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孜 沫
(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330032,南昌 )
古村落是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明珠”,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古村落是对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落的统称,是指形成于历史时期并保存至今,且村落选址、建筑环境、建筑风貌等基本完好,具有独特民俗民风的村落。2000年以来,随着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公布了7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和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古村落研究受到地理学者、旅游学者、建筑学者等的持续关注。有关中国古村落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四点:一是对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机理的分析,主要从全国[1-2]区域(如徽州[3]、赣州[4]、湘鄂赣地区[5]、中原地区[6]、黄河流域[7]、省域(如湖南[8]、贵州[9]、广东[10-11]、陕西[12])等不同尺度展开;二是对古村落空间拓展时序的探讨[13-14],研究表明,古村落的空间拓展时序体现了人类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平原向山区的区域开发特征;三是古村落历史选址的剖析[15];四是对古村落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度思考,例如:传统村落向特色小镇发展的可能性探讨[16],历史文化村镇的旅游商业化控制[17],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18],传统村落空间布局图示语言研究[19]等。
古村落承载着区域的历史空间,凝结着区域的空间历史,是历史地理学者研究区域历史的“活化石”[13]。本文旨在以江西省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溯古村落形成的空间时序过程,判断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自然与人文角度分析古村落的形成原因,以期为“美丽中国”战略的实现贡献智慧,为“留住乡愁”举措的实施提供参考。
江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北临长江,赣江自南向北纵贯全省,汇入长江,国土面积约16.69万km2。江西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图1)。江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依据地理空间的差异可以分为赣北、赣中、赣南3个区域,其中:赣北地区包括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宜春、新余7市,国土面积约7.96 万km2,平均海拔186 m;赣中地区包括抚州、吉安、萍乡3市,国土面积约4.79 万km2,平均海拔249 m;赣南地区仅辖赣州1市,国土面积约3.94 万km2,平均海拔365 m[20]。
图1 江西省古村落形成年代及高程图
1.2.1 古村落数据 截至2020年,江西省有7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镇),共50个(名镇13个,名村37个);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共343个。为便于比较分析,将历史文化名镇计入行政驻地所在村落,剔除重复,共获得352个国家级古村落。同时,使用百度坐标拾取系统,逐一查询古村落的经度、纬度,结合ArcGIS10.7软件构建江西省古村落数据库,绘制空间分布图(图1)。
1)环境数据包括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假定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迁具有空间一致性,即不改变地理环境的宏观分异格局,故而采用现代环境数据替代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环境数据参与数理分析。其中,海拔高程是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全国范围数字高程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IS工具计算每一个古村落的地形坡度;年均气温、年降水量均是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的20 a(1993—2012年)平均值,通过ArcGIS10.7软件进行处理后制成栅格图层。
2)经济数据包括人口密度、中心城市、交通数据(驿道、河流)。其中,人口密度数据为历代江西省人口密度数据[20]和道光元年(1821年)江西省各县人口密度数据[21];中心城市的选取考虑到历史时期江西地区的城市嬗变更替,以江西省今11个地级市为参照;交通数据中驿道选用清代江西地区的主要驿道[22],并运用ArcGIS10.7软件进行矢量化后获取,河流为江西省五级以上河流数据。
