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微信这一熟人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其用户交往越来越体现出了圈层化的倾向。固然微信圈层化有助于形成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但也存在着许多伦理问题。本文立足于传播学、法学的视角,从淘宝下架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入手,并对这一案例进行解读,以微信圈层化的伦理问题的审视为主线,分析微信圈层化社交的“强关系”对其用户产生的倦怠感和压迫感,试图揭示出圈层化对个体的约束以及对社会的间隔作用,进而剖析其隐含的法律风险。
关键词:微信;圈层化;伦理;炫富
中圖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8-0063-06
根据中新经纬客户端的报道,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的买卖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用户在淘宝上以10元左右的价格就可以购买到大量的照片和视频,用以在微信朋友圈打造所谓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上追求个性化的身份呈现方式[1]。然而,随着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的走红,社会各界对其关注度不断上升,该类素材的买卖和使用背后存在着如著作权、肖像权等一系列争议问题,负面评价接踵而至。不久后,淘宝就下架了这些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并且删除了相关店铺、关闭了相应订单。研究发现,该产业链背后折射出的是微信圈层化深层次的伦理问题。
一、微信圈层化的概念
“圈层”最初是地质学的概念,后被引入人类社会领域,包含着圈层内关系建构、圈层内部关系向外突破及社会化、外部力量向内渗透及被社会化这三个维度[2]。“圈层化”指的是在各类圈子中进行了分层抽离,进而形成一个个内核稳定、链接紧密的社群[3]。而作为互联网圈层化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微信圈层化”则是基于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本建构起的社会网络以及信息传播两者相结合的产物[4],在划定圈子的基础上,通过微信中的社交关系链对用户进行分层。作为对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延伸和重构,微信圈层化一方面对不同兴趣、爱好、地位、身份的人群进行区隔,有助于形成群体认同,塑造各具特色的圈层文化;另一方面,这种区隔以及圈层建构的模式也恰恰引发了一系列伦理问题。
二、强互动下身心的倦怠与压迫
在移动互联的赋权下,新媒体时代用户生活的中心已然被纷繁复杂的社交媒体应用所占据[5],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固然社交媒体赋予了用户前所未有的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分发信息的能力,但在享受着高度互联便利的同时,人们也经受着冗杂内容的侵扰而疲惫不堪。
(一)高强度连接增加社交成本
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指出,强关系连接(Strong ties)是一种稳固的关系网络,其中个体有着较强的同质性,联系密切、互动频繁,如亲人、同事、好友等;弱关系连接(Weak ties)中的个体异质性较强,情感基础薄弱,也缺乏有效互动,如几近一面之缘的泛泛之交[6]。将该理论置于当下移动互联网及其终端设备高度发达的语境下,抛开些许特殊情况,微信成立之初确实是一个由线下实体关系为母本建立起来的强社交关系网络。相比于以微博为代表的弱关系社交平台而言,微信好友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连接更复杂,因而维护的成本也更高。而微信的圈层化则又恰恰提升了这种成本,同一圈层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进一步加强,联系与互动进一步紧密,线上交往的效果愈加映射到线下的实体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去维护高强度、高风险的连接,从而保持线上的媒介形象呈现与现实生活社交关系链中地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当一条炫富动态发布后,好友们纷纷而至,进行点赞或评论;除了打理自己的朋友圈之外,用户也需要积极地去与其他发动态的好友进行互动,这既是提升社交圈存在感的需要,也是维护自我圈层地位的需要。
当某一淘宝商家的炫富素材销量达到一定数目时,商家会在商品介绍页面上突出“素材不断更新”的字样,因为用户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一旦自己发出的图片被好友发现是不实的,在这样的强关系网络中,不仅自身的印象管理会受到损害,连带着线下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形象都会受到威胁。素材提供者与商家正是基于这种消费者心理的洞察来进行朋友圈炫富素材的生产与营销。此外,处在强关系中的微信用户对好友在朋友圈中发布的动态的警惕心理是比较低的,从而也一定程度上为炫富素材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了可能。但随着微信的涉及面越来越广,其熟人社交的特征逐渐消失,但许多用户并没有及时意识到这一点,将微信中新兴的一些“弱关系”依旧当作“强关系”来认知,使得部分炫富素材的不法使用者有机可乘。
