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高的黄房子

2020-08-31 01:39凌鹰
湖南文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塞利蒙蒂阿尔

凌鹰

在接近黄房子边缘的时候,我们似乎就能听到一种破碎的声音,尖锐而密集,直刺我们的心灵。可恰巧就是这种声音的碎片修补了黄房子的残缺,让这座只有两层高的小木楼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建筑,让法国南部一个叫阿尔的小镇因为这座黄房子不朽光芒的照射,呈现出一种诡秘的色彩而令人仰视。

我更愿意把这座黄房子看作一位大师心灵的故居。

我不知道紧邻著名的罗纳河三角洲的阿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但有一点可以让我肆意去想象:这个小镇的人们一定特别喜欢种植一种叫向日葵的植物。或者,根本就不需要他们种植,这种植物就会年复一年自然而然地从这座小镇的每一个空间长出来,因为一位大师早就在这块原本寂静的土地上撒下了满地不朽的种子。

然而,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是,这位傻乎乎的大师还没来得及收获自己种植的向日葵,就聆听着罗纳河波涛的低吟浅唱,从一片金黄的麦田开始启程,踏上了他地老天荒的精神逃亡之旅,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这个當时异常冷清的阿尔小镇。唯有他用画笔种植的那片向日葵,一直寂寞地守候着阿尔的那座黄房子。直到不知哪一天,有人突然被黄房子里的向日葵如同正午的太阳般强烈的光芒刺得睁不开双眼,黄房子紧锁的门窗才被打开。也就从那一刻开始,曾经像厌恶一只黄色的甲虫一样厌恶过黄房子的阿尔人,不得不抬头仰视这座破旧的小木楼。

我这里所说的黄房子便是荷兰画家文森特·威廉·凡·高的“南方画室”。

我们都知道,南方画室是凡·高的绘画艺术步入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的耸天云梯。但我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南方画室更是凡·高的精神墓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如是追认,凡·高生前在黄房子里创作的那些在当时比黑夜还寂寞的画作,其实都是他的陪葬品。它们在凡·高饥寒交迫的时候既不能给他换来一件衣服一块面包,也不能给他换来一枚硬币,它们只能忠诚地陪伴这位在色彩和阳光里狂奔而死的穷光蛋不屈的魂灵,静静地沉睡在这座幽深而又辽阔无垠的艺术墓室里,等待人类有一天能给予它们和凡·高哪怕一点点温情。

谁也没想到,一旦被开掘,这些陪葬品就以其太阳般炽热的光芒映亮了整个欧洲。

人们终于发现了这批世界上最奢侈最昂贵的陪葬品。

于是,墓穴转眼成了宫殿。凡·高也开始复活。

这就是一位大师的生死轮回?

面对这样的质疑,正在十八世纪法国南方阿尔小镇的麦田里静坐着的凡·高用他对生命惯有的热情对我们投以友善而宽容的微笑,而且还带有一点点自卑。

当然,凡·高的自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恰恰相反,凡·高是一个艺术狂人。在他所接触到的一大批顶尖级画家中,他只认定德拉克洛瓦、伦勃朗、德加、蒙蒂塞利和高更。

凡·高的自卑都是缘于他一直就在用色彩的火焰照彻整个世界,而世界却从没看他一眼。以至于后来,他终生最信赖最亲密的朋友高更居然都总想吹灭他那熊熊燃烧的色彩,他能不自卑吗?

在法国南方的小镇阿尔,我们至今还能看见凡·高的背影,他那投射在被阳光照耀的麦田里的瘦弱的身影,就像一棵被寒风冷雨推倒的麦子,坚韧而又孤寂。

阿尔注定要成为凡·高生命和艺术的最后归宿。因为按照通常的状态,凡·高从他的故乡津德尔特步入法国巴黎这样一个世界花都,在这个奢华的世界艺术大都市,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融入主流艺术,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艺术家,他应该很知足了。可是,这个从荷兰北布拉帮特省一个叫津德尔特的村庄里走出来的家伙,却似乎觉得法国的空气都是凝固的、寒冷的,他渴望的是故乡津德尔特麦田里的那股清风和那片流动的阳光。

