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精神的传承与思考

2020-08-31 06:16徐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黄大年淡泊名利报国

黄大年同志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杰出榜样,是新时代爱国报国的先进典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弘扬践行黄大年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对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黄大年与黄大年精神的理论阐释

(一)黄大年及其简要事迹

黄大年同志是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曾担任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第三届执委会副会长,吉林大学新兴交叉学科学部部长、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大年是英国归侨,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1月8日13时3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享年58岁。

黄大年1958年8月出生在广西省南宁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后,黄大年考到地质队工作,作为物探操作员,他首次接触到了航空地球物理,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职业。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黄大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长春地质学院(现吉林大学朝阳校区)。他先后完成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并留校任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黄大年得到了全国仅有的30个公派出国名额中的一个,到英国攻读博士学位。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英国利兹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黄大年回国报到后不久,又被派往英国继续从事针对水下隐伏目标和深水油气的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工作,成为当时从事该行业高科技敏感技术研究的少数华人之一。2009年4月,黄大年接到吉林大学的邀请,并明确表示要认真考虑回国。同年12月,黄大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二)黄大年精神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中,总结提炼了黄大年同志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和高尚情操。

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是黄大年精神的本质特征。黄大年之所以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只因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保存着对祖国的大爱,始终澎湃着“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爱国之情,践行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报国之志,把个人的理想追求深深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是黄大年精神的集中体现。黄大年教书育人、为国育才,潜心科研、敢为人先,培养出了一大批一流的莘莘学子,获得了一系列一流的科研成果。他时刻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甘守三尺讲台,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努力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是黄大年精神的厚重底色。黄大年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为名利所累,才能为实现个体梦想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实现共同梦想开创更加光明的前景,让自己的人生火炬燃烧得更加光明灿烂。

二.黄大年精神的传承与思考

(一)以传承黄大年精神强化师生兴校强国的使命担当

“胸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黄大年精神植根于高校教育的沃土,也化作了精神火种,在高校中流传延续下去。在黄大年精神的感召下,当代高校师生应进一步明确“祖国至上,无私奉献”的使命担当。

“胸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是中华民族植根于心的优秀品质,更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石。对党忠诚,国家利益至上、勇担国家和民族的时代责任,无私奉献,是黄大年践行一生的庄严承诺,是知识分子的脊梁与担当,是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更是党和国家的凝聚力所在,是党和国家强大的感召力所在。建设一流高校,需要将爱国主义的热血灌注于每一位师生的内心,需要让国家成为他们成长发展的坚实动力,只有和国家同呼吸,和时代同脉搏,高校才能建筑起国家与个人间的桥梁,发挥教育的真正使命。

“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和育人精神,是每一位教師需要具备的内在素养。三尺讲台赋予了教师崇高的使命和责任,不仅在于“授业解惑”,更在于“传道立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每个人的光荣使命,更是教师身上的重要职责。黄大年在职业操守和人生信念中,以“为祖国培养人才为己任”,深切关注祖国未来几十年对人才的需求;他因材施教,立德树人,努力为学生接触世界创造条件,成功培养了一批心系祖国、开眼世界的人才,将“教学”与“育人”深入统一。学习黄大年精神,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身作则,敢为人先,方能承担起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仅是公民的道德素养,更需要成为每一位师生的人生信念。黄大年一生不追名逐利,不急功近利,不以权谋私,他所有的精力和追求都注入了报效祖国的科研实验和育人工作中。因为在他的心目中,要将生命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上,要将个人的价值奉献到祖国的事业中。欲立业,先做人,只有不拘小我,方能成就大我;只有淡泊名利,方能统筹全局;只有无私奉献,方能成就事业。黄大年精神不仅是公民个人素质修养的榜样,更代表着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境界,当代师生对黄大年忘我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社会前进发展的直接力量。

(二)以传承黄大年精神作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出了重要批示,高度评价了黄大年同志的先进事迹,深刻阐明了黄大年同志崇高精神的丰富内涵。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的重要节点,处于全面建成现代化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离不开伟大精神的引领和号召。伟大时代需要弘扬伟大的精神,对于高校来说,弘扬伟大精神需要与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结合,更要将黄大年精神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黄大年精神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黄大年精神以强大的穿透力、凝聚力、感染力,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初心。黄大年同志胸怀大局,胸有大我,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着每一位师生。胸怀大局是一种意识,对高校来说,是与时代同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和开拓性、大局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储备;对教师来说,是立足本职、教书育人、学有方向、做有楷模,以身为范;对个人来说,是养成自己的责任、担当,是提升自我、投身家国、贡献社会、服务时代。

黄大年同志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于教学工作中教书育人、培英育才;于科研工作中敢为人先、潜心科研,孜孜不倦地进行科研求索、传业解惑。无私奉献是一种态度,是三尺讲台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党对共产党人的要求和期许;更是每一个心有大我的共产党人的自我要求和表率作用。

将黄大年精神作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需要各地教育部门、 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广泛开展向黄 大年同志学习活动,同时,需要结合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入学习,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用黄大年同志的崇高精神引領广大党员,用黄大年同志的光荣事迹作为示范,指引广大党员做合格党员、当时代先锋。

同时,高校需要将黄大年精神推进到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中。黄大年精神为高校如何加强立德树人工作提供了先进示范和精神引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黄大年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围绕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目标和根本任务,把黄大年同志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育人育才过程中,全面推进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同时,高校还应注重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教 育、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激情,鼓励广大师生锐意创造、不懈创新,积极投身建设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洪流中。

(三)以传承黄大年精神凝练三原色精神的文化形塑

吉林大学结合校史凝练出的吉林大学“红白黄”三原色精神,红,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革命精神;白,就是满腔热忱、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黄,就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这是吉大人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学校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每一位吉大人努力的方向。

总结:黄,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黄大年精神。将黄大年精神作为三原色精神的其中一环,就是将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规范与标准。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以黄大年同志的精神内核作为参照,把党的纪律刻印在心上,用在为服务人民、奉献国家的路上。传承黄大年精神,是对三原色精神的发展继承,凝练三原色精神,是吉大人的精神财富,是推动学校继续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更是塑造党的鲜明旗帜下的文化精神,让它成为每一位党员、每一位师生的精神明灯。传承黄大年精神,发展三原色精神,有利于党内部文化的建设,有利于时刻保证党的先进性。更有利于我们从实处出发,做黄大年精神的传承者,做黄大年事业的继承者,勇担时代使命,为党的建设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介绍:徐军,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黄大年淡泊名利报国
陆元九:报国之心永青春
特长
顾诵芬:志在蓝天航空报国
黄大年:国之重器 学者楷模
淡泊名利
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
雄关漫道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五月红
航空报国岁月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