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质量:概念维度与实证研究

2020-08-31 14:55黄鲁成张家欣苗红
创新科技 2020年5期
关键词:评估

黄鲁成 张家欣 苗红

摘 要:区域创新质量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目前相关研究十分缺乏。首先,在对區域创新与创新质量研究现状梳理及评述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质量概念及概念维度,即创新社环质量维度、创新过程质量维度、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和创新效应质量维度,并阐述了四维度逻辑框架。其次,提出了区域创新质量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再次,对中国区域创新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整体创新质量平稳上升,但各区域发展呈现非均衡态势,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从创新质量维度上看,中国区域创新质量的短板主要是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各维度具有不同的短板;排名前十的省区也存在发展空间,位于中间十位的省区也有自己的突出优势。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创新质量;概念维度;评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0)5-7-14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0.05.002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高质量发展必然以高质量创新为基础,区域高质量发展必然以区域创新质量为基础。因此,研究区域创新质量概念维度、构建区域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区域创新质量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区域创新质量、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在对区域创新与创新质量研究现状梳理及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创新质量概念并进行维度分析,即创新社环质量维度、创新过程质量维度、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和创新效应质量维度,并阐述了四维度逻辑框架。其次,提出了区域创新质量指标体系与测度模型。最后,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区域创新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1 区域创新与创新质量研究综述

1.1 区域与区域创新研究

区域“定义为一个历史上发展起来的、相邻的地域社会,它拥有一个物理环境与一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以及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和其他主要地域单元、城市和国家的空间结构”[1]。有学者认为“显然,各区域通过政治、文化和经济力量的结合,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正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性、合作性、依赖性和关联性使其成为一个有价值和有趣的研究对象”[2]。欧盟认为,区域创新是“面向创新的区域活动,或面向区域的创新活动”[3]。美国国家竞争委员会认为,“真正的创新热点是区域性的,区域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石,因为它们提供邻近性,并能提供促进企业层面差异化的专业资产”[4]。Lim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可以定义为一种激励区域内企业创新能力的系统,以增强区域增长潜力和区域竞争力”[5]。柳卸林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工作,他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一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衡量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是传统的计划和干预的多少,而是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6]。这反映了中国学者在研究区域或区域创新时,涉及的是一个行政区划的概念,同时指出了政府政策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性。

区域创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区域创新能力(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区域创新集群(regional innovation cluster)、区域创新战略(reg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和区域创新网络(regional innovation network)等。其中,区域创新系统是与区域经济和外部相联系的一种安排,是根植于区域内的一套创新系统关系,是一套明知的政策思路、区域知识开发过程。区域创新能力,即以人力资本聚集为核心,对创新资源进行高效配置,并将创新想法向新的产品、工艺和服务转化的综合能力系统,以充分调动区域内技术创新组织的创新积极性,最终实现区域增长[7]。区域创新集群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企业、产业、社会不同层次创新的融合,由相互协作的不同产业集群构成,强调产业与区域建设协同,居民生活与产业层次的同步提高[8]。区域创新战略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战略,是区域经济范围内能够促进创新的包括制度、管理、技术和服务等方方面面的组织网络和系统工程[9]。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区域内众多创新主体(企业、科研机构、大学、地方政府和中介组织等)之间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下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促进创新的网络[10]。

1.2 创新质量研究主题与关注焦点

1.2.1 数据来源。为识别分析创新质量研究主题与关注焦点,首先进行文献检索,英文文献检索策略为:文献检索来源为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SCI-EXPANDED,SSCI,A&HCI,CPCI-S,CPCI-SSH,ESCI,CCR-EXPANDED,IC),检索表达式为TS=(“innovation* qualit*”),检索时间不限,检索日期为2020年2月17日。共检索到211篇文献,经过去重、题目筛选后,得到43篇,再经过摘要和原文阅读筛选,最终得到26篇相关文献。

中文文献检索策略为:以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以主题词为“创新质量”进行专业检索,全时段检索出105篇文献,经过筛选得到44篇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同上。从文献数量上看,英文文献较少,中文文献较多。其原因是其他国家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人们更关心的是创新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对“数量”的关注必然大于对“质量”的关注;而中国持续高速发展,受资源和环境约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约束,近年来积极倡导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因而人们对创新质量的关注日益增长。