这样的一种渴望或者说怀乡情结,很可能促使凡·高随时都会回到他的故乡津德尔特去。然而,这只是我们对乡情的片面理解,可凡·高并没有按我们正常的推测回到他的故土,而是选择了南方偏远的农业小镇阿尔。

凡·高做出选择,缘于一位还并没有什么大名气的非主流画家。

他就是蒙蒂塞利。

我们可能难以置信,像凡·高这种连许多主流艺术大师都不放在眼里的艺术狂徒,居然在十八世纪的法国会对一个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的蒙蒂塞利崇拜得五体投地。

当然,后来的事实可以充分证明,凡·高的确是个具有独特眼光和艺术主张的天才。他是在蒙蒂塞利并没有什么名气地位时就那样固执地痴迷于这位法国本土画家在色彩上那浓郁厚重、直抒胸臆的艺术风格的。我们从凡·高的一系列画作里,尤其是他的花卉画,不难看出他在色彩上那种直接将颜料挤到画布上使植物的花瓣枝叶具有实物的质地和雕塑的立体效果,与蒙蒂塞利的花卉画艺术那一脉相承的关系。

凡·高在巴黎的两年时光,尽管也尝试过各种风格和流派,但他始终都没有改变对蒙蒂塞利的追逐。他在巴黎所画的五十多幅包括《向日葵》在内的花卉画中,一直都浸透着蒙蒂塞利色彩的炽热和旋律。蒙蒂塞利的画里有一种最经典的个性,那就是其色彩有着一种火焰般的摇曳和激流般的旋转奔腾。而我们在凡·高的《向日葵》里就看到了这种燃烧的激情,在其《星月夜》《麦田飞鸦》里就聆听到了一种向我们席卷而来的生命与灵魂的漩涡与激流!

正是缘于蒙蒂塞利如此根深蒂固的影响,凡·高对这位尽管在色彩上可与德拉克洛瓦媲美但终身都没像德拉克洛瓦那样幸运地成为色彩大师的法国画家始终情有独钟。我们都不能想象,后来成为世界艺术巨匠的凡·高在他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居然会有如此幼稚的举动,他居然在看到蒙蒂塞利身穿黑绒夹克和白色裤子、戴金黄色草帽和黄手套、拄一根金色手杖的肖像画之后,会效仿蒙蒂塞利戴上一顶黄草帽去画自己的肖像,而且,还像蒙蒂塞利那样夜以继日地疯狂作画。

非常遗憾的是,凡·高对蒙蒂塞利浓涂厚抹的色彩和不跟任何流派或艺术机构接触往来的我行我素的个性尽管达到了着迷的程度,但他们却从未谋面,而且当时的蒙蒂塞利很有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位红头发的荷兰人在如此崇拜他迷恋他。凡·高又何尝不想去拜见这位晚年一直隐居在故乡马赛潜心作画的偶像呢?不凑巧的是,凡·高到法国只有三个多月,蒙蒂塞利就在马赛去世了。这之后,凡·高对蒙蒂塞利的绘画个性一直就追逐有加。正是缘于对这样一种艺术本质的追逐,促使凡·高总是想找到一片像蒙蒂塞利所拥有的那么一片有阳光、有麦田、有农庄、有蓝天、有海滨、有乡村教堂的艺术圣地。终于,在来到法国两年后,凡·高在结识了同样我行我素的高更并与之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之后,便毅然决然地一步跳出了法国的灯红酒绿,来到法国南部与蒙蒂塞利的故乡普罗旺斯省的马赛十分邻近的小镇阿尔。

在高更与凡·高在阿尔共同相处的六十二天时光里,真正平和友善相处的日子大约不超过半个月。

初来阿尔,走进黄房子,看到为他布置的住房里挂满了凡·高收集的日本版画和他在不同年月创作的不同意味的向日葵,高更还是非常感动的。当然,这种感动里,更多的是一种被人近乎谦卑地尊崇的虚荣与满足。高更有那种宁愿放弃做期货经纪人的优越生活和妻子儿女漂泊到塔希提岛去做岛民,到阿旺桥村去过隐居生活的洒脱,那是因为他骨子里有一种视艺术为生命的秉性,这一点与凡·高如出一辙,这也是他认可凡·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远距离的相互取悦相互欣赏。真正朝夕相处之后,他们彼此才发现,他们是那么的水火不容。

