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献忠
摘要:平台建设是智慧教育的落地保障,它也是教育发展阶段的标志。发挥好平台的优势能让语文教学异彩纷呈,大幅提升语文课程的文学欣赏性和艺术表达色彩,给初中生留下完美的语文印象。文章从对平台的巧妙运用上,谈如何体现初中生获取动态语文课程能力的自主性,对文学知识的鉴赏辨别能力提升,实现个性互补及人与课程的融合发展,最终达到初中生语文素养的跨越式大提升。
关键词:平台优势;初中语文;交流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086-01
平台建设及优化时不我待,这是智慧教育发展的要求。平台是展示自我并实现个性价值的阵地,更是语文思想及课程内容交流分享的舞台。作为传播文学素养及课程常识的我们,要以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到语文教学平台的开发及优化上,给初中生以足够多的机会去证明自己的文学价值和课程能力。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各种平台建设、选择及优化落实学生自主性,以期达到完善学生语文素养之目标。因此文章从搭建课上展示平台,体现初中生获取动态语文课程能力的自主性,推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初中生对文学知识的鉴赏辨别能力提升,拓展校际合作平台,突显初中生个性互补及人与课程的融合发展,搭建人文评测平台,助力初中生语文学科素养获得跳跃式大提升这几个侧面做了详细论述。
1.搭建课上展示平台,体现初中生获取动态语文课程能力的自主性
课程及平台的动态发展决定了教师的课程设计也要具有动态特点。学生课程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课上的活动平台自主获取的,我们要不吝课堂结构的平台设计,做到每节课、每个知识点都要有学生活动,都要有个性化展示、分层展示和综合展示的运用,让初中生习惯于在各种展示中集中语文思维,获取动态语文课程能力,为提升语文课程素养铺平道路。
例如,在组织学习《春》这一课时,提前留给学生预学案让学生对春的课文有所感知,课上教师结合预学案让学生分模块解读预学情况,从对春的期盼到身置春中的特殊感受,从对春草、春花的观赏到对春风、春雨的描写。学生所述的内容就像是一幅幅美丽无限的春景图,给学生带来春的气息与生机,带来希望的种子和奋斗的激情,学生们对春的理解得到了升华。还有的学生走出家庭进入春的怀抱,用相机记录了春的印记、春的声音,课上的汇报绘声绘色,展示了春的无限魅力和感人画面,激起学生无限活力。这种方式教学让学生对课程本真获取能力得到最大提升。
2.推送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初中生对文学知识的鉴赏辨别能力提升
在当今微时代占主流的阶段,加大搜集、制作和整理微课资源和码资源等是我们语文工作者的义务,更是做好语文课程改革的责任,优先使用这些时代感的资源能让语文课堂活力倍增,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感知会更深刻、更准确,运用就会更灵活、更自然,有效实现对文学知识的鉴赏鉴别能力提升,这就是我们是我们语文课程设计的目标。
例如,在组织诗词《过零丁洋》的学习中,利用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让学生自学诗词。学生通过浏览网站找到很多本节课的视频案例分析及学案、习题资源,通过学案和视频分析的使用,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理解本诗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了诗人创作本诗时的博大胸襟和政治抱负,尤其是他那种爱国热情激起了时下的初中生定当发奋读书、刻苦修身,很自然就有种为祖国之繁荣富强、国泰民安出自己一份力的决心。
3.拓展校际合作平台,突显初中生个性互补及人与课程的融合发展
合作是教学发展及学生个性张扬的方法,合作能促进人与课程的融合发展,合作更是实现语文教育进步的有效保障。教育教学相关论述早就提倡合作,只是合作的技巧、时机、方式、效果的研究日益进步,通过校际间的合作平台建设,能有效促进初中生间的交流分享和优势互补。
例如,在组织《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教学中,运用网络平台实现互动感知教学,课上运用远程设备与济南的孩子一同分享本节课,双方各自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及认知。尤其是在濟南本地孩子的生动、真实介绍中,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什么是身临其境,真正理解冬天的暖绿、清亮的含义,一幅幅冬雪盖山图、阳光普照小山画面自发地浮现在眼前。这种构图之绝妙、用词之精美令学生折服,品文章、谈感受就会很自然顺畅、入情入境。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对学生的个性互补及人与课程的融合发展。
4.搭建人文评测平台,助力初中生语文学科素养获得跳跃式大提升
评测平台的搭建目的是为了实现课程知识的内化及应用的即时反馈,语文课程的有效渗透离不开评测机制,这种即时反馈能让教师及学生都清楚地认识到所教及所学的效果,通过效果对比和分析总结过去的得与失,实现将来的最大化发展,全力助力初中生语文学科素养获得跳跃式大提升。
例如,在组织《沁园春·雪》教学之后,随后有对应的分组、分级即时反馈训练,有字音、关键词、句子的识别和解释,有作者创作作品的年代介绍,有作者对祖国山河描写的真情流露等信息评测。学生只有精读细辨、深入理解才能准确完成评测。教师及时跟进,当堂完成评测任务。让师生的双边教学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欣赏性,全力助力初中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实现跨越式大提升。
总之,语文学科素养的大提升不是学完某一课时、某一文章就能实现的,要通过系列化、模块化的知识叠加,语文思想渗透,文学艺术感知等途径慢慢落地。我们语文从教者定要抓住语文教学的本真和学生主体双核心要素,巧用平台策略加大课程设计研究,为优化初中生语文应用素养鼓劲。
参考文献:
[1] 徐益君.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7(3).
[2] 林必桂.巧借信息技术平台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