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经经过染色的织物上,印上含有还原剂或氧化剂的浆料,将其地色破坏而局部露出白地或有色花纹。通常前者称拔白,称后者为色拔。
可作为拔染用的地色染料很多,如不溶性偶氮染料、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由于还原染料本身处于强碱还原剂介质中,因此最适宜作为上述这些染料的地色拔染中的色拔染料。拔染印花工艺繁复,容易产生病疵,成本较高。但拔染比防染印制的花纹精致,轮廓清晰且边缘不露白,效果较佳。因这种印花方式多数采用雕白粉故又称雕印印花。为了系统掌握,印染人特地对此进行整理,方便学习。
印前处理包括地色染色和轧氧化剂。地色染色工艺基本上与常用的冰染料染色工艺相同,但略有差异。
首先要注意尽量少生成浮色,浮色多,影响拔白效果,导致大量拔染剂消耗在浮色上,影响与地色的作用,因此要严格控制偶合工艺条件;其次显色后不能皂煮,因在皂煮过程中染料颗粒会聚集增大,使还原剂分解困难,不易拔染。
在拔染印花中,花筒表面的印花色浆很难刮净,造成没有花形的部分也会沾有少量雕白粉,从而使地色被破坏,形成浮雕或花纹的渗化。
为防止这些疵病,染好的地色可先浸轧氧化剂,烘干后再印。氧化剂大都用防染盐S,它能消耗雕白粉,防染盐S的用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拔染效果。其用量一般为2~3g/L,易拔的或大面积花纹则增加到5~6g/L。
拔染用剂主要为强还原剂雕白粉,除此之外,还包括助拔剂和碱剂。雕白粉的分子式为:HCHO·NaHSO2·2H2O,正常情况下无臭味,若分解变质则有大蒜味。雕白粉在常温下并不表现其强还原性,超过60℃以后,才逐步开始分解表现其强烈的还原性,在碱性条件下分解较快。
雕白粉的用量一般应根据下列原则选用,即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对还原剂稳定性的大小,着色拔染士林染料对雕白粉需要量的多少,以及花筒雕刻的深浅及花筒排列情况等。
为增进拔染效果,常在拔染印浆中加入助拔剂。一般为蒽醌、咬白剂W,其中蒽醌被广泛使用。
蒽醌亦称导氢剂,其助拔机理为:
当汽蒸时,蒽醌被还原剂还原为氢蒽醌,氢蒽醌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可使染料还原而本身再变成蒽醌。这一反应继续循环直到染料充分还原,因此蒽醌是起到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加入蒽醌可提高白度,并使白度在空气中更加稳定。
拔染色浆中必须加入碱剂,因为不溶性偶氮染料被还原后的分解产物必须在碱剂的作用下成为钠盐才能溶于水而被洗除。碱剂还可中和雕白粉分解产生的酸,使其具有强烈的还原作用。此外,着色剂还原染料在碱剂中才能变成具有上染能力的隐色体。常用碱剂有烧碱、纯碱、小苏打、碳酸钾等,拔白浆一般用烧碱,碱剂用量一般为4%左右。
印花后烘干要求快、透。因雕白粉在潮湿的空气条件下易分解,根据烘燥温度影响雕白粉的分解情况,烘燥温度以110℃左右为好。烘干后应透风冷却再落布,并尽快汽蒸。
印花布的汽蒸在还原蒸化机中进行。这个过程使雕白粉分解,充分发挥还原作用,使地色分解破坏,使着色染料溶解扩散进入纤维内部。蒸化温度为102~105℃,时间7~8min,以隔绝空气操作为好,空气含量小于0.3%。为保持蒸箱内湿度,一般都采用蒸箱底部存水蒸化。
进行氧化处理是为了使花纹处的还原染料固着。一般对小花、易氧化的染料采用轧水透风氧化,对花纹面积大或较难氧化的染料采用过硼酸钠氧化。
进行水皂洗时要求充分洗除花纹处的地色分解产物,使白花洁白,花色鲜艳,同时大面积地色可以在皂洗中提高鲜艳度,进一步去除浮色。皂洗条件:肥皂3~5g/L,纯碱2g/L,温度95℃以上,洗3~5min,然后充分水洗。
拔白印花可分为中性拔白和碱性拔白两种工艺,其区别是在印花色浆中是否加入碱剂。中性拔白对有的地色拔白效果较碱性白浆好,但有时并不这样,必须根据地色试验后确定。
溶解雕白粉时可适当加温(约60℃),充分控制水量,防止超出总量。将雕白粉加入糊内搅匀,再加入烧碱,然后再加入用温水溶解的增白剂。在临印花前,将蒽醌加入拔白浆中。
色拔印花所用着色剂一般为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氮染料拔染印花色浆中的碱剂和雕白粉在使地色破坏的同时也使还原染料还原生成隐色体,即可上染纤维,因此可用还原染料拔染不溶性偶氮染料。由于调制还原染料印花色浆需要先将还原染料还原生成隐色体,加之还原染料色浆稳定性好,故印花时往往预先制成浓度较高的基本浆贮存备用。当调制色浆时,按工艺要求称取一定重量的基本浆,再加入不含染料只含助剂的冲淡浆,稀释后即可印花。
还原基本浆的调制根据染料的性能可分为预还原法和不预还原法两种。如基本色浆中用碳酸钾或纯碱作碱剂,则在冲淡糊中也应将烧碱改为相应的碱剂。
织物印花后应及时烘干,烘干时间宜短,烘干后透风冷却,以避免雕白粉受热分解而失效。
蒸化温度102~104℃,时间7~10min,氧化可参照上述染色章节内容。后处理同一般工艺。
除不溶性偶氮染料地色织物可用于拔染印花外,直接铜盐染料、偶氮类活性染料、靛类还原染料、偶氮类分散染料地色织物都可用于拨染印花,但其应用不如不溶性偶氮染料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