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七零,吴 萍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自2019 年1 月24 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以来,相关部门出台印发了50余个配套文件通知。通过整理分类,这些文件通知主要可归为以下方面:一是实施“双高”计划;二是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三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四是职业教育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五是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含高职扩招)。“职教20 条”是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顶层设计和施工蓝图,如何将这一蓝图施工好、实施好,全国1400多所高职高专学校责无旁贷,绝不能出现主管部门热学校冷、少数学校热多数学校冷、校长热教师冷的尴尬局面。高职院校应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国家和主管部门的方略和要求,勇担承上启下的重要使命,将“职教20条”及其系列文件传达给全校教职员工,让学校工作与每位教职员工都紧跟职业教育的时代步伐。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长很积极很着急,广大教职员工却对“职教20 条”知之甚少,不太关注。从高职院校层面看,落实好“职教20 条”需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中共“十九大”召开后,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迎来了大改革大发展。在“职教20条”以及文件通知中,出现了许多职业教育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提法、新内涵、新要求、新方法、新措施等。例如:类型教育、职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职业教育体系、“1+X 证书”制度(与以往“双证书”的区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学分银行、国家资历框架、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三全育人、“双高”计划、百万扩招、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产教命运共同体、“三教”改革、适应“双岗”需求的教师、“双师型”教师(与“双证型”教师的区别)、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优秀教学团队的区别)、新形态的教材、动态化立体化的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包、模块化教学、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育训并重、培训评价组织、全国三大赛事等等。
虽然“职教20 条”已经印发一年多了,但这些新理念、新概念、新要求、新措施,职业院校的广大教职员工能否知晓?能否全面了解和理解?能否自觉地融合到自己实际工作中去?这些恐怕要打个问号。所以,有必要在全校开展“职教20 条”及相关文件通知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让每位教师和管理者都知晓、都理解、都能自觉地贯彻落实。首先,学校印发在全校开展“职教20 条”学习讨论方案的通知,明确学习讨论的意义、目标、时间、要求等;其次,可以组成宣讲团队,深入到院系或部门进行解读,帮助广大教职员工深入理解;最后,鼓励各单位或个人撰写学习讨论的认识体会和今后工作中的落实打算,学校收集整理成册,将电子版发送到院系和部门工作群,以更广泛地交流借鉴。
“职教20条”开篇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一些高职院校的校领导并没有完全深刻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没有理解职业高等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的区别,在办学理念和管理运行上,仍然印有较深的普通高等教育的痕迹。2019年度江苏省地方高校综合考核,分为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两大类,本科高校又分为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与其他本科高校两类,高职院校也分为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与其他高职院校两类。表1 列出了其他本科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综合考核指标及权重,江苏省对高职院校的考核方案设计完全契合“职教20条”的具体要求。从表1 可以看出,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都需重视教学成果、专业和课程建设,但本科需重视学科建设,而高职需重视职业技能提升;两者都需注重社会培训,但高职的权重更大;两者均需重视科技服务和研发,但本科还需强调科研项目和成果获奖,高职则强调应用技术研发与服务;本科强调的是高层次人才和博士比例,高职则需要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能工巧匠、技能大师等。所以,高职院校(包括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必须切实转变办学理念,摒弃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管理模式,按照“职教20条”要求,修正学校章程,并对全校管理制度进行彻底的梳理、修正和完善,全校建立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运行体系。
表1 江苏省地方高校综合考核指标及权重
“职教20 条”及相关文件通知中,多次提出以“三教”改革为核心,加强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改革。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因素,解决“谁来教”的问题;教材是教育教学内容的基本承载,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法是教育教学采取的策略和方法,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所以,加强“三教”改革就成为高职院校的改革重点,其中教师改革是“三教”改革的关键。