(二)社会比较引发焦虑和压抑
距离感、陌生感与疏远感使得处在弱关系的两方鲜有将自己与对方置于同一条件下比照的行为,即使可能出现一方对另一方的持续性单向关注的情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羡慕、渴求等情绪,但由于弱关系中的个体差异性较大,不具有接近性与切身性,这种社会比较也只能停留在旁观者的仰望层面。须知,身处强连接中的个体却完全不同,每个微信圈层中都存在着处于话语权顶端的少数几个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圈层内其他人士的普遍关注,一旦他们出现了炫富行为,其他人极有可能跟风模仿,类似行为的频繁性为炫富素材开拓了市场。由于线上互动与线下交往是紧密联系的,熟人之间社交距离感的消弭导致了社会比较心态的大幅跃升,人们迫切地希望找到自己与同一圈层之中其他人的差距,并且通过一系列行为来填补这段空白,甚至谋求超越。
人们既要保持自己既有的圈层,同时又渴望进入更高层级的圈层。然而,跨圈层社交也会加重个人的心理负担与压力,因为社会比较不仅来自同一层级的圈层,更是源于高层级圈层的压力。这不仅体现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中产生的焦虑状态,也表现为受到同一圈层或更高层级圈层的用户负面评价时产生的恐惧和压抑[7]。2018年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社交媒体用户在“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情”“别人晒幸福,影响我的心态”等方面社交的焦虑与压力明显提升,同时,微信也成了唯一一个用户评价下降的社交媒体平台[8]。
从朋友圈炫富素材产业链的上游看,许多素材收集者与卖家就是把握住了用户渴求圈层认同的心理,并且进行个性化的推广和营销,在商品介绍页面中大力凸显“个性”“大量”“修改简单”“越早购买重复率越低”等关键词句,不断刺激用户在社会比较中力求脱颖而出的焦虑神经,鼓吹类似于“高端朋友圈塑造”立竿见影的效果,使用户产生“购买素材”可以免除压抑感的错觉。因而,朋友圈炫富素材一经上架便十分火爆,且销量得以居高不下。除此之外,也出现了许多“回头客”,甚至在评论区中催促店家及時根据社会热点和潮流推出新的素材。
(三)自我表演挤占生活空间
人与人之间日常的交往互动可以看作是戏剧表演,个体利用各种道具(符号)预先在后台对自己理想化的前台呈现形象以及表演行为进行预设和准备[9]。这种“印象管理”既包含了自己展现在他人面前特定的行动,也囊括了表演的舞台布景。在微信中,表演的“前台”被扩大了,个体可以根据不同的潜在观看者设计不同的演出脚本。
其实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产业链中并不仅仅是炫富素材,还包括了炫地位、炫文化、炫人脉、炫品味等一系列能够彰显个体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的符号,以满足不同用户自我表演的个性化需求。在不同的群聊中发送不同的内容、朋友圈动态设置不同的“分组可见”,甚至使用不同的微信账号以期实现所谓的跨圈层社交……这条炫富素材产业链为微信用户搭建了一个隐秘而装备齐全的后台,为其在不同场合的定制化表演提供了可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个人始终存在着群体认同与归属以及圈层中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彰显的需要,为满足上述认知与心理层面的需求而达成特定行为,通过对于自身形象的塑造来保持或是突破现有圈层。这些行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自我行为,如头像、签名、朋友圈动态打造;互动行为,如点赞、评论,包括与同一圈层内人物的互动,也包括与上一级圈层内的互动来彰显自己的人际圈和与众不同的身份;第三方的行为,如被特定圈层中有话语权的人物在聊天、朋友圈中提及。而朋友圈炫富素材则是为上述三方面的行为提供了助力,但过度的自我表演是不可取的。试想,在购买朋友圈素材前,“表演者”绞尽脑汁,四处寻求自我演出的灵感来源,求新、求异;当其发现10元左右的朋友圈炫富素材唾手可得时,便毫不犹豫地咨询、购买;付款后,又为在什么时间点选用什么素材而苦恼;发布动态后,依旧为如何回复好友的评论和追问而心惊胆战,生怕自己精心设计的后台情境被揭穿。活在别人世界里的自我表演,严重挤占了个体生活的自由空间,对个体的身心造成了压迫。
三、圈层化对个体的约束以及对社会的间隔(一)信息茧房编织隐秘巨网
在移动互联高度发达的现在,人们不仅遭受着信息过载的侵扰,也面临着信息匮乏的困境。以个体间同质性为基础聚合起来的圈层编织起了一张巨网,将个体紧密黏合,使群体在享受高度连接和认同快感的同时也隐秘地把圈层中的所有个体裹挟在一起。一旦个体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处境和身份,将圈层中“群体的狂欢”当作社交的全部,定式化、程序化便会甚嚣尘上,在欢声笑语中取代生活的多样化和趣味性[10],约束个体想象力与行动力,局限其生活视阈与人生境界。
