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传媒业的变革及影响

2020-08-31 14:48葛方度
中国广播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媒业信息

葛方度

【摘要】本文从信息采集、内容集成、信息分发三个视角分析5G技术给传媒业带来的革新。在此基础上,阐释5G技术将提升媒体人创作深度,增强新闻受众现场感和参与感,也将带来新闻鸿沟加剧、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人的主导作用被弱化、信任与隐私问题突出等弊端。本文提出,传媒业应该坚持以满足受众需求为核心,持续提升新闻品质,加快5G技术环境下的建章立制,不断加强对新闻内容的监督,以“内容+技术”为切入点构建国际化的中国传播话语体系,在全球传播中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5G 人工智能 变革 媒体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的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①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四全”媒体,指出了5G应用背景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方位。同年6月6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5G的正式商用在给传媒业带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引擎。5G技术以其高速率、低延时、大连接的特性,成为推动新时代传媒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影响着新闻媒体人及公众的生活,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一、5G技术给传媒业带来的改变

5G即第五代通信技术,随着該技术商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5G技术终于走进现实生活。中国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显示,5G将提供至少10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②,并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三个特点。5G被认为是未来网络的基础设施,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③新的信息技术将会创造新的传播方式与传播环境,也势必将在生产模式、业态格局与边界领域给传媒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因此,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开始提前布局,希冀能够保持自身在本行业中的竞争力。2019年11月20日,我国首个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5G新媒体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基于“5G+4K/8K+AI”等新技术全新打造的综合性视听新媒体旗舰。可以想象,当5G将世界互联为一个场景之时,人类社会也将进入万物皆媒的网络连接世界,传媒业也将在信息采集、内容集成、信息分发三方面出现巨大变革。

第一,采集速度将更加迅速,信息数量也将更加丰富、全面。在万物皆媒的时代,海量数据将助力传媒业向数据化、智能化转型。一方面,5G网络基础设施建成后,每平方公里100万台设备将会被编织成连接紧密的泛在网格局,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包括智能家居设备、智能联网汽车等)都将会加入传播网络中,其所产生的数据将帮助人类突破自身认知和感官的局限,从更多空间及角度来获取与解读信息。对于人工获取信息而言,这类信息源在感知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方面都有显著的优势。④另一方面,覆盖广泛的物联网、多样化的传感器和智能化设备将为海量数据的采集、传输提供更为便捷的实现途径,数据采集的体量也将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样,5G环境下物联网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算法技术相结合,将使传感器新闻的应用产生质的飞跃。媒体可以通过物联网实时获取、使用来自传感器的信息数据,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新的视角和线索来构建新闻报道。

第二,“现场云”将助力高清视频直播,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新闻产品将成为主流。在5G大带宽、高速率的技术优势助推下,实时、高清、多路信号直播,可以使不在现场的观众亲身体验近似于现场获取信息的感受。因此,比短视频内容更丰富的中、长视频,特别是具有实时传播优势的高清视频直播或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在2020年初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央视频”客户端推出的以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为主题的“慢直播”脱颖而出,短时间内观看人次过亿,成为主流媒体报道中参与度和讨论度最高的新闻类产品之一。5G所带来的高清视频传播的突起,势必会使社会表达的核心语言、关键性的交流都被视频所取代。⑤4G时代出现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受制于网络数据处理能力和穿戴设备价格等因素,生产的信息产品使用户无法获得理想的体验。而5G的网速恰好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网络敏感特性相适配,做到虚拟场景和新闻现实的完美融合。因此,这种现场感与实时性,再加上实时视频流与新闻信息多角度数据采集相结合,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新闻现场的表现能力,给大众带来真实的“浸入感”。