文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分析与考证法、GIS空间分析方法、SPSS相关分析法等。
1.3.1 古村落的时间演化过程 首先,确定古村落的形成年代,判断标准有三:一是历史文献(如家谱、方志等)明确记载的建村时间;二是古村落中可追溯的最早历史遗迹(如宗祠、戏台、宅院等);三是现代考古发掘的推断(如人类活动遗迹、建筑遗址等)。其次,划分历史时间断面,结合江西省古村落的形成年代,将中国历史时期划分为唐以前、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等6个时间断面(图2、表1)。
图2 历史时期江西省古村落与人口密度时序变化图
表1 江西省古村落基础信息统计表
1.3.2 古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运用ArcGIS10.7软件中的核密度、平均中心、泰森多边形、最近邻指数等方法,分析古村落的分布类型、分布重心、分布密度(表2)。
表2 基本地理分析模型释义表
1.3.3 古村落的形成原因分析 使用ArcGIS10.7软件中的提取功能获取每一个古村落的年均气温、年降水量、海拔高程、地形坡度、人口密度,使用邻域分析工具和缓冲区功能提取古村落距城市距离、距河流距离、距驿道距离,同时采用自然断列法进行分级分析,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予以修订(表3)。
在全面清理排查、实施分类处置的同时,省厅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探索土地管理长效机制,包括优化新增计划管理、严格出让管理,强化合同履约管理、规范闲置土地处置等等。
表3 江西省古村落时空演化成因分类、分级统计表
唐以前,中国经济重心在北方,包括江西在内的广大南方地区开发相对迟缓。江西“荒蛮服地”的区域定格,反映出区域开发不足的基本事实[23]。该时期,江西省仅有18个古村落,古村落密度为1.08 个/万km2,古村落区域比(赣北、赣中、赣南古村落数量的比值)为1.57:1:0,古村落全部分布于赣北、赣中地区,赣南尚无古村落形成(图3)。这是因为,相对于赣北、赣中而言,赣南地区的开发更加落后。因此,同治《赣州府志》中用“汉唐以前,率以荒服视之”的险恶景象来描述赣南地区。
唐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地区开发程度不断加深。由于江西未受安史之乱影响,并成为北方移民迁入区[24],从而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时期[25]。表现在古村落的发展上,江西省新增古村落68个,为历代第3位,累计古村落增至86个,古村落密度上升为5.15 个/万km2(图3)。更值得关注的是,唐时期江西省古村落区域比为9.67:12:1,虽然延续了古村落主要分布于赣北、赣中的基本格局,但赣南已开始有古村落分布,这标志着作为“南方之南”的赣南地区已经得到初步开发。
宋代是江西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增古村落160个,为历代之最,古村落总数达246个,古村落密度增至14.74 个/万km2,古村落区域比为2.36:3.91:1,整体上延续了赣中多于赣北、赣北多于赣南的总体分布格局(图3)。同时,赣北、赣中、赣南新增古村落数量均为历代之最。宋代是江西省古村落发展鼎盛时期的原因有二:一是江西经济社会繁荣,自然繁衍。宋时期,江西地区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繁衍和耕地拓殖为古村落发展鼎盛期奠定了基础;二是大量北方移民迁入,开基建村。宋代是江西人口迁入的高峰期[24],时称“东北流移之人,布满江西”[26],人口迁移式激增同样带来村落肇兴。
元时期,历时短促,加之宋元之际、元明之交频繁的战乱,造就江西省古村落发展的衰退阶段。该时期,江西省仅新增古村落14个,累计古村落260个,古村落密度为15.58个/万km2,区域比1.33:2.33:1,赣北、赣中、赣南新增古村落均较少(图3)。
明时期,江西省古村落的发展迎来继唐时期、宋时期之后的第3个高峰。由于江右商帮勃兴[27]的经济带动,古村落迅速恢复和发展,该时期新增古村落81个,古村落总数达到341个,古村落密度20.43个/万km2(图3)。另外,明时期古村落的流域比为1.58:1.68:1,虽然总体上仍然延续了赣北、赣中多于赣南的格局,但赣南地区新增古村落19个,仅次于宋时期。赣南地区古村落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外来移民大量入迁赣南地区[28]的人口刺激。
图3 历史时期江西省古村落时空演化树状图
清时期,江西区域开发已臻成熟,古村落发展进入饱和阶段。因此,新增古村落仅11个,古村落总数增至352个,古村落密度增至21.09 个/万km2。赣北、赣中、赣南地区新增古村落较少,且基本持平,古村落区域比为1:1.33:1.33,江西地区古村落发展的历史演进基本成型,并延续至今(图3)。
图4 江西省古村落分布泰森多边形、核密度与驿道耦合图
与古村落在时间演化过程中由赣北、赣中向赣南扩展的时序过程一致,历代古村落重心“一路向南”的趋势同样显著。参照表3中的公式(3),使用ArcGIS10.7软件中的平均中心工具,以历代新增古村落为对象,生成不同时期古村落的分布重心,并以全部古村落的分布重心(116.03°E,27.45°N)为标准阈值,绘制历史时期江西省古村落分布重心迁移轨迹图(图5),可以发现:1)自唐以前至清代,历代新增古村落的分布重心呈逐渐南移趋势;2)宋代新增古村落分布重心与全部古村落分布重心基本一致,表明宋时期古村落分布格局奠定了江西古村落的分布格局,并侧面反映出宋代是江西古村落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历代新增古村落分布重心的变迁轨迹,可以进一步验证江西省古村落由赣北、赣中向赣南拓展的时序过程,同样可以视为历史时期江西省区域开发历史进程的佐证。
