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模式下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以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为例

2020-08-29 07:10张兴旭谭玲玲
高等理科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兰州大学导师制本科生

张兴旭 高 雪 谭玲玲

(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1989年在北京“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创业能力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的理念,要求把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所享有的同等地位[1]。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战略所需而产生的一种高等教学理念与模式,旨在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创业和人才共同引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

目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和国家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创新性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推动国家创新发展的进程中,大学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3-4]。传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深入学习的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加强对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5-6]。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培养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7]。

导师制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当时主要针对在校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个人品质等方面指定专人负责进行个别指导,到了19世纪中期才逐步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导师制度[8-9]。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当今世界众多知名高校中已经十分普遍[10-13]。我国高等教育导师制首先应用于研究生培养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陆续将导师制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和培养过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弥补学分制的不足,有利于师生之间更好地沟通和交流[14-16]。

本科生导师制在生命科学相关专业已经开始实施且取得良好的效果[17]。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特别是“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草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草业科学一流的专业人才培养对于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地农业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主要是农业和林业类高校)陆续增设了草业科学专业(学院)并开设了草业科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到2018年,全国开设草业科学学科的院校本科26所,硕士29所,博士16所[18]。本文以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草业学科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的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及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我国高等院校草业科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组织形式

深入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下的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明确创新创业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育人能力,是高等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19-20]。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前身为任继周院士1981年创办的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2002年4月整体并入兰州大学,成立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7年,兰州大学草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全国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草学”一级学科分获全国排名第一和A+。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自2011年开始在草业科学基地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于2017年实行学院本科生全员导师制,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将指导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再辅以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一)导师的指定和遴选

学院副高级以上(或者有博士学位)职称的教师均承担导师工作,原则上基地班学生的导师由教授担任。导师制从第一学期开始到第八学期,鼓励学生自发组建团队,每位学生只能选择一位导师。成立导师指导小组(不超过3人),导师小组鼓励博士研究生和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硕士研究生参与。学院召开师生见面会,通过指导教师的自我介绍和团队成果展示,学生按照自身兴趣选择合适的导师,实行双向自愿选择,导师最终确认后人员一般不再变动。导师小组成员不定期举行“组会”,帮助学生积极开展感兴趣的科研训练,并且通过网络和电话跟学生保持联系,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

(二)研究生的言传身教

学院担任本科生导师的老师,绝大部分是研究生指导教师。在为本科生开展关于生活和学习的讲座之外,导师还将本科生引入研究生日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让本科生积极参与研究生科研进展周例会或者不定期举办的进展讨论会,共同开展文献研习和课题进展分析。研究生通过“传帮带”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本科生,在培养本科生良好学风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同时,提高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等能力。

二、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情况

(一)立项与实施

学院于每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二周开始向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宣传有关学校和学院本科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和文件,面向全院学生进行专场宣讲会(2015年至今,学院连续5年由院学工组人员组织专业教师赴榆中校区进行宣讲),现场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和导师沟通,积极准备申请事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和方向,在和导师面谈或者邮件沟通之后,确定创新创业项目的题目;学生也可以直接申请加入导师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当中,由博士或者硕士研究生带领其开展日常的研究工作和试验内容。在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的指导下,文献查阅、项目申请书撰写、前期准备工作、项目中期考核以及年终结项答辩等内容均由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消极应付和耽误学业课程学习等问题,导师全程给予学生指导,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往年优秀结项代表的经验分享和业务知识讲解等举措,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团队协作能力。

图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2—2018年创新创业项目情况注:数据来源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同学科竞赛结合,有助于及时将团队或者个人的创新创业成果进行转化,通过优秀成果的展示和身边榜样的力量,学生受到鼓舞的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多渠道(除学校和教育部资助的基金外,还包括地、县、市级单位的项目资助以及公司和企业的赞助)的资金支持。高年级的学生(大三或者大四本科生)在导师或者研究生的指导下主持项目并开展日常研究工作,低年级学生作为参与者和合作者共同参与项目研究。经历了“传帮带”,很快就能在各类科学竞赛中崭露头角、成为佼佼者,成功申请获得专利授权书或者以主要作者发表科研论文(SCI和CSCD)(见表1)。

表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12—2018年创新创业获奖及发表文章情况

(二)实施成效

大学生刚进入学校和社会时,心理年龄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情绪、负面消息和各种形式负能量的影响。导师制领导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和“一对一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心理变化历程,可以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杜绝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教辅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顺利实施。

