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
学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是规范办学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因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通过文化建设获得更大的内驱力。
作为一所办学时间较短的新兴学校,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走的是一条以“创造+实验”为特色的文化创生道路,通过大胆的创构、积极的实验,不断梳理和总结,学校逐渐形成了以“活力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体系。
把握自身文化基因,在实践中积淀
文化建设需要突出学校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即学校的文化基因,才能提出适合学校发展需要并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文化。
在学校文化创生的过程中,我们紧抓学生发展特征、教师队伍特征、学校周边地域文化特征等,不断思考、总结、提炼,最终提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力”文化。
作为新建学校,学校的“活力”核心理念、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是在办学实践中探索得来的。在确立学校的核心理念之前,学校抓住“为今天,更为明天”的办学理念,并将其确立为学校的办学宗旨,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的教学、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在教学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逐渐明晰了“活力”的核心理念。
在“活力”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在总结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反思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再逐步建立学校文化的理念体系。学校文化需要有理念体系的精神坐标,更需要脚踏实地的文化实践。学校在确立“活力”理念体系的同时,也在努力进行着“创生与实验”,八年来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实践体系,包括“三层六力”的“活力”课程体系、“三实三活”的活力课堂、“六维聚能”的立体德育、“四力教师”的文化实践、“活力唤醒”的学校管理、“活力乐园”的环境文化、“能量共振”的公共文化7个方面。最终形成以“活力”为核心,包括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的较为完整的学校文化体系。
人是关键因素,文化建设要以人为中心
学校文化建设既围绕着特定的人,即学生群体展开,同时也需要特定的人,即教师群体去实施。因而,文化建设要以人为中心,始终把人性化、创造性作为基本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学校的干部团队和教师队伍。干部肩负文化建设的领导与推进的职责,尤其是作为领导核心的校长,其文化领导力至关重要;教师是文化建设工作的实施者,他们的工作热情、执行能力与创造力直接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成就。
学校努力打造“四力”教师文化。所谓“四力”,是从“活力”的科学内涵中提炼出的健康力、亲和力、行动力、创造力四个要素。基于“四力”,学校在教师文化建设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
首先,开展“健康力工程”建设,全力保障教师身心健康。其次,开展“亲和力”的熏染与培训。学校教师队伍年轻、来源广泛,针对他们的不同教育背景、职业经历和脾气秉性,通过言传身教、具体指导和多方培训,帮助他们培养亲和力。再次,针对“行动力”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提升。学校采取集体培训、骨干带动、精准帮扶等不同方式,给予教师培训机会,促进他们快速提升教学能力。最后,针对“创造力”进行激发与培养。例如,在以研促教方面,学校建立了可持续型的科研、教研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通过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他们教育教学创造力的发展。
学校文化建设得益于于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团队与一支活力四射的教师队伍。干部是得力的,他们各司其职,承担着大量的工作,而且卓有成效,作风高尚;教师是可爱可敬的,他们热情积极,有想法、肯实践,表现出很高的职业精神和风范。正是因为有了他们共同的努力,学校的“活力文化”才得以落地生根,不断发展。
整合资源,善于借力,提升文化建设效率和质量
学校文化建设不能单靠自身的力量,需要整合资源,善于借力,从而提升文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学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善于借助外部力量。例如,在落实“活力公共文化”,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整体育人环境形成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
在家校共育方面,为指导家长实施更有效的家庭教育,学校积极推进新的家校合作模式,分年龄段组织家长学校活动,邀请中外教育专家为家长开展主题讲座,与家长一起探索家庭教育奥秘。此外,学校还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邀请家长走进课堂,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学校也结合家长职业特点和特长,邀请家长开办“家长讲堂”。
在社區共建方面,学校注重打造立体的育人环境,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德育课程。例如,让学生走进周边社区参加志愿服务、环保小卫士活动,与地区企业携手合作建立“活力小种子”实践课程,为敬老院、福利院送上祝福,资助山区手拉手学校;让学生到科技馆畅游科技殿堂,到七彩蝶园学习蝴蝶知识,走进鲜花港了解植物习性,到梨花庄园体验农耕乐趣等。社会资源的利用,拓宽了教育渠道,唤醒了社会资源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活力。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