表面上看,他们的矛盾是由世俗生活引发的。

可我还是偏激地认为,就算凡·高不会生活、不会持家、不会理财,这都并不重要。就算凡·高连一盆汤都不会做,高更也不应该指责其像他绘画调出来的颜料一样。一盆汤没做好与绘画颜料有什么关系呢?凡·高当然无法忍受这样的羞辱。但一想到自己苦苦盼望高更来阿尔的目的,可爱而又可怜的凡·高又忍住了。可这样却更加助长了高更的嚣张气焰,他居然将凡·高的画全盘否定了,居然说凡·高根本就不适合这种新印象主义的创作路子,居然说凡·高画中那些刺眼的黄色简直杂乱无章、单调乏味!

这样的争论让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在艺术上的自恋。两个过于自恋的艺术家走在一起,阿尔的阳光和清风都被他们越来越尖刻的争吵搅得一片浑浊。

其实,在这种争吵的过程中,有一种东西他们彼此都心照不宣,那就是他们对于彼此的相互利用。也许,无论是凡·高还是高更,他们的在天之灵对我的这种结论都很可能会深恶痛绝,但我还是要非常不恭地说,他们潜意识中都是在相互利用。

凡·高其实早就知道,高更是不能留在阿尔的,尽管他们都在向往一种纯粹的文明,但高更更热衷于蛮荒之野的清风明月,一种原汁原味的自然与人性,而阿尔却并不是他最理想的精神寓所。他只希望高更哪怕只在阿尔待上一年就足够了,有了这一年,南方画室就建起来了,就初具影响了,就会有其他画家关注南方画室了。如果按照最初的设想,来南方画室居住、创作的画家都要送给提奥一幅画,那么,一年以后,提奥就完全可以举办一场印象派画展了,他就可以利用南方画室回报一直资助他的弟弟提奥了。

这固然是一种既功利又很人性的世俗心态。再纯粹的凡·高也不能免俗。

可凡·高的这种世俗设想却太幼稚了。

高更内心根本就没想过到阿尔来是为了同他共同创办南方画室,他是来做短暂的避难的,他是来做精神和肉体的短暂疗伤的。因为,尽管离开巴黎浪迹南美洲的马提尼克的冒险行为引起了法国画坛的关注,也使他赢得了一些名气,但荒岛生活中的经济状况却让他过得并不如想象的那么春风得意、自由自在。即使后来辗转到了阿旺桥村,他的日子过得也每况愈下,而且还患上了肺病。这时的高更正需要帮助,而凡·高的邀请恰好是雪中送炭,何况凡·高已经说服其弟弟提奥每月买他一幅画呢?

这就让我们不难看到高更那装满艺术天赋的大脑里所潜伏的自私和世故。

一个天才艺术家的另一面已然暴露无遗。

而凡·高,却为了他的南方画室,竟然在与高更为艺术和日常生活的争吵中尽量抑制自己、尽量做出让步,哪怕是在被高更气得暴跳如雷的时候。甚至,为了讨好高更,他还试着按照高更的意愿去作画,可依然没有得到高更的肯定。

这同样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天才的另一面:畏缩与卑微。

我们不能不为凡·高痛心!

当然,凡·高并不是个怯弱的男人,他在高更面前所有的隐忍都是缘于南方画室,他几乎把对南方画室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高更身上了。他把高更当作一根支撑“南方画室”的顶梁柱了,他唯恐一不小心就会撞倒这个柱子,使南方画室化为乌有。在法国南方的阿尔,南方画室的乌托邦梦想就像一颗炽热的太阳一样悬在凡·高的头顶,令他仰视又一直压迫着他自由高贵的头颅。

可是,这颗太阳最后还是陨落了。

我们可能难以想象,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幅著名的肖像画《割掉了耳朵的自画像》,居然是一位对生活那么坚韧那么热爱的天才画家肉体与精神自虐的逼真复制,那委实就是一个天才极度愤怒与疯狂的活标本。画面上那张痛楚扭曲而又潜藏着深切的宁静的面孔,似乎能让我们触摸到一种干瘦而粗糙的肌肉的永恒存在。

我不知道高更在读到这幅《割掉了耳朵的自画像》之后,这个直接导致这幅画的产生的家伙内心会有一种怎样的震撼!他会不会一遍又一遍地仔细怀想他和凡·高在一起时那让他终生难以磨灭的六十二个日日夜夜?会不会回顾他一次次用最尖酸刻薄的话语否定、伤害这位单纯善良的朋友的画,一步步将他气得发疯发狂的全过程?我想,如果高更还有一点良知,他是不会忘记自己在另一个天才身上犯下的这种罪過的。尽管那完全是一种对艺术各自偏激引发的争执和他固有的玩世不恭,但他却无法以任何艺术的名义来掩饰和开脱他对一位单纯而固执的朋友的致命伤害!

