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传胜 韩大国
摘要:综合院校开设的表演(戏剧影视)专业面临办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师教学资源不充足等多种问题。为改变这种局面,高校必须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找准市场切入口,根据生源质量和需求,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充实教育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资源,把学生培养成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综合院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策略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8.02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8—0109—05
表演(戏剧影视)专业受到学生的空前欢迎。2019年艺考中,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该专业的报名和录取比分别174∶1、193∶1、229∶1[1],远超同期安徽省艺术高考的1.91∶1[2]和全国高考的1.26∶1。开设表演专业的院校除30余所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外,还包括理工、科技、师范等140余所综合类院校(以下简称“综合院校”)。对后者而言,开设表演专业,一能增加学科门类(艺术学)布局,满足学校规模扩大的需要;二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三能服务区域文化事业发展。例如宿州学院开设了表演(泗州戏)专业。但是,表演(戏剧影视)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面临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方案不全面、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考试资源不充分等诸多问题。
一、专业目标定位不清晰
专业定位,是以学校办学定位为参照,结合社会需要、学校发展规划,为专业发展确定方向、目标、任务等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构想和规划活动。[3]专业定位既要服从于办学定位,又要个性鲜明,体现特色。专业定位是专业存在的根本,是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
(一)办学定位不清晰
综合院校在中长期规划中,并没有将艺术学纳入到整体的范畴之中,仍然以学校建立根基的王牌学科(工、农、理、医、法等)为核心发展方向。其所开设的表演专业在办学条件不足、招生困难、就业前景较差、不契合学校发展定位的情况下勉强支撑。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第四轮学科评估反馈,辽宁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深圳大学、扬州大学的戏剧与影视学(表演专业所属一级学科)等次为C-。即学科整体水平得分排名在全国的60%—70%之间。在“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资源向优势学科逐步集中,学科动态调整已成常态。西北民族大学、沈阳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等高校均已撤销了表演专业。
(二)专业集群未建立
学科专业集群是指由若干专业基础相近专业组成,所有专业互相依托支撑;学科专业设定契合地方区域产业结构、行业企业发展特点,各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服务面向基本一致;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和技能基础,各专业基本可以在同一实训体系中完成实训任务,能够实现学科专业资源共享的相關专业的集合。[4]
在众多综合院校,艺术类学科仅仅只开设了表演专业,二级学院都无法组建,只好放在中文学院内,没有形成完善的专业集群。
(三)市场分析不深入
综合院校未清晰地调研就业市场,不了解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等到学生毕业时,只好以自主择业的说辞来减少高校的就业责任。
二、人才培养方案不科学
高校以培养能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合格人才为己任。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5]人才培养方案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表演专业培养演员,这是必然。那么培养什么层次的演员?就业于大型表演团体、民间实验剧团、群众文化馆所、影视传媒公司还是艺术培训班?
综合院校的表演专业未能准确、科学、合理地设置学生的培养目标,在生源选择、招生数量、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就业推荐等全过程中,未能实施质量监控,影响最终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培养能力不多元
戏剧排演和影视拍摄都是大型的、公共的文化艺术活动。除表演技能外,其还考验从业人员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活动策划、应急处置等方面能力。目前综合院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力都集中在表演技能上。仅有少数学生干部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文体活动组织中能够得到其它能力的锻炼。这种锻炼是无意识的、不成体系的,不能提升整体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从目前综合院校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一是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政治、历史、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二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导演、编剧、戏剧史论等课程,决定学生专业技能的深度。三是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有视听语言、舞台美术与灯光等课程,决定学生技能的宽度。在“减负”的背景下,总课时数下降的趋势不可避免。政策规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安身立命之本的专业核心课和试图打造“一专多能”的专业拓展课,如何取舍?答案不言自明。
