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新经济批评伴随着文化批评而诞生,它通过想象经济学和诗意经济学来“文学性地解读经济”和“经济性地解读文学”。文学作品中的转义交换或隐喻为文学的跨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研究内容和研究形式。通过研究交换逻辑背后的经济理性和文学规律,新经济批评搭建了文学转义交换和社会经济交换的互动桥梁。
关键词:新经济批评 想象经济学 转义交换
一.新经济批评的缘起与概念
“新经济批评”(New Economic Criticism)的说法最早出现在1991年美国中西部现代语言协会(MMLA)的专题会议上[1]。面对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潮流,一批文学研究者将视角投入文学中的经济现象,“新经济批评”的概念就是对“基于经济范式、模型和转义这一新兴文学文化批评”的回应。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这一批评模式逐渐羽翼丰满,在文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新经济批评的第一个浪潮发生在二十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其代表人物为亨泽尔曼和谢尔对新经济批评的理论建构做出重要贡献。亨泽尔曼对新经济批评的学术架构做出剖析,将其划分为“想象经济学”和“诗意经济学”:前者通过“本质上虚构”的想象力来研究“经济体系的架构方式”,后者探究“作家运用這种虚构经济话语方式”,并使其成为作品的组合原则;前者“文学性地解读经济”(reads economics literarily),后者“经济性地解读文学”(reads literature economically) [2]。谢尔指出了文学跨经济学研究的内在原因。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由“细小的转义交换或隐喻”(small tropic exchanges or metaphors)构成,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从所指的经济内容(signified economic content)上去分析,而经济形式(economic form)解读则都适用[3]。新经济批评的任务是去搭建联系文学转义交换和政治经济学交换的桥梁,研究交换逻辑背后的经济理性和文学规律。
二.国外研究前沿
在国外,关于英美文学中的经济现象和商业文化的研究起始较早,成果丰硕。首先,在文学领域,马克·谢尔的三本专著《文学的经济性》、《货币、语言和思维:中世纪以来的文学和哲学经济学》和《艺术和货币》“新经济批评”逐步推向深入。他主张通过分析语言和经济象征化过程中的相似点,来探寻文学话语中的经济规律。亨泽尔曼的《想象力的经济学》着重研究了诗歌话语中的经济现象。他运用了类似于文学“考古”的方法将约翰·罗斯金、梭罗、华兹华斯、卡洛斯·威廉姆斯作品中的虚构和事实作以厘清。戴德尔·林奇的《经济品性:小说、市场文化和商务的内在意义》挑战了传统观点中认为从扁平人物向圆整人物“飞跃”的观点,她认为作为“文化资本”的小说可以让某些读者享受“美誉经济”,作品中所谓的圆整人物的“延展性的内在生命”是一种新形式的“自我文化”和“阶级意识”[4]。吉莉安·斯金纳的《小说中的情感和经济学》认为经济生活中的节俭先于奢侈类似于小说话语中的自控先于情感,女性经济地位的逐渐独立造就了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初小说话语从情感走向自控的发展倾向。其次,在经济学领域,跨越文学和商业界限的学者也为数众多。自麦克劳斯基的《经济学话语》之后,诸多类似作品先后出版。这其中又以威利·亨德森的《作为文学的经济学》最具代表性。该书分列八章叙述了玛利亚·埃奇沃思、简·马瑟特、哈里艾特·马蒂诺、托马斯·德昆西、约翰·罗斯金、凯恩斯等人作品中的经济现象,并从企业精神、政治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话语风格作以专业评述。仰金斯的《探索资本虚构:文学和电影背后的商业》重点探讨了美国文学中的商业现象,全书梳理了25部小说、戏剧和电影作品,揭示了南北战争以来美国社会在商业实践、商业制度、商业伦理上的演变历程。
三.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相对于中国文学中的经济问题研究而言,关于美国文学的经济或商业元素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期刊论文上。徐继成译介的罗纳德·哈福特的“现代美国文学”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关于美国文学中的经济现象分析论文。八、九十年代的期刊论文以李习俭、王长荣等学界前辈的作品为代表。“美国梦的幻灭: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分析了勤劳善良的盖茨比是如何被金钱至上的美国社会所毁灭。进入新世纪,文学的商业研究开始进入纵深发展阶段。靳蓉和李玲的两篇关于消费文化的研究颇有见地。“消费文化和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学”通过对《麦琪的礼物》所处的时代、消费文化的符号特征和心理消费理念的重新阐释,展现了美国社会二十世纪初消费文化的一个缩影。“从欺骗的主题看消费语境下的《嘉莉妹妹》”将欺骗的主题置放于消费社会语境中,揭示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现代城市的工业化、商品化进程中,女性逐渐被异化为待价而沽的商品,男女两性关系似乎只有赤裸裸的金钱和物质的交易。商业伦理研究方面,陆贇的“工作伦理与企业责任——从商业伦理角度解读弗兰岑的《纠正》”将商业伦理研究与文学伦理批评相结合,对小说中的商业伦理主题展开分析。弗兰岑在《纠正》中通过具体案例,对个人工作伦理和企业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从伦理批评的角度对《纠正》进行解读,在提供新的阐释视角的同时,也为商业伦理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蔡隽的“《美国野牛》的商业伦理思想”从商业伦理的角度解读大卫·马梅特的成名剧《美国野牛》,作品通过表面简单的抢劫情节生动地展现了剧中人物将商业与道德分离的伦理思想,质疑其对个人生活及人际交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四.新经济批评与美国文学