图5 历史时期江西省古村落分布重心迁移轨迹图
使用ArcGIS10.7软件中的核密度工具,制成江西省古村落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图4显示,江西省古村落核密度高值区(>0.01)分布十分集中,并形成三大组团,其中:赣中地区2个,分别是分布在抚河(盱江)上游抚州市周边的古村落组团和赣江中游吉安市周边的古村落组团;赣北地区1个,是分布在饶河(乐安河)上游景德镇市周边(地域临近景德镇市,行政归属上饶市)的古村落组团。由此至少还可以得到2点基本认识:一是古村落核密度高值区的分布特征是对江西省古村落赣中多于赣北、赣北多于赣南的集中诠释;二是古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河流、中心城市之间具有重要的依托关系。
1)江西省古村落年均气温18 ℃,其中73.30%分布于年均气温高于18 ℃范围内。江西省古村落年均气温阈值范围在16~20 ℃之间,赣北、赣中、赣南3个区域由北而南的地理走向奠定了区域内的气温格局。表2显示,江西省352个古村落的平均年均气温为18 ℃,高于这一阈值的有258个(73.30%),是低于该阈值的94个(26.70%)古村落的2.74倍(表3)。
2)江西省古村落年降水量1 548 mm,其中86.93%分布于年降水量多于1 400 mm范围内。江西省古村落年降水量阈值范围在960~1 800 mm左右,且年降水量总体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江西省352个古村落的平均年降水量为1 548 mm,其中306个(86.93%)分布在年降水量高于1 400 mm的区域范围内,仅有46个(13.07%)分布在年降水量低于1 400 mm的区域(表3)。
由上可见,江西省古村落集中分布在水热组合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但是赣南地区水热资源较之赣北、赣中更加丰富,古村落分布反而较少。究其缘由,在于水热组合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之间的转化。首先,中国自古以农立国,水热资源丰富的地区利于农业开发,易于形成聚落;其次古人区域开发的能力较弱,越是气候湿热的区域,农业开发难度越大。值得指出的是,湿热的赣南地区,是包括疟疾(瘴病)、霍乱[29-30]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丛生的区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古人的区域开发进程。
1)江西省古村落平均海拔163 m,其中73.86%分布在海拔低于200 m范围内。人类聚落的营建具有低地性,江西省古村落的海拔高程同样有所体现。首先,江西省古村落海拔高程阈值范围是4~977 m,352个古村落的平均海拔高程为163 m,较全省平均海拔(246 m)还低83 m。其次,江西省352个古村落中,海拔高程低于200 m的有260个(73.86%),高于200 m的仅有92个(26.14%)(表3)。不过,虽然人类聚落的营建具有低地性,但人类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平原向山区的区域开发时序,造成江西省历代新增古村落的平均海拔则是在波动中“与时俱增”的。图6显示,考察历史时期江西省新增古村落的海拔高程,唐以前为156 m,唐代有所下降,为128 m,宋代升至152 m,元代降至116 m,明清持续攀升,分别达到205 m和294 m,总体上具有波动上升趋势。
图6 历史时期江西省古村落数量及海拔高程演化图
2)江西省古村落地形坡度9.62°,其中95.74%分布在坡度小于25°范围内。我国政府规定地形坡度>25°时,禁止从事农业耕种。虽然形成于历史时期的古村落,并无这一禁令,但古代先民从事农业生产时同样会尽可能趋利避害。表现在江西省古村落的地形坡度上:首先,江西省352个古村落的平均地形坡度为9.62°;其次,将地形坡度划分为小于6°、6~15°、15~25°、大于25°四级,分别有古村落148个、135个、54个、15个,低于25°适宜农作的古村落合占95.74%(337个),高于25°禁止农作的古村落仅占4.26%(15个)(表3)。
1)古村落的形成与分布与人口密度具有时空耦合性,其中80.40%分布在人口密度超过100人/km2的范围内。古村落是人居聚落,离开人便失去了指称意义。唐代、宋代、明代等江西历史上的人口大规模迁入时期,也是其古村落发展的黄金期,就是明证。表现在时间变化上,历史时期江西省人口规模是不断攀升的[21],相应能够承载古村落数量也是不断攀升的,因此各时期累计古村落数与人口密度呈高度显著正相关(R=0.787,P=0.01)。表现在空间分布上,以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江西省各县人口密度为标准,绘制江西省人口密度与古村落分布耦合图(图4)。可以发现,江西省352个古村落中有283个(80.40%)分布在人口密度超过100 人/km2的范围内。必须指出的是,其一,人口密度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不能实指古村落的人口密度;其二,诸多案例研究表明,延续至今的古村落实际上已经成为人口流失区[31]。
