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梅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此引发出一个重大社会风险治理话题。本文通过梳理疫情期间新闻传播相关材料发现,声音媒介、声音作品在化解重大社会风险、促进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在重大社会风险治理中,声音媒介由于其“小”媒介的特性而进入选择者视野的概率较大;另一方面,声音媒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更具有传播感染力,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动员作用。
【关键词】声音传播 社会风险 社会治理 新冠肺炎疫情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回顾2020年1月以来新闻传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工作,可以看到,新闻传播场域在整个社会场域中处于中介位置,它能够渗透到社会各场域,影响各场域内部的运作,影响各场域与其他场域的关系。事实上,社会生活的各场域都需要对外传播信息、接收信息,从而安排、调整本领域的活动与工作。对于社会个体,无论是整体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环境,还是具体的新闻传播行为、作品,都是每个个体生活、工作、学习的重要资源与影响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传播活动每天都在影响着人和社会的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组织构成及更新。疫情期间的中国社会,新聞传播活动有其自身特色与突出表现。
梳理相关材料,我们发现,声音媒介、声音作品在化解重大社会风险、促进社会治理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这里所说的声音媒介包括:无线广播、有线广播(乡村大喇叭和流动宣传车等)、网络广播及广播频率(节目)新媒体等。
一、重大社会风险治理中的信息传播要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 Ulrich Beck)就提出了“风险社会”的理论,对风险、风险社会、全球风险等诸概念做了辨析。在他看来,风险是一种潜在的、会造成破坏后果的可能性,是激发行动的先兆。旧的工业社会正在被风险社会代替,这种社会并不意味着当今社会比以往具有更多风险,而是风险性质的转变。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创制了迥异于以往的风险图景。①在国内,中央编译局研究员杨雪冬2006年提出,现在可以说是全球风险社会,风险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且,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中国面对的风险更加具有复合性,更容易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演化为灾难。风险的分类有多种标准,按照风险来源,风险可以分为自然具有的风险、技术引发的风险、制度引发的风险、政策或决定造成的风险以及个人造成的风险。②由此,“危机”是“风险”的实践性后果③,是现实化的风险,并在其烈度足够大的情况下演化为灾难。
应该说,新冠肺炎疫情的源头是自然风险、生物风险,但是它在人类社会迅速传播,又因为它对人类社会来说是全新的、具有百分之百的认知不确定性,使其蕴含着极大的社会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就是极大的社会危机,这种危机演变到一定的程度就是社会灾难。
事实上,在今年1月底和2月初,国内的确诊感染数字不断攀升,风险已经成为危机,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恐慌。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了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果断决策,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全国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各地实施了排查、管控、隔离等措施,一段时间之后,疫情蔓延的势头得以遏制。可以说,爱热闹的中国人接受了安静地待在家里,接受了不与其他人聚餐、娱乐的生活方式;公共场所关闭,公共文化服务业、旅游业、餐饮住宿业等停业,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这种非常规手段的顺利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所起到的改善公众认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种短视频宣传片在人们手机里播放,在乡镇地区,每天街头大喇叭响彻着街道主任、村主任的各种喊话。
可以看到,新冠肺炎病毒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并潜藏着巨大的社会风险,这也必然要求防疫抗疫传播工作起到迅速改善公众认知的效果。而声音传播手段和声音作品,相对于其他传播手段和作品,恰恰能充分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二、声音媒介的优势
在重大社会风险治理中,声音媒介进入选择者视野概率较大的原因是声音媒介是“小”媒介,容易被急于传播的信息管理者、内容生产者、传播者和接受者所选择。1973年,传播学之父施拉姆(WilburSchramm)提出了一对有趣的概念:“大”媒介(BigMedia)和“小”媒介(Little Media)。所谓“小”媒介是指那些花费少、操作简易而见效快的媒介,如广播、幻灯、图画、教科书等;而“大”媒介则是指那些现代化程度高、较为复杂、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才能显现的媒介,如电影、电视、电脑教学等。④用施拉姆提出的受众媒介选择或概率公式来分析,也就是说,一种媒介被选择的可能性与受众(用户)能从这个媒介得到的报偿的程度(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的需要的程度)成正比,与受众(用户)投入媒介的耗费(时间、金钱、物资、智力等)或者说与选择者得到这则内容和使用途径的难易状况成反比。