当用户将炫富素材中的人像替换成自己的面庞,将游轮、豪车贴上个人所有的标签并在圈层中共享,一个金钱搭建的虚拟数字牢笼就此形成。“富豪们”欣喜地在这个金碧辉煌的牢笼中相互关注、评论,看似一团和气的互动背后则是钩心斗角的战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圈层内部的数字化战争,被圈层化绑架的用户在信息茧房编织的巨网上争先恐后地建构着自己的媒介形象。然而,也正是这些炫富素材隔绝了个体与外部现实世界的通道,剥除了他们感知社会气候变化的“皮肤”,使其变得孤立、偏执与无知,成为微信圈层化的牺牲品。
(二)意见领袖绑架个体行动
互联网固然赋予了普通民众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却在“去中心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催生出了新的权力中心。在微信圈层兴起之初,圈层中每个个体都拥有着所谓平等的话语权,但是随着圈层的演变和发展,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不断频繁和深入,某些个体所具有的知识、技术、人脉或者是性格等方面的优势逐渐显现,并且通过这些优势的不断积累,他们在圈层中的话语权显著超越了其他人,演变为该圈层中的意见领袖。
与网络空间中一般的意见领袖不同,微信圈层中的意见领袖凭借着与圈层中其他个体的强关系、同质性或者贴近性,再加上各个圈层的相对封闭性带来的特定信息的垄断专利,他们往往具有更为强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部分出售的炫富素材包含着一些歧视性的话语,如果被圈层中的意见领袖进行认可式的解读与传播,那么可能催生出与同一圈层中的其他个体类似的观念与意见。对于身处各类微信圈层中的普通个体而言,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为了融入群体、适应不断更新的圈层文化,被迫跟随圈层意见领袖来达成特定的认知、态度、情感与行为,受其麻痹从而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一旦意见领袖进行煽动,圈层中就很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的现象。
(三)圈层壁垒阻碍社会整合
信息茧房所编织的隐秘巨网以及某些意见领袖不当的言论都有可能局限个体的视野,使其偏听偏信,从而强化圈层之间的壁垒,不利于不同圈层之间的人员、观念、文化之间的流通。一旦不同群体之间失去了相互沟通交流的通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愈发地不认可对方的行为、观念和文化。横向来看,不同特质的圈层相互抗争、相互孤立,不利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纵向而言,圈层壁垒倾向于阻碍圈层之间人员的流通,从而加剧社会阶层固化,进而使得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不利于社会的整合和身份认同的建构。
在炫富素材产业链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不同圈层中,炫文化的看不起炫富的,穷人也可能看不起富人;同一圈层中,低调地看不起高调的(如有炫穷的,但本质上哭穷还是为了炫富,像这样委婉炫富的可能看不起直接炫富的),理性地看不起感性的。圈层之间的鄙视链无所不在,一些淘宝商家对于炫富素材也是分类“精准营销”,上述行为看似是满足细分受众市场的明智之举,实则加剧了圈层之间的对立与分裂。
四、“破圈”渴求对用户形象建构的诱导
不少微信用户为了保持现有圈层以及突破现状、追求高一级的层次和地位,渴望获得便捷的自我“印象管理”的途径,从而购买并使用朋友圈炫富素材。殊不知,这样的行为直接或间接诱导了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的产业链被及时揭露,以及淘宝对所涉商品的及时下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条灰色产业链触及了许多法律与伦理的边界,为许多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埋下了隐患。淘寶商家出售的大多炫富素材来源不明、难以追溯;售出后,对于用户个体使用素材的行为又没有很好的规范、追踪和问责机制。如果商家知晓买家将素材用于相关违法犯罪行为而继续出售,则其可能成为相关案件的从犯。
(一)涉嫌民事侵权甚或刑事犯罪
朋友圈炫富素材产业链的出现使得微信用户的炫富成本大大降低,十几元钱便能打造“富豪”生活,但是却存在着侵权犯罪的嫌疑。由于相关侵权行为成本低廉而且相对而言较为隐蔽,加之微信圈层化对身在其中个体的麻痹以及买卖双方法律意识的淡薄,炫富素材的侵权问题难以被及时发觉。
1.肖像权
在炫富素材的商品介绍页面中,淘宝商家往往直接出示了素材截图,其中就包括了不少人物肖像;从炫富素材的用户端来看,除了个体出于满足圈层认同需要来使用炫富素材之外,也不乏微商用其在朋友圈中来博取关注、增添信誉的现象,企图通过“花小钱”从而“赚大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未经许可而非营利性不当使用他人肖像,如侮辱性污损、丑化他人肖像等也属于肖像使用上的侵权形式[11]。如若用户对素材中的明星或者其他公众人物的形象进行恶搞或者贬损,从而彰显所属圈层的某种亚文化抵抗式的风格,并且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广泛传播,则同样可能涉及肖像权的侵犯。也有观点认为,上述行为客观上有影响他人声誉的可能,从而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12]。
