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
(甘肃省陇西县第一人民医院,甘肃 陇西748100)
预见性护理主要强调护理的专业性和前瞻性,在对血液净化患者使用中心静脉留置管技术的方法已经逐渐的应用于EICU患者的治疗工作中,这种治疗方法作为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方法,导管出现相关性感染的问题,也成为中心静脉留置管技术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以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概率,成为现阶段医院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分析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选择62例患者进行具体观察。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采用血液净化的6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抽签法分为观察组(31例,行预见性护理方法)和对照组(31例,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最大者为87岁,年龄最小者为18岁,平均年龄是(62.36±3.69)岁;女性患者 11 例、男性患者 20 例;置管时间最长为70个月,最短为8d,平均置管时间是(3.69±1.03)个月。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最大者为85岁,年龄最小者为22岁,平均年龄是(62.87±3.14)岁;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8例;置管时间最长为65个月,最短为7d,平均置管时间是(3.87±1.10)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在统计学软件校准处理后,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纳入标准:(1)患者均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2)自愿入组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具有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排除标准:(1)精神疾病患者;(2)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即住院后热情接待患者,合理安排床位,做好入院教育,12h内完成入院评价。对患者的各项数据进行测定,建立静脉通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氧气吸入。在入院24h内,每4h测量一次患者生命体征,连续3次。如果没有异常,降低为每天测量一次。如果体温高于39℃,应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服药或进行身体降温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向患者解释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注意休克的发生。当患者出现疾病伴随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早的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给患者使用医生允许范围外的止痛药物。根据病情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手术适应证者应及时做好急救准备。根据麻醉和手术情况进行常规术前准备,注意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入院24h内完成洗浴、洗发、手指(脚趾)指甲修剪、换指甲等卫生处理,按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诊断,并进行规划实施。病房应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0℃左右,地面、桌面和器具应每天用消毒剂擦拭消毒。伤口患者应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废弃敷料的焚烧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当患者情况允许时,鼓励并协助患者下床进行康复活动,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每天进行两次口腔护理。长期卧床患者应注意皮肤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1)由科室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成立预见性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岗前培训,保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预见性护理的相关内容。结合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资料对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1];(2)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明确用药时间和方式,明确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避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2]。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帮助患者建立快乐治疗的理念,使患者精神振奋,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鼓励患者主动配合治疗;(3)血液透析前,对患者穿刺部位严密观察,有感染或红肿马上拔针;对敷料进行及时更换,大范围进行消毒,将深静脉利用率提升;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瘙痒,予以清凉药油外涂;导管护理上需要避免出现导管移位,做好导管的消毒工作,应在透析前应采用生理盐水彻底清洁透析器和透析管[3];(4)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的知识普及,护理人员可以深入病房,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护理人员需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反复评估,科学评价[4]。
对比2组血液净化患者的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和持续时间、对比2组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同时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使用本院制作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护理满意度情况的调查,将患者满意程度分级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四个等级,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满意人数)/(非常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满意人数+不满意人数)×100%。
2组血液净化患者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校准处理,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和持续时间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t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并使用卡方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当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时(P<0.05),反之,结果不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
观察组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长于对照组,数据见表1。持续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短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2组的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和持续时间 {±s,d}
表1 对比2组的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和持续时间 {±s,d}
组别 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 持续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观察组(n=31) 25.62±5.11 2.10±0.56对照组(n=31) 20.79±4.69 4.65±0.88 T值 3.8772 13.6115 P值 0.0003 0.0000
观察组出现1例导管病原菌定植。对照组出现2例隧道感染、3例导管病原菌定植、1例穿刺部位感染和1例置入部位感染。观察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22.58%),(χ2=5.1667,P=0.0230)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对比
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30人(96.8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1人(67.80%),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结果 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血液净化治疗的关键,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中应注意血管通路,避免患者血管通路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影响患者后续治疗[5]。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预见性护理是指医护人员在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上,根据对患者体征、症状、病情进行一系列评估,对疾病发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潜在性问题和隐患做出准确预测和判断,及时尽早给患者实施相应的防治护理措施,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根据本文数据显示:观察组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长于对照组,持续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1例导管病原菌定植。对照组出现2例隧道感染、3例导管病原菌定植、1例穿刺部位感染和1例置入部位感染。观察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 (3.23%)低于对照组(22.58%),(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0人(96.80%),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1人(67.80%),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P<0.05)。得出结论为观察组患者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出现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更大,观察组患者的持续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的持续相关性血流感染时间更小,观察组患者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的静脉导管感染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由此说明:血液净化患者使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更好预防血液净化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值得将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在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