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竞争思维突围绩效困境

2020-08-28 11:31徐磊
人力资源 2020年8期
关键词:管理者绩效考核权重

徐磊

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绩效管理工作处于核心地位,很多组织推行各种各样的绩效管理实践,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却不甚令人满意。如何能在不显著增加甚至不增加支出的情况下,让组织成员主动地去推进绩效管理工作,让绩效管理理念在组织内部实现全面覆盖?就此,笔者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想法。

与绩效管理密联的六个问题

●绩效和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是组织中所有成员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工作任务所表现出的工作行为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绩效管理是组织管理者用以确保成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与组织战略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以及过程。听起来有些复杂,简单地说,绩效就是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结果,绩效管理就是绩效管理者的手段与过程。

●绩效管理工作在组织工作中的定位是什么

它是组织工作的最基本需求之一,如同人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短期缺少影响不大,长期缺失必然造成严重后果。只要有分工的存在,就会有绩效管理的需求,绩效管理工作就是为了评估组织的每名成员对组织的贡献及是否胜任工作。

●绩效管理者在绩效管理中应起什么作用

把控方向、控制速度、营造氛围、提供支持以及组织实施是其主要工作。作为绩效管理者,不要试图去为组织中的具体岗位和工作制定考核方案,需要做的是为组织的各类考核人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他们制定出来的考核方案可行、必要,与组织的战略目标方向一致。

●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难点在哪里

难点是相对于绩效管理者而言的。组织成员中绝大部分是基层人员,相较于中高层管理者,他们的工作可以较好地用结果衡量。基层人员的工作内容具体且繁杂,每个人所获得的支持也不同,如何将他们放到一起进行考评,得出一个让所有参与者都能接受并认可的合理结论,是绩效管理工作中最难的部分。

●全面实施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内涵包括什么

一是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被纳入考核,而不是通常认为重要的工作才应纳入绩效考核;二是所有人都可能发起对与其工作有关联的下级、平级甚至上级的绩效考核,虽然一般流程上考核自己上级的可能性很小,但应让所有考核参与人理解并接受這一理念;三是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始进行绩效考核,而不是通常在年初。全面绩效管理并不要求将所有的工作都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但要确保所有的工作都可以被纳入,只要有人觉得必要。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所有的绩效考核都应围绕着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开展,这才是推进绩效管理的目的,而不能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怎样才能更容易地推进绩效管理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好做?符合事物基本规律的工作好做,如同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规律一样,而要想让水往高处流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对其施加强力作用。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也一样,如果在组织中一项工作需要以行政手段强推,那大概率是费力不讨好。组织成员都是有成熟稳定性格的成年人,不管设计的绩效方案看上去多么高大上,他们首先关心的问题就是“这对我有什么好处”,这个好处不仅限于经济方面。绩效管理者要做的就是设计出合理的机制,让组织的绩效管理工作遵循事物的基本规律前进。

推进绩效管理在组织中全面实施

●所有考核参与人享受额外的绩效激励系数

考核参与人包括被考核人和考核人。这个激励系数可以理解为对考核人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的奖励和对被考核人因被纳入考核的补偿。一方面,激励考核人主动地做绩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降低被考核人对考核工作的抵触,使绩效考核工作高效顺利地推进。使用统一的激励系数只是将组织的资源进行一个重新分配,提高了考核参与人的分配比例而不涉及总体支出。而当所有人都被纳入体系后,这个激励系数的激励效果就不存在了。而使用诸如给予参与人额外的定额或不定额奖励的措施,则会导致组织总体支出不可控,参与的人越多,支出增加得越多。

●按照组织规定流程纳入绩效考核的一项或数项工作,将单独或共同占有被考核人的全部考核权重

这意味着在被考核人承担多项工作的情况下,只有一项工作的考核人制定了针对该工作的考核方案,那么考核人根据该考核方案对被考核人的考核评分将作为被考核人在考核周期内的最终评分。这一规定看起来似乎极其不合理,因为我们只根据一项可能只需要10分钟就能完成的工作作为整月的考核结果,但是这个结果却会大大地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绩效体系中,参与的人越多,就越趋于合理。

●被考核人决定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占全部工作的初始权重

这一规定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将承担不同工作、不同岗位的员工放到一起进行比较,这是为什么呢?通过由被考核人自行设定每项工作的权重也就是时间占比,即完成某项具体工作占其每月总工作日天数的比例,如某工作的权重为10%,就可以理解为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的工作日天数,就是10%乘以每月工作日天数20天,即为2天,从而将对具体工作的考核,通过这一规定变成了对2天时间的考核。而时间是一样的,这就使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放到一起比较有了依据。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将高级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放在一起比较,实际工作中还是尽量将级别相当、工作内容相近的人进行比较。