2)江西省古村落距中心城市平均距离52 km,其中59.66%分布在距中心城市50 km范围内。城市与乡村具有十分密切联系,首先,城市是区域中心,辐射腹地范围内的众多乡村;其次,城市是乡村聚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历史时期江西地区中心城市的嬗变更替,文中以今江西省11个地市为中心城市参与考察。经计算,江西省352个古村落距离11个中心城市平均距离为52 km,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 km[9],其中,低于50 km的古村落有210个(59.66%),表明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受中心城市影响程度较高(表3)。江西省古村落与中心城市的距离分析结果,是对古村落空间分布密度3大组团形成的有利证明。
1)江西省古村落距河流平均距离9 km,其中57.67%分布在距河流10 km范围内。如上所述,江西省古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河流直接存在重要的依托关系。以江西省全部五级以上河流为参考,使用ArcGIS10.7软件中的缓冲区工具,分别绘制5 km、10 km、20 km的河流缓冲区,并使用相交工具统计分布在不同缓冲区范围的古村落数量。结果表明:江西省古村落中,分布在河流5 km以内、5~10 km、10~20 km、20 km以外的古村落分别有119个、84个、124个、25个,即有203个(57.67%)分布在距河流10 km范围内(表3)。这种既处于近水域,又处于安全域范围的聚落营建方式是对中国先民“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用水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管子·乘马》)观念的深刻体现。
2)江西省古村落距驿道平均距离26 km,其中52.56%分布在距驿道20 km范围内。研究表明,交通是商业繁盛的必要条件,对于古村落特别是交通依赖型的商贸型古村落而言,交通线即为“生命线”。例如,山西商贸型古村落沿交通要道分布的特征就十分明显[13]。对于江西省古村落而言,由于历史交通线同样具有嬗变更替,文中选取清代江西主要驿道参与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352古村落距驿道平均距离26 km,并以≤10 km、10~20 km、20~30 km、≥30 km进行分级统计,分别有古村落90个、95个、61个、106个,表明52.56%(185个)的古村落分布在距驿道20 km以内的范围(表3、图4)。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社会,大部分古村落实际上处于交通相对闭塞、较少受外界干扰的区域。这为当下古村落旅游与开发过程中的交通先行提供了启示。
以江西省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回溯形成时序进程、判断分布特征、分析形成原因,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江西省有352个形成于历史时期的古村落,并经历唐及以前的起源与拓展期、宋元时期的鼎盛与衰退期、明清时期的恢复与饱和期3个历史阶段,形成由赣北、赣中向赣南拓展的空间时序,其中经济社会繁荣、人口大量迁入的唐代、宋代、明代是江西省古村落发展的黄金期。
2)江西省古村落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并在赣中、赣北形成邻近河流和中心城市的三大高密度组团,其中金溪县、吉州区、婺源县、浮梁县、吉水县、临川区、乐平市、南城县、丰城市、安福县、进贤县、广丰区等12个县市区是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核心区。江西省古村落由赣北、赣中向赣南拓展的空间时序,在历代新增古村落的分布重心上表现为“一路向南”的迁移轨迹,是人类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平原向山区的区域开发时序的体现。
3)江西省古村落的时空演化特征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52个古村落中,73.30%分布于年均气温高于18℃范围内,86.93%分布于年降水量多于1 400 mm范围内;73.86%分布在海拔低于200 m范围内,95.74%分布在坡度小于25°范围内;80.40%分布在人口密度超过100 人/km2的范围内,59.66%分布在距中心城市50 km范围内;57.67%分布在距河流10 km范围内,52.56%分布在距驿道20 km范围内。
古村落是研究区域开发进程的“活化石”,因为古村落承载着区域的历史空间,凝结着区域的空间历史。必须指出的是:首先,江西省352个古村落仅是历史时期人居聚落的“样本”;其次,文中虽然确定了3种评判古村落形成年代的方法,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再次,文中选用的清代驿道、人口密度等数据,仅是历史时期的一个或多个时间断面,这些数据具有复杂但有承继的历史嬗变过程;最后,古村落的形成原因可以是多方面的,也可以是单一的。不过,通过回溯形成时序进程、判断分布特征、分析形成原因,对江西省古村落的时空演化及成因的基本认识是具有普遍价值的,即历史时期江西省古村落的形成具有由赣北、赣中向赣南拓展的时序进程,唐、宋、明三代是江西省古村落发展的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