同时,声乐、台词、形体、表演四门专业主课占据大量的课时数。更严重的是,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为排练2小时左右的毕业汇报剧目,表演课几乎占据全部课时数的70%,近260课时。尽管如此,表演课教师仍需要在课后经常性的加班加点排练。原来在课堂上,表演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精力给学生分析剧本、分析时代背景、分析人物。这其实是编剧课或戏剧理论课教师擅长的领域。专业核心课程的“畸重”挤占了其它课程的发挥空间,削弱了它们的辅助作用,导致表演本科生的知识结构严重的学科化,与培养目标产生脱节。
(四)产教融合不深入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院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而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6]
目前由于人才方案内缺少了和产业接触的环节,导致学生面临机会时容易遭遇学校管理制度的阻碍。例如,请假不能超过学时数的1/3,旷课15节以上就有纪律处分等等。
三、教育教学方法不科学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
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也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是高校的主要功能。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为教育服务,对高校而言,教育、育人才是最高目标。教学质量主要是教学结果——学生的素质发展水平与课程目标、专业目标与规格、培养目标相符的程度。[7]
(一)教学方法不多元
时至今日,综合院校表演专业最核心的课程——《表演理论与技巧》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以斯坦尼斯拉夫体系为圭臬。
斯坦尼斯拉夫表演体系从20世纪3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表演专业师承脉络相对统一,一代又一代地影响着全国表演专业的教学方法。该体系强调演员与观众之间有“第四堵墻”的存在。演员在舞台上要要体验角色,化身为角色,通过“真听、真看、真感受”再现给观众。
除了斯坦尼斯拉夫表演体系之外,尚有多种表演体系(方法)的存在。综合院校的表演专业学生与其它戏剧流派的接触仅仅存在于戏剧理论课或外国戏剧史课的介绍中。这对开阔学生表演视野、丰富表现方法、提升表达程度是非常不利的。
(二)理论教学不深入
综合院校目前对艺术理论课程认识不够,认为理论课程是实践课程的附属、帮衬。这种观念纯粹从艺术技术出发,以技术为评判一切的杠杆忽视了艺术理论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而且破坏了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完整性。[8]
受限于课时总量的不断压缩和师资力量的薄弱,理论课教学始终处在边缘状态,并不能达到与实践课教学相辅相成的效果,更遑论指导实践和引领美的功能。
(三)实践教学不丰富
本科实践教学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依附于理论教学,强调“学中做”;第二层次独立于理论教学,强调“做中学”;第三个层次强调与理论教学相融合,注重“做中思”。[9]
实践教学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当前,戏剧方向的实践教学仍然停留在模仿动物、观察人物、小品练习和大戏联排四部曲之中。学生在模仿动物、人物时,仍然停留在自己内心认为的某种群体特有的样子。例如,兔子就是呆萌的,小偷就是贼眉鼠眼的。他们需要直接与市民接触,获取第一手素材。例如观察人物练习时,实践课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社区、集贸市场等人群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实地培训,学生根据自己预备塑造的角色(摊贩、保安等)进行实地操练。
再加上,演出对象仍然是同学、亲友、校友等较为熟悉的群体。这类观众对表演专业学生的容忍度高,纠错意识不强,不利于检验学生实际的演出水平。演出结束时的喝彩声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赞叹。
四、教师教学资源不充足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基础设施、教学内容等,是为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素材和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
(一)师资力量不雄厚
表演专业学科带头人为教授(或一级演员)。承担教学主要任务的力量为从艺术院校毕业不久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年轻、充满活力,与学生能够非常好地相处,但教学经验匮乏。他们从求学到教学之间还没有充分的时间消化学习的内容,只能是照搬。他们参加业界技能提升培训的机会少、耗资多,积极性不高。这和前文说到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长期传承有着因果关系。
(二)教学设施不完善
影视方向需要的器材设备以百万元为单位。戏剧方向需要的“黑匣子”耗费近300万元,灯光、音响设备齐全的小剧场耗费近千万元。操作灯光和音响的专业人员费用也是不菲,每人每天在500-1000元之间。在经济账面前,综合院校退而求其次,对学术报告厅或阶梯教室进行设备升级改造。但这仅能满足场地大小和普通照明的需要,与戏剧演出所需要的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烘托情绪等舞美造型功能有天壤之别。
五、思考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10]综合院校若要办好表演专业,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明确把握专业目标定位。
高校要将专业的良性发展与学院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让专业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处在同一个方向和速度上。要明确培养人才的方向,严谨地确定专业名称。
高校要整合相近或相关专业,形成专业集群,共同发展。专业集群一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相近学科的聚合。在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表演(戏剧影视)专业(以下简称表演)一般与戏剧影视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形成专业集群。另一种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展现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应用型高校的专业集群。例如,表演专业与广播电视编导、摄像、文化市场管理等专业形成专业集群。专业集群在学生成长成才、专业特色发展、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学校办学效益等方面具有较强作用。将专业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将专业集群作为学校内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就可顺理成章地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多元化、动态化和多层次化,提高学校的综合办学效益。[11]