●被考核人每项工作的权重是浮动的,考核得分低、排名靠后的工作权重应当按规定进行上调

这一规定是与前一条相匹配的,如果没有这个规定,那肯定会有人发现这个系统的漏洞而往考核内注水掺假。比如将容易完成的工作定高权重,将难以完成的工作定低权重,这样其总体考核得分受影响就会大大减小,这样的考核结果肯定与我们实施绩效考核的初衷相违背。假设被考核人的工作持续地完成得非常完美,那么他为此项工作定1%或是99%的权重对组织来说没有区别,他定多少都是合理的;但假如一项工作他定的权重很低同时完成得也很差,排名落后,说明他没有赋予该工作足够的重视,那么体系可以通过上调该项工作的权重来影响其总体考核结果。同时权重是浮动的,同一项具体工作在不同的被考核人之间的权重设定情况,反映出不同的人处理该工作的能力情况,权重越小说明能力越强。同样地,权重越低则表明其有更多的空余时间去承担更多的工作。

●被考核人的绩效工资发放系数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数呈正相关关系

这里的工作任务数也可以理解为工作任务难度系数,每一项工作的任务数或难度系数由考核人决定,表示考核人对完成该工作任务难易程度的判断,这个判断可以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作为判断依据,考核人判断的难易程度应当低于所有被考核人判断的平均值和中位数,但应高于所有被考核人判断的最小值,越难处理的工作,其系数越大。被考核人所承担的所有工作任务的任务数之和即为其工作任务数。完成工作任务难度系数高的工作,应当有更高的回报。同样地,这一规定也与前一条规定相匹配。

●主观过程类工作任务或指标,考核人与被考核人的得分在一定区间反向变动;客观结果类工作任务或指标,考核人与被考核人的得分在一定区间同向变动

这意味着考核人在考核被考核人的同时,自己也被组织的绩效管理体系考核。考核人与被考核人之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因为从过程看他们是对立的,被考核人工作做得不好,通常都会增加考核人的工作量,这里二者得分反向变动,就是被考核人得分越低,会导致考核人的得分越高,也是对考核人的一个补偿;而从结果看,他们又是向着共同的目标去的,是统一的,这会让他们的得分同向变动,可以促使考核人尽可能地为被考核人完成工作提供幫助,从而使得考核双方共同努力去完成工作。有很多组织在考核等级确定的时候一味地强调强制分布,这个在多数情况下是合理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某些组织内可能存在所有成员整体绩优或是绩劣的情况,为什么强调强制分布?因为无法确定一个合理的标准,而在考核人与被考核人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中,每个人的得分变得更合理,彼此间具备可比性,可以将强制分布与参考标准确定等级进行结合,比如先按排名按比例强制分布等级,然后再以具体得分为门槛进行档级调整,使得结果更加合理。

市场竞争思维与绩效管理的关联

纳入绩效管理的工作将占有被考核人的全部权重,这个是不是相当于最先进入市场的主体会占据整个市场;被考核人有权决定自己工作的初始权重,是不是相当于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有自行定价的权利;而被考核人的工作权重应当是浮动的,则是相当于每项工作有其市场价格,定价不合理,会自动地拉到合理的市场价位,而如果你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定位为更低的价位(权重),则同样的时间,你可以完成更多的工作,说明你有了比别人更大的优势;考核人与被考核人之间的同向或反向变动之间的关系,则相当于市场中买卖双方的共赢关系;最后的被考核人的绩效发放系数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数正相关,这相当于鼓励市场参与者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以获取更大的收益。

我们国家由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市场活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给人民生活创造了极为丰富的产品。同样地,以市场竞争的思维去推动组织的绩效管理工作也能极大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所有成员围绕着组织的目标共同努力。与以前相对固定的绩效管理思维相比,这一思维指导下的绩效管理工作是灵活多变的,对绩效管理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互相关联又牵制的思路,使得绩效管理者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变得更加超然,主角变成了一个个主动纳入绩效管理体系中的考核人和被考核人,而绩效管理者则从具体的考核工作中解脱出来,所要做的只是维护好这个体系,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看得更远更细,及时为系统运行排除障碍、消除隐患。

作者单位 中国大地保险河南分公司

猜你喜欢
管理者绩效考核权重
权重常思“浮名轻”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