1.2.2 创新质量研究主题。目前关于创新质量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主题:科学研究的质量问题、企業创新质量问题、产业(行业)创新质量问题、区域创新质量问题。

关于科学研究质量的研究。科学研究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同时创新质量的研究也起始于科学研究的质量[11]。Carfinkel提出了研究质量的概念,将研究质量定义为研究的技术性质量和研究的影响力与企业经营业务的相关性、适时性[12]。Juran认为研究质量是研究所提供的信息和知识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13]。AIC.Endres研究了研究质量和开发过程质量,认为在探索性和应用性研究的过程中,其基本产品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因此,研究活动的产品质量可以从顾客对于该信息、知识和技术的特征满意程度和信息中所含不良的免除程度这两方面加以定义[14]。Barbiroli 是在论文标题中首次出现创新质量(innovation quality)的作者,虽然他首次使用了创新质量一词,但并未对这个词的概念内涵进行阐释,只是对技术的质量从过程质量和过程效率两个方面进行评价[15]。Cabral等设计了一个创新机构研究质量评估框架,该评估框架包含参与、资源和制度文化、绩效、生产力和创新、质量、影响和可持续性、支持[16]。Berg等提出了一种用于衡量创新和研发的质量和成熟度的方法[17]。

关于企业创新质量的研究。Hanner认为创新质量是对总体创新绩效的阐述,创新质量涉及三个领域,即产品/服务、过程和企业[18]。Cammarano等利用专利数据信息考察了生物制药公司在研发过程中外部合作伙伴的直接参与对创新质量的影响[19]。Singh用专利的正向引用数量代表创新产出的质量[20]。Lahiri将创新质量定义为创新产出的影响,用专利引用代表其影响[21]。Comino等用专利质量代表创新质量[22]。Oliveira等构建了企业的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23]。Le等指出创新质量反映了一家公司在改进管理和流程以及提供比主要竞争对手更高质量的新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能力[24]。Wang等用专利申请总量代表创新绩效,用核心技术的创新数量代表创新质量[25]。杨立国等研究了高科技企业的创新质量[26]。杨幽红等认为,当一个企业在追求创新时,创新质量就表示企业通过创造新的产品、工艺和管理模式,满足顾客、员工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要求的程度[27]。Kao等研究了美国研发税收减免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28]。

关于产业(行业)创新质量的研究。Lee等将专利的被引用程度定义为创新质量[29]。Tseng等根据汽车行业的特点,构建了该行业创新质量评估的五个指标:专利数量、相对被引率、专利被引权重、科学关联和创新范围[30]。马永红等研究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从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创新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评价体系[31]。

关于区域创新质量的研究。卢盛峰等将各省份技术市场成交额和专利申请授权数作为区域创新质量的度量指标,研究了财政支出与区域创新质量的关系[32]。张古鹏等“使用专利授权率和专利长度作为创新质量的衡量指标,探讨了中国地区间创新质量的差异”[33]。张凌志采用专利有效量作为衡量区域创新质量水平的指标,研讨了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质量的关系[34]。张宽、黄凌云使用一份包含各地区专利价值的区域创新指数来表征区域创新质量,研究了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质量的影响[35]。侯建、陈恒用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表示区域创新质量,实证分析了自主研发、技术转移与区域创新质量关系中非线性动态作用机理[36]。Fritsch用知识生产函数(专利数据)测度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质量[37]。Al?nge从产品开发和过程创新方面分析了墨西哥克雷罗塔区域创新系统的质量[38]。Makkonen等通过对芬兰创新奖竞赛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家级)创新奖励可以作为知识型城市创新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39]。

1.2.3 不同研究主题下的关注焦点。对上述研究主题进行分析,发现不同层面创新质量的研究,其关注焦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创新质量的定义问题、创新质量的评价问题、创新质量的因素识别与分析问题、创新质量的影响问题。

