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胜雪
摘要:通过选取高教资源集聚特征显著的21个地级市样本,检验其高教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样本城市高教发展能力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相关度较高,与城市宜商竞争力相关度较弱;高教发展的成果转化指标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和宜商竞争力都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从高教发展水平排名和城市竞争力排名的位次差别来看,样本城市两项排名总体协调度较好,其中高教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协调性最好。在科教兴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要更多发挥高教资源在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也要以城市发展更好地为高教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实现高水平城校融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城市竞争力;高校集聚型城市;城校融合发展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空间载体,其竞争力如何提升?其创新发展战略如何贯彻执行?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大势看,城市的人力资源和创新技术毋庸置疑是至为关键的要素,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和创新技术的基础性支撑力量,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区域创新所需要的各种人力资本、技术,同时高校的研究成果为城市创新发展和科技转化奠定了必要的资源基础,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将会刺激城市人力资本集聚,从而推动技术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
一、文献梳理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城市各个层面的状况,对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定义最初来源于对国家竞争力的延伸。国内的学者对城市创新能力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学者认为城市竞争力就是该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具有的比较优势。比如郝寿义,倪鹏飞认为城市竞争力综合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全面进步及对外影响。张京祥认为城市竞争力有两个内涵,一个是从绩效上反映,体现在经济增长、投资规模、居民实际收入等,另一个是从动态上反映,主要指城市集聚要素集聚能力和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
在高等教育与城市竞争力互动的研究上,李煜伟等通过生产函数的构建研究教育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性。谢维和认为现在地方的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新“地标”。楼世洲、黄丹认为高等教育通过培养人力资本、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种功能来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另外肖滢、马静从高等教育带来的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强调人力资本带来的创新能力对城市经济和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城市发展促进人力资本集聚,而人力资本的集聚又反过来促进了城市化率的提升,不断加强该城市的竞争力水平。陆铭指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是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创新和企业家精神,同时城市可以更好地实现人力资本积累并且提高人力资本的回报。
相关研究中很多选取全国省级层面的数据研究两者的关系,对于地级市为样本的关注度不高,在以城市为单位的研究中多是以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对所谓的次中心城市关注度较低,在此从关注地级市样本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
二、高等教育与城市竞争力相关性分析
(一)样本筛选
高校教育资源一般指高校教育过程中所占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此用某个地区的高校数量来反映某地区的高校教育资源分布情况。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一2018》全国2 581所高校,其中36个中心城市共分布了1518所高校,占据了一半以上的高校资源。除中心城市以外的262个地级市共分布了1063所高校,其中高校数量在1-4所的地级市有175个,分布了377所高校;5m9所的有66个地级市,分布了421所高校;10所及以上的有21个地级市,分布了265所高校。在此依据各个地级市的高校数量将城市分为三类,分别是高校教育资源匮乏型(O-4所高校)、高校教育资源丰富型(5-9所高校)和高校教育资源积聚型城市(10所及以上)。本文选取21个高校教育资源集聚型城市为样本来分析城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样本城市包括唐山市、秦皇岛市、保定市、廊坊市、晋中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温州市、绍兴市、泉州市、赣州市、烟台市、潍坊市、湘潭市、珠海市、佛山市、桂林市、绵阳市、咸阳市,样本城市涵盖东中西部,同时都是高校资源丰富的省内次中心城市。
(二)样本城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评价
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选取多从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考虑,参考毛盛勇(2009),雷俊(2012),许玲(2014),楼世洲、黄丹(2017)等学者的评价指标。在考虑各指标与本研究的相关性和可获得性后,选取以下八个指标进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教育规模用X1高校数量、X2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X3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X4高等学校专职教师数、X5地方财政教育支出,教育成果转化用X6技术合同成交额、X7专利授权数、X8发文数量指标衡量。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8》、各地政府统计局统计公报和公开资料整理,部分数据缺失用省内平均值替代。在此采用熵权法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大小,并计算样本城市高等教育得分情况。
(三)样本城市竞争力评价
为了对样本城市竞争力有一个全面的评价,我们选用倪鹏飞教授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8)中的数据。Y1为经济竞争力,Y2为综合增量竞争力,Y3为综合效率竞争力,Y4为可持续竞争力,Y5为宜商竞争力。为了探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在此对二者进行相关度分析。主要方法是用statal5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四)相关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到反映高等教育规模水平5个指标与城市竞争力的相关度并不显著,但教育成果转化指标与城市经济竞争力、综合增量竞争力、综合效率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和宜商竞争力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相关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X2与Y1、Y2、Y3、Y4、Y5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99 2、0.824 9、0.658 7、0735 7和0.661 8,这说明一个城市的高等教育成果输出对该城市的竞争力有着显著的提升作用。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也有显著的相关度,从Pearson相关系数来看X3对Y1、Y3和Y4的相关度都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显著,X3与Y2和Y5的相关性在10%的水平下显著,从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与综合增量竞争力和宜商竞争力的相关系数来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增量竞争力和宜商竞争力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三、研究结论与思考
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城市竞争力具有强相关。从数据结果来看高等教育成果产出对城市与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高等教育产出对经济的增量相关度最高,对经济效率的作用次之。城市高等教育带来城市人力资本的集聚、创新要素积累和产业转型升级,这些都表现为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说明高等教育的成果产出对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是一种相关性强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培养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借助高校进行科研平台建设和要素积累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该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竞争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的发展与教育发展越来越紧密,其核心是人才队伍的建设,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以高等教育为依托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战略和人才培养战略。借助高校发展的平台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以此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形成高等教育发展促进人才集聚、资源集聚和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资源较集中的城市其高校的发展对城市竞争力有显著的正向促进的作用,但由于本文样本量较小,指标选取的主观性较强,在全国城市范围内是否也存在这种较强的相关关系,是否城市高等教育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相互促进还是相互制约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讨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