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基层解决现实问题,成为了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城口县在基层社会治理上取得阶段性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稳定压力增大、全民法治素养不高、先进手段缺乏等问题。针对问题,本文从党政善治、社会共治、群众自治三个维度进行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治理;创新;三治;四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强调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习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动基层解决现实问题,成为了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城口县立足实际,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一、城口县基层社会治理的做法
(一)治理体系方面
一是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全县共划分综治网格638个,落实专兼职网格管理员971人,逐步推动网格中民生服务有人办、矛盾纠纷有人调、社情民意有人收、政策法规有人宣、重大事项有人报,真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上办”。二是加强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综合调处体系,全县建成道路交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边界矛盾纠纷等10个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规范化建成25个乡镇(街道)中心人民调委会和204个村(社区)人民调委会。实现90%以上的矛盾纠纷在乡村两级化解。三是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健全完善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初信初访办理、信访事项复查复核、信访事项终结退出等工作制度。严格按照“三到位一依法”要求,大力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诉访分离改革,着力加强依法办访、推进依法上访。四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配齐配强25个乡镇(街道)、204个村(社区)综治专干。推动警力下沉,建成13个派出所、3个片区人民法庭、1个派驻检察室,司法所实现一乡一所。五是探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出台《城口县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及任务分解表,细化落实县乡村三级治理机构、基层党组织建设、村(社区)组织建设、“法治德治”乡村建设等61项工作清单,全部明确牵头单位,将任务落细落小。
(二)治理机制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把社会治理摆到党政工作大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县委加强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制度》,建立党委定期研究社会治理工作制度。三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承担本地区、本部门社会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党政分管负责人承担分管责任人责任,党政班子其他成员承担“一岗双责”责任。
(三)治理方式方面
一是探索“枫桥经验”本土化。制定《城口县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全县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水平一年实现新变化、两年取得新突破、三年迈上新台阶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二是推进“三治”协同示范村(社区)建设。下发《关于开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协同示范村(社区)建设的通知》,全面开展首批12个“三治”协同示范村(社区)建设试点。三是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品牌打造。通过品牌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手段,提升治理水平。
(四)巩固成效方面
一是源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制定《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施方案》、《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社会治理方面)专项小组工作细则》,实现了“以一域稳护全局安”目标。二是加强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对涉退役军人、企业改制、涉众型经济案件受损等特定利益诉求群体,既保障合法权益,又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既抓实际问题解决,又抓教育疏导稳控。三是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谋划推进,充实县扫黑办力量,健全运行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四是依法整治突出问题。聚焦脱贫攻坚、工程建设、生态环保、社会治安等领域乱点乱象,针对性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不履行赡养义务、诋毁脱贫成效、农村赌博滥酒等影响脱贫攻坚进程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强迫交易、非法营运、敲诈勒索等十项违法犯罪行为。
二、城口县在基层社会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矛盾呈多发态势,稳定压力增大
城口县随着“两高”建设、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加快推进,各类风险跨界性、关联性增强,呈现出更加复杂化、突出化、多样化、具体化、交织化的特点,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征地拆迁、房地产开发、农民工工资、脱贫攻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上访问题突出,部分上访老户组织性增强、对抗性升级;侵财、涉毒、经济犯罪等领域治安问题日益突出,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涉众型犯罪向农村地区蔓延;因我县特殊地理环境,全县道路交通、地质灾害、老旧城区消防等安全隐患多,排查、监管、整改存在薄弱环节,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二)治理理念欠深入,全民法治素养不高
基层社会治理侧重常态工作落实,以改革精神思考谋划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做法还不多,“重管控、轻服务”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不浓,群众维权意识强烈但法治意识淡薄,导致少数群众“信访不信法”,甚至“弃法转访”、“以访压法”,特别是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以案件形式进入司法领域,出现了诉讼与信访交织、法内处理与法外解决并存的现状。