“定义问题”的研究是指如何定义创新质量?目前在阐述“定义”时涉及的核心关键词是:需要、过程、产出、研发、效率、有效、绩效、质量、新颖和持续性等。

“评价问题”的研究包括评价框架设计;评价方法研究——专利分析、案例分析、综合评价、专家评分、生产函数;评价指标选择——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绩效指标。

“因素识别与分析问题”的研究是指哪些因素会影响创新质量?是正向影响还是负向影响?主要包括:研发方式与地理分布、产业政策、税收减免、技术多样性与技术进口、利益相关者、自主创新、合作伙伴、知识获取、员工参与和国家奖励等。

“影响问题”的研究是指“创新质量”会产生哪些结果和效应,前者指创新质量对企业绩效和成长等的影响,后者指对区域发展的总体和长远影响。

1.3 研究局限性

综上,目前关于区域创新与创新质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基础,为研究区域创新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需要指出,这些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区域创新研究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生态系统)和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区域创新质量的成果很少,且存在局限性。其次,虽然有对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质量的定义,但缺乏考虑“区域”特性阐述区域创新质量,而是直接给出了评价指标,故区域创新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缺乏实际基础。再次,现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创新活动自身(投入与产出、绩效)确立评价指标,未考虑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诸如创新社会环境、创新标准、财富公平、绿色创新等都对创新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再次,目前主要以各类专利指标(申请量、授权量、被引频次等)表征创新质量,或作为创新产出的主要指标,这样的区域创新质量指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后,缺乏对各指标间相互影响关系的分析,难以针对区域创新质量评价结果提出应对策略。

2 区域创新质量概念及维度分析

2.1 区域创新质量概念

根据上述关于“区域”及“区域创新”的相关论述,区域创新质量中的“区域”是指既具有地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特性,更具有行政区划的特性空间。本文所指的“区域”是省级行政区域。

“质量”通常被认为是“某物或某物的本质和区别属性”,是“优秀或有价值的等级”,是“事物的基本特性”[40]。根据“区域”“区域创新”和“创新质量”的研究,在阐述区域创新质量概念时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即根植于“区域”的历史、文化、行政、基础的因素(以下简称“社环”因素)。创新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并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二是创新的过程因素,即区域创新是在资源约束下的持续过程,不是权宜之计。三是创新的结果因素,即区域创新要有科技与经济的直接产出。四是创新的效应因素,即区域创新应给区域带来自然环境和社会长远效果。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区域创新质量是区域创新活动中社环、过程、结果与效应相互协调,进而推动区域健康持续发展的程度,“程度”越高,区域創新质量也越高,反之则反。区域创新质量的高低,可以依据表1(见后续)中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区域创新质量指数。不同区域间的创新质量状况可以通过计算指数进行比较;同一区域创新质量变化情况,可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指数进行比较。

区域创新质量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同。“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被定义为其产生一系列与商业相关的创新的潜力”[41]。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以区域内技术能力为基础的、实施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能力[42]。柳卸林、胡志坚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将一个地区的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6]。因此,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是面向区域经济增长与竞争力提升的研究,而区域创新质量的研究更多体现为结构性、可持续性并包括非经济性内容。

区域创新质量也与“创新记分牌”不同:“欧洲创新记分牌是帮助成员国评估绩效,跟踪关键方面进展,并确定政策重点”[43]。“记分牌”与“质量”都是对现实区域创新状态的评价,但“记分牌”主要关注创新现实绩效,而“区域创新质量”不仅关注现实的经济产出,还关注远期效应——资源环境与社会效应。

2.2 区域创新质量概念维度

全面系统地阐述区域创新质量的概念,可采用概念维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概念维度是从不同侧面(视角)观察、思考、理解概念内涵和特性的方法,也是量化概念的基础。通常把概念的不同侧面进行分类,每个类构成一个“维度”。“维度”又用“指标”进行解释和测度。将区域创新质量进行维度划分,不仅有助于理解其内涵,而且是构建其测量工具的依据。用概念维度的方法分析区域创新质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区域创新质量的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而用指标去解释和测度区域创新质量各个维度,从而将“区域创新质量”进行量化,概念量化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根据区域创新质量的定义和维度分析方法,区域创新质量可从四个维度去阐述:创新社环质量维度、创新过程质量维度、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和创新效应质量维度。