高校要依据自身的专业办学能力,以服务地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为宗旨,在开设表演专业之初,深入分析地方文化市场需求,清楚学生的就业倾向,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办学口碑的提升。表演专业的就业市场主要为话剧团体或影视公司。全国各种所有制的话剧团体数量在100家左右。受话剧演员舞台生命力强、人员流动小的影响,剧团每年招聘演员的数量极少。中部某双一流综合院校表演专业毕业生进入省级专业院团的比例不足1%。一部分表演专业毕业生转向影视传媒公司或影视基地从事影视表演及相关工作。这些公司的作品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形象宣传片、网络影视剧为主。另一部分学生则进入艺术培训、婚礼庆典等机构从事教学或司仪工作。余下部分学生则为升学或转行。高等艺术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综合文化软实力的需要。[12]
大型表演团体需要专业技能杰出的毕业生。如此,毕业生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最终走向舞台的中央。民间实验剧团需要在创作理念、方法、形式上具有创新思维的毕业生。如此,毕业生才能有施展奇思妙想的舞台。群众文化馆所需要“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融表演、导演、编剧于一身,还能组织群众的业余文化活动。如此,毕业生才能在繁琐的策划和组织中谋求自身的位置,引导、管理、普及、规范、提高群众的文化活动。影视传媒公司需要形象优良、塑造能力突出、“镜头感”强的毕业生,能满足不同角色的造型需要。如此,毕业生才能在镜头前充分展现自身的表演水平。艺术培训班需要及时转变自身角色,从会“学”到会“教”,对表演人才的基本塑造有一定的能力。如此,毕业生才能在完全依托市场热度的艺考教育下不迷失自身的方向。
其次,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主动邀请文化行业企业或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同高校的表演专业,应明晰自身的生源质量、师资力量等因素,找准自己的位置,确立差别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应系统地培养毕业生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创造力、创造精神、创新意识等优良品质。
高校应妥善把握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课内课与课外课的关系。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应该清晰地以课程群的形式体现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教学等环节,清晰地反映出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反映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与互动关系。[13]艺术理论概括和总结了人类长期以来的广泛的艺术实践经验。艺术理论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了解艺术的原理原则、活动本质、发展历史、种类和创作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鉴赏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发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开拓艺术视野,提高艺术境界。
高校应在教学中有计划地融入就业指导教育,适时引入文化市场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当前的行业现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戏剧表演专业的就业前景[14]。
高校应积极深化产教融合。表演专业是“活”的艺术,生命力在舞台上和镜头里。在实验戏剧、网络电影、真人秀电视栏目(节目)的需求下,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可以参与。此外,深化产教融合还能促进学生就业。影视演员流动性强,替代性更强,学生竞争优势不明显。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内,提前谋划产教融合。表演专业的产教融合可以是教师、学生到文化产业中进修、实训。文化产业的技能人才到学校授课、讲座。双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人、财、物的合法有序流动,推动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甚至可以建立地方政府、高校相关学院、文化企事业单位三方共同参与的专业理事会,共同打造适合地方文化传承创新的优秀表演人才。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高校应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实习期等时间段,有计划、有组织地进入戏剧院团、影视传媒公司、影视基地参与排演、拍摄相关作品,以实战助推人才培养。
再次,充实教育教学方法。
高校表演专业应充分发挥学生性格活跃、想象力强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质疑、批判、求新求异的求学态度,积极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论辩式教学,着力培育以质疑和批判为核心要素的创新精神。
高校要更新表演专业的教育观念,积极融入多种表演方法,开拓学生视野。20世纪80年代初,黄佐临先生提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说法,引发了国内强烈的讨论。除斯坦尼斯拉夫表演体系外,还有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和梅兰芳(代表中国戏曲演员)表演体系。布莱希特强调“陌生化”“间离效果”,要“打破第四堵墙”,认为演员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现剧中人物而不是演员融化于角色之中,随时进入角色,随时跳出角色,面对观众,若即若离,自由驰骋。演员与角色保持距离,形成“双重形象”。演员既是演员本人,又是剧中人物,演员利用高超演技表现剧中人物。[15]
梅兰芳表演体系认为根本就没有“第四堵墙”,要突破时间、空间限制,以动作虚拟、布景虚拟,造成一个与实际生活面目相去甚远,但却富有意境美的舞台艺术世界的写意化呈现。表演把经过体验的人物形象,通过程式化的表现方法再体现出来,是一种象征性的表现方式,[16]“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以演员为中心,戏随人走,景随人迁。