新经济批评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在挖掘文学作品中商业文化意蕴的同时,可以探索美国文学在新时代视野下的艺术内涵,从而实现在研究方法和目标上的创新。从传统意义上讲,探究人文价值的文学和追求世俗价值的商业势同水火。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尤其是新媒体的轮番涌现使得文学逐渐走下神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和商业的融合是人的主体性精神更好体现。另一方面,商业英语也应该多借鉴经典文学中的人文素养,文学作品用艺术的手段将商业精神、商品营销、商业制度、商业伦理和商业环境精巧地展示出来,阅读它们不仅是能提高个人鉴赏能力,也能锤炼教育对象的职业品格,使他们成为更加全面发展的专业人士。在这一点上,西方的经济学领域的文学跨界值得借鉴。
以美国文学中的商业文化为例,新经济批评可以用于探讨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商业精神文化、商品营销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和商业环境文化。商业精神文化指的是在从业者在商业实践中遵循着或表现出的一定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它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联系,商业精神文化是指导商业活动的最高准则。成功的商品通常孕育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展示民族的文明水平、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常表现于商品的质量、外观、名称、包装等许多方面。商品的营销文化指的是从业者的经营意识和商业哲学。从直观上讲,包括橱窗艺术、柜台艺术、广告艺术、展销艺术等,文明、健康、优美的营销文化可以“创造顾客”。商业制度文化指的是商业企业制度建设,通常包括员工的行为规范,如劳动纪律、獎惩办法、民主监督制度等。商业伦理文化探讨的是义和利关系问题,是商业从业者的恒久不变的话题。商业环境文化既可指广义的整个社会的商业活动氛围,也可指特定商家的陈设、配套环境。
美国文学中的经济元素和商业文化丰富浓厚。以美国商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时间脉络,可以检索出从殖民地时代、独立战争时期、西进运动和拓疆时期、废奴运动和南北战争时期、南方重建时期、大萧条时期、消费经济时期到知识经济时期和后9.11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中的商业现象,这些素材都能够帮助揭示出美国文学中的独特经济现象和商业文化品质。以新经济批评的理论为指导框架,通过对美国各经济发展时期的文学作品的细致解读和检索分析,分别从六个时期(美国商业文化的萌芽期、成型期、上升期、低潮期、多元期和回归期)和五个方面(商业精神文化、商品营销文化、商业制度文化、商业伦理文化和商业环境文化)来解析美国文学作品展示出来的独特魅力。在每个时期中,再按照作家的特定作品进行商业文化的特定方面进行阐述,然后结合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刻画等叙述要素加以剖析。在对以上三方面研究在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同时,也将文本的表层意义结构与深层意义结构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基于新经济批评的国内外文学研究成果丰硕,为后续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滋养。国外相关研究呈现均衡发展的态势,英国文学(尤其以维多利亚时代为代表)中的经济现象研究长盛不衰,而糅合在美国梦中的经济文化研究也长期占据热点。在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文学政治经济学研究逐渐淡出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西方文艺理论在外国文学批评中的蓬勃发展。现阶段,国内的新经济批评研究以期刊论文为主,文学的跨经济学研究正在形成集群效应。唯一美中不足之处,相关研究专著相对较少。可喜的是,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两届“文学与经济学跨学科研讨会”在学界获得热烈响应,相关优秀成果也不断推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内的新经济批评研究将会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参考文献
[1]Heinzelman, K. The Economics of the Imagination[M]. Amherst: UMs Press, 1980:11-12.
[2]Shell, M. The Economy of Literature[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8:7
[3]Woodmansee, M. et al. The New Economic Criticism[C]. New York: Routledge, 2006:2
[4]Lynch, D. The Economy of Character[M] Chicago: UP Chicago, 1998:112.
本论文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19年度外语高原学科培育项目资助成果
(作者介绍:谌晓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