(三)“三治”融合不够,治理先进手段缺乏
部分干部群众将“村民自治”简单理解为少数服从多数,片面强调权利与义务对等,脱贫攻坚中等靠要思想严重,不履行贍养义务、恶意诋毁脱贫成效的情况还时有发生,片面的将“治理”理解成了“管制”,导致政府唱独角戏、单打独斗,综合运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思考不够。同时,治理手段还比较原始粗放,运用大数据、智能化等现代科技手段破解难题比较薄弱,基层乡镇“雪亮工程”覆盖率不高,目前才开始在两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鸡鸣和沿河)建设。
三、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着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努力形成党政善治、社会共治、群众自治的良好局面。
(一)树立“四种”理念
一要树立“引领”理念。推动基层党建从带动不强向深入引领转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组织动员群众、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突出作用,努力解决基层治理“力量散”“管理乱”等问题。二要树立“协同”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作用,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和岗位开发力度,建立资助奖励机制,在税收、资金、人才等方面落实优惠政策,积极推进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三要树立“参与”理念。充分发挥村(社区)协商民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加大宣社会治理传推广力度,完善“两代表一委员”基层听询、专访、调研工作机制,推动基层群众从徘徊观望向共建参与转变,引导全社会了解、理解、参与、支持社会治理与平安建设工作。四要树立“服务”理念。推动治理主体从“管理”到“服务”转变,将治理思路从“要把群众管理好”转变为“要为群众服务好”,将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面风险防范从“问题出现了怎么办”转变为“群众有哪些多元需求,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来实施摸排、预防、化解等工作。
(二)推动“三治”融合
一要充分发挥自治在乡村治理中的参与作用。组织村民认真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吸纳村民意见,把开展道德评议、弘扬传统美德、推进移风易俗、制止大操大办等内容融合进去,明确红白喜事种类、置办标准、礼金数额、惩处措施。通过村规民约培养村民规则意识,探索推广“两榜一奖惩”办法,对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红榜表扬,对不遵守的进行劝导教育,情节严重者黑榜亮丑。二要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治理中的保障作用。推行村(社区)聘请律师顾问制度,加大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力度,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让他们感受法律力量、认知法律尊严、增强法律信仰。综合运用新媒体渠道及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对群众进行面对面法治宣传教育,通过以案释法、巡回审判和法制讲堂等方式增强吸引力和参与度,引导群众学法懂法用法,教育群众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手段履行义务、维护权益。三要充分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中的教化作用。广泛开展推举“乡贤”,征集优秀“家风家训”,评选 “脱贫光荣户”“十星家庭” “最美媳妇” “最贤公婆”等活动,让群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以“好吃懒做”为耻,以“勤劳致富”为荣的良好风尚。结合社会治理品牌打造中的实践探索,把先进典型的基本要素梳理出来,提炼经验,形成工作规范,研究可复制、可推广、具有普适性的工作措施,做到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开花”。
(三)提高“四化”水平
一要积极发挥公众参与作用,提升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统筹各方面力量,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推动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充实基层各类社会管理服务人员,并适当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确保基层社会治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格局;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二要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市委和县委部署要求,加强调查研究,持续抓好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确保完成司法责任制改革、诉讼制度改革、公安改革和司法行政改革任务,巩固改革成效;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法治建设成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强化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增强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深化法治创建活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治文化服务体系。三要综合运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发展脉搏,积极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各类新兴媒体,全面提升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靶向性;加快“雪亮工程”建设,尽快实现重点单位、重点行业、重点路段、重要区域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的整合和联网应用;运用好执法司法大数据、应用物联网、视频语音分析等新技术,优化升级执法办案、智能辅助信息等系统,准确把握社会运行态势,精准防控各类风险。四要全面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以加强执法司法力度、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严格按照“五个过硬”和“六个牢牢把握”要求,坚持轮值轮训、实岗练兵、技能比武、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經费保障力度,建立县、乡镇(街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增长机制。
作者简介:向泽令(1990-),单位:中共城口县委党校,学历:本科,职称:专技十一级,助讲,研究方向: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