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是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完善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模式,是保证学生党员有质量的发展,促进学生党员有计划的学习提高的有力保障,对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可控量化的“八字螺旋”管理模式是借鉴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探索的一种学生党员管理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约束学生党员的言行举止、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员;发展教育;八字螺旋;管理模式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大学生党员队伍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具有较高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质素的队伍。这支队伍产生于高校、成长于高校,发挥战斗作用的根本力量来源于高校。学生党员是高校学生群体的先进代表和中坚力量。他们从许多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知识水平和执行力,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
根据2019年5月6日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第二条中明确规定,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就是各学生党支部的基础工作、日常工作。以我院学生党员为例,他们虽参加了院、校两级党校的培训并结业,也经过了团员“推优”、党组织的考察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符合党员发展的相关规定,之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但是,在学生党员发展前、发展过程中和党员后续教育管理中,缺乏完善的量化管理考核制度,不能完全发挥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缺乏对学生(党员)的强而有力的约束,以至于不能完全发挥出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一个中心,两种作用”管理模式工作思路
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可以用“一个中心,两种作用”的工作思路来开展。“一个中心”是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两种作用是指党员发展前和发展中的教育工作和党员的后续教育工作。
高校学生能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十分光荣的,是对他们的肯定。这些同学已经在同学中起到了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学生群里中的优秀代表。高校应该多吸引优秀的同学向党组织靠拢,做好入党的宣传教育工作。当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对学生党员应该进一步加强其理论学习、组织教育,让他们以共产党员的身份,继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树牢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我们大致可以把学生党员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种子期、萌芽期、开花期、收获期。在这四个时期里,学生的思想意识、学习成果、社会实践、工作成效都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把握住学生成长的关键节点,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学习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党员教育更加接地气、贴合学生实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八字螺旋”管理模式总体设计
根据“一个中心,两种作用”的党员发展教育工作思路,以“八字螺旋系统”为基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视域下,设计可控量化的资安学生党支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制度,围绕学生党员发展阶段、党员发展要求、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能素质、身心健康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等六个维度制定工作计划。对每一位学生提交入党申请书时,就建立一份学生党员成长档案,并明确每一阶段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要求,并定期检查完成情况。对于未按期完成学习目标,或综合素质提升效果不佳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谈话、了解,给予教育帮助。
如果一个学生的阶段性目标是入党积极分子,那么对照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可以从学校、学院、学生三个层面设计学习方式并组织实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主要由学生党支部来监测学生的完成进度,并随时预警,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情况。当学生较好的完成了既定学习目标时,要及时给予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并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学习态度,创新学习方法,拓展学习范围,以完成更高的学习目标。
三、设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模式时需注意的问题
1. 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端正学生入党动机
大部分新生在进入大学前,对党的印象,还停留在互联网、电视等新闻报道中,对党和党员的认识还不够具象、清晰。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候,部分学生还没有明确自己的入党动机,甚至是盲目的、功利的。这个阶段,在学生群体中,可以开展以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为载体的学习活动。如观看《建国大业》、《钱学森》、《杨善洲》、《黄大年》等影视作品,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或以集体的形式开展观后座谈会。还可以开展专题讲座,向同学们宣传党的初心与使命,党的发展历程。通过一系列的入党前教育,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让想要入党的同学更加坚定自己的入党决心,并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早日通过党组织的考察,加入中国共产党。
2.坚持入党标准程序,严格要求发展党员
高校学生党员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我们党的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严把发展入口、严格坚持标准、加强党员考核,是学生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前,高校学生党支部需要重点开展的工作。在高职学校学生只有三年的大学时光,而从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到成为预备党员,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很多高职学生在成为预备党员或者转正之后没多久,就毕业离开校园。因此,通过坚持标准的入党程序,加强日常的教育管理,让学生党员在校期间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生群体中发挥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3.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党员后期教育
一些学生党员认为入党后便进入了“保险箱”,开始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入党之后,还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宗旨服务意识等方面的意识形态教育,培育党员先锋,继续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除了用常规的“三会一课”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还要充分利用志愿服务、榜样激励等途径,强化学生党员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结语
无论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共产党员,还是奔走于田间地头、大山深处、帮扶困难群众的共产党员,还有在救灾抢险中,冲锋在前,不怕牺牲的共产党员,他们都身体力行的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成为共产党员的那一刻是光荣的,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革命征途的开始。加强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是永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青春活力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党的影响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需要,也是高校学生党员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N].
[2] 刘吉春.“先锋模范”视角下学生党员示范引领作用长效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3):241-242.
[3] 宋强,常跃跃,王欢.互联网+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黨史博采(下),2020(07):40-41.
[4] 章洪丽.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机制探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J].学理论,2020(07):101-103.
[5] 王景.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9.
[6] 党教文.全面提高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质量——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J].机关党建研究,2019(07):31-34.
[7] 黎祖荣,周伟川.高校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研究——基于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5(01):134-135.
作者简介:卢明玥(1985.6-),女,汉族,重庆,讲师,硕士研究生,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