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高职院校宿舍文化的含义及特征,针对宿舍文化育人实践现存的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对宿舍制度化管理协同性不一、对宿舍文化建设力量的培养不够、对宿舍文化内涵建设的把握不深等问题,提出提高对宿舍文化育人建设的重视、增强宿舍制度化管理的协同性、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骨干力量的培养、完善宿舍文化内涵建设等促进宿舍文化育人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宿舍文化 育人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052-02
当前,国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在高职院校中实践“三全育人”、文化育人,宿舍应是课堂之外一个重要的教育平台和载体。学生宿舍是高职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的情绪情感、生活习惯、个性品质、价值观念都在宿舍这个小空间里相互交织,如果宿舍形成具有向心力和正能量的良好文化,就能够为学生的全面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宿舍环境好似土壤,宿舍文化如同土壤中的养料,加强宿舍文化建设,创设凝聚力强、志趣高雅的宿舍氛围,能够促进学生在宿舍这块“沃土”中汲取营养,实现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思想性格、专业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一、高职院校宿舍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高职院校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高职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学生行为活动载体,在该特定环境下,学生共同学习、生活、交流而逐渐形成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环境和氛围,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思想态度、精神风貌、行为模式及创设的物质环境等方面。高职院校宿舍文化具有以下鲜明的特征。
(一)文化目标的明确性和指向性。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两个关键点来设定,并根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问题明确指向作为培养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课堂为主渠道育人的补充和完善途径,宿舍文化最终的指向就是促进人才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
(二)文化主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高职学生作为高职院校宿舍文化的主体,在生活地域、成长环境、性格特点、思想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彰显多样性特点。不同的地域带来方言文化、饮食习惯的不同,不同的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带来性格气质的各异,加之个人的自我修养水平层次不一,道德素质和价值观念各有不同,在思想、行为上会呈现差异和多元化。
(三)文化形式的主动性与自由性。宿舍主要为学生课余休憩的场所,给予学生更多的是自主发挥的空间。在宿舍文化活动的选择上,在不违背原则和规定的前提下,以学生的个人意向为主,课余时间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的安排,都由学生自我做决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成了宿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图景,宿舍文化由此呈现出主动构建的形式;同时,在宿舍空间里,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和情感,呈现出精神和行动上的自由氛围。
(四)文化内容的开放性与时代性。宿舍文化内容在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层面随着时代的进步展现出开放以及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特点。时代发展,国力增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宿舍的物质环境得到质的改善和提升,网络文化也进入宿舍;同时,宿舍管理制度的设计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更趋向于承担管理与服务兼备的功能。宿舍文化的内容因其开放包容和时代性特征而更为生动。
(五)文化过程的教育性与感染性。宿舍文化的形成需要积淀,并通过显性隐性并举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文化本身具有育人功能,宿舍的物质环境虽然不会说话,但可以从感官上给人以感受和教育;宿舍成员之间一起生活,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本身就是自主学习、自主感悟、自主教育的过程;宿舍管理中的相关规章制度,约束和导向个人行为、形成共性規定,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会与他人和谐共处,也是一种教育。在宿舍这个空间内,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的影响和作用,产生无声的感染力。
二、宿舍文化育人实践现存问题
(一)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不足。现实情况中,许多高职院校缺乏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视,各职能部门尚未形成建设合力,导致宿舍文化建设在上层设计层面缺乏框架,在落实上力量分散薄弱,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宿舍文化建设较为滞后,宿舍也因此没有真正发挥育人实效。