此外,由于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安保、娱乐等领域,在这种情况下,侵犯肖像权波及的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牵涉到更多的个体和社会生活领域。
2.著作权
理论上只要表达由作者独立完成, 并能够体现一定程度的选择、 安排、 设计、组合,就是法律上的作品[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对于已经发表的作品,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也不支付报酬是可以合理使用的。但“合理使用”是有一定条件的,如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称,并且要保护作品的完整权等。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炫富素材并非原创,淘宝商家也未与照片、视频的著作权所有者签订相应的使用协议,对于部分有水印的素材还提供额外收费的“去水印”服务,明目张胆地侵犯著作权。而且在不少情况下,用户完全没有标明素材来源的意识,甚至产生所谓花了钱就可以对购买的素材为所欲为的想法,完全忽视了对著作权的考量。
3.隐私权
隐私权是公民的人格权,其性质为绝对权,其他任何人均负不可侵之义务,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了私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14],炫富素材对于上述三类隐私权的客体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涉及。在炫富素材的交易过程中,用户需要提供自己的个人信息,例如“明星祝福视频”的制作需要买家提供个人的姓名、生日以及自己的人声音频等,无意中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而用户的声音则可能被用作声纹锁的解密,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炫富素材的售卖不仅会使素材购买者的身份信息、行为信息发生泄露,部分图片、视频中的属性中包含着素材原创者的设备信息、位置信息等也有泄露的风险。情节更为恶劣的是,素材中甚至可能含有素材发布者恶意设计的病毒程序用以窃取更为深层次的用户隐私数据。如果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进行拼接、整合、推算等操作,还将会引发一系列同样严重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其实,隐私权和名誉权是紧密联系的,一般而言,对于个人隐私不当地泄露和宣扬会导致他人对该个体社会评价的降低[11],甚至可能激发他人的窥视欲,在公共场域引起一些非理性的讨论,使得权利主体的隐私权和名誉权受到双重损害。
(二)为其他违法犯罪的滋生提供土壤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依据《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包括能“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都是在法律框架下受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任何人不得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如有违反且达到一定数量标准,都将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许多炫富素材中都包含着“公民个人信息”,这些素材中有些需要通过数字暗房技术进行处理,将原始素材中的人物进行替换,但是在素材收集和出售时,这些原始的人物身份信息并没有被隐去。
2.诈骗罪
如若购买、使用这些炫富素材不仅是为了进行自我“印象管理”,而是别有用心,将其作为实施其他诈骗活动的跳板和工具,则极有可能涉及诈骗罪。河南济源警方曾破获一起网络传销案[15]:一售卖“吕家传”冷敷贴的传销组织不断通过高层级会员在微信群聊、朋友圈转发如豪车、奢侈品、大量现金等炫富图片,来实施诈骗行为,诱导更多人加入该组织或加大资金投入。该案例中,传销组织就是利用了微信圈层化的负面影响,借助圈层意见领袖的高话语权和圈层与外部环境的相对封闭性进行运作。
炫富素材产业链的中上游商家、供应商或许并不是出于诈骗目的进行素材的生产和销售,但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媒介具有构筑现实的巨大力量,一旦炫富素材被不法分子蓄意组合、传播,而基于上文的论述,圈层内的受众又较容易偏听偏信,那么这条产业链就为诈骗罪培育了“优渥”的土壤。
(三)后真相时代事实信息的核实和追责困难当下的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往往倾向于情绪化地基于片面的事实下结论。朋友圈炫富素材本就以“炫”为特点,强调对人感官短时间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容易激发观者强烈的情绪,进而可能促成特定的非理性行为,甚至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