创新社环质量维度是从创新的社会环境方面对区域创新质量的考量。社环质量维度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状况。高质量的“软环境”是指不断完善的制度、政策、标准和规范以及浓郁的创新文化:创新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工具或手段,同时也存在“双刃剑”的特性,因此,区域创新既需要激励,也需要规制(制度与政策);因为“标准在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4],因此,创新质量高也需要标准与规范提供保障;适宜创新的冒险精神、合作精神、守信精神等文化氛围也是创新发展的良好软环境。高质量的“硬环境”是指创新的基础条件,诸如具有提供创新知识和新(兴)技术的高校、研究机构,具有充足的创新人才、资本与企业以及便利的交通与通讯等。

创新过程质量维度是从创新资源的投入和运用方面对区域创新质量的考量。高质量的创新过程是指创新资源数量投入持续稳定;创新资源结构配置合理;人力、原料和能源消耗低。单纯地追求创新资源的投入,而效率低下,不是高质量的区域创新。

创新结果质量维度是从创新的产出方面对区域创新质量的考量,其中“产出”包括直接经济产出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科技产出。高质量的创新结果是指,创新产出符合国家、区域创新规制要求,创新产出量多。创新产出多,但不合创新规制,不是高质量的创新产出;创新产出合规,但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或效率低下也不是高质量的创新产出。

创新效应质量维度是从自然环境和社会效应方面对区域创新质量的考量,高质量的创新效应是指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创新活动还应保证环境友好、社会公平,未导致财富分配差距扩大,能够满足区域整体和长远发展的要求。否则,区域创新不是高质量的。

2.3 区域创新质量概念维度逻辑框架

根据上述对区域创新质量四个维度的分析,可确立四个维度逻辑关系框架图(见图1)。

依据图1可知,区域创新质量的四个维度具有如下逻辑关系:第一,四个维度相互制约与影响,若单独追求某个方面的质量,不可能实现整体创新质量的提升;第二,创新规制对创新过程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创新结果有规范和放大作用,对创新效应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第三,创新过程会影响创新结果,创新结果若偏离创新规制,需要对创新过程进行调整;第四,创新结果是创新效应的基础,创新效应又约束着创新结果——不能有“结果”,缺失“效应”。高质量的区域创新是建立在创新社会环境友好、创新过程有效、创新结果显著和具有远期效应基础之上的。

3 区域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3.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①系统性。创新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这要求创新质量维度评估要具有整体性思维,指标尽可能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又能突出创新质量本质特征。②关键性。即评价各个维度的指标应来自“维度”中的关键核心要素,而不是面面俱到。③可比性。评估指标的设计是为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因而指标选取要反映评估对象的共性特征,并且具有可比性。④动态性。一方面,要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出发,反映人们对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新要求,能够及时准确获得相关数据;另一方面,指标应能反映现实“程度”状态。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指标设计原则,依据区域创新质量概念维度分析,构建如下区域创新质量维度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2.1 创新社环质量维度测度指标。测度创新社环质量的指标包括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是指创新政策的类型与数量、提供知识和技术的高校与研究机构的数量,类型与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创新。其中,创新政策的类型与数量用创新政策的政策力度来表示,用政策赋值量化方法计算各区域的政策力度[45],根据法律效力的不同,分别将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地方规范性文件、地方工作文件、行政许可批复赋值为5、4、3、2、1,进一步测算其政策力度。

间接指标是指通过创新活动实践特征审视创新社会环境的指标。因为有些创新规制、创新文化氛围是无法通过具体指标衡量的,但可以通过一些“实践特征”发现创新社会环境的质量高低,诸如外商直接投资、人才净迁入率、高新技术企业增长率等,这些指标越高,说明创新规制与文化越适应创新需要,否则,难以吸引创新人才、创新资本、高新技術企业。其中,人才净迁入率指标采用侯爱军[46]等学者的测算方法,如公式(1)所示:

[人才净迁入率=新增就业人才量-新增高校毕业生数就业人才总量×100%](1)

