:我国节目中出现主持人的时间较晚,尽管知名主持人白岩松曾提到,我国能够运用30年的时间完成其他国家需要60年才能完成的工作,我国主持界在短时间内的确已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能够得到受众认可、个人素养较高、阅历丰富的主持人仍然较少,大部分主持人的控场能力欠佳,没有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实践活动。当下,新节目纷纷涌现,每年新出现的主持人不断增多,这也会造成主持人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主持风格迥异等问题,这也是我国主持人行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主持人来说,他们的工作经验不足,理论知识欠缺,难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素养,以让个人在未来取得更大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属于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在当下工作中依然是人们强调的重点,如果人们不深入分析理论,那么也无法帮助自身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三、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搜索关键词为“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传播功能”的论文,能够搜索到145条信息,其中涉及到基础研究(社科)的有48条、职业指导的有20条、行业指导的有19条、文学作品的有12条、应用基础研究的有8条、政策研究的有8条、大众文化的有6条、工程技术的有5条、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5条、专业实用技术的有1条、大学教育的有11条、科普方面的有1条、经济信息方面的有1条。
上述文章当中,研究方向可分为两种:第一,主要分析文化综艺类节目自身的情况,并研究了“市场格局”、“发展形式”、“创新性”等问题;第二,站在主持人视角,研究了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养、语言表达、外在形象等方面的问题。
(一)对此类节目未来发展、制作、创新的研究
李逸群和李晓红通过共同研究撰写了《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创新推广流变》,其中涉及到此类节目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且指出目前此类节目过于碎片化、观众收视行为分散化的问题,而且分析了此类节目应该关注的创新问题。
(二)对此类节目主持人个人素养、语言表达、外在形象的研究
比较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和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可以发现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对于社会大众带来的影响更大,而且他们的价值观也会决定节目的层次。张双燕通过研究撰写了《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及其传播策略》,其中提到:“电视娱乐节目应该为受众创建娱乐性强的气氛,让更多社会大众都能体会到轻松感,并增加不同节目种类,丰富其中内容,才能够帮助当下的受众缓解精神压力,释放内在情感。此类节目的主持人更该关注语言表达上的个人特点,才能够获得更好收视效果。当下,大部分此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取得更多收益,都非常关注如何体现出主持人特殊风格的问题,但是不能过于盲目关注此类问题。因而,主持人不但应该在语言上展示出自身特点,也需要关注个人语言和广播语言相互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分析主持人语言方面的特征能够发现,他们需要逐步提升个人修养,关注职业道德问题,才能够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以及工作能力。张晓燕经过研究撰写了《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个性风格的品牌建构》,其中提到:“应该客观分析广播节目在新时代出现的变化以及市场的真实需求,进一步研究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如何设计节目,体现出主持人个人行为带来的影响,有效确定此类节目以及主持人的风格,按照发展变化情况调整节目内容,创建节目品牌,才能展现出节目和主持人的独特风格,不但要体现出节目的较高品位,也要满足社会大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设计社会各界都比较认可的节目”。周慧玲通过分析撰写了《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个性魅力的缺失初探》,其中提到:“此类节目在编排过程中应该关注节目的内涵,体现出高尚性,设计出更多展现出正能量的节目”,而且也提到主持人需要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张帆经过分析撰写了《论电视娱乐类节目主持人的定位》,其中提到:“主持人必须记住个人工作职责,关注个人工作使命,尤其是娱乐节目主持人,更应该重视个人外在形象、主持风格,学习更多知识,拓展眼界,才能够和节目组共同设计出受到社会大众认可的节目,并且不能过于落入俗套。”此篇文章站在主持人视角分析了不同问题,提出了主持人的发展方向以及需要学习的内容,而了解了主持人各方面的情况以后,能够分析出此类主持人的发展情况,确定他们将来的发展领域。
通过分析上述文章能够看出,大部分学者已经意识到此类节目与主持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研究两者关系和主持人角色变化、节目发展情况的学者较少,没有找到更多文献资料。
四、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研究的方法
本文在分析文化综艺类节目的意义、主持人的影响力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并且具体情况如下:
(一)文献研究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开展研究工作,按照研究题目,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当中查询了与“文化综艺类节目”“主持人传播功能”有关的文献资料,并获取到了大量信息,这些论文全方位地研究了此类节目的发展情况。通过汇总分析这些资料,也能够进一步了解主持人的特征、类型,以及主持人对节目带来的影响。
(二)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可以理解为通过对比分析事物的差异,进一步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业内站在主持人视角研究文化综艺类节目的传播意义的学者较少,因而属于新研究领域,本文研究相关定义、传播机制时运用了此分析方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可以理解为针对个案进行进一步研讨的方法。本文运用此方法对主持人的语言特点、影响力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庄洁勤,任冰冰.电视媒体如何直面挑战[J].市场观察,2011,(07).
[2]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4).
[3]黃升民.“媒介产业化”十年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01).
[4]司文.微电影的艺术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李雅岚.我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主持人明星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02).
[6]张双燕.电视娱乐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语言及其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10,(11).
[7]周慧玲.文学艺术与大众价值的融合——以<朗读者>节目为例[J].当代电视,2017,(12).
[8]张露.论电视综艺类节目的策划[J].东南传播,2014,(06).
[9]杨文平.云南嵩明儒家洞经音乐浅析[J].民族艺术研究,1999,(01).
[10]李荣新.论明清小曲的审美艺术特征[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1).
[11]杨旭东.说唱文学的活态文本及其传承机制——以说书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7,(11).
[12]韦佳.曲艺(说唱)创作中传承与创新之我见[J].大众科技,2016,(08).
[13](美)孙康宜.剑桥中国文学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4]杨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新知识结构的体现及培养方式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