但是一方面朋友圈炫富素材来源无从回溯,而且素材可能经过了几番改造和调整而面目全非,导致原始的踪迹难以寻觅或者创作者的身份难以确定。另一方面,炫富素材使用者可以在针对自己表演的“舞台”进行及时地更新和调整,如聊天信息的撤回、朋友圈动态的删除、设置“三天可见”等一系列操作,使得信息过载的受众们在一段时间的冷静与理性思考过后重新审视原始的感性冲动丧失了抓手和落脚点;过度地伪装也使得个体生活中原始的身份特质被消解,两面化的人格呈现混淆了虚拟与现实的边界,为信息的核实与追责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五、结语
圈层化现象在微信社交中已经十分突出了,对于处在其中的人们造成了严重的身心压迫,无形中疏远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且渐渐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意志。在符号化消费时代中,人们似乎太过于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眼光,在圈层化的诱导下,或按照别人的期许,或依据自己被扭曲的价值观在微信中塑造着自己的形象,试图通过虚假的努力保持住自己现有的圈层,抑或是突破自己所在圈层,实现地位的跃升。但须知,对于自己形象的塑造也有着伦理的界限和要求。这条微信朋友圈炫富素材产业链看似是应微信圈层化而生,从表面上解了圈层中个体的燃眉之急,但须知炫富素材的使用不仅是对自己和朋友的欺骗,同时也隐含着著作权、肖像权等一系列触犯法律边界的隐患,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考量的。
参考文献:
[1]赵佳然.朋友圈“炫富”产业链:6元秒变富豪,10元换美女头像[EB/OL].http://jw.jwview.com/jwview/content.jsp?id=258138&classify=zw,2019-10-28.
[2]邓大才.“圈层理论”与社会化小农——小农社会化的路径与动力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8(1):2-7.
[3]张娟.微信和朋友圈中的大学生面临的“圈层化”困境及对策[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4):109-110.
[4]吴丹.谣言在圈层化微信环境下的传播机制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12.
[5]Anna Vannucci, Kaitlin M. Flannery, Christine McCauley Ohannessian. Social media use and anxiety in emerging adults[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7, 207: 163-166.
[6]Mark 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 78(6):1360-1380.
[7]刘鲁川,李旭,张冰倩.社交媒体用户的负面情绪与消极使用行为研究评述[J].情报杂志, 2018,37 (1):105-113,121.
[8]郭敏.2018年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EB/OL].https://cn.kantar.com/媒体动态/社交/2018/2018年凯度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2019-11-01.
[9]Erving 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M]. USA: Anchor Books, 1959.
[10]默城.年輕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N].中国青年报,2019-06-11(002).
[11]宋健.法官专题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275+279.
[12]王利明.人身权法新论[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381.
[13]李琛.知识产权法关键词[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7.
[14]王利明,郭明瑞,杨立新.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36-141.
[15]骆阳.朋友圈炫富已形成产业链炫富背后“潜伏”着违法行为[EB/OL].https://c.m.163.com/ne ws/a/EGPMT1E30514R9OM.html?spss=newsa pp&spsw=2&clicktime=1575257321&enterid=1575257321&spssid=762d7ffd319cb7290f289f78d dde95cc,2019-11-05.
[责任编辑:艾涓]
收稿日期:2020-01-14
作者简介:邵昱诚,男,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