3.2.2 创新过程质量维度测度指标。测度创新过程质量维度的指标包括创新活动基础指标和效率指标。“创新活动基础指标”包括R&D人员数量/区域内就业人数、研发强度(R&D经费投入/区域GDP)、区域内研发经费增长率,这些指标是创新质量提升的数量基础,没有大规模、活跃的创新活动,评价质量就没有意义。“创新效率指标”是指创新活动中使用劳动力和能源的效率,具体测算公式如(2)、(3)[47]所示,能源效率测算方法采用单要素测算法,直接用GDP除以煤炭能源消耗量:

[劳动生产率=区域GDP区域内就业人数]                              (2)

[能源效率=区域GDP能源消耗总量]                                   (3)

3.2.3 创新结果质量维度测度指标。测度创新结果质量维度由两个方面、四个指标构成:一是具有经济价值潜力的科技产出指标,包括“万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创新国家奖(国家科技奖、全国质量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科技奖包括三个类别,即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每个类别有三个等级,即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根据谭春辉[48]的研究,将三个等级奖励的权重分别设为10、2、1;另,在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将全国质量奖、中国专利金奖权重分别设为2、2。由此获得“创新国家奖”指标数值。二是经济产出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净利润”和“人均技术市场成交额”。

3.2.4 创新效应质量维度测度指标。测度创新效应质量维度的指标包括“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自然环境效应”采用区域内环境案件数量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表示,“环境案件”多,“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大,表明创新对自然环境的正向影响效应比较低,反之则反;“社会效应”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表示,“城镇登记失业率”高、“城乡收入差距”大、“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表示该区域内创新对社会的正向影响效应比较低,反之则反。其中,城乡收入差距采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度量。

3.3 评价模型

3.3.1 采用效用值法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在无量纲化处理时采用效用值法,效用值规定的值域是[0,100],即该指标下最优效用值为100,最差效用值为0,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其中区域内环境案件数量、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乡收入差距为负向指标,标准化方法如公式(4)所示,其他指标为正向指标,标准化方法如公式(5)所示。

3.3.2 离差最大化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离差最大化是通过比较某一指标与所有指标的总离差来衡量指标的重要性,比值越大,表示其权重越大。计算步骤如下:

3.3.3 计算30个省、市、自治区各维度得分。在(2)中已经求得各指标权重,则各维度的权重为该维度下所有指标权重之和:

4 区域创新质量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由于港澳台地区数据获取困难,西藏地区部分数据缺失,因而本文以2012—2017年中国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进行区域创新质量评价,原始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火炬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以及wind数据库、北大法宝、教育部网站、相关政府网站等。各指标测算公式如上文所示。

4.2 区域创新质量评价结果

计算各区域创新质量指数以及四个维度分指数,如表2、表3所示。其中,表2给出了2012—2017年各区域的创新质量指数及综合排名,表3给出了30个省、市、自治区2012—2017年各维度分指数的平均值及排名。

5 区域创新质量实证结果分析

5.1 区域创新质量综合结果分析

根据表3计算结果,同时结合各维度的指标数据平均值(见图2),对中国2012—2017年各区域创新质量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总体态势分析。由表2可知,区域创新质量综合排名前十的地区是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湖北和河南,其中前八位全部来自东部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五个省份(市)各维度均位于全国前七位;中部的江西、安徽、湖南,东部的海南,西部的重庆、四川、陕西、广西以及东北部的吉林和辽宁创新质量指数位于全国中间十位;排名后十位的省份是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贵州、云南、甘肃、新疆、青海和宁夏,其中八个来自西部地区。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创新质量发展存在地区非均衡特征,大致呈现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态势;位于平均水平以上的地区有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福建、湖北和河南,即排名前十的地区。

第二,创新质量总体“短板”分析。由表3分析可知,“创新结果质量”是制约中国整体创新质量的短板——在4个创新质量维度中该维度得分最低,30个省级行政区域无一例外,这说明我国的创新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不高,应当重点加强。

第三,从创新质量的四个维度分析“短板”可以发现(见图2),造成创新社环质量短板的共性原因是引进外资的环境;造成创新过程质量短板的共性原因是研发人员数量及占比较低;造成创新结果质量短板的共性原因是技术成果交易不活跃(说明科技成果转化、扩散存在不足);造成创新效应质量短板的主要原因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不高。