显然,相比印刷媒介、电视媒介、新媒体融合传播,声音媒介制作环节少、制作难度小、制作二FU播周期短,每个公民只要打开平台媒体的应用软件或手机、电脑自带音频软件,将自己想要讲述的信息、周边的声音信息,按照构思顺序采录,就能直接发送、上传到众多音频平台;专业媒体的声音报道也只需要极少的专业媒体人就能完成采编刊播,甚至只要一个人就能迅速将自我报道语言、现场实况音响、采访录音进行合成,并迅速传回媒体编辑部及其新媒体平台播出。
在重大社会风险治理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相比其他媒介,声音媒介具有强大的覆盖力。在城市,声音媒介能够消除最后的信息传播死角。新冠肺炎疫情最初在武汉传播,如何让每天巨大的流动人口停下来以阻断病毒传播成为重中之重,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全体人民知道病毒的特性和危害,了解正确的防疫举措并理解相关信息,认同党和政府的抗疫精神。相比政令传播,媒体传播特别是声音媒体的传播要迅速,尤其是对广大农村地区的人群来说,大喇叭一喊就能到达各家各户、是较理想的传播手段。
在乡村,声音媒介以其成本低、共享性、强制性和易懂性,便捷地实现了信息覆盖和传达的全员性。社会治理在乡村治理的信息传达层面,是确保乡村居民都能获得、理解信息。这里重点有两个意思:一是“都能获得”。它既有传播覆盖面的要求,要求信息覆盖到每一个人,也有强制性的隐性意义,即哪怕是不想不愿知道信息的人也要覆盖到。二是“都能理解”。这里要求信息尽可能快地被理解,且乡村居民能够听得明白。在突发公共事件时更要求相关正确信息、指导性信息能尽快到达每个人,并被每个人所理解。新冠肺炎疫情在春节前夕暴发,春节正是我国大量人口在城乡流动尤其是从城市回流乡村的时期,有大量农民工返乡、大量暂居城市的人员及其家庭返回乡村,一旦回到乡村,他们便会抓紧时间与亲友故知聚集。此时,何种媒介能够最快地传递防疫抗疫信息,从而让所有这些流动、聚集被叫停?声音媒介在乡村显示出了强大的力量。
通过对声音媒介在疫情期间的覆盖和传播力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乡村大喇叭的“广播喊话”在1月23日以后的媒体报道中曾多次出现。我们以“大喇叭”作为关键词,用网络爬虫工具对1月23日至3月1日期间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环球网、澎湃新闻等网站发布的新闻进行了抓取,共得到了58篇新闻作品。在微信上以“大喇叭”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所搜到的新闻信息条数更多,新闻发布主体也从主流媒体扩大到了乡镇村一级的政务组织、企业、学校、群众团体等,其中的信息充分说明了乡村大喇叭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我们用“广播喊话”作为关键词在慧科新闻数据库对1月23日至3月30日的新闻报道进行抓取,共获得了主流媒体(中央及省级报纸)和新型主流媒体(中央级媒体的网站和知名传统媒体网站)的73篇新闻作品。研读这些新闻作品,我们看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各地纷纷发挥了各级应急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无线广播、有线广播的优势,在区域内进行重复性、滚动性的防疫抗疫信息播报,让每个人都能听到相关信息,知晓情况。毕竟,视觉信息可以选择性不看,但声音信息在无准备的情况下难以选择性不听。2月中旬后,在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有些乡村学校由于互联网信号覆盖不到或不稳定,或由于学生缺少收视设备、智能手机等,又开始运用无线或有线广播来上课了。⑤声音传播成本低、易操作的优势又一次得到了彰显,它证明广播不仅是性价比最高的传播手段,还能成为公共服务工具,是人们生活、生产、学习托底的媒介。
三、疫情防控中聲音作品的优势与实现形式
声音符号的穿透性强且对感官的要求单一,具有强大的伴随性,不影响人们在收听的同时继续其他活动。虽然相比视听兼具的影像传播符号多样性弱一些,但是,只要语言符号的内容足够有力、声音传达本身足够生动,其表意功能和动员功能就足够强大。有媒体报道说,和许多老年人一样,江苏昆山有一位老大爷离不开“亲近”了几十年的“话匣子”,老大爷说:“我年纪大了,不会上网,眼睛也不好,贴的通知也看不清楚,这‘话匣子一广播,各种消息我就都知道了。”⑤这位老年受众的表达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声音媒介和声音作品的“小”媒介优势。而且,这种传播方式在信息理解难度指数上较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主要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心理特点都使得声音作品更便于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Wilhelm Friedrich Hegel)就有关于声音的判断,他说:“迅速消失的声音世界却通过耳朵直接渗透到心灵的深处,引起灵魂的同情共鸣。”⑦诚然,声音作品有转瞬即逝的不足,但是它同时有超过其他任何传播符号的天然优势——运动态的声音直接刺激感官,立刻引起信息在耳朵和大脑皮层之间的转换。而视觉传播的文字、图像符号引起感官的震颤感却相对没有声音这么强烈。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 JohnDewey)也认为,耳朵和耳朵之间的联系远比眼睛和眼睛之间更接近多样化。视觉是一个旁观者,而听觉却是一个参与者。⑧这就是声音作品及其传播在唤起受众的参与性、拟态互动方面的优势。
的确,在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代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其他重大社会风险事件中,广为称道的声音作品不仅仅有听觉动感刺激的优势,还有接近性、亲和力、拟态互动性强的优势。首先是各基层媒体(地市级媒体、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方言“喊话”和地方曲艺形式的防疫宣传——如快板书、地方戏版的防疫说唱。2020年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1月26日,安徽省毫州市的村干部“广播喊话”在《光明日报》上报道出来,这个“广播喊话”就在当地微信朋友圈中传播开了。“广播喊话”在语音形式上采用方言,音量大,语音亲近且抑扬顿挫,所形成的在场感极强;在表达方式上,采用第一人称对第二人称“你”“你们”讲话的聊天方式,做到了眼前无人但胜似有人,能够很好地唤起听众的拟态参与和互动;在说服技巧上,摆事实、讲道理,幽默生动与强势警告并用,传播的感性诉求、理性诉求共存,容易感染人。
