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勇
(山西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和黄河干流,北依古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南北间距较长,纵长约682 km;东西间距较短,横宽约385 km。全境总面积15.6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9.3万km2(全国第二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占59.6%。
一是以区域内特定优势地貌类型单元和若干次要地貌类型为组合,保持区内优势地貌类型基本一致;二是根据区域社会经济情况,保持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一致性;三是保持区内土壤侵蚀强度、程度以及防治模式的基本一致性;四是依据土地利用和农业产业结构状况,保持区内土地利用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大致相似;五是保持区内土壤类型和水热条件的基本一致性。
根据最新的全国水土保持三级区划成果,山西省共划分6个水土保持基本功能三级区,涉及北方土石山区和西北黄土高原区2个一级区(总体格局区),太行山山地丘陵区、晋陕蒙丘陵沟壑区、甘陕晋高塬沟壑区和汾渭及晋城丘陵阶地区4个二级区(区域协调区),详见表1。
表1 山西省水土保持功能区划情况表
该区位于太行山山脊线以西,吕梁山的东麓,明长城以南,系舟山以北,包括大同、朔州和忻州3个市的24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3.91万km2。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风蚀在局部地区也较为严重。水力侵蚀强度等级以轻—中度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25.86%,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22.43%,强度侵蚀面积比例为2.90%,极强度侵蚀面积比例为0.11%,剧烈侵蚀面积比例为0.13%;风力侵蚀强度等级以中度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0.58%,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22%,强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15%。该区多为土石山区,岩层多为岩石风化残积物,地表多黄土覆盖,地势较高,地形平缓,山谷开阔,土质疏松,气候干燥,植被稀少,风大沙多,一年中风蚀、水蚀交替发生且均较严重。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为拦沙减沙和水源涵养,基本功能为拦沙减沙。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控制风蚀,减少风沙危害;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减少入库泥沙,增加入库水量。中高山以封育治理为主要措施,在有水土流失的荒坡与残林、疏林地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在草场退化导致水土流失的天然草地采取封坡育草措施。低山丘陵主要以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为主,在沟坡陡坡造林地的上缘选择萌蘖性强的树种,让其自然蔓延滋生,达到稳固沟坡陡崖的效果;对沟床强烈下切、重力侵蚀活跃的沟坡,采用沟底防冲生物工程,固定河床;沟坡较缓地段全部造林或带状造林,以形成坡面防风固沙减蚀体系;山脚一般土层较厚,土壤肥力条件相对较好,应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整地工程,达到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同时配套旱井、水窖等集雨工程,合理利用天然雨水资源。缓坡及冲积平原,配置一定的农田防护林网或小片林地,因地制宜地利用水源工程发展各种经济作物或小杂粮等粮食作物。沟道应加大护地坝(堤)、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
该区位于系舟山以南,长治盆地以北,太岳山以东,太行山山脊线以西的南部区域,包括阳泉、晋中、长治和晋城4个市的24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3.02万km2。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32.26%,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35.37%,强度侵蚀面积比例为2.74%。该区山峦高耸,气候高寒,植被较好,雨量较多,石厚土薄,土少而肥,裸岩和风化砂石占一定比例。降雨集中、汛期多暴雨是该区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区内严重的水土流失往往都是由几次暴雨造成的。地形破碎、坡度大、沟壑密度大等自然因素,是影响区域土壤侵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山丘区耕地的大面积分布,加上坡地经济林的不合理土地利用,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林下地表裸露,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另外,该区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采石、任意向河道倾倒废渣等现象依然较为普遍,人为水土流失严重。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为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基本功能为土壤保持。
该区是革命老区,人口相对密集,耕地偏少,其水土保持重点是保护耕地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粮食生产和综合农业生产能力;保护水源地,提高调节径流能力,改善水质,为水库提供充足的优质水源;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减少入库泥沙。开展坡耕地治理,大于25°以上的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树种选择本地适应性强的刺槐、山桃、山杏等;25°以下的坡耕地大力开展以梯田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推动小流域治理和农、林、牧全面发展。以封为主,封育结合,对“四荒”地进行治理,提高调节径流能力,改善水质,为水库蓄水提供优质水源。加强沟壑治理,实施封沟造林(草)、沟头防护、谷坊、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小水库(塘坝)工程等,以及人字闸、截潜流工程、旱井和沟头防护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
该区位于吕梁山中北段,汾河以西,北部属洪涛山余脉,南接临汾盆地,包括忻州、吕梁、临汾和太原4市的20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3.28万km2。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以强烈—剧烈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1.94%,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1.59%,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15.80%,极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18.86%,剧烈侵蚀面积比例为16.18%,是全省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该区绝大部分为黄土覆盖,且土层较厚,降雨集中,局部存在一定重力侵蚀。北部黄土丘陵缓坡风沙区,由于降水较少,植被盖度较低,且春秋风力较大,部分县域存在一定的风蚀。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为拦沙减沙。