第四,创新质量排名前十区域的“短板”分析。创新质量排名前十区域还存在自己的“短板”:天津创新社环质量维度和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存在短板,主要是创新政策完善、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建设方面存在不足,科技产出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均较低;北京和上海都在创新社环质量维度方面存在短板,主要是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存在不足;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湖北、河南均在创新过程质量维度存在短板,主要是研发人员队伍建设及在就业中占比存在不足。

第五,排名居中十区域的优势与短板分析。由表3可知,创新质量指数排名居中的区域,其中有些维度的排名居5~10位,再结合图2进行分析,可发现这些区域的强项和努力方向:海南的创新效应质量维度全国排名第五,这表明该省创新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名列前矛,但在创新人才引进、外资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方面存在短板;陕西和重庆创新过程质量维度分列第七、第十,表明这两个地区在创新投入和资源使用效率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都在创新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存在不足;安徽和湖南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分列全国第八、第十,表明两省在创新科技产出和经济产出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都在创新的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方面存在不足;吉林创新效应质量维度全国排名第八,这表明该省在创新的自然环境效应和社会效应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创新政策完善、人才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存在不足。

第六,排名后十的区域主要短板是创新过程质量维度,主要原因是研发人员占比不高,人才引进不足。

5.2 区域创新质量动态分析

图3直观展示了各省、市、自治区2012—2017年的创新质量评价结果及年均增长率,灰色虚线表示30个区域六年来创新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为了清楚地观察2012—2017年中国东、中、西、东北部创新质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中国东、中、西、东北部的划分,表4给出了各地区创新质量指数的平均值,并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各地区创新质量变化趋势图。

由图3可以看出,2012—2017年,除新疆外,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创新质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整体创新质量稳步提升。但是,除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5个东部省份(市)近几年创新质量指数超过50以外,其他地区历年均低于50,说明中国创新质量普遍不高。

排名前十的省份中,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这7个省份(市)2012—2017年创新质量均在平均值以上。其中,北京是唯一一个历年来创新质量指数均超过50的地区,且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广东创新质量增长最快,尤其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其创新质量一跃成为除北京外最高的地区;上海、江苏创新质量平稳增长;浙江增速较快,有逐渐赶超江苏和上海的趋势;天津虽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近两年(2016年、2017年)创新质量指数略微下降;福建、湖北、河南三省陆续从2013年、2014年开始创新质量才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福建增速较快,2012年福建与天津、山东创新质量指数相差5,2017年其创新质量超过天津和山东。

位于中间位置的十个省份(市、自治区)中,广西、湖南、重庆、陕西、辽宁五个省份(市、自治区)创新质量发展较好,平均增长率位于全国第一、四、八、十、十一位,发展势头良好。江西、安徽、四川、吉林、海南创新质量缓慢上升,但直至2017年,吉林、海南、陕西创新质量仍未超过平均水平,而四川2017年刚达到平均水平。

位于下游的十个省份(市、自治区)创新质量均未达到且较大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增長率较高的省份(自治区)是贵州、云南、宁夏,贵州的年均增长率仅次于广西,居全国第二。新疆是全国唯一一个创新质量呈负增长的地区。

由图4可知,中国东部地区创新质量最高,且与其他三个地区相差较大。中、西、东北地区历年创新质量指数均在平均值以下,其中,中部地区创新质量指数接近平均值,与东北地区相差较小。西部地区创新质量最低,其创新质量指数远低于平均值。各地区创新质量并未呈现收敛趋势,且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6 结论与建议

针对当前区域创新质量研究日益重要而相关研究成果比较少的情况,本文在对区域创新、创新质量研究现状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创新质量的概念,并从概念维度视角进行了分析,即区域创新质量由区域创新社环质量维度、区域创新过程质量维度、区域创新结果质量维度和区域创新效应质量维度构成,并阐述了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据此对中国2012—201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质量进行了评价。

[18] HANER U E. Innovation quality—a conceptual framework[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2, 80(1): 31-37.