凡·高在极度的愤怒与疯狂中割下自己的右耳的时候,其实就已愤怒地割掉了他对高更的那份朋友温情和对南方画室的梦想。那一割,就像是要割掉麦田里的一株有毒的杂草,就像要割掉这个世界所有令他厌恶和绝望的噪音,就像要用毁灭自己的听觉来毁灭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美好或恶俗的话语,只想让色彩在内心激荡与澎湃……

漂泊在色彩的河流里,凡·高环顾这条河流以外的世界,已然再也分不清东西南北。世界在他的视野里旋转,阿尔的阳光、麦田和向日葵便成了一个湍急的漩涡,使一直深深地博爱着这个世界又一直缺乏融入这个世界的能力的凡·高头晕目眩。这时,他才对蒙蒂塞利的画中那单纯的亮丽与奔涌的色彩漩涡有了更深层的颖悟。在一种疯狂的清醒和清醒的疯狂中,当凡·高被强行送进精神病医院之后,黄房子已然成为他内心的一堆精神碎片,只有故乡津德尔特,一直在他的脑子里不断地重现。津德尔特自己家中的每一间老房子,村庄里长满石楠树的每一条小路每一个空间,金色的麦田,菜地里的每一种植物,还有墓地、教堂和那棵守望墓地的高高的银叶相思树以及树上悬挂着的喜鹊窝……

在精神病医院这种对于故土的怀想,其实已经预示着凡·高对于生命中终级意义的梳理。尽管已经割掉了一只耳朵,但他还是无法拒绝一些尖锐的声音的侵犯,还是无法拒绝对于世界的聆听。只有故乡津德尔特风吹麦苗的清音和教堂里吟诵《圣经》的音诗才有可能让他回归真正的宁静。

然而,还乡比离乡更难,因为肩负着对故土太多的重荷。生前的凡·高几乎是一无所有,他无法衣锦还乡。在这一点上,凡·高跟我们有一种人性中相通的东西,跟我们一样心怀一种小小的虚荣。

于是,他便找到了另一条回归之路。

他走向了他人生中最后一片麦田。

一八九〇年七月二十七日,这一天依然阳光灿烂,正是作画的好天气。可是,这一次,凡·高却只带了一把手枪,而忘了带上画笔。他要用这把手枪描摹他三十七岁人生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幅画。

其实,在自杀之前的一个星期,凡·高已然用他的终生绝笔《麦田飞鸦》向我们预示了这种意味。

我虽然没有见过任何一个人在生命终结时的前几天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但我可以肯定凡·高在选择自杀之前断然不可能浑浑噩噩,他绝对比他生命中任何时候都要清醒,他绝对清楚他在生命行将终结的时候最想画的一幅画应该是什么。

那就是画出自己灵魂投射在天空中的幻影。

画出灵魂悠长的尖啸。

麦田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精心呵护又在肆意践踏的一种植物。它笼罩着我们的每个空间,曾经碧绿、曾经金黄、曾经衰败过。我们似乎一直就在这样一片麦田中神游飘荡横冲直撞,一直就在这样的一片麦田里聆听和驻守,直到有一天,我们和这片麦田一起荒芜。

我们可怜可爱可敬的凡·高,他在麦田的上空歌唱、盘旋了三十七年,居然还是在飞得精疲力竭的时候像天堂的上空坠落的陨石一样坠入了麦田的漩涡。在下坠的过程中,他还没忘记抬起他沉重而又不屈的头颅,望一眼阿尔小镇上那座精神故居——黄房子。

责任编辑:刘威

猜你喜欢
塞利蒙蒂阿尔
超长披肩
有些房门不必打开
梵高的1888
怪脸:生活在德国的叙利亚难民阿尔沙特
卡人的“1”
水晶石姑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