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媛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中职院校营销专业教学务必要抓住时代的脉搏,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推销技能和理论水平。客观来说,我国现阶段中职院校的营销专业课程开设还存在一系列短板,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迅速与工作岗位对接。面对这一情况,中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必须把握住营销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推销能力;中职教学;市场营销专业;改革
中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因而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计中明确要求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推销技能。作为学生职场生涯中的必备技能,营销技能能够帮助学生迅速步人工作岗位。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有必要加速对学生推销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向学生分析当前销售行业就业岗位的现状,实现全方面的中职营销专业推销课程改革。
一、销售行业就业岗位的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始终处于高速增长的水平,各大企业的销售岗位还存在比较明显的缺口。虽然销售工作看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如果真正想在这一行业中做到出类拔萃却比较困难,其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和抗压能力,同时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丰富的营销知识、社会阅历以及应变能力。结合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找工作的状态来说,绝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岗,导致市场营销部门的人才缺口始终无法被补齐。现阶段企业销售岗位的人才很多都是专业不对口,导致企业的市场营销始终无法真正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各大企业在招聘市场营销人才的过程中,门槛放得过低,对人员的推销技能培养不到位,导致人员流动性大。面对这种情况,中职院校必须坚持推进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素质优良的营销人才。在教研活动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水准,也要侧重学生的推销技能提升,确保学生能有极高的素质适应市场营销岗位工作,避免经常性的人才转岗。
二、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方式滞后
在大力推行课程改革的新时期,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却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无法在教学过程中以敏锐的捕捉能力对当前商业模式的发展做出理性分析,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旧沿用滞后的教学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手段,导致人才培养无法与时代需求相一致。如果教师长期保持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限制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很难为各大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二)教学手段不足
和企业中营销岗位人才转岗相类似,在中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转岗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教师不具备市场营销从业经验,也非市场营销专业毕业,他们所能给予学生的知识技能引领并不全面;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向照本宣科,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非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很难在日常学习中掌握营销技巧。总的来说,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将实际训练和实践操作真正融合起来,才能形成一系列健全的教学体系,加大对学生推销技能的培养力度。
(三)对推销技能重视度不高
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很大一部分中职院校在推行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大一部分教师对学生推销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认为相关技巧和经验需要他们在步人工作岗位以后慢慢总结,在读期间所掌握的技巧,并不一定能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有所帮助。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只是走流程般向学生介绍一些比较经典的市场营销案例,缺乏教学创新点。除此以外绝大多数中职院校都没有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引入现代化的模拟实训软件,学生没有锻炼营销技巧的机会,这将会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短板缺陷。归根结底,这一问题的出现,源于教师和院校方面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营销技能培养的不重视,一些较好的改革策略无法被贯彻落实到学生身上,不利于新时期人才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推销能力的策略
(一)设置仿真教学
一般情况下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需要经过寻找顾客、接近顾客、沟通洽谈、处理异议、成交售后等5个阶段,所以从理论角度来说,中职院校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推销技巧培养应该从这5个模块分别出发。具体来说,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授课中向学生介绍市场营销的典型案例,还应该在这些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仿真模拟实训开展仿真性教学,要求教师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课程方案,并将推销理论和推销技巧融入到该课程方案中,提高教学成效。尤其是在设计实践环节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当今各大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实际要求既要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和技能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应用能力,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在寻找顾客、接近顾客、沟通洽谈、处理异议、成交售后的任意一个模块,都应该有案例分析与仿真模拟的结合。为了带给学生如临其境般的岗位工作体验,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营销软件增加教学的仿真性,让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分配中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促进学生完成岗业任务,锻炼学生的推销技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软件情景实操以及课堂模拟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锻炼推销技能的兴趣,基本可以保证仿真模拟实训的顺利开展。而倘若教师能够在将任务驱动教学形式加以利用,为学生呈现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技巧培训课堂,那么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将会是一大重要助力。所以,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务必要找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平衡点,让二者在相互渗透中实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加强学生参与营销实训的自主性,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不应该混淆仿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概念,虽然仿真教学能够带给学生如临其境般的操作体验,但是仅限于帮助学生了解理论的应用,并不能够代替真正的实践教学。当借助仿真教学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之后,院校方面应该尽可能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毕竟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当前时代,对经济背景、社会文化以及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是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体现,学生只有具备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才能真正融人行业,并实现自我提升。实际上,任何一名市场营销人员的工作经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而要求行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沟通性和合作性,还需要具备行业所必须的抗压能力,学会克服困难与感知问题,因而在仿真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问题设置的难度,锻炼学生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积累宝贵的财富。
(二)校企协同开展社会实践
市场营销专业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仅依靠中职院校单方面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社会实践。因此,院校方面应该就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与企业建立起合作机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跟岗实训内容,加强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关系。具体来说,院校方面和企业方面可以共同建立实训基地,院校聘请企业一线的市场营销人员为学生讲述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工作中的技能技巧,企业为学生定期安排技能培训机会,让学生在市场营销岗位上进行实质体验,从导购和促销等工作着手,一步步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
与此同时,校企协同社会实践的开展有助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及早接触到企业文化,了解营销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项技能。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会意识到一名优秀的市场营销人员不仅要具备有效的营销技巧,同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同感,这将会有效避免学生在后期学习实践过程中走弯路、绕远路,对于学生的技能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因而,中职院校方面要协同企业做好实训计划,在协调合作中实现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供不应求。所以,中职院校务必要联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注重对学生市场营销技能的培养,确保学生有应对市场变化趋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