第三,智能终端将推动新闻产品的场景化传播,沉浸式、交互式体验将变革用户的传统体验感受。在5G技术支持下的人工智能设备,将通过构建的物联网突破4G环境中以场景为单位的信息分发瓶颈,实现信息传播向深度发展。以家庭场景为例,电视媒体可以在高速信息处理速度和云平台大数据的支持下,通过物联网提供更多形式的服务内容,如全景视频、虚拟现实体验、超高清视频、电话会议等。此时,传媒平台也将不再是一个以传播新闻、新知信息和提供娱乐为主的小媒体平台,而将会发展成为集信息、教育、娱乐、购物、医疗和交通等围绕人类各种生活与工作需求的大信息交换平台。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只需要了解不同场景的需求,发掘适合不同场景的应用程序,借此向用户提供精准、适合的内容。

二、5G技术对媒体从业者及公众媒介体验的影响

5G技术将直接催生传媒业的变革,也将对媒体从业者产生很大的影响。首先,对媒体从业者而言,5G技术将使其有更多闲暇时间创作具有深度的新闻作品。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在传媒业,必将解放和发展传媒业的生产力,提升新闻制作和传播效率,丰富新闻产品种类和传播样态。媒体从业者可以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创作具有深远意义的新闻产品,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对5G+人工智能技术所创作的新闻产品进行监督,并不断丰富与创新5G+人工智能技术在传媒业的应用。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判断什么类型的工作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以及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机器建立起新的合作关系。⑥

其次,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的局外人,而能够通过5G技术获取现场感。5G技术使新闻事件的细节被记录得越来越丰富,甚至被复原或重现,用户通过沉浸式体验可以成为现场目击者并重新塑造新闻的传播和表现形式。例如: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基于5G网络的虚拟现实直播成为各主流媒体重要的辅助报道手段。这类虚拟现实新闻不再是对事件的简单陈述,而是呈现出360度全景还原的虚拟场景,试图让用户置身于新闻现场并参与报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5G技术将使新闻制作方与用户的联系密切起来,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及公正性。

最后,定制新闻体验等将促进个人更加便捷地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5G传输技术的出现将重新定义定制化新闻这个概念。受限于技术手段及数据采集的局限性,目前媒体所提供的大多数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在信息批量化生产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偏好进行信息与用户的匹配,这种匹配与用户真正的定制化要求相去甚远。而5G技术将可以对用户所在的场景属性进行收集,并将用户当下的个体需求和感受的变化通过穿戴设备等实时反馈给内容生产者。这也使个人能够更加便捷地参与公共议题的讨论,推动用户与新闻媒体之间构建新型的关系。

5G在给传媒业及公众媒介体验带来巨大进步性的同时,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将随之存在。

第一,新闻鸿沟加剧。5G网络技术在推动新闻行业变革的同时,或将加剧该行业及信息的贫富差距。5G网络技术将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新闻行业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鼓吹网络无界、数据自由流动的论调,试图进一步把控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技术发展,进而掌握这些国家新闻媒体行业的舆论导向。如果发展中国家无法独立掌握5G技术,其国家发展及其新闻媒体行业的走向将会遭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涉。此外,5G技术将进一步拉大信息贫富差距,技术鸿沟将使个体参与新闻创制、新闻知识获取、知识财富创造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

第二,虚拟与现实界限模糊。如果有较强的媒体精英想控制互联网新闻信息,借以监控并操纵他人,那么许多普通受众将被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创造的虚拟世界所裹挟,沉浸其中而无法分清现实与虚拟世界。正如法国学者鲍德里亚的“内爆”预言:后现代社会中的媒介造成拟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内爆,拟象因为大规模的类型化而取代了真实。⑦因此,在5G技术环境下,传媒业应警惕鲍德里亚批判的这种媒介营造“超真实”现象的消极影响。

第三,人的主导作用弱化。万物互联使人类更容易获取新闻信息,但过度依赖机器获取信息也将使人的角色被弱化。物联网中物的信息会随时随地涌人人们的生活,公私界限也将在信息过载中变得更加模糊,从而造成人类过度依赖机器获取新闻信息的不良后果。正如美国女性主义哲学家唐纳·哈拉维(DonnaHaraway)所讲的“赛博格宣言”:人从制造机器到寄生于机器,又或者说,人和机器都仅仅是赛博格的组件。③随着5G技术在新闻信息中的大规模应用,如果人和物、物与物、物与人高度连接的未来使人类更加孤立存在的话,那么未来社会的人类即使能够获取大规模的新闻信息,但却因为无法形成或维持未经媒介化的传统人际关系,这将最终导致人类社会中的人陷入弱化、孤独的后果。

