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

2020-08-31 09:42农彩胡
西部论丛 2020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农彩胡

摘 要:高中生正值吸取知识最佳的年龄段,审美心理正随着知识的增长而不断完善。笔者作为一名高中美术老师,旨在从艺术鉴赏者的角度去分析美术鉴赏的核心与方法,从而梳理并总结高中生审美心理的变化与规律。本文首先从分析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入手,接着立足于审美心理特征开展教学实践。做到从美术鉴赏中汲取绘画技巧,进而感受美术作品背后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美学素养。

关键词:审美心理特征;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

美术作为一门人文综合类学科,包含的绘画种类繁多,承载的社会意义与美学意识也各不相同。学会美术鉴赏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更有助于健全完善审美心理机制,让学生在意识层面感受美术的核心魅力,从而更好地进行实践。这也正是我国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与宗旨。

一、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高中生由于年龄与心智日渐趋近成年人,因此其审美心理主要呈现出从儿童情趣向成人趣味发展的趋势。同时由于理解能力与审美眼界的逐渐开阔,促使高中生的审美倾向由纯艺术转变为生活艺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发展趋势造就了高中生的审美心理特征。

具体来讲,首先从题材出发,高中生对美术画作的欣赏不再局限于具象艺术,能够认识到画得像不是唯一的标准。同时也对写实作品的真正内核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其次从画面构成与表现手法上来说,高中生能够有意识地从写实绘画中汲取造型、上色等绘画技巧,丰富自身的绘画实力。同时对于抽象绘画或是意象作品,则更多关注与学习这些画作的概括思维与创新点,欣赏画作整体效果。总体来说,高中生对于不同媒介形式的绘画风格较于儿童时期更为包容,可以运用现有的学科知识从媒介特性、色彩、构图透视、特效表现等方面去理解并分析作品,努力感受画作的魅力与情感,并自主总结画家风格。这意味着高中生正在逐渐形成更为多元化的审美心理特征,由于多元化审美心理特征的逐渐建立,使处于高中学段的学生对于一幅画作的评判与鉴赏标准更加多样,并学会从中汲取相对应的学科知识,不断进行探索。

二.立足审美心理特征,开展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践

(一)立足学生审美发展特点,选取相匹配的教学内容

经过笔者在课堂上的观察,大部分学生的审美特征呈现出更为包容、多样、审视的趋势,但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趋向于对某种特定艺术类型或风格的着迷,并呈现出强烈的排他性。笔者认为针对这种现象,要全面去看待。一方面学生沉迷某种特定风格有可能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学生走入极端闭塞的方向,在人生最佳学习期缩紧了拓宽视野的通道,对探索更多艺术形式与发展创新意识极为不利。因此笔者认为,教学内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挑选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艺术素养的教学内容,提升他们的审美眼界与知识架构。同时时刻注意学生审美心理的发展趋势,认清审美特征会随着阅历和积累而改变。因此美术鉴赏教学的重点是将学生往更专业、更优秀的方向引导,完成美术思维由“经验型”向“理念型”的转变。

(二)深入文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式欣赏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堂中,受学段课程目标与学生审美心理发展两方面因素影响,教师应注重挖掘美术作品背后的深刻意蕴,引导和完善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提升对艺术欣赏的敏感度与艺术情感的共鸣度,完成社会学层面的鉴赏要求。例如笔者在进行教学时,旨在扩充学生审美视野的教学目的,为他们讲解了保罗.高更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在进行该幅作品的教学中,笔者除了鉴赏画面表现形式的魅力,更注重透过画面带领学生鉴赏其背后的人文内涵与社会感悟。《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是作者高更在穷困潦倒、生活无望的状态下创作而出的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呈现,不难看出画面整体充满着梦境一般的效果,采用三段式构图的形式来营造类似于时间线的叙事感。该画作从右向左安排了婴儿、采果子的年轻人以及老妇人三个主角,为观者清晰地展示人类的生命旅程,仿佛再向观者诉说出生、存在和死亡的秘密。通过这种长卷式的内容展现,作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体悟与感受,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深度反思。此外画面色彩单纯而又富有神秘气息,塑造上突破了以往立体写实的绘画风格,采用一种更具东方意蕴的平面装饰风格来创作,从而将观者置于斑驳绚丽、似真似幻的世界中,不断探寻着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三)分析画面形式与构成,锻炼美术实践能力

理想的美术教学讲究审美思维与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即审美诉求与创作實践应当是匹配的。因此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首先要将审美标准与美学思维进行挖掘培养。俗话说:“经典永流传”。高中生要想锻炼美术实践的能力,最直观也是最具参考价值的方式便是通过鉴赏经典作品来获得相应的绘画技巧。因此在笔者的课堂中,除了讲解画作的历史文化与创作背景,也会重点分析画面构图与绘画表现形式。例如笔者在进行《培养审美的眼睛》一课时,便依据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补充了画家黄荃的《写生珍禽图》。《写生珍禽图》是我国工笔花鸟画派中的经典之作,作者重视观察与体会花鸟的行为习性,再辅以细腻的色彩处理手法,将所画鸟兽呈现地无比逼真与灵动。笔者从此画入手,为学生总结了工笔上色的几种方法,分别是分染、统染、罩染、平涂、点染五种。其中重点讲解分染与罩染的绘画技法,帮助学生掌握晕染颜色、细致画面层次、统一画作整体色调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创作。同时这种工笔绘画的上色技法也可以兼容水彩的绘画技法,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与实用性,也是笔者希望学生在这一阶段掌握的美术实践能力。

三、总结

“美”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拥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表现美的双手是每个人的不懈追求。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美学思维是个体美术综合素质学习的重要基础,而美学思维的发展往往取决于个体的审美心理特征与喜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深入了解高中学段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结合学生审美特征与发展规律制定相匹配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学科兴趣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思维能力,从而为接下来步入更高学府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淇《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中华书局,2008.08.

[2] 朱伯熊《世界经典美术鉴赏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09.

[3] 甄巍《与经典相随:古典美术鉴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