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编教材注重思维训练的重要编写理念,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彰显着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教材层面走向实践层面,充分用好部编教材,寻找撬动学生思维力提升的支点:聚焦,让思维变得精确;统整,让思维真正发生;勾连,让思维经历拔节;延展,让思维走向纵深。
【关键词】聚焦;统整;勾连;延展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2-0082-02
【本文著录格式】赵兰.基于部编教材提升学生思维力的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20,19(22):82-83.
“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从能力显现的角度来看,一定是阅读(理解)能力强,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强,而思维能力是操控这极大能力的内核性的要素。”显然,思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但当下语文教学思维力培养的缺失,存在“共性理解,缺少思维支点;问题泛滥,无视思维价值;启发浅白,欠缺思维深度”等现象。部编教材注重思维训练的重要编写理念,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彰显着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领悟部编教材理念,从教材层面走向实践层面,充分用好部编教材,寻找撬动学生思维力提升的支点呢?
一、聚焦,让思维变得精确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目标分散,教学内容模糊,教学形式繁杂,难以逾越文本内容的分析与理解的鸿沟。新课标颁布并实施以来,即使注重语言的表达与运用,但受到教材编排的局限,教学内容难以聚焦,思维训练缺失。部编本教材将选文按单元编排,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编排体系,明确了语文要素,让阅读教学目标更明确,教学重点更突显,思维训练指向更加精确。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由《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三首古诗组成,从传统的古诗教学来看,教学重点显然是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领悟古诗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道理。但是,本单元提出“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的语文要素,作为单元的首篇课文如何聚焦并落实呢?笔者教学《暮江吟》,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作者白居易看到了哪些美景?作者怀着怎样的感情欣赏眼前的美景?这份喜爱之情体现在哪里?”展开交流,学生不仅从“一道、铺、半江、可怜、真珠”等词语感受到景象的奇丽与作者的喜爱之情,还发现诗人从夕阳西下一直看到新月初升,感受到作者观察时间之长,发现诗人从色彩奇丽的江面看到形似弯弓的新月,感受到作者观察特别细致,真正体会到作者的愉悦之情,进而领悟只有“连续细致地观察”才有“准确生动的表达”的道理。同样,另外两首古诗的教学也是立足观察生发问题,探讨苏轼为何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卢钺又是怎么看到雪与梅各自的优点,在辨析比较中既理解古诗,领悟道理,也学会多角度、全面地观察,辩证地看待问题,才能认清事物的真相。
因此,教学每一篇课文抑或一个单元的课文,必须围绕语文要素,准确定位思维训练目标,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少一点单刀直入的功利,多一点因势利导的点拨;少一点按部就班的落实,多一点自由对话的生成,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自然就有存在感与获得感。
二、统整,让思维真正发生
部编教材单元安排围绕语文要素,由单元导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组成,经历“认识—理解—运用”的语言习得历程,形成揭示方法、教会方法、运用方法、梳理方法整体架构,彰显由扶到放、半扶半放的教学智慧,为思维力的提升提供有力的凭借。
拿四年级上册神话单元来说,导读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是什么,神话是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明确学习重点是“了解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接着学习《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通过讲述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盗”火的故事,品味神话故事奇妙独特的想象,感受盘古无私奉献、精卫坚持不懈、普罗米修斯英勇无畏的形象,从中学会阅读神话故事的基本任务和阅读方法。习作“我和 过一天”则是借助表达引领学生与神话人物对话,让孩子的童年与人类的童年相遇,让孩子的生活与神话情节交织,“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说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引导学生梳理了阅读神话的基本方法,那么“快乐读书吧”就是带领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大胆实践,主动阅读,畅谈多姿多彩的神话,领略其无穷无尽的奥妙,让学生喜爱、相信、传承神话,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人类多元文明的滋养。实践证明,部编教材每个单元都是基于一个语文要素的学习项目,各板块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教学时须用整合思维来整体思考,做到整体推进,单篇突破,协调发展,在教学的融合、交互与创生中,“让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的进程中亲历学语习文的过程,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勾连,让思维经历拔节
部编教材在思维力培养与提升等方面,特别注重语文要素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通盘考虑不同年段的层次要求,做到反复学习,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提升,体现系统性和发展性。比如三年级上册先后提出了“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等要求,这些语文要素都是围绕词语、句子、段落展开,相互关联,不断推进,落实了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句段的教学目标。
语文要素既有同一册教材前后勾连,也有不同年段的前后勾连。以复述来说,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围绕“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分别提出转述、借助想象把简单的情节讲具体、变换情节顺序设置悬念等方法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不是零起点,也不是终点。往前看,二年级提出借助提示講故事、三四年级在了解主要内容或情节基础上讲述故事;往后看,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书戴嵩画牛》等课文也有讲故事的要求。可见部编教材将复述能力的培养分解到了不同年级,提出了不同要求。因此,鸟瞰教材,瞻前顾后,左顾右盼,有利于思维力经历爬坡的过程。
如《猎人海力布》的教学,可以围绕复述的核心目标,层层推进。先是理清课文主要情节,抓住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两件事,梳理出“助人为乐——搭救白蛇——得到宝石——听说灾难——劝说搬家——化为石头”等主要情节,直观地呈现思维过程、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径,这是巩固抓住主要情节进行讲述。在前期学习基础之上,提出抓住故事空白,借助合理想象,增添合适内容,讲述“搭救白蛇”,做到生动有趣,有画面感。最后学生尝试变换角色,以海力布、小白蛇、乡亲等不同口吻讲述,教师适时给予方法点拨、细节提示,学生理解、吸纳、重组、内化、创生故事的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创编故事顺理成章。无论从短线还是长线来看,教学实现了由关注内容向关注表达的转变,学生讲述故事的能力不断生长,课堂上感受到学生思维的拔节与跃动。
四、延展,让思维走向纵深
“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语文知识技能的顺畅迁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能力转化。”部编教材习题编排灵活、多元,富有开放性、实践性,实现了课内向课外延伸,语文向生活拓展,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实现语文能力的迁移、转化、提升。以三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书后习题除了安排立足文本的朗读与背诵、理解与表达等习题之外,还安排了延展性的学习任务,有的侧重口头表达,如《大青树下的小学》提出“你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一说。”有的指向书面表达,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你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有的指向课外阅读,如《小狗学叫》,布置学生选一本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同伴听,在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发生什么。有的引导学生观察,比如《金色的草地》,告诉学生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你留意过哪些变化的事物,和同学交流。这些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丰富对人文主题的认识,强化对语文要素的实践,实现了学法的迁移,情感的升华,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在大量的言语实践中学会表达,学会阅读。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排了“学会预测”的策略单元,《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第二篇课文,而且是略读课文。本人采取“回顾预测——交流预测——拓展预测”整体设计,把课文作为学习预测的凭借,让学生根据题目、插图、内容、生活进行猜测,并且做到结合故事的实际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在这基础上,组织学生根据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躲猫猫的大王》《夏洛的网》《帽子的秘密》《柔软的阳光》《小灵通漫游未来》等可能写了些什么。当题目出现时,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展开了丰富而大胆的预测。当学生预测的内容与故事内容一致时,老师出示一段文字或插图加以验证,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预测的内容与故事内容有偏差时,教师不失时机出示圖书的封面、故事的目录等信息,启发学生修正想法,继续预测,整课教学始终散发着预测的魅力,学生的思维在延展中自由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