第四,隐私与信任问题突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上“云”将进一步降低对设备的要求,使人们的生活更轻松便利。但是,与便利相伴的病毒蔓延和隐私问题同样值得重视。当更多的信息数据处于云服务商提供的存储平台中,黑客更容易窃取国家和企业的机密信息,病毒更容易得到传播。对于普通用户而言,隐私变得更加不可控,个人信息处于更大的泄露风险之中。目前,以现有人际传播为主的新闻监管审核机制和信息过滤技术还难以满足5G时代立体信息传播为主的需求,这就要求新闻机构与政府密切合作,完善5G时代新闻媒体中的个人隐私等安全治理体系。

三、对5G技术应用于新闻业的思考

第一,警惕“技术至上”思维,注重5G技术为人服务的真正核心,切实提高新闻的品质水平,避免新闻价值本身立场的弱化。无沦信息技术如何发展,媒介技术如何更迭,对事实真相的追寻永远是新闻行业立足的根基。5G技术带来的极度接近“真实”的新闻体验,并不能完全代表事实真相。如果过度追求这种所谓的“真实”新闻,反而会使新闻传播失去其专业性、思辨性的价值,从而淹没在琐碎的信息海洋中。为此,新闻媒体需坚持追寻事实真相,不断提升新闻的专业品质和产品服务。首先,新闻工作者要不忘初心,坚决抵制虚假新闻,深入新闻现场,完整调查、记录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不能擅自使用未经核实的网页信息。其次,设立专门的信息审核部门,在新闻发布之前加大信息的审核力度,严把新闻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最后,新闻媒体需坚守媒介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客观深度剖析新闻事件,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第二,加快出台SG网络环境下的新闻行业的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对新闻内容的监督。政府须及时出台适应当下传播环境的媒体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制定的相关法律和条例不仅要适合对新闻媒体的管理,也要适合对有计算能力和信息传输能力的移动终端等电子信息设备的管理,这才能同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演变趋势相匹配。

除了网站、客户端、平台、信息服务提供商以外,参与网络信息传播的用户也应成为被管理和监督的对象,其参与信息传播的权利和隐私问题也应被相关管理部门所考虑,并对其新闻信息传播行为进行立法。此外,相关部门还须加大对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失范行为的惩罚力度,严厉打击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诈骗和网络暴力等行为。

第三,从“内容+技术”的角度构建我国在世界的传播话语权,在全球传播中发出中国声音。目前,我国的5G技术已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随着该技术在媒体行业的深入运用,我国的全球传播力、信息话语权也将得到技术的加持。对此,新闻媒体应尊重5G环境下媒体传播规律,根据不同的网络传播平台特点,革新媒体叙事方式,运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注释

①《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9-01/25/content_5 361197.htm.

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17年6月,http://www.imt2020.org.c n/zh/documents/download/5 1.

③《5G将带来什么?引入广电意味什么?与4G网络如何互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谈5G热点问题》,新华网,http://www.xinhu anet.com/fortune/20 19-06/06/c_112459203 3.htm.

④翁之颢:《5G时代的广电业态图景展望》,《视听界》,2019年第1期。

⑤喻国明、曲慧:《边界、要素与结构:论5G时代新闻传播学科的系统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8期。

⑥Experts Optimistic About the Next 50 Years of DigitalLife, October 28, 2019, https://www.pewresearch.org/internet/2019/10/28/themes-about-the-next-50-years-of-life-online/.

⑦[法]讓-鲍德里亚:《仿真与拟象》,马海良译,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⑧李建会、苏湛:《哈拉维及其“赛博格”神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3期,第20页。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传媒业信息
试论融合发展语境下文化传媒业的新路径
欧洲传媒系统面面观之瑞士传媒业图景下
传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
移动互联网给传媒业服务业带来深刻变化 新时空 新业态 新互联
中国传媒业资本运作现状及趋势分析
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
健康信息(十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