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银屑病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作用研究

2020-08-29 07:02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21期
关键词:银屑病心理评分

杜 鹃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辽宁 大连 116300)

目前,根据患者皮损特征的不同,将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分为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等,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其致病原因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但是,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患有银屑病的患者,主要与遗传因素、患者自身免疫力异常、内分泌紊乱以及被感染等因素有关[1]。由于银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导致很多患者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甚至有的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从而抵触相关的治疗和护理,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有效释放,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就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干预[2],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受患有银屑病治疗的76例患者,分析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的临床作用和效果。其中,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受患有银屑病的患者中随机挑选7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n=38),并对其分别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男性患者与女性别比例为(22∶16),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14±4.25)岁,患者的病程为(2.15±1.05)年;对比组患者的男性患者与女性别比例为(23∶1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89±5.42)岁,患者的病程为(2.42±1.08)年。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数据均不存在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纳入标准:①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银屑病,且临床症状明显。②所有研究内容和相关事项均取得我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同意。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排除自制能力差的患者;②排除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③排除患有重大肝、心、肾功能衰竭的患者;④排除在护理过程中极度不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患者在入院接受银屑病治疗以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相关症状进行观察,对患者的遗传史等进行询问,并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给予患者常规的药物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等,并告知家属相关的自护措施[3]。

1.2.2 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其中心理护理主要包括知识宣教和心理指导两个方面:

1.2.2.1 知识宣教:由于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在得知患者患有银屑病以后,重视程度较低,导致患者的病情被耽误,甚至有的患者及其家属对银屑病的认知较少,将其当作普通的皮肤疾病,自行到药店购买皮肤病的外用药进行擦拭,虽然这些外用皮肤药物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医师的诊治,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佳,甚至还会出现病情加重的现象,导致患者出现病急乱投医的现象[4]。患者在送医救治后,由于缺乏对银屑病的认识,导致治疗效果较差,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就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宣教,通过采用视频教学、图片讲解、发放宣传手册、在医院墙面上粘贴相关疾病的宣传海报,以及定期开展与银屑病有关的知识讲座,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充分了解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使患者对银屑病的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书籍等方式,使患者了解目前在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技术和最新进展,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5-6]。

1.2.2.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在患病以后,身上长满红斑,并伴有脱皮等症状的出现,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焦虑、抑郁心理,尤其是针对银屑病而言,该疾病的病程较长、难以治愈,导致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为了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有效的护理,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采用对面交流的方式,通过解答患者的疑问,充分了解患者的内心表现,采用散步的方式,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利用音乐疗法、瑜伽疗法等,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7],同时可以采用看电影的方式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并密切与患者家属联系,通过相互配合的方式,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有效引导,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度,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8]。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的配合度。

1.3.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显效:患者通过护理以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心理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依从度和配合度高;有效: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心理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依从度和配合度较高;无效:上述无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38例×100%。

1.3.2 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采用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其中,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分界值为50分,50≥轻度焦虑≥59分、60≥中度焦虑≥69分、重度焦虑≥70分。

1.3.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主要通过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效果越好,60分为及格,85分以上为良好。

1.3.4 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配合度。非常配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相关的护理无抵触心理,配合度高;配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相关的护理几乎无抵触心理,配合度较高;不配合:上述无改善。配合度=(非常配合+配合)/38例×100%。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0;用百分数(%)和(±s)进行计数,组间检验用χ2表示,如果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效率为94.74%(36/38),其中护理为显效的患者为42.11%(16/38),有效的患者为52.64%(20/38),无效的患者为5.26%(2/38);对比组患者的护理总效率为78.95%(30/38),其中护理为显效的患者为36.84%(14/38),有效的患者为42.11%(16/38),无效的患者为21.05%(8/38),统计具有差异。(χ2=9.812,P=0.012)。

2.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组患者通过护理后SDS评分为(50.68±2.45)分、SAS评分(51.85±2.47)分,观察组患者通过护理后SDS评分(41.03±2.58)分、SAS评分(40.02±3.41)分,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要优与对比组,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分,±s)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钱生活质量评分为(64.69±2.86)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1.02±3.85)分;对比组患者护理钱生活质量评分为(63.85±2.45)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0.69±4.58)分,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11.236,P=0.013)。

2.4 对比两组患者的配合度: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为92.11%(35/38),其中配合度为非常配合的患者为52.63%(20/38),配合的患者为39.48%(15/38),不配合的患者为7.89%(3/38);对比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为76.32%(29/38),其中配合度为非常配合的患者为34.21%(13/38),配合的患者为42.11%(16/38),不配合的患者为23.68%(9/38),统计具有差异。(χ2=9.673,P=0.014)

3 讨论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皮肤病,患有该病的患者具有病程长,复发性高等特点,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红斑和鳞屑,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多发于患者的头皮和四肢。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很大,有些患者甚至长期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导致患终生不愈,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有的患者由于对该疾病过分恐惧,从而出现消极、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为了能够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就要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9]。

心理护理是一种基于患者疾病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该护理方法是目前较为新兴的一种护理模式,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护理以后,能够有效提高患有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与银屑病有关的知识宣教,普及相关疾病的临床知识、发病机制、诱发原因以及对相关的治疗和护理进行讲解,能够使患者充分了解与银屑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使患者能够严格进行自我管理和护理,另外,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敞开心扉,向护理人员诉说心中的想法,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有效安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释放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而言,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依从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10]。

综上所述,针对患有银屑病的患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后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配合度和依从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护理效率,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银屑病心理评分
个性化健康教育实施在银屑病护理中的应用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链球菌感染与银屑病相关性探究
我给爸爸评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Castleman disease in the hepatic-gastric space: A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