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小雷,田晨
(1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中心医院,河北 邢台;2武警后勤学院学兵二大队四队,天津)
在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中,可包含多种疾病形式,其中可分为畸胎瘤、卵巢囊腺瘤及子宫肌瘤等[1]。当该疾病处于早期阶段时往往不存在典型临床特征,因此容易导致早期阶段诊断的困难性,进而对后续治疗造成不良影响[2]。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检查,旨在探讨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实际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采集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接受检查的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患者100例,年龄为29~58岁,平均为(40.26±4.88)岁。纳入标准:①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未合并存在其他类型的严重疾病。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分别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与超声检查,其中超声检查方法为:使患者呈仰卧位后,使其呼吸稳定,确保检查环境的安静性后即可通过超声设备完成盆腔扫描,需确保各项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所涉及的设备为:GE1.5THDXT,对患者盆腔进行扫描,使患者呈仰卧位后,使其呼吸稳定。在扫描时需确保完成1次冠状面扫描、2次横断面扫描及1次矢状面扫描,对获取的图像进行有效处理。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并比较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之间的差异性。
数据纳入SPSS 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中,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2%(62/100),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为83%(83/100),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χ2=11.059,P=0.001)。
经过对比后发现,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病理活检结果与核磁共振成像结果对比情况[n(%)]
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作为医院妇产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其临床症状较多,主要可表现为:贫血、下腹不适、腰痛、腹胀及盆腔肿块等[3-4]。由于该疾病在临床诊断中难度较大,容易导致漏诊及误诊情况出现,进而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使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不良影响[5]。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诊断方法较多,有效的诊断方法能够对患者的病灶情况进行准确反映,能够对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超声检查属于医院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的检查方法,但该检查方法容易受到盆腔内软组织的影响,使得视野缩小,在肠道气体的影响下也会导致图像质量的降低,使得诊断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为确保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应选择更好的检查方法[6]。相较于超声检查而言,核磁共振成像的优势明显,主要在于:①可通过对患者冠状位、横断位及矢状位的全面检查,可确保临床病变资料来源的全面性;②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可通过不同参数完成扫描成像,有助于对患者盆腔的全面观察;③该检查方法对于盆腔内软组织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对患者病灶的详细信息进行准确反映,进一步为患者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参考,最终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7-8]。
通过研究可发现,超声检查准确率为62%,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为83%,相较于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率更高;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差异小且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女性盆腔囊实性占位病变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能够准确地显示盆腔内病灶情况,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具备较高临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