当下,三大表演体系的说法已经不被广泛认可,而是被表述成三种表演方法。三种方法之外,还有表现主义戏剧和荒诞戏剧等流派(方法)的存在。表现主义戏剧强调突破人的言行外在摹写以表现“深藏在其内部的灵魂”,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品质”[17]。荒诞派戏剧通过对非人感、异己感、受胁迫感、失落感的渲染,强烈呈示出主客观世界的幻灭和荒诞[18]。在艺术表现上,该流派突破传统表现手法,以夸张、怪诞、梦幻、悖理的手段达到象征隐喻的效果,从而表现人在信仰破灭之后与外在世界脱节的尴尬难堪状态。[19]
高校要深化艺术理论教学,指引学生艺术实践;要拓宽实践教学手段,积极与话剧团体、影视传媒公司、影视基地等单位开展联合实践培养。学生要积极参与面向市场的剧目(影视)创作,從实战中积累经验,了解行业发展趋势。
最后,充实教师教学资源。
高校要不断引进师资力量,从年龄、职称、学历等方面优化师资结构。高校还应通过在职培训、在职攻博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历和教育教学技能。高校要建造完善的教学实施,为学生课程实践提供平台;要将学生的校内外艺术实践纳入考察内容,多方位地考察学生对学科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在线.2019年艺考报名人数创新高,四大院校热门专业报录比出炉[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5811744225238729&wfr=spider&for=pc.
[2] 腾讯网最新:全国各省艺术类报考人数及录取率汇总![EB/OL].https://new.qq.com/omn/20191229/20191229A0KOKN00.
[3] 张文毅,肖万里,李汉邦.高校内部专业评估指标核心要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1-96.
[4] 关丽梅.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学科专业群建设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12):72-74.
[5] 潘米乐,徐山,朱聂蓉,祁春华.新时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其践行路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4).
[6] 刘永军.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11):51-52.
[7] 李涛.基于基于课程内容、教师表现 、教室设施与教学质量的关联性研究[J].大学教育,2012,(3):55-56.
[8] 张英.问题与完善,高等院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大学教育,2014,(5):137-138.
[9] 袁靖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9,(2):6-9.
[10] 刘学忠,余宏亮.论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4):83-88.
[11] 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68-69.
[12] 孙丽姝.艺术人才与艺术理论修养——艺术院校艺术理论课教学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89-191.
[13] 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63-67.
[14] 梁爽.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思考[J].艺术评鉴,2018,(19):134-135.
[15] 张鹏.我和圣人的一次对话——论话剧《孔子》的人物塑造[J].东方艺术,2015,(S2):118-119
[16] 张鹏.我和圣人的一次对话——论话剧《孔子》的人物塑造[J].东方艺术,2015,(S2):118-119
[17] 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戏剧电影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8.
[18] 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戏剧电影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1.
[19] 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戏剧电影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11.
Abstract: The performance (drama, Film and Television) major set up by a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faces many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goal orientation, unscientific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un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insufficient teaching resources for teachers and so on.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combine their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find the entrance to the market, scientifically revise the talent-training program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and demand of the students, enrich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means, and perfect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o train students as talents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undertaking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ollege; Performance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school orientation; Strategy
[責任编辑:盛暑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