水土流失防治需开展以沟道淤地坝建设为主的拦沙工程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坡耕地整治及林草植被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林草、耕作三大措施相结合,进行集中综合治理。丘陵区在治理措施布局上采用五道防护体系,即:梁峁顶部以灌草为主,防风固土,减少面蚀和细沟侵蚀;梁峁坡以水平阶、鱼鳞坑等小型整地工程为主,拦蓄降雨,保持水土,适当发展干鲜果经济林;在近村、临水的缓坡地修建水平梯田,平整川台、沟台地,增加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沟缘线附近以沟头防护工程为主,防止沟岸扩张和溯源侵蚀;沟坡部位主要进行工程造林,发展径流林业,固土护坡,遏制产流;沟底主要修建淤地坝坝系工程,拦沙减沙。该区中的土石山地,以改造中低产田和恢复林草植被建设为主,在缓坡地修筑石坎(土坎)水平梯田,荒草地进行封山育草促进生态自然修复,有条件的地方宜发展林特土产、畜牧业。
该区位于吕梁山南部,汾河右岸以西区域,包括临汾市西部的6个县,总土地面积0.86万km2。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重力侵蚀为辅,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以中度—极强烈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1.14%,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6.53%,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16.49%,极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22.36%,剧烈侵蚀面积比例为12.29%。由于沟深坡陡,沟蚀严重,导致黄土台塬、残塬塬面被蚕食逐渐缩小,现仅残存333-667 hm2的塬面14个。塬面以下多为陡立的冲刷沟壁,沟壑越冲越大,塬面越来越小,地形越来越破碎。塬面主要是水力侵蚀,沟道主要是水力、重力双重侵蚀。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为土壤保持和蓄水保水,基本功能为土壤保持。
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是固塬与保沟,进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把塬面农田修成水平梯田或软埝田,增加地边埂,做到水不出田,同时营造防护林网,栽植苹果、梨、红枣、花椒等经济林木,发展地方经济,建立高产稳产的粮果基地;沟头沟边修筑防护围埂,做到水不下沟;沟坡造林种草,防止冲刷,增加植被覆盖率,发展林牧业;沟道修建淤地坝、沟头防护工程,抬高侵蚀基点,并营造沟底防冲林,防止沟岸扩张和沟头前移。
该区位于太岳山以南,中条山以北区域,包括晋城、临汾和运城3个市22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2.47万km2。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个别区域也有重力侵蚀发生,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以轻—中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22.03%,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6.23%,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4.82%,极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0.88%,剧烈侵蚀面积比例为0.42%。盆地、阶地及土石山区水土流失较轻,盆地边缘和黄土丘陵区受沟谷切割的坡积、洪积台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为土壤保持和蓄水保水,基本功能为土壤保持。
该区土质肥沃,农田治理标准高,水利条件好,盛产粮棉,农业生产较发达,但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贫乏。该区主要的水土保持目标是保护基本农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具体治理措施上:一要实施坡改梯、沟坝地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耕地面积;二要完善、改造农田防护林网,把用材林和经济林结合起来,建成防护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三要因地制宜地建设一部分水源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四要发挥特色资源优势,突出果、枣、柿、核桃等经济植物栽培,提高效益,发展经济。
该区位于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的北部,包括临汾、晋中、太原和吕梁4个市的23个县(市、区),总土地面积2.14万km2。
该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土壤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侵蚀为主,轻度侵蚀面积比例为18.97%,中度侵蚀面积比例为25.74%,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8.63%,极强烈侵蚀面积比例为0.24%。区内山川相间,地形呈台阶状,台地坡度缓,林草面积较少,沟壑密度2-3 km/km2。盆地及阶地的水土流失较轻,盆地边缘受沟谷切割的坡积、洪积台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丘陵区沟壑纵横,梁峁交错,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土石山区山高坡陡,石厚土薄,沟谷发育,天然植被覆盖较好,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的开山炸石、采煤挖矿、乱砍滥伐等人为活动强烈,致使林地面积缩小,牧坡衰退,水土流失现象日趋严重。
该区水土保持主导功能为土壤保持和蓄水保水,基本功能为土壤保持。
该区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利灌溉条件好,交通便利,光热资源丰富。其水土流失防治应采取保护与治理相结合、监督与管理相结合。以护岸保滩为主,搞好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化,保护耕地资源,增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保护饮水安全;防治局部滑坡、坍塌与泥石流等,以减少地质灾害;发挥盆地周围宜林地较多的优势,对宜牧荒山和丘陵坡地,在保护现有天然植被的同时,大力营造经济林、护田林,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汾河主支流治理主要采取护堤、疏浚河道、整地、绿化等综合治理措施。汾河干流沿线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整治荒滩,修建小型水保工程。在区内两大重点饮用水源地,植树种草,保水固土,涵养水源。土石山区大力实施生态修复,恢复植被。加强监督管护,严格控制污染型生产建设项目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