教师的“双师”素质和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高职教师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大多职业院校的教师建设,或多或少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来源单一、“双师”素质不高、单兵作战、成长缓慢。在教师招聘来源上,以普通高校毕业生为主,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很难被招入。因为目前高职院校通用的教师招聘模式是资格审查(需全日制硕士以上学位)+笔试+面试(上课或说课),很多企业人员望而却步,即使鼓起勇气报名应聘,但在三个环节上,普通高校毕业生完胜企业人员。所以,学校要另辟面向企业人员招聘的通道,让能工巧匠、企业工程师成为学校的编制教师。基于证书统计口径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真正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可能要打折扣,因为“双证”不完全等同于“双师”素质的提高。例如,教师的任教课程与其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关联度不高,甚至是风马牛不相及;人社部门或社会培训机构通过大批量的课堂培训,使得一些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但实际上这些教师并没有从事过该职业和实践工作;还有些教师在十多年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并没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与产业行业的变化脱节。所以,学校要按照《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完善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培训机制,拓展培养培训途径,并加强考核,促进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紧跟产业行业升级的步伐。学校还需要提升教师的培训能力,使教师成为适应“双岗”需求的培训师,即由“双师”变为“三师”。
创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今后师资队伍建设的一大重点任务,也是解决教师单兵作战、成长缓慢的重要抓手。从《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可看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不同于以往的优秀教学团队,它是学校优秀教师与产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团队。团队成员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集体备课、协同教研,做好课程总体设计和教学组织实施。学校要出台校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并加以实施,争取获得省级、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通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专业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许多高职教师不赞同更换新教材,因为换了教材又得重新备课、重新制作课件、重新出试卷等,但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或教材必须紧跟产业行业变化而变化。所以,学校要按照《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组建教材选用委员会,完善教材选用机制,选择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新教材,选择国家级和省级规划教材。由于纸质教材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学校要鼓励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将最新的前沿信息和发展趋势作为纸质教材的补充,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前瞻性。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的新形态教材,完善动态化、立体化、信息化的教材和教学资源体系。
一些高职教师的“知识本位”教学观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法设计和施教活动依然以教师为中心。信息化教学方面,教师多注重“慕课”“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形式,而忽视了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等职业教育的核心要求,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库重建设轻应用,使用效率低下。所以,高职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本位”教育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培植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通过举办教师上课比赛、教学能力比赛等教学活动,重点考察教师教学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手段等,有没有做到与时俱进。
学校要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服务过程相对接,在真实或虚拟的职业“情境”中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体验任务的逻辑;鼓励教师多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将课堂搬到车间、田园等生产服务一线,让学生成为知识建构的主体。学校和教师要深刻理解“1+X证书”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的培训,要将证书内容有机揉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要开展扩招生源的学情分析,制订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采取弹性学习时间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
“职教20 条”及“双高”计划等文件中,都提及到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要举全校之力,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谋划工作,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教学成果的主题必须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要根据“职教20 条”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寻找到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着眼点和创新点。例如,可结合“一带一路”、大运河文化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可选择“1+X证书”制度,育训结合、职前职后一体化办学,产教深度融合的动力与模式,以及各专业大类教学改革的特色等主题。主题确定后,找出需解决的问题,展开研究与实践。
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需举全校之力,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决不能散兵游勇,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做到早着手早培育。
首先,要组建学校层面的团队,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合学校实际,选出几个冲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主题,邀请职教专家和行业企业专家联合对主题进行论证。