通过创新创业平台,加深了学生和指导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学生遇到思想和学业上的问题和困惑,愿意跟导师积极沟通并主动寻求帮助。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师生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在促进师生感情的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很多的促进作用。通过主持和参加创新创业,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培养科研能力的同时树立了强大的科研自信心,对于日后本科生职业规划和继续深造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实施,本科生选择在我校攻读学位的保研人数迅速增加,显著提高了优秀生源比例。我院研究生优秀生源比例的增加跟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参与度有直接的关系。

通过创新创业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得到了提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眼界得到了拓展,对于日后从事科研和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导师能够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自身潜力,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在项目执行期内和后续的竞赛活动中,提高了团队协作、沟通交流和自主科研创新能力,缩短了毕业后进入社会工作的磨合期。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和锻炼,最直观的指标就是以第一作者或者共同作者在SCI、SSCI和CSCD等刊物上发表高档次科研论文数量的增加。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的优越性,特别是引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生师比持续走高使导师制流于形式

本科生导师制设立的初衷就是精英化的个别指导和性格培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扩大,本科生导师制与大众化的现代教育走势出现了矛盾。相关统计发现,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等世界名校相比,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面临生师比严重失调,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21-22]。导师制制定初期的理想化假设并未落实到执行过程中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9]54[23]56。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和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实施,导师承担的指导任务加重,出现形式主义或者效率低下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

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需要高校和学院根据自身的师资结构来制订合适的导师任职资格和聘任方式。目前随着学院“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和青年优秀人才的大力引进,本着个人自愿的原则,学院可以将导师资源适当扩展到青年研究员和师资博士后,让这些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带领本科生活跃在科研第一线;也可以聘请离休的、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担任指导教师,让本科生从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渊博学识中汲取成长的养分。

(二)多重管理和考核体制下的导师角色和分工不明

实施导师制之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主要是以辅导员管理体制为主[24]。实施导师制后,学校和学院对导师制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导师制的概念理解含糊不清,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导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学生不明确自己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不清楚导师在其学习和未来职业规划过程中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同学认为是在占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存在抵触心理。学生对创新创业和科研的认识不够深刻,兴趣不够浓厚,导致在学业课程学习和就业过程中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未能对未来进行合理规划[14]56[25]。特别是研究生和本科生分校区管理,导师的大部分精力主要集中在日常工作和研究生事务上,对本科生指导很多时候心有余力不足。学生在思想和学业上碰到问题,更愿意向辅导员咨询和求助,进一步弱化了导师的作用。

导师制的实施,首先需要明确导师的角色地位。除了日常的心理咨询和生活上的关心之外,本科生导师应该将精力放在学生的学业提高方面,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彰显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核心价值[23]53[26]。本科生和导师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学生和自身的能力选择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贯穿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需要本科生导师的指导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在本科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导师指导的需求也不相同[27]。在第一学年,导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任务;在第二学年,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培养创新能力、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第三学年,导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的科研训练、组织、交流和表达能力;在第四学年,应指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规划未来,指导学生开展创业训练、就业实习和完成毕业论文等。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开展,部分参与科研的学生需要占用较多的时间,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与目前我校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制度相冲突。对这一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学分制,设置创新创业训练选修课,由导师指导和评估后给出课程成绩和相应的学分。

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由于导师对学生指导的效果存在滞后性,并非立竿见影,因此导师从中获取的满足感无法跟一场精彩的报告或者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相提并论,因此考核难以量化[22-23]。学校和学院需建立导师队伍聘任、考核和奖励制度,制定规范,出台指导管理办法和教学保障制度等;需要明确导师具体的职责和工作条例;学校和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学生创新创业咨询平台,加大扶持和奖励制度;通过奖罚制度督促和激励本科生导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学校和学院的绩效考评机制中,导师的工作量要得以体现,优秀导师要进行表彰和绩效奖励,职称聘任时同等条件下对于创新创业指导导师需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和照顾[28];同时对连续多年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评估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其导师资格,计入教师年度考核,后续不再聘任其继续担任本科生导师[22,29]。

四、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因其“因材施教”的初衷和教育模式,已经在全世界教育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实施。目前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和教学改革,优化本科生导师制,创新实施形式,促进师生互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将本科生导师制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结合,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兰州大学导师制本科生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简介
兰州大学法学院简介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兰州大学药学院简介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简介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