[19] CAMMARANO A, MICHELINO F, CAPUTO M. Enhancing innovation quality through the involvement of external partners: An explorative analysis o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C]//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CE/ITMC). IEEE, 2017: 324-334.

[20] SINGH J. Distributed R&D, cross-regional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quality of innovative output[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1): 77-96.

[21] LAHIRI N.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R&D activity: how does it affect innovation qual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0, 53(5): 1194-1209.

[22] COMINO S, GRAZIANO C. How many patents does it take to signal innovation qual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15, 43: 66-79.

[23] DE OLIVEIRA M, JUNIOR I G, BREJAO A S, et al. Innovation quality: discussion and a model for measurement[J].Independent Journal of Management & Production, 2019, 10(6): 2124-2147.

[24] LE P B, LEI H. The effects of innovation speed and quality on differentiation and low-cost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case of Chinese firms[J].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2018, 12(2): 305-322.

[25] WANG X, ZOU H. Study on the effect of wind power industry policy types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ownership enterprises: Evidence from China[J]. Energy policy, 2018, 122: 241-252.

[26] 楊立国,缪小明,曾又其. 基于企业成长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创新质量评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6): 79,96-98.

[27] 杨幽红.创新质量理论框架:概念、内涵和特点[J].科研管理,2013,34(S1):320-325.

[28] KAO W C. Innovation quality of firms wit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ax credit[J].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018, 51(1): 43-78.

[29] LEE W L, CHIANG J C, WU Y H, et al. How knowledge exploration distance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innovation[J].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2012, 23(9-10): 1045-1059.

[30] TSENG C Y, WU L Y. Innovation quality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performance implic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6, 37(1-2): 162-177.

[31] 马永红,张景明,王展昭.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空间差异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9):89-95.

[32] 卢盛峰,刘潘.财政支出与区域创新质量: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J].宏观质量研究,2015,3(1):93-101.

[33] 张古鹏,陈向东,杜华东.中国区域创新质量不平等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29(11):1709-1719.

[34] 张凌志.知识产权保护、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质量的关系: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9(6):43-52.

[35] 张宽,黄凌云.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区域创新质量?:来自中国对外贸易的解释[J].国际金融研究,2019(9):32-42.

[36] 侯建,陈恒.自主研发、技术转移方式与区域创新质量[J].中国科技论坛,2016(11):89-95.

[37] FRITSCH M.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J].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2002, 25(1): 86-101.

[38] ALANGE S, ARDILA A, SCHEINBERG S. The Quality of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the case of Querétaro, Mexico[C]//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QMOD Conference Management Challenge of the New Millenium in Monterrey, Mexico, August 4-6, 2004. 2004: 21-37.

[39] MAKKONEN T, INKINEN T. Innovation quality in knowledge cities: Empirical evidence of innovation award competitions in Finland[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4, 41(12): 5597-5604.

[40] Quality [EB/OL]. [2020-03-19].https://www.thefreedictionary.com/quality.

[41] STERN S, PORTER M E, FURMAN J L.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0.

[42] 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43-48.

[43] European Innovation Scoreboard 2017 [EB/OL]. (2017-06)[2020-03-19].www.rvo.nl/sites/default/files/2017/06/European_Innovation_Scoreboard_2017.pdf.

[44] Standards for innovation [EB/OL]. [2020-03-19].https://www.cencenelec.eu/research/innovation/Pages/default.aspx.

[45] 張炜,费小燕,肖云,等.基于多维度评价模型的区域创新政策评估:以江浙沪三省为例[J].科研管理,2016,37(S1):614-622.

[46] 侯爱军,夏恩君,陈丹丹,等.基于供需视角的我国区域人才流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9):141-145.

[47] 马茹,罗晖,王宏伟,等.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7):60-67.

[48] 谭春辉.我国普通高校科技创新社会影响力的测度:基于2000—2007年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的统计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3):82-85.

猜你喜欢
评估
论我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评估主体的基本属性
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
图表
地方立法后评估刍议
评估社会组织评估:元评估理论的探索性应用
360度绩效评估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的应用探析
资产评估法评析
基于幼儿园评估结果运用问题的评估方法改良
资产评估法的五大制度创新
地方立法后评估制度的内涵及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