然后,学校将论证确定的主题,分解到院系加以研究和实践,学校对院系工作定期检查。院系也需组建团队,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院系需加强产教深度融合、校政行企多方合作,共同培育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必须实践2年以上,院系需加强成果的实践应用和推广,使成果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较好影响,提升成果的使用价值。
最后,学校对院系研究和实践的成果,进行整合提炼,请专家把关,并认真填报。申报书的每项内容都需认真仔细填写,佐证材料要“支撑有力”,成果简介要“亮点突出”,所解决的教学问题要“清晰准确”,成果创新点要“独创新颖”,成果示范作用要“广泛有效”。
要通过激励政策推动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争取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既要制定教学成果奖的最终奖励政策,又要将各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取纳入院系年度考核之中,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和聘用条件之中。
获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奖项是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旨在提高教师建设模块化课程、实施项目式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师适应“互联网+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旨在考查选手的职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规范操作程度、精细工作质量、创新创意水平、工作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双创”生力军。所以,高职院校除了重视冲击三大赛事奖项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以三大赛事为契机,积极抓好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工作,让大赛成为一种校园氛围,成为促进师生发展的催化器。
首先,学校要加大激励力度,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广泛宣传,让广大师生都了解赛事并积极参与,而不是让大赛成为一两个部门和几位领导或几位教师学生的事情,其他部门或师生漠不关心,要使大赛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关注的大事。
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与全国赛事对应的校级层面的各类大赛。参照全国大赛的要求和规则,举办校级的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校级大赛的开展,提升各种大赛的师生参与度,让更多师生从参与大赛中获益,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再次,加强研究全国大赛设计内容和要求。通过研究分析,从中获取产业行业发展的新动态、新技术、新技能、新规范,并将这些更新到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之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后,学习借鉴全国大赛获奖成果。全国大赛结束后,学校要主动积极去搜取全国大赛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比赛现场录像或设计方案等资料,组织院系和广大教师学习借鉴,可把这些资料作为教学案例。
“职教20条”明确提出:“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等配套文件也相继印发。当前,职业培训仍然是职业院校发展的短板,与育训并重的目标要求相差甚远。一些职业院校对社会培训工作不太重视,广大教师的主动性也不高,教师开展培训的能力欠缺,培训课程资源不足,培训项目针对性不强、适用性不够,培训形式和模式较为单一等。因此,高职院校应育训并举,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事业。
学校要把开展职业培训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强对继续教育学院工作的领导与指导。每个院系需配备专人负责职业培训工作,与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常态化沟通,要转变“职业培训仅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事”的认识误区,形成每个院系都重视职业培训的工作氛围,把职业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对院系考核内容中。尤其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专业,要主动承担试点证书的有关培训任务,让X证书发挥它的社会服务职能。学校为了凸显育训并重功能,可在继续教育学院加挂“职业培训学院”牌子。
学校要积极联合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新型建筑、智慧城市、旅游商贸、新型农业、电商、健康养老业等领域,大力开展新技术新技能新服务的培训。
除了搞好吸引社会人员到校内接受培训之外,学校要主动走出去,送培训到参培人员所在处,或者联合行业企业共建行业培训基地(中心)、企业大学,或者联合街道共建社区大学,或者联合部队共建双拥培训中心。适当开展公益志愿性培训,争取更多的补贴性培训,大力开展市场化社会培训,积极开展涉外培训,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要与人力资源机构或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各种就业服务,如举办招聘会、就业创业指导、政策宣传等,为培训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做好培训即招工、培训即就业的一体化服务。
学校要积极面向包括新型农民、现役军人、退役军人、银发老人、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自谋职业、贫困劳动力、残疾人、学生、社区居民等各类人群开展培训。要主动承担春潮行动、雨露计划、求学圆梦计划等政府组织的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的培训任务。
学校要深入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增强培训项目的针对性。要开展一些周期短、易就业的培训项目。要积极会同行业企业,面向重点人群、新技术、新领域等开发一批重点培训项目,共同研究制订培训方案、培训标准、课程内容等,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层次化的培训课程资源包。实施“互联网+培训”模式,开展碎片化、灵活性、实时性培训。通过“企业学区”“社区学区”“移动课堂”“大篷车”“小马扎”等方式,把培训送到车间、田间、社区、军营和群众家门口。
学校要鼓励培训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技术研发等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培训能力,使广大教师能驾驭学校、企业“两个讲台”,适应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双岗”的工作需求。要聘请楷模劳模、能工巧匠、企业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担任兼职培训教师。适当增加教师开展培训的课时津贴或课时系数,把承担培训任务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