2月3日的“光明日报”微博报道了《李丹丹喊话北京的哥》⑨,这是“平谷区刘家店的李丹丹,也是北京首汽公司的出租车司机”,他就出租车司机该如何做好防疫、宣传防疫进行广播喊话,他在喊话中“念念”“区里和大伙一起商量”而编出的顺口溜。这里的“喊话体”中还包含着顺口溜这一通俗的信息传播形式,表达方式亲切贴近、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易记易懂易扩散。还有各地广泛采用的传统曲艺宣传作品如诗朗诵、三句半、天津快板、安徽鼓书等。
如果说广播“喊话体”“曲艺体”主要是疫情防控中城乡社区的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形式,那么在主流媒体中以《天使日记》《战“疫”日记》《我的战“疫”故事》等为名称的声音“日记体”报道,则融声音的强伴随性、渗透力、直接表意性、情感性和“日记体”的亲切性、个人性、生活性于一体,将个体叙事和家国记忆的宏大叙事有机融合,形成巨大张力,强化了主流宣传。对此,历史学、档案学、文学领域的研究已有论述,如有研究者揭示了日记所表达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关系,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哈布瓦赫( Maurice Halbwachs)提出:“社会本身不进行记忆,只有拥有记忆器官的个体才进行记忆,个体记忆为集体记忆提供来源和支撑,相比于躺在档案库房中一卷卷冰冷的文字而言,个体记忆更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亲切感,秉承真实、客观、可信的特征,在全面建构社会记忆的过程中承担着无可比拟的角色。”⑩在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历史的底稿必须尽可能缝合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且个人表达形式的作品更能获得受众和用户的认可,这种语音形式的声音日记最能给人以真实感。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時至今日仍然在其他一些国家蔓延,不同国家的抗疫工作采取不同的形式、步骤,带来不同的结果,而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这与中国全社会众志成城、无私奉献、巨大牺牲密不可分,其中信息传播工作和媒体的努力在引导舆论、动员民众、鼓舞斗志、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化解了潜在的社会风险,避免了新的风险、危机。事实证明,新闻传播工作在社会风险与社会治理中是极其重要的。
注释
①见乌尔里希·贝克的一系列著作,如[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张文杰、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版;[英]芭芭拉·亚当、[德]乌尔里希·贝克、[英]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社会理论的关键性议题》,赵延东、马缨译,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杨雪冬等:《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0页。
③童星、曹海林:《2007~2010年国内风险社会研究述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④Wilbur Schramm. Big Media, Little Media.A Reportto the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anfordUniversity,March,1973.P.4.转引自张勇锋《“小媒介”中的现代镜像:建国初期连环画的发展传播实践》,《新闻春秋》,2018年第3期。
⑤《大喇叭开始广播啦!这个山村小学的“空中课堂”有点不一样!》,“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2020年2月26日,https://mp.weixin.qq.com/s?一一biz=MjM5NjEyMzYxMg==&mid=2657478149&idx=l&sn=f19aa465 8afb603c58899c65b826317c&chksm=bd7f40b68a08c9aOe3lde20ded52440d3a4eOfdf2fa2la65cb16b810928213ccd4158lcc3 163&mpshare=l&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8 55 605 665 lO&sharer_shareid=d447bbbafbe777d208317564cff54ee8#rd.
⑥《村里的“大喇叭”,厉害了l应急广播村村响,危难时刻显身手》,西安网,http://news.xiancity.cn/syste m/2020/0 1/2 7/0 30709770.shtml.
⑦[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36页。
⑧[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李亦园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⑨董城:《防疫一线见闻“出租车防疫注意啥?李丹丹喊话北京的哥”》,“光明日报”微博,2020年2月3日,https.//m.weib o.c n/status/4467 84325 955 19377 sourceType=qq&from=IOA12950lO&wm=9856_0004&featurecode=newtitle.
⑩万恩德:《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的转化机制——以档案为分析对象》,《档案管理》,2018年第2期。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