(二)对宿舍制度化管理协同性不一。有些高职院校从校级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到宿舍公约,已形成制度化管理,但在宿舍制度管理运行中出现了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有院校上下对宿舍管理制度执行标准不一的问题,给学生造成困惑;有重复性的制度检查、排查、数据上报问题,给管理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在学生群体中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理解。
(三)对宿舍文化建设力量的培养不够。很多高职院校在宿舍文化建设上,习惯于把责任主要放在辅导员和宿舍工作管理人员身上,没有从全员育人的角度去挖掘与整合宿舍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造成建设宿舍文化的队伍力量不足。很多时候都是布置要求、下达指令、分配任务,很少在宿舍的管理文化、工作方法、经验交流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指导。此外,对学生骨干力量特别是对舍长队伍缺乏指导和培养,实际上舍长在宿舍文化构建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一直以来的忽视,让舍长对自身的责任感、价值感未得到应有的、充分的认识,其作用也因此未能充分发挥。
(四)对宿舍文化内涵建设的把握不深。对宿舍文化内涵把握得不深入、不透彻,宿舍文化建设就会显得浅薄、没有根基,也就难以发挥应有的育人效果。大多数高职院校单纯把宿舍卫生检查、卫生评比作为文化建设的内容,未下足功夫去挖掘宿舍文化内涵,造成宿舍活动虽然形式丰富多样但零散不成体系,没有从根本上去把握,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比较明显,学生未能真正形成内心的认同。
三、促进宿舍文化育人的策略
(一)提高对宿舍文化育人建设的重视。要在宿舍这个平台上挖掘育人的实效,应从上至下形成一致的认识。一是学校领导层面要足够重视,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对宿舍文化建设的规划、投入和支持,把学校的发展和育人目标细化到该环节上来,确保宿舍文化建设有政策支持、有资金保障、有人员参与;二是相关部门诸如学生处、后勤保障部、二级学院等要足够重视,学生处在宿舍文化建设上要有规划设计,后勤保障部要在硬件保障上主动作为,二级学院则要在学院层面上下功夫,找到宿舍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契合点;三是辅导员在指导班级建设中应重视宿舍文化建设对创建优秀班级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而不能只片面关注班级的学业成绩和就业率。
(二)增强宿舍制度化管理的协同性。要想充分发挥宿舍文化的育人功能,需要以完善的宿舍管理制度为保障,增加宿舍管理制度运行的协同性,确保制度设置上下相通,环环相扣,标准统一,目标一致。可设立每日卫生一检查、每晚就寝一督查、每周信息一汇报、每月安全一排查、每学期文明宿舍一评比的“5常”管理制度,以管理的规范化促进宿舍良好环境的形成以及学生内在素质的养成。同时,将育人服务制度同上述管理制度协同并行,以制度形式推进领导干部进宿舍、师生党员进宿舍、党团组织进宿舍、心理健康教师进宿舍的育人关怀,以制度管理协同育人服务共同助力宿舍文化,在管理规范上育人、生活服务上育人。
(三)加强宿舍文化建设骨干力量的培养。高职院校要专门组建一支责任感强、执行力高的师生队伍作为骨干力量,作为宿舍制度和管理规范的推动者、执行者、监督者,参与宿舍相关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沟通、协调,创设优良宿舍文化。
具体来说,要形成两支队伍,一支为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队伍,其中辅导员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支为学生干部队伍,包括院校乃至班级相关学生干部队伍,如校级“自管会”组织、楼层长、院级生活部、班级生活委员和宿舍长等。对教师队伍,可通过定期的校内外业务培训、宿舍文化育人经验交流会、宿舍文化创建成果展示以及科研探讨等方式,提升其指导、引领能力。对学生干部队伍,可通过定期召开培训例会、工作经验分享会、表彰大会,给学生骨干赋能增能,发挥学生干部队伍的先锋作用,带领同学在宿舍文化创建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四)完善宿舍文化内涵建设。宿舍文化在内涵上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才能从核心意义上发挥育人效果。在宿舍物质文化建设上,以美育观念推进物化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以外在环境的美化感染教育学生,不是仅仅为学生提供休憩的场所,而是创设与学习、交流、素质拓展兼容的多功能生活空间;在宿舍精神文化建设上,要结合高职院校的职業化特点,突出学校的职业文化和学院的专业特色,在宿舍精神文化上注入工匠精神的职业化核心元素;在宿舍制度文化建设上,要完善制度管理,更多地从积极导向入手,从宿舍行为规范、卫生标准、星级宿舍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激励;在行为文化建设上,要倡导和培养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通过组织宿舍卫生常规检查、宿舍卫生评比、“我爱我家”宿舍文化节等活动,鼓励学生身体力行,动手整理宿舍、主动维护宿舍公共卫生,打造劳动最光荣的生活场景和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赵页.新时代文化建设背景下高校宿舍文化的育人路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7).
[2]刘小波,秦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高校宿舍文化育人阵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
[3]樊芙蓉.高职院校宿舍文化育人功能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8(7).
【基金项目】2020年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项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实践研究——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20-SKC01)
【